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舞蹈对抗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023-06-26宋静
宋静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笔者以水平五健美操选修模块中的1节有氧舞蹈为例,借用街舞中“斗舞”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运用自学自练、互助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用各种形式的“斗舞”,将“学、练、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精选新颖“斗舞”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水平五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具有多样化,健美操课的内容相对于其他项目更新较快,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对“斗舞”感兴趣,在内容选择上,不仅要能发展学生的技能和体能,还要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经过实践,节奏感强、旋律欢快的音乐结合基础动作和风格动作,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如,同样4个八拍的音乐,分成男女生2个组,男生动作结合武术风格,女生动作结合爵士风格,最后男女生用学练动作1VS1进行“斗舞”。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在同样的基本步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风格,既能够从内容上激发学生练习兴趣,还能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同时,可以将多媒体深度融合到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前录制视频,将生动鲜明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对动作的细节把握更准确,解决学生在学练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抓住动作技术的关键,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缩短教学过程。
二、巧用学练“斗舞”动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健美操教学中一般以1个八拍为单位,教师可以将动作组合分成4个部分,男女生各分成4组,共8组,按照学习的动作内容,分别到指定位置,学习4个8拍中的1个八拍,学生在平板电脑上选择动作视频的分解进行自主学练,通过分析视频、尝试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自主学生能力。
三、互学互教“斗舞”动作,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为了在“斗舞”中取胜,每名学生在小组中应发挥自己的优势,集各人之所长,这个过程既学练了动作技术,又提高了小组凝聚力,提升了学生的练习热情,为“斗舞”的效果提供了保障。学生在互学互教的过程中,体会动作的重难点,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弥补了教师在课堂中辅导不过来的情况,同时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友情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如,在动作学习环节后,学生重新回到原队形(按颜色分组)。小组内学生分别为本组的其他学生讲解示范自己在上个练习中学习的动作,直到所有学生按顺序完成4个八拍的组合动作的学习。在合作学习部分,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在自己熟练掌握内容的基础上,需要把所学的动作示范、讲解给同伴,这个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对上个环节中学的动作熟练掌握,而且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语言准确、清晰地传达动作的练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参与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组织多种“斗舞”形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斗舞”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动作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斗的内容包括动作熟练度、协调性、动作的美感、音乐与动作的一致性等,多人比赛可以增加队形和造型的创意和动作整齐性等评价标准。“斗舞”是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融、相互激励的过程,在“斗”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不足和优势,在多次“斗”的过程中熟练动作,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加自信心。
“斗舞”的形式包括组内“个人斗”“小组斗”“团体斗”“师生斗”等。同组内的“斗舞”,目的在于检验组内学练情况,查漏补缺,巩固动作;小组之间“斗舞”,将“斗舞”的范围扩大,突破本小组的范围局限,在比拼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之间的“斗舞”,每组推荐或自荐成员进行比拼,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师生之间的“斗舞”,讓教师融入学生,提高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在学练之后进行“斗”,从组内“斗舞”扩展到组外“斗舞”,再到和教师“斗舞”、集体“斗舞”,学生在一次次的挑战过程中,欣赏、评价、学习、提高、再次挑战,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学生在不断“斗舞”的过程中以个人、小组、团体为单位,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展现了高中生不畏困难、勇于挑战、阳光自信的形象,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