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P视角的傣族非遗陶瓷传承发展与设计创新研究

2023-06-26夏惠芳何柱成渠雪鑫

艺术大观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创新

夏惠芳 何柱成 渠雪鑫

摘 要: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历史悠久,是至今还保留着人类早期陶器制作技艺的活化石,彰显着云南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傣族非遗陶瓷却开始走向没落,其传承与发展仍面临困境。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通过介入IP模式对傣族非遗陶瓷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傣陶数字化和艺术形式多样化开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也能进一步满足当代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新需求,更好地打开文创旅游产品的市场,让傣陶在经过市场的孵化后,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傣族非遗陶瓷;传承保护;IP;创新

中图分类号:TS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2-00-03

一、傣陶传承与保护现状及当代IP概念

(一)傣族非遗陶瓷概况

慢轮堆烧土陶,有着四千多年的制陶历史,这种制陶技术十分古老、原始。《百夷传》有记载道:“傣族先民所用多陶器”,傣族是最先发明和制作慢轮堆烧土陶的民族,后将技艺传至怒族、藏族、白族、佤族等其他六个民族。人们在制陶之时,会将河沙掺入炊具,防止陶具烧裂,故其烧制出的土陶呈米黄色。2006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傣族非遗陶瓷存在的问题

调研团队通过深入考察西双版纳傣陶的现状,共总结出三大现存的问题:生产效率低下、传承人才匮乏、销售市场的萎缩。

1.生产效率低下

在景洪市,通过调研曼斗村玉勐傣陶传习所的玉勐以及曼各村博宫沙湾手工作坊的玉章凤,两位技艺传承人制陶烧窑的全过程,我们了解到:从选土、挖土、制作陶坯、打磨、雕刻、上釉、堆烧等的每个步骤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时常要花费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在傣陶生产过程中出现一点点的差错就可能导致部分陶瓷烧毁,整个过程耗时又耗力。因此,曾经为傣王宫烧制陶瓷的工匠有的早已迫于生计放弃从事烧制傣陶的工作,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如今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种体力活,更多的还是老人在坚持和烧制。

2.传承人才匮乏

傣陶最早多由女性烧制,以婆传媳或者母传女的家庭传承方式为主。传言如果一个男人玩泥巴就会被耻笑,正是由于这样独特的家庭传承方式使得传统傣陶制陶技艺的发展受到限制。如今,虽然傣陶在传承人的选择上已经打破了女性传承的界限,扩大了传承人的选择范围,但是由于傣陶传承人时间、精力等各方面的限制,收的学徒并不是很多。并且鉴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等原因,学徒成员多以傣族为主,也有极少数的汉族学徒被破例收取。所以在傣陶传承方面,人才仍然比较匮乏。

3.销售市场的萎缩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工业化的发展,傣陶的销售市场不断被冲击。许多传统手工艺作品逐渐被市场上各种廉价的工业产品所替代。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包括傣陶在内的传统云南陶瓷市场逐渐萧条,而市场的萎缩就会导致制陶人的离开。在调研时玉章凤表示:曾经的陶罐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再经常使用,用途不广,她们一家也是在与时俱进,设计一些花纹图案与当代器具相结合,多款陶瓷茶具以及陶瓷装饰品也开始设计并出售。但由于傣陶生产仍缺乏创新性人才以及傣陶特质并不适用于流水线生产,傣陶的传承发展仍面临困境。

(三)政策指引与当代IP

中共中央办公厅、國务院办公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于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两创方针”,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关键是把握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在政策指引下,赋予非遗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在保护、传承傣陶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补充、完善、拓展、开发的途径研究,是当今业界需要共同研究和深化的话题[1]。近年来,IP在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体现了惊人的商业及文化价值。正如英国文化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所说IP是文化产业的内核。

