面向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的“大学写作”课程之创新与发展
2023-06-27金立
金立
摘 要:随着“全人”教育思潮的到来和“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的不断推进,卓越人才培养成为了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目标。写作是知识、表达、思维、文化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写作能力亦可视为新时代卓越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写作在大学教育中具有枢纽地位。基于枢纽的定位更好地推进大学写作课程建设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浙江大学在“内涵发展理念”和“创新动力模型”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并初见成效。
关键词:大学写作;枢纽地位;分析性;三式;主题引领
写作是知识、表达、思维、文化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集中体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的加速汇聚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机器革命向纵深推进,“全人”教育思潮正在引领全球高等教育变革,信息技术与认知科学推动着教育1.0向学习2.0创新发展。寫作能力成为了新时代大学生所需具备的一项核心能力,进而对大学通识教育尤其是卓越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大学即便是一流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写作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如何改变现状,从而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提升与思维、表达相关的综合素质?这是目前大学通识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浙江大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这一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浙江大学中文写作教学研究中心于2021年3月应运而生。围绕“大学写作”课程,统一思想,发展理念,打造团队,创新机制,现已初步建成了一门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有理、有料、有味、有用”的量大质高的创新课程。2021学年已经面向材料、化工、高分子、能源、农学、动科、生工食品等部分专业开设,共有45个教学小班,覆盖1400名大一本科生,2022年扩容至2500人。本着边建设边完善、稳扎稳打、持续推进的理念,努力通过三到五年时间覆盖浙江大学6000余名一年级新生。
下面,我们将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指出目前写作存在的普遍性误区的基础上确定“大学写作”应有的科学定位,然后围绕这一定位从理念和举措两个方面做出具体论述,力求在对浙江大学“大学写作”课程建设的过程和阶段性成果进行整理和反思的基础上,抛砖引玉,希望可以为全国“大学写作”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写作学做一点理论层面的探索和实践层面的尝试。
一、存在的误区
写作是人类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见闻感思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作者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以篇章的形式表达的对世界的某种认识过程。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被纳入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也始终被视为优秀大学生的重要表征。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大学普遍开设的“应用文写作”和“大学语文”到后来取而代之的各个专业自行开设的各式写作课如“论文写作”“公文写作”“科技写作”等,总体而言,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合理的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也流于陈旧,与此相对应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不尽人意,实际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状是与长久以来在写作方面存在的误区密不可分。只有从认识的误区里走出来,才能以全新的态度和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写作的相关工作,拿出科学可行的方案,努力达成预期成效。
误区之一:写作是情感性的。这是长期中小学语文教育导致的习惯性认识,但写作在大学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中学教育中的写作多由中文系毕业的语文教师指导,且习惯于用笔书写,多采用文学性、情感性、叙述性的表达;但大学教育是一个从精微的专业知识入手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写作相伴左右,“说理性”也可以是“分析性”成为了其更细分更核心的本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明确指出“提升写作能力,从关注逻辑开始”[1]。因此,大学阶段尤其的一流大学,势必要将写作从“情感性”的传统认识上转变到为学术研究打基础的“说理性”上。“说理性”并非只说理,只是侧重于说理,同样兼容情感,或者说是情感表达建立在更深切的洞察和认识之上,这是一个人到了大学阶段接受了高阶知识后在写作上做出的自然而然的跨越。
误区之二:写作仅仅是一种技巧。《论语·雍也》有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写作既与思想内容有关,也跟语词章法有关。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为了作文达到高分,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呈现出强烈的程式化、技巧化的功利性倾向。与此相应,当今社会上诸多畅销的写作书籍,也都带有很强的技巧暗示。如著名的《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和《人文学科学术写作指南》,以及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书名无一例外的均有“指南”二字,往往侧重告诉人们怎么规范地写作、引用、铺成篇章段落,但这些指导都只是表层的,容易导致一些偏狭的取向。写作与技巧有关,但更深层是与思维训练有关。因此进入大学后,不能简单地将写作看成是一种技巧性的训练。面对如此广阔的学科领域,写作的能力更是一种宽泛的、人人都需要的重要能力。
