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茶文化的经典:惠山泉茶文化
2023-06-26龚近贤金石声
◎龚近贤 金石声
(江苏无锡 214035)
在中国茶文化中,有“茶为本,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之说。作为中国著名的茶叶种植区,江南拥有多种知名的茶叶和名泉。无锡惠山素有胜地名泉之称,惠山泉经唐代茶圣陆羽品评后,被列为“天下第二泉”,自此名泉配佳茗,经过文人与帝王的吟咏称誉,演变成集品泉、试茶、品茶、竹炉、护泉、茶会和茶诗、茶画、题咏为一体的泉茶文化,成为中国茶文化中江南茶文化的经典。
一、唐代的“茶圣”品泉与宰相爱泉
惠山又称九龙山,在无锡城西,山多泉,素以泉水名天下。南朝宋,司徒右长史湛挺避乱隐居山中,依泉旁崖,筑历山草堂,与长松白云为伍,自汲清泉煮清茗,啸傲林泉,自得其乐。宋文帝第四子南平王刘铄,年轻时即有出尘之想,与湛挺常相往还,诗歌唱和,曾有“溜众夏更寒,林交昼常荫”的五言古风,这是今人能见到的最早写惠山泉的诗句。
在中国茶文化中,品茶离不开水,甚至有时候水的重要性超过了茶本身。“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1]唐代中期,湛挺的历山草堂已被惠山寺所取代。“茶圣”陆羽流寓湖州,被老朋友、无锡县尉皇甫冉邀请考察惠山名胜,两人朝夕结伴,徜徉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遍访胜地林泉。惠山的石泉水喷涌漫流,出自石隙,他舀起一瓢,细细品来,清泠甘洌,品质不同凡响,这给陆羽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在为寺僧住持撰写的《游惠山寺记》中写道:“夫江南山浅土薄,不自流水,而此山泉源,滂注崖谷,下溉田十余顷……”[2]42他又在《茶经》“五之煮”一章中,对煎茶之水,分别优劣:“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3]陆羽评水,以山水为上等好水,山水中又以乳泉石池漫流者为上等佳品,而惠山寺附近的惠山由于地层为乌桐石英砂,当山水涌向地面时,水中杂质多已在渗滤过程中除去,水质优良,甘美适口,系泉水之佼佼者,所以陆羽把天下水品分等,以庐山康王谷的水帘水为第一,惠山石泉水列为第二。与陆羽同时代的另一位评水大家刘伯刍,在《煎茶水记》中将适宜煮茶的天下名泉分为七等,以扬子江中泠泉水为第一,无锡惠山寺的石泉水为第二。虽然他们对天下第一泉有不同的看法,但对惠山石泉水名列天下第二则是共识。此后,“天下第二泉”之名为历代文人名流所公认。
陆羽对惠山石泉水的品评,引起无锡地方官的重视。唐大历年间,无锡县令敬澄利用公务的空隙时间,经常访泉惠山,探寻源流,见泉水伏涌,涓涓漫流,没有泉井和池塘积蓄养泉,深为可惜。于是因地制宜,依据山崖地势,由高入低,顺乎水性,挖池筑堤。甃石为井,使泉水从高高的石崖上,漫堤涌流为悬瀑,使瀑布下注于泉井,及于水池,湍急如甜甜的醇酒和乳水,流经寺院僧房,灌注于德地,环流于法堂,潺潺有声,使人耳清目明。常州刺史独孤及有《惠山寺新泉记》,感叹惠泉之美曰:物不自美,因人美之。[3]747敬澄是惠山泉的开浚者。惠山寺僧得泉品水最近,靠水喝水,最知水味。
惠山石泉水经品题和疏浚后,声名鹊起,求泉、索泉、取泉者不绝于途,人担、车载、船运,络绎往返。历代嗜茶之士,以能取得惠山泉水试茶为快。前人曾有“漪澜堂下水长流,朝朝暮暮客未休”“吴船日日载山泉,近迫河塘浅水边”的诗句写此热闹情形。惠山的泉水,日夜涌流,取之不竭。后来的士大夫,乃至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慕名而至惠泉品水者难计其数,由此敷演出许多诗文掌故,陆羽品题,当得首功。