IP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为知识财产,指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力。IP基于移动互联网而生,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延展,并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从经济维度来看,通过搭载文化创意产业和多元化包装运营的创意知识产权,IP转变为流动的创意资本[2]。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在傣族非遗文化的语境中,借助IP这一全新的综合商业文化业态模式,依托于西双版纳神秘美丽的地域特性以及傣族崇尚美与自由的精神内涵,整合现代营销传播手段和方法,能够为傣族非遗陶瓷传承发展与设计创新提供一条研究途径。

二、傣族文化的艺术特征与“象”元素IP

(一)傣族与“象”文化

自古以来傣族便与大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交通运输到农业活动乃至娱乐活动,大象无不陪伴于傣族文化生活之中,并最终演变成为充满诗意的白象艺术。直到今天,西双版纳还有名为“曼掌”(意为大象)的村寨,“象靠傣族,傣族靠象”的谚语也在当地广为流传,可见大象早已融入傣族的民族符号之中。

“象”因其体型高大、力量威猛,在傣族文化里往往被视为力量与王权的象征,傣族神话中白象神与天神担负着开天辟地的重任,其形象广泛出现于傣族寺庙的雕塑、壁画之中;在文字发音上,“象”字与“祥瑞”中的“祥”字相似,因而“象”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通过对傣族“象”文化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心灵世界,为傣陶的艺术演变形式与IP产业链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载体。

(二)“象”文化的艺术特征分析

傣族“象”文化的艺术特征广泛应用于傣族织锦技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傣族剪纸以及傣族寺庙的雕塑、壁画等傣族艺术之中,如傣族织锦技艺中造型独特的几何象纹、傣陶中造型独特的象鼻杯、傣族白象舞中栩栩如生的大象动作、傣族建筑屋脊站立的象鼻凤凰等。这些艺术中的白象形象都蕴含着一种灵动而典雅、活泼而端庄的气质,这些艺术气质中透露出傣家文化所特有的优美与神秘感。

傣族人民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天分,将“象”文化进行想象及联想使其符号化,使其通过艺术创作以白象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如今的白象艺术早已超越了神话以及王权象征的内涵,傣族艺术、文学、建筑、舞蹈中无不涵盖了白象的优美艺术特质,白象艺术已真正融入傣族文化生命以及寻常百姓家中,成为能给百姓带来吉祥如意的神兽。

(三)“象”元素IP运用

通过将傣族雕塑、织锦、剪纸中的象元素提取、变形、打破、重组,或与现代的设计元素及手法相结合并运用到实践研究中,在考虑形象与图案的创新构成、设计美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陶瓷构成进行设计[3]。将傣族神兽的IP形象融入傣陶设计中,使傣陶赖以生存、延续的环境与陶瓷器皿创新性地结合,通过对其极具特色的云南传统纹饰、优秀民族文化进行再设计,丰富傣陶的创作灵感并打开销售市场。

同时,对于傣陶IP产业链的开发需要借助我国市场、受众和产品三方面的优势。傣族非遗陶瓷如果能够开发出迎合市场需求、具备独特艺术价值的陶瓷艺术工艺品或者日用瓷器具,同样能够在市场生根发芽。以云南建水为例,2022年6月,云南首个文旅数字藏品建水紫陶“兽耳方尊”正式线上发售,数小时内六百余件限量藏品便被抢购一空。建水县创新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整合项目、引商入驻等措施,搭建了集主播培训、网络直播、线上销售为一体的建水紫陶抖音直播孵化基地,并实现线上销售突破1亿元,打开了云南文化IP再造的新空间。通过对非遗的IP产业链开发建设,将“象”元素IP融入傣陶非遗陶瓷设计中,不断延伸非遗文化的品牌价值,能够使大众再次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三、傣族非遗陶瓷传承与发展

对于傣族非遗陶瓷的传承与保护,也许“民间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以政府、高校、民间三方牵头共同来进行保护。”在保护、传承傣陶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补充、完善、拓展、开发的途径研究。

(一)培养傣陶传承人群

在中国文化产业中,非遗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能,同时也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与财力的支持。在非遗保护中传承人是最为活跃、最为宝贵的要素,处于核心位置,做好傣陶传承与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培养“非遗”传承人群,将技艺传授给后人,培养传承人才,生产高质量陶器。如博宫沙湾手工作坊,岩罕滇被指定为“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术传承人”,女儿玉章凤被指定为继承人,后人秉承前人之技,并在原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得该作坊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作品也畅销国内外。