误区之三:写作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写作是一种实践性技能,虽然与理论知识有关,但更需要实践训练。这一认识虽然在高校获得普遍认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是因为认识不够深切,或者是因为受到已有的办学条件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写作课程往往停留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性教学模式,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内课外、听写之间”的多重互动,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启发效果和课堂融入度。依托的教材也多数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原则、技能、方法,缺乏典型案例的呈现和深入到具体问题分析的干货内容。推行单一的讲授型教学,缺乏学生具体的写作实践和写作体验,学生可以说出一堆大而空的理论知识,仍然不敢写、不会写、不善写。
随着大学教育对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大学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所谓理论再多,不去写,终究还是不会写。如清华大学率先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采用“一个问题写到底”的思路,把重点落到了“写”的行动上。浙江大学将“大学写作”设置于“博雅技艺”一这类,将“写出好文章”确定为所有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通过推行小班制,并在教师、助教以及同学的三重沟通中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实践多种写作训练。复旦大学虽然没有开设普遍意义上的写作课程,但一直高度重视写作在大学学习中的核心作用,并将写作切实地渗透到知识的传授与获取的全过程之中,致力于用“写”的方式架构起知识的体系。
误区之四:写作仅仅是一门课程。从本质上说,写作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个写的过程和结果。其实,写作同时还是思考。“写作并不是思想的简单记述,它能够对思想进行提炼、打磨和检验——还能创造思想”[2]。写作与思维、思想、论证,甚至对整个世界的理解都密切相关。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一关联甚至远超我们的想象。人们对于世界丰富性、多层次的认识,也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语言越薄弱,感知世界的能力也越弱,语言的丰富性表现的是对世界超强的捕捉能力。
二、写作的枢纽地位
无论是西方Liberal Art教育中的“前三艺”,还是中国的古代教育中的“六艺”“四书六经”,都体现了对语言的规则、程序、文采的高度重视,可见写作在中西方文化中起到根基性的作用。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大学写作”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这是恰当的界定并获得了普遍认同。写作课是美国所有专业大学毕业生选修比例最高的课程。耶鲁大学认为,写出优美的文章,是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州大学对其所有分校的本科新生提出修读入门级写作课的要求。清华大学率先成立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将“写作与沟通”课作为通识课的重要组成并要求全体本科新生修读。现在国内各大名校包括清华、复旦、浙大等,都开始将原来作为“辅助性技巧”的写作慢慢转变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孙向晨教授一言以蔽之:“写作在大学通识教育中起到了枢纽作用。”(本文第一、二部分的核心观点主要根据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教授为浙江大学中文写作教学研究中心做的讲座“写作在通识教育中的枢纽地位”中所提出的思想进行概括与总结并结合浙大的写作实践而完成)。
“枢纽”一词出自《文心雕龙·序志》,指的是“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把写作的枢纽作用做如下三方面的解读:
第一,写作可以将所有的知识加以连接。写作面对的往往是一个问题,在写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调动的是方方面面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为写作提供了材料。调动哪些知识?如何整合知识?既是对知识的运用,其本身也是一种更深度的学习,只有经过了这样的过程,知识才能把握得更扎实。学生的核心任务是学习。学习是一个集输入和输出为一体的信息整合过程,如何将自己所学知识很好地融汇并呈现出来?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很好的整理并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第二,写作是提升我们的感知能力的关键。提升对世界的感知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的。写作在“整理和感知世界的经验”并“表达对世界认识”的过程中,将“我”与世界建立了深切的关联,同时提升了感知能力。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维特根斯坦说“语言就是世界”,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无法将语言这一完整的意义体系剥离在外的,这恰恰是人类对其他动物的一种超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更深刻、更宏大亦或更精微的理解,借助文字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进行提炼并逻辑化地表达出来,这也是经过了优质的高等教育之后作为一个文化人所具有的一种幸福的能力,同时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
第三,写作是一种与认知相关的思维训练。它训练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整理问题、如何形成问题,最后如何逻辑性、论证性、说理性地将其表达出来,这些过程都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育之中,但又不为任何一门课程完全涵盖。因此,写作独立于任何一门知识性的课程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基于写作的枢纽地位,通识教育应该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写作落实到大学课程之中,旨在形成由不同层次构成的写作课程体系。首先,需要在大一开设一门普遍意义、不过多区分专业的入门意义上的大学写作课程,重在承接中学之情感性写作到大学之说理性写作的跨越,这可视为内核层。浙江大学“大学写作”课程1.5个学分,是其通识教育体系的“博雅专技”板块的代表性课程,便是这个意义上说的。其次,伴随知识的专业化学习,针对高年级同学,可以开设结合专业知识和方法体现专业特色的个性化写作课程。如浙江大学哲学学科的“LaTeX与学术论文写作”和理工科的“实验报告写作”等,这可视为拓展层。最后,“致力于培养学生‘可迁移的能力,是学术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3],因此在通识课中选取文史哲艺与写作关联度较高的课程作为延伸,这可以视为外围层。浙江大学在2022学年初步遴选并确立了“汉字与东亚文化”“敦煌写本的世界”“公共经济分析导论”“现代战争与国防技术”“社会心理学”等近20门通识课程,将写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加强到教学的过程和测评之中,即是基于这个意义的考量。
