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在小说专题复习活动中教师需具备的两种意识

2023-06-26束小红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2期
关键词:画线祥林嫂汪曾祺

束小红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中,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欣赏能力。不难看出,该任务群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主,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素养。

我班学生做题的速度快,缺乏咀嚼文本的耐心,在阅读小说时显得有些浮躁。对此,笔者组织他们开展了小说专题复习活动,取得的效果较好。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在小说专题复习活动中教师需具备的两种意识。

一、联系的意识

在复习课上,一些教师只会单纯地讲题,缺乏联系的意识,导致学生不能在脑海里形成知识体系,下次再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他们依然不会做。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具备联系的意识,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内容去探究未知的内容。

如2018年江苏高考卷中的小说《小哥儿俩》后有这样一个题目:

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4分)

画线句: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课文,再去解题。此题与课文《祝福》后的一道题目类似,即“分析作者四次描写鲁镇的飞雪的作用”。

第一次: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为“雪”。用“梅花那么大”“漫天飞舞”“乱”来修饰,写出了雪的大和乱,营造了凄清的氛围,烘托了祥林嫂死的悲惨。

第二次: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雪“瑟瑟有声”,使人感到沉寂,为什么呢?此处的故事情节是“我”听说了祥林嫂死的消息。所以,此处的“雪”烘托了“我”听闻祥林嫂死讯后悲愤的心情。

第三次:微雪点点的下来了。……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此处的雪暗示下文柳妈讲的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第四次: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在爆竹声中,雪花飞舞,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蕴含了作者的悲愤之情,深化了小说的悲剧主题。

之后,我们再引导学生阅读《小哥儿俩》,分析画线部分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学生发现画线部分不单描写了一种景物。他们找出了“草”“小麻雀”“丁香花”“温和的日光”“西边的白粉墙”等。作者描写了鸟语花香、阳光和煦的景象,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作了铺垫,也为二乖在墙角边发现小猫埋下了伏笔。

二、整合的意识

在小说复习活动中,教师还需有整合的意识。比如,将某一作家的一系列作品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究该作家的写作风格,从而熟悉一个人,熟悉一类文,拓宽知识面。

以汪曾祺的小说为例。汪曾祺在不同的阶段所写的小说具有不同的特点。他早期追求诗化的风格,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人物对话。人到中年,他比较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在其中糅进了不少方言,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年纪越大,文风越平实,基本上走了一条从奇崛向平淡发展的道路。当然,其小说最大的特点还是“散文化”。他自己在一篇小说的后记中也提到:“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之后,教师可以选取汪曾祺的系列小说,如《鸡鸭名家》《如意楼和得意楼》《受戒》《老鲁》等,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比如,《鸡鸭名家》是汪曾祺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主要塑造了余老五和陆长庚两个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欣赏,以及对普通人的关心与尊重。小说中长短句交替,叠音词、四字句错杂其间。汪曾祺自己也提到:“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叶流转,一枝摇,百叶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了返乡后的见闻和回忆,在大谈一番家禽烹调术之后,引出两个孵鸡赶鸭的技术已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的风俗人物,使得小说充满了生活气息。

总之,在小说专题复习活动中,教师要具备联系的意识和整合的意识,引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回顾已学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画线祥林嫂汪曾祺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看汪曾祺写绝句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画线也能算乘法?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配花朵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