唐代宰相李绅早年在惠山寺苦读近十年,与惠山石泉结邻。元和六年(811)中进士。有一次,李绅重访惠山,见到久别的山泉,心情难以平静,写下著名的《别泉石》,他在诗前小序中写道:“惠山书堂前,松竹之下,有泉甘爽,乃人间灵液,清鉴肌骨,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也。”[4]661这首《别泉石》写得美妙绝伦,勾勒出一幅明丽素雅的江南惠山石泉图。
李绅也是将二泉水带出无锡走向京城的第一人。据唐代《玉泉子》记载,唐武宗时,官居相位的李德裕嗜好茗饮。他喝了同朝宰相李绅送给他的二泉水后,竟然爱莫能释,就动用手中的权力,差人从惠山把二泉水装运通过驿站,发送至都城长安,供他享用,一时引起议论纷纷。为此,唐代诗人皮日休用杨贵妃驿递荔枝的典故,在《题惠山泉》诗中讽讥他:“丞相长思煮泉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碑刻(金石声 摄)
二、宋代的惠泉雅事与宋室贡品
茶,兴于唐,盛于宋。宋代的茶诗、茶文、茶词、茶画以及有关茶的专著,都是独到的。
好茶要用好水烹。大文豪苏轼爱惠山天下第二泉,他多次到过惠山,品评惠山泉,留下杰出的诗作。宋熙宁七年(1074),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期间,得了皇帝密赐的小龙团茶,就兴致勃勃地来到惠山,拜会他的好友钱道人,在漪澜堂烹二泉水,“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窗倾紫盏,远离俗尘嚣,恍入蓬莱仙境。茶后又登惠山山顶,观赏五湖烟雨,并留下《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这首著名诗篇。回杭后,写信给无锡知县伯强,求寄二泉水,“兹山定中空,乳水满其腹……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4]661
北宋京城开封,虽远离无锡,但那里的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也极力推崇惠山泉水。大书法家蔡襄嗜惠泉,曾有赞诗名于世:“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4]666《江邻几杂志》记载,蔡襄曾特地选用无锡惠山泉水与苏轼斗茶。欧阳修请蔡襄为其《集古录》作序,回赠四件礼品:一是鼠须笔,一是铜笔格,一是大小龙团茶,一是一坛惠山泉水。
北宋画家王诜(字晋卿),是宋神宗御妹蜀国公主驸马爷,虽贵为皇亲,却寄情山水。他曾作《陆羽煎茶图》,以惠山九龙峰为画中景,画中乔松芳润,老梅着花,卷后有苏东坡、秦少游题识,为时所重。另一位以画竹、爱竹著称于世的画家文同(字与可)当年在四川邛州为官时,友人寄来蒙顶名茶和惠山石泉水,好茶遇好水,烹茶茗饮,只觉神清气爽,欣然作诗,盛赞“惠锡泉来蜀……一啜咽云津”。
宋代好茶的上层人物中,宋徽宗赵佶是位超群的茶艺大师和品茶、斗茶高手,他常与王公大臣们斗茶,亲自动手,点汤击沸,使烹出的茶汤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一般。政和二年(1112)四月初八浴佛节,宋徽宗在御花园太清楼设宫廷茶宴,用二泉水烹新贡的太平嘉瑞茶,招待众大臣,君臣胜会,共赞名泉名茶的醇香甘美。从此,宋室君臣对江南惠泉水念念不忘,二泉水供不应求。政和四年,朝廷下旨,要无锡知县将二泉水作为贡品,月进百坛,年年进贡,一直忙了13年,直到靖康元年,宋室国难当头,方才作罢。