众所周知,国外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都非常重视写作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斯坦福大学始终将“写作与修辞必修课”作为通识教育的四个部分之一,写作必修课2003年开始实施至今,包括写作1、写作2、专业写作三个层次,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须完成。其中,写作1、写作2由通识教育承担,专业写作则由院系负责[4]。写作训练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部过程。这样的做法与前文将写作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来建设的思路不谋而合。
三、内涵发展理念
在“中国化”“全球化”同向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在经济社会快速变化、知识和技术不断迭代的事实面前,“怎样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卓越人才”成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正如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指出的:“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全人教育”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在全人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浙江大学构建了面向未来的通识教育理念,致力于塑造健全的人格,锻炼卓越的能力,培养全面的素质,传授宽厚的知识。由此,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深度兼具广度的知识以及由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等构成的高阶能力,理应成为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些元素无一不与写作息息相关。新的时代为“大学写作”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淬炼形成有引领性的教学理念方能更好地发挥“大学写作”在通识教育中的枢纽地位。
1.理性人格与审美情操的会通
理性一词源自希腊语“逻各斯”,一般指人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理性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冷静的态度、全面的认识、详细的分析,后果的预知、自信与勇气构成了理性的重要内容。真理的本性即为“理性”。因此知识的教育既是培养促成理性人格的过程,而写作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理性相对的是感性。审美情操即是在感性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既可以称其为一种能力,也可以称为境界。如果说知识侧重于从分析的角度建立与世界的关系,那么审美就是与世界建立的一种情感模式。而作为情感和操守的结合体的情操,心理学亦称之为高级感情,是在环境、教育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调整人的行为、指导人的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知识与审美各自独立而又互相促进。在当前科学主义盛行、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将知识教育与审美情操融为一体这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写作关乎知识,更关乎心灵,因此起到枢纽作用的写作理应体现这一理念。
曹丕的《典论论文》开篇便是:“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歌德说:“如果诗句不是从心灵深层流淌,就不会如同泉水般甘甜。”我们也常常说:“心上乾坤,笔下春秋。”一篇好的文章,里面满含着情怀、理想、信念。在《理性人格》一书中,伏尔泰以他的智慧探索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几乎每个领域,以他的理性考问了历史和现实的几乎所有既定之规和既成体系,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伏尔泰百科全书式的广博知识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启蒙精神。由此,理性人格与审美情操构成了文章的背后的两股张力,写作的过程如同将军排兵布阵,作者会因为写作的目的、文体、内容等不同形成不同的侧重,而一篇文章的“好”、一个“会”写作的人,自然离不开这两者。
在我们的“大学写作”课程中,来自全校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将自己擅长的专业问题抛给学生,学生根据喜好选择其一并围绕其完成写作训练,便是对理性人格与审美情操的一种实践。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选题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这得益于授课教师均为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如“膜分离与饮水安全”“传染病与健康”“高分子之特殊种类——
生物大分子”“生物光密码”“医学材料与社会生活”“海洋与人类社会”“人与道德”“语言—思维—文化”“自然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材料的历史与未来”“制冷及低温”“互联网与中国传统文化”“智能社会”“艺术”“神话”。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理想情操的确立,将知识赋予人类的价值实现,将知识聚焦于中国与世界之比较、中国的历史当下与未来,并将家国情怀作为理想之核心注入教学全过程,体现出很强的人格塑造与情操锻造的意识。正如在“膜分离与饮水安全主题”中,高分子系的徐志康教授明确指出了写作的目的——期待与你一起用我们的笔为14亿人的健康饮水开展科普宣传。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科学精神贵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开拓创新。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都是人类成熟心智的有机部分。一个是求诸外,后一个是求诸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促进人的身心走向完善。而大学教育既是人类完善之结果,更是推进的重要环节。“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利用全面与综合的知识使人获得理智和美德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跨文理、跨古今、 跨文化的知识视野、理性思维和价值观念 ”[5]。在“大学写作”的课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已经打造了一支覆盖哲学、文学、高分子、海洋、国际教育、公管、医学、环资、航空航天、生工食品、能源工程、农学等多学科背景的接近40人的优质教师团队,最终将横跨理工农医人文社科所有学科。