并且,培养“非遗”传承的人群,不能只局限于家族内部,还要面向群众。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对各级各类传承人的培养和发展给予了很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4]。云南大学也曾在云南省各区域面向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业者、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举办中国非遗研培计划2019云南大学傣族陶器创新设计研修班。着重培养非遗保护传承的领军人才,帮助传承人群增加傣陶的文化附加值和时代元素,延伸非遗的传统形态、提炼非遗精华、赋予时代特性,进行非遗文化IP再创作,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

(二)建立非遗传习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是传授传统技艺和开展项目保护、研究、展示、作品创作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云南傣陶传习基地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让民众广泛地参与到制陶活动当中,提高西双版纳傣陶的群体普及率,丰富人们的创作灵感,创造或扩大销售市场,并借助非遗传习基地进行IP产业链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基地能够“集作品展示、制作演示、互动体验、技艺培训、学术研讨等多项功能为一体”[5],成为一个综合展示的场所和空间,既有“可看性”,也有“可玩性”和“实践性”,以文化传傣家神韵,以技艺尽显民族风情,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普及、传播、宣传傣陶文化以及拓宽IP产业链的作用。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博宫沙湾手工作坊已成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为傣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傣陶IP产业链开发

非遗文化IP自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内容资源,具有大量的可深度挖掘的头部内容,从西双版纳当地民俗文化、自然风貌等入手,深度挖掘整合特色文化IP,开发出迎合市场需求、具备独特艺术价值的陶瓷艺术工艺品或者日用瓷器具,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消费者,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共荣。我们以非常成功的故宫博物院衍生品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的数字,目前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原创文创产品已经超过万种,各种渠道的销售年收入总额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这些骄人的成绩背后是拥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故宫强大的IP力量。以这种文化认同为基础的非遗IP一旦建立,很容易与受众形成牢固的文化与情感的共鸣与反馈。

打造傣陶非遗IP产业链首先要确定适宜进行产业链开发的非遗蓝本如“象”元素IP,IP产业链内容建设包括文学、影视作品、戏剧、游戏、周边衍生品、非遗体验与培训、主题旅游等[6]。目前西双版纳当地的有关政府部门与橄榄坝傣族园正合力打造旅游村寨,生动再现了相关的制陶工艺。这种把文化融入旅游的模式,会让傣陶得到创造性的转化——从纯粹审美工艺品到承载文化内涵载体的转化。

四、结束语

傣族非遗陶瓷蕴含着傣族的民族文化、西双版纳的自然风貌,以及鲜明的图形元素,具有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魅力。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非遗的IP产业链开发是非遗传承快速切入市场的途径,只有让“非遗”在经过市场的孵化之后,才能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非遗”来说,也许只有不断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地将“输血”变为“造血”[7]。

参考文献:

[1]饶景阳.IP作用下京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衍生再设计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21.

[2]于方.IP介入非遗文化创意领域的途径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7):46-49.

[3]贾鸿英,沈雷.傣族“象”文化研究及现代设计应用[J].丝绸,2021,58(10):121-128.

[4]李华伦,瞿连贵.非遗校园活态化传承的探索与实践——以玉溪青花烧制技艺校园传承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4):67-70.

[5]赵李娜.论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定位之非遗特色凝練——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为个案的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2015(02):1.

[6]徐同磊,徐隆.基于IP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02):41-43.

[7]杨俊文,崔茂乔,陶乔双.重视“非遗”文化传承引导形成扶贫产业[J].社会主义论坛,2019(04):39-40.

作者简介:夏惠芳(1993-),女,福建宁德人,研究生,从事瓷画研究;何柱成(1998-),男,云南昆明人,研究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渠雪鑫(2000-),女,山东菏泽人,研究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创新
宜兴紫砂原料市场的开采现状与保护创新研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