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高宗赵构视师长江,途经无锡,兴致勃勃,上惠山,进古寺,品二泉水,侍驾众臣及太监,看见二泉亭边挑水脚夫的水桶上写有“吴安”二字,大喜。以为仙道指点迷津,喻吴地为可以安身立命。元人杜竹处有《惠山寺行殿》诗讽之:“渡江五马竟忘归,愁见年年雁北飞。千里版图非故国,六朝基绪几危机。烟藏经叶闲僧锡,风落松花上客衣。前代衣冠已尘土,空留碑碣枕前晖。”[4]682写的就是宋高宗御驾驻跸惠山寺白云堂的旧事。
三、绵延数百年的惠山竹炉茶事
在古代无锡的惠山茶事中,惠山寺的竹茶炉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明洪武年间,惠山寺高僧性海晚年退养寺侧别院听松庵,在庵的周围种植了万株青松,时时可听那如浪涛般的松涛之声。洪武二十八年(1395)的一天,性海正在庵中与王绂、潘克诚二位好友叙谈,忽有一位湖州的竹工来访,拜谒性海上人后,酌二泉,煮清茗,切磋茶事茶道,也谈及十八般茶器茶具。性海上人精于此道,就是未得一只好的茶炉。于是,手艺高超的湖州竹工按照上人的意愿和设计构思,为他精工细作,编制了一只十分雅致可人的竹茶炉。此炉高不盈尺,上圆下方,状如道家乾坤壶,合阴阳八卦之道。性海与王绂、潘克诚见了,不觉大喜。于是,取二泉水,扫松针,烹活火,取湖州、阳羡名茶,煮茶候汤,用缓火炙,活火煎。所谓活火,是指有火焰的炭火,开始汤冒泡像鱼目为一沸;缘边泉涌,是为二沸;如奔涛溅沫,是三沸,已茶味尽出。于是九龙山人王绂专为此竹炉绘图赋诗,学士王达为竹炉清咏作序,一时唱和之作甚多。王绂《题真上人竹茶炉》诗这样道来:“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4]695王达的《竹炉清咏序》,也是一篇美文:
夫物不自贵,因人而贵。名不自彰,因志而彰。远公栽莲,此细事也,而莲社之名遂传于永代。讵非远公之道,足以动后世苍生之念耶。支遁好鹤,细玩也,而鹤舟之名遂著于无穷。讵非支遁之德,足以歆后世黎献之心。即使远公为常人,则种莲而已,尔何能动于人哉。然则物不自贵,因美而贵。名不自彰,因志而彰,信矣。性海禅师结庐二泉之上,清净自怡,淡泊自艾。裁凌秋之涧竹,竹制煮雪之茶炉,远追桑苧之风,近葺香山之社,因事显理,必欲续慧命以传镫。托物寓真,无非群贤而入道,清风一榻,扫开万劫之尘埃。紫笋三瓯,涤尽平生之肺腑;论其事业,不让于远公。勘彼规模,实无惭于支遁。名于永世,其灼道播诸方。此心广矣,不然何诸公入咏而成章,获一时趋风而向德。故为短引,式弁群言。
性海的竹炉煮茶,开创了后世“竹炉文会”“竹炉图卷”的传统,其后明清文人相继沿袭,并有许多“惠山竹炉”为题的诗文、联句、图咏出现。
竹炉,道光年间碑记拓片(金石声 提供)
大约过了百余年,惠山竹炉流转遗失。明成化十二年(1476),武昌知府秦夔入京述职,道经故乡,宿于惠山听松庵,在欣赏前人王绂等作的竹炉诗画卷后,感慨于竹炉流落民间,便四处访求,终得一只,贮寺内秋声小阁。到京城后,秦夔和朝中好友论起此事,李东阳、程敏政、李杰、谢铎等24 人皆有诗唱和,共得诗文40 余首,秦夔将这些诗画装帧成卷,请翰林学士陆简作序,李东阳书“竹炉新咏”四字,吴理绘制《听松庵竹炉图》。因为有了李东阳、程敏政等地位高隆之人的和诗题字,竹茶炉在京城具有了更广的传播效应。
到了清初,王绂等名家的竹炉图卷亦不复见,而竹炉又已朽坏。康熙时,词人顾贞观复制两只竹炉,一只带到北京,请京城中的名士鉴赏,煮茶赋诗,又出乎意外地在挚友纳兰性德家通志堂,重睹已流入京中纳兰家的王绂竹炉图卷,纳兰性德慨然赠还,带回惠山。
清康熙、乾隆二帝均曾六次南巡,都到过惠山,对二泉都情有独钟。1684 年,康熙帝首次南巡至惠山,临二泉,在秦氏寄畅园中御书“品泉”二字,命秦松龄刻匾悬泉上。另作有“朝游惠山寺,闲饮惠山泉”的闲适诗句。1707年,康熙最后一次南巡,回程时又上惠山品泉,御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联语,并题诗一首,赞赏惠泉山之美:“是谁妙笔点峦容,蕴藉迎人四五峰。堪挹山泉烹雀蕊,并添新黛入瓯浓。”[5]4
等到乾隆帝南巡的时候,他对惠山竹炉和竹炉图咏诗卷已经早有耳闻。乾隆帝六下江南,十一次前往惠山,驻跸在惠山秦氏寄畅园,写下惠泉诗作多首,并把竹茶炉和竹炉山房进行多重复制,惠山泉茶文化代表的江南风雅从无锡惠山向紫禁城北传。在首次南巡时,乾隆帝“啜茗于竹炉山房,案列古玩,皆不注视,惟于古竹茶炉,再三抚玩。”[6]
乾隆对竹茶炉的钟情,首先是赋竹炉茶诗。乾隆六次南巡,创作的惠山竹炉诗就有32 首,此后又有咏玉泉山竹炉山房诗歌58首,咏香山竹炉精舍13首。他写下《汲惠泉烹竹炉歌三叠旧作韵》长诗,表达对二泉的钟情。在《竹炉精舍烹茶》中视惠山竹炉为烹茶鼻祖:“鼻祖由来仿惠山,清烹到处可消闲。听松庵里明年况,逸兴遄飞想象间。”在乾隆帝题咏过后,以沈德潜、汪由敦为代表的接驾、扈从臣工又依乾隆韵赋有和诗,加之梁溪九老接驾和诗,以及民间士子和诗,形成了近40 年的惠山竹炉题咏风潮,在广大士子及江南黎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次是敕命修复、补刻竹炉诗卷。因乾隆对竹炉和诗卷的宠眷,他曾两次敕命编刻、修复《竹炉图咏》诗卷。乾隆二十七年(1762),无锡知县吴钺将乾隆巡幸惠山的御题置于篇首,各卷以“元、亨、利、贞”命名。此为当今流传最广的《竹炉图咏》,亦称为“吴钺版”。乾隆四十四年(1779),“吴钺版”诗卷出现破损,知县邱涟携至衙署重裱,因衙署旁民居失火殃及县衙,《竹炉图咏》诗卷竟全毁于火。次年,乾隆南巡,得知诗卷被毁后痛惜异常,着手重制补绘。但补作神韵不及原卷,为此乾隆深感歉疚,仿佛欠了惠山寺长老之情,于是忍痛割爱,将宫廷所藏王绂《溪山渔隐图》长卷赠予寺中,并与随驾大臣嵇璜、梁国治、彭启丰、董诰、彭元瑞等分题赋诗纪事,书于卷,仍命珍藏于竹炉山房,可见其对惠山竹炉文会传统的重视。
三是仿制竹茶炉和竹炉山房。首次南巡到苏州时,他就命取惠山竹炉,选竹工如式仿制两只,原炉仍发还惠山寺。在此次仿制的竹炉底部,他令刻其御制咏竹茶炉诗《仿惠山听松庵制竹炉成诗以咏之》:“竹炉匪夏鼎,良工率能造。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腾声四百载,摩挲果精妙。陶土编细筠,规制偶仿效。水火坎离齐,方圆乾坤肖。讵慕齐其名,聊亦从吾好。松风水月下,拟一安茶铫。独苦无多闲,隐被山僧笑。”[7]竹代表了儒家思想的“君子之德”和虚怀有节、凌霜傲雪的文人高风亮节,竹炉所用材料包含金、木、水、火、土在内的“阴阳五行”和炉形上圆下方代表的“天圆地方”,呈现了整个宇宙观,又体现了道家“法乾坤之覆载也”的思维。竹炉所隐含的文化象征,正符合清高宗乾隆帝的品茗理趣。第一次南巡结束回京后,他把从江南携回的竹炉置之茶舍。同时,仿惠山“竹炉山房听松庵”建造玉泉山“竹炉山房”和香山“竹炉精舍”。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至少为自己各处的茶舍从苏州和江宁织造订制了20 多件竹茶炉。对于京城的这些竹炉山房,乾隆终究认为惠山竹茶炉为其渊源:“竹炉是处有山房,茗碗偏欣滋味长。梅韵松蕤重清晤,春风数典那能忘。”[8]
惠山的泉茶文化由于得到皇帝的推崇,极大地影响了清宫的茶饮风尚。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
四、闲适的江南文人生活美学:惠山茶会与茶画