第二,无论是从设置的“写作·自然”“写作·人”“写作·社会”“写作·创意”这四个主题看,还是从前文列举出来的老师所确定的课程选题看,既有典型的专业性科学话题,也有丰富的人文社会话题,均很好地体现了跨学科的性质。
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将知识转化为与我、与社会、与人类有关的价值和意义探讨,赋予知识转向内观自身的动力。与此相应,课程中充满了由“意义、价值、精神、人类、社会等”概念构筑起来的“人—自然—社会”的三元关系的讨论,这一讨论本身就超越了专业知识而走向了更为开阔的视域。正如斯蒂芬·平克文中充满诗意的结尾写道:“我们努力追求良好写作风格的原因在于:促进思想的传播,证明我们对细节的关心,以及为世界增添一些美丽。”[6]
3.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的结合
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时代的号角。随着社会的综合化纵深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一专多能、专博结合”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之相应,人才培养模式从追求单一的知识的K模式(knowledge)发展到将知识、态度、行动有机结合的KAP模式(Knowledge,Attitude, Practice),又过渡到了如今的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知识传授为一体的KAQ模式2.0(Knowledge,Ability,Quality)。知识是基础,是实现能力、素质和人格的载体,这已经成为广为接受的观念。
写作是人类用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见闻感思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作者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以篇章的形式表达的对世界的某种认识过程。写出一篇分析性的好文章,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清晰的思维、深入的思想、流畅的文字功夫以及谋篇布局审时度势等能力。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体现。“大学写作”课程由基础理论、主题进阶和讲座学习三部分组成,将深度阅讀、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力求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上的互补和完善。具体表现为:
第一,“基础理论模块”重点讲授普遍适用于分析性写作的思维方式、实用技能和原则规范,力求帮助学生掌握逻辑、论证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知识,把握文献阅读、整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了解学术论文的结构与布局,遵循写作规范和学术伦理,提升逻辑思辨、语言表达、选题解题、谋篇布局等综合素养与能力。
第二,“主题进阶模块”围绕“人、自然、社会、创意”四大主题展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自由选择。在哲学思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创作之中的一个方向上得到较为完整的训练,掌握该类写作的基本技能,并全面提升集批判性思维、文辞表达、文献检索、沟通协调以及创新创造于一体的综合能力。
第三,“讲座学习模块”邀请在写作上有所成就对写作富有心得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媒体人以及作家,分享写作中的故事、体验及意义,探讨不同学科、不同文体写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此模块更大程度上彰显了写作与人生、社会、价值、意义等的关联,可视为写作向文化的一种广泛辐射,将写作与个人的风格、品位、魅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同学写作的热情和勇气。
与此相应,“大学写作”课程整个学习过程围绕4篇写作训练展开,其中基础模块2篇,分别是1篇是课堂分析性小文章+1篇课外有效性分析文章;进阶模块2篇,可以是1篇读书笔记+1篇文献综述或科普文章,也可以是1篇文学评论或1首古诗词。在考核上重在检验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与水平以及学习后所获得的进步。
四、创新动力模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对家国情怀和全球担当的深刻意识,浙江大学持续开展了通识教育改革,从求是书院的“博通格致”,到抗战时期的“各具专长、俾成全才”,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理工结合、专中求通”到四校融合后的“知识、能力、素质”KAQ并重,再到目前“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KAQ2.0全人教育共识,浙江大学在全力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通识教育的创新上从未止步。作为浙江大学教育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大学写作”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尝试。上下同心,各方联动,边建设边完善,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初步形塑了“以人格引育为方向、以金课淬炼为动能、以优质团队和多元載体为两翼”的创新动力模型。
1.方向:注重人格引育,打造精神家园
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因为精神而强大。人终究需要可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写作便是一个捷径。通过写作这一过程,将各专业知识与人的价值、生存的意义、精神内涵、人类发展、公平正义等宏观的概念进行连接,通过历史的考察和中外的比较,最终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的中国之社会、文化、人乃至科技,在提升学生思维与表达的综合能力的同时,促使“明辨是非、包容大气、求真务实”的分析理性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准则和价值追求,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的思考和写作过程中,致力于激发家国情怀和审美情操,培养时代担当与责任意识,倡导积极开放、和谐包容的健康心态,从而推动高尚人格打造。
2.动能:合力淬炼金课,兑现知识价值
