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研究

2023-06-26刘珍秀

学周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思政

刘珍秀

摘 要:课程思政是在非思政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育形式,在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过程中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充分挖掘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特点,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格局。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本身传授的就是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和哲理思想。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具有的课程思政优势,从教学现状出发探究了如何运用体演文化教学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华传统文化;体演文化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0-000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0.003

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培育树立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建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一、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具有课程思政的优势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让他们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

中華传统文化课程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是培养价值观念,具有基础性、人文性等多种教育功能。该课程传递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哲学理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艺术情趣和辩证思维。“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忠、孝、廉、耻、勇”是传统的道德标准,“仁者爱人”“修己慎独”是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文化对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其人文底蕴、树立其文化自信、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及家国情怀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仅凸显了课程思政的元素,同时也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是别的课程无法达成的。

强化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产生归属感和敬意,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等不同角度辩证地审视世界,并注重理性担当和知行合一,让他们养成文化自信,能够担负起自身对社会、对人民、对祖国的责任与使命。

二、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兴趣不浓

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有一些兴趣,但是实际学习时却热情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本身以文言文形式为主,涉及百家思想,有些内容深奥、晦涩难懂。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其内容复杂,学不懂,教师授课又局限于单纯地教学知识,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学习时无法深刻理解和感受,更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辩证思维,转换成实际的行动能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没有凸显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高职院校受职业教育特点的影响,普遍不够重视通识课程,并且课程设置定位也不准确,开课随意。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大多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只学习一个学期,因此学生延续性学习课程的动力不足,无法有效地发挥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具有课程思政的元素,传递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都能凸显思政育人的作用。但是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只停留在表面,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很少有学生能深入思考,而转变自身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少。可见目前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并未很好地利用课程的特点,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

(三)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很好地挖掘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但是因为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缺乏延续性学习,所以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能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严重缺乏设置深入拓展课程的时间,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体会知识。所以目前教学时没有很好地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哲理思想、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也无法有效地达成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研究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

“体演文化”教学法(The Pedagogy of Performing Another Culture)一般多用于第二语言教学,它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著名的汉学家、美国教育部“语言旗舰工程”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吴伟克(Galal Walker)教授提出来的,该教学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吴伟克、简小滨等。“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以演练文化为目标、让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能得体、地道地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它主张在目的语环境中要避免学习者受到母语文化影响而形成思维模式或者表达方式,反而要通过反复操练目的语社会中默认的行为规范构建语言模式和交际能力,希望在实际教学中能模拟重现真实情境,让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获得知识,并养成符合目的语文化规范的行为方式[2]。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最主要的两个概念是Performance和Culture,其中Performance一词在西方学术领域里有很多探究。对于Performance在这里的概念,吴伟克教授及其研究者多次在讲座和著作中阐释道:其并不是单纯等同于“表演”一词,而是概括了“体会、表演、运用、实践”等多层含义,是将表演建立在切身体验目的语文化上的新思维[3]。

(二)将体演文化教学法运用于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

“体演文化”教学法虽然大多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但是其教学核心是以“体演”为主,即设置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角色,完成分配的任务,通过这种亲身体演的方式感受知识和文化,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于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正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即使是晦涩难懂的古诗及哲学思想,学生在分配任务、准备角色扮演时也