茶会是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自明初惠山性海禅师和画家王绂发起听松庵和竹炉山房的文人茶会,惠山竹炉雅集就成为江南历史上最著名的雅集之一。明代中后期,惠山成为吸引四方文化名流游赏品茗、吟诗作画的江南胜地。由于惠山泉水在煮茶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讲究品茶的文人学士们都慕惠山泉之名,常以茶会雅集的形式游于惠山,吟诗作画。伴随这些茶会活动出现了很多纪实性茶画,如沈贞的《竹炉山房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文嘉的《天下第二泉图》、钱谷的《惠山煮泉图》等。
明代吴门画派领袖文徵明曾多次从苏州来到无锡,来到二泉亭,观泉、酌泉、品泉,写下《游惠山》:“几度扁舟过惠山,空瞻紫翠负跻攀。今日坐探龙头水,身在前番紫翠间。”某年秋天,文徵明泛舟再游惠山直到日落西山,方才带了满满的几坛二泉水,奔走上船。他在《再游惠山》的长诗中,有“东行不负酌泉盟,一笑再理登山屦……我生自谓万缘轻,泉石娱人却成痼。那能过此但空归,纵不可留须一戽……”有一年冬天,正下着雪,宜兴友人吴大本送来阳羡月新茶,文徵明喜出望外,正想上山寻泉煮茗,事有巧合,另一位友人郑太吉为他送来惠泉水,好茶遇好水,好事成了双,文徵明亲自动手,烹泉煮茗,尽情品尝,过足茶瘾,还挥毫抒情,写下《雪夜郑太吉送惠山泉》《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寄茶》二首小诗,抒写当时的兴奋之情。
明正德十三年(1518)清明节,文徵明会同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友人畅游惠山,五位好友在惠山泉边饮茶赋诗,事后,文徵明绘下了纪实性作品《惠山茶会图》。画幅前,有蔡羽精楷“惠山茶会序”,后有蔡羽、汤珍、王宠各人所书纪游诗。画面中共有八个人物,五主,三仆,松石间搭有一简陋茅草井亭,两位文士围井栏盘坐于井亭之中,其中一人静坐观水,一人展卷阅读。苍松翠柏挺拔遮天,群山巨石起伏错落,茂林修竹间有曲径可通平野闲地。两人漫步曲径,侃侃而谈,一少年正顺山径而下。挨着井亭,松树下茶桌上摆放着精致茶具,桌旁方形竹炉上置有茶壶似在烹泉,一童子在取火,另一童子备器,一文士伫立拱手示意。整幅画面神韵兼备,描绘了惠山茶会真实情景,是明代文人以茶会友,酌泉煮茗,吟诗作赋的艺术写照,体现了清新明丽、雅致隽永的画风。
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是一幅珍贵的明代茶文化资料,他用温润古雅的青山绿水之境诠释了“惠山品泉”之情,向后人展示了明代士人是如何于惠山品茶试泉、寄情山水、追慕先贤之雅好,体现了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高洁雅致的品性,再现了惠山茶会以茶会友、品茗赋诗的生活美学内涵。有论者以为这是中国茶事绘画艺术的《兰亭序》,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9]自从文徵明绘制《惠山茶会图》之后,惠山茶会的面貌便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对外产生较大影响。
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和依托于此泉而引发生长繁荣的惠山泉茶文化,组成的茶文化系列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流传千年,构成了丰富而有特色、有内涵的茶文化活动,众多文人甚至高官皇帝的推动、引领和传播,使之成为江南文化中的一股清泉,一道风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审美情趣,它是无锡这个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