提升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大学写作”在“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探究式”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精讲范文+学生互批、教师团队+助教团队”的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拓展阅读沙龙、读书会、面批指导、写作兴趣小组、主题大赛、出版物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延伸教学活动,努力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以及有关思维与表达的综合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着力打造“双导+三式”新型课堂。
“双导”课程机制由“导图+导学”构成(见图1)。在“导学”模块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讲解学习模块中的知识结构、要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深度学习,逐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内化,并以参与讨论的方式开展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导图”模块中,在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和课堂讨论的各个教学环节中,系统地引入知识可视化技术,将学习路径、导学提纲、知识结构、认知框架等内容以导图形式呈现,利用人脑超强的空间和视觉处理能力来提升教学效能,使学生掌握深度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知识为纲,辅之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写作类和口才类实践训练。教师精讲,结合小组讨论及课外研讨。我们注重案例教学和交互式讨论教学,强化启发式教学和双向互动式教学,践行现代教学理论和包括多媒体在内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小组讨论、精讲案例、学生互评等形式纳入实践环节。我们重视经典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关注时代发展、面向生活世界,使教育全面惠及理性认知、健康生活和智慧人生。逐步形成“线下课堂为核心、线上课程为补充、交流讨论为亮点、实践训练为拓展”的课程模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三式”新型课堂。
3.两翼:打造金牌队伍,建设多元载体
教师是一门好课的关键。针对以覆盖全部一年级新生为目标的量大面广兼具不同学科的“大学写作”课程,建设一支将实力、活力与魅力集于一身的教学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课程目标可否实现?课程能否持续?这些问题都将聚焦于队伍建设。通过一年的积极努力,现已打造了一支具有哲学、文学、高分子、海洋、国际教育、公管、医学、环资 、航空航天、生工食品、能源工程、农学等多学科背景的接近40人的优质教师团队,分属在“基础”“人”“社会”“自然”“创意”五个团队之下,由于自然团队人多学科面广,因此目前自然团队之下已经慢慢搭建了“自然·海洋”“自然·高分子”
“自然·医学”“自然·农学”等二级团队。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共享教学成果,为课程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标一年授课6000人的目标,我们正在积极引进专职教师、扩大兼职教师队伍,最终将建成100人左右的教师团队。
基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仅有教师团队是不够的,因此我们通过导师推荐、学生互建、公开招聘等方式,在校内配备了由优秀研究生构成的强有力的助教团队,作为课程的有力补充。组建由写作课学生为主体覆盖全校学生的学生社团“逻辑与写作”和“推理社”,吸引广大社团成员,可以视为写作团队的外围极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年轻团队。此外,校内已经退休且在写作上有建树又有兴趣的老师,利用闲暇投入到大学写作的课程建设之中,可视为我们接下来要推进的专家特聘团队。最后,社会上善于写作的文化人士、专家学者皆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的课程建设贡献力量,这无疑是我们课程建设可以借助也必须借助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些皆可视为我们的拓展队伍。
多元而生动的载体建设对于文化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大学写作”课程,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写作的热情,更有效地推进大学写作事业,浙江大学做出了积极努力。一是努力搭建分享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校报、图书馆、出版物、学生杂志以及其他重要平台和发表园地分享作品,拓展写作展示的空间。二是积极推进品牌活动。通过举办各种与写作相关的比赛、讲座、表演、研讨、沙龙等活动,赋予写作更大的活力。如池俊先生的“向时代借一支妙笔”、罗卫东教授的“我手写我心”,以及蔡天新教授的“科学、人文与写作”等,反响热烈,开课三学期共举办10次讲座,近10000人次参与。“125年华诞云端献贺词”的活动在校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2022年11月12日由浙江大学中文写作教学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業部、浙江省逻辑学会共同主办的“大学写作课程建设与大学通识教育”高端论坛,获得业界高度关注,被“中国社会科学网”隆重报道。《大学写作》教材不久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为培养卓越的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2019年4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主张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时代担当、学科交叉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构成了“四新”的内在特征,这些均为“大学写作”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高要求。
参考文献:
[1][6]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M]. 王烁,王佩,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推荐序
一,393.
[2]埃里克·阿约.人文学科学术写作指南[M]. 陈鑫,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
[3]葛剑雄主编.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封二.
[4]刘学东.新思维,新课程——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5):96-102.
[5]谢鑫,蔡芬.美国一流大学通识课程结构的模式分析 [J].教育研究,2020(3):67-75.
[基金项目:首批新文科教改项目“新时代哲学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号:2021050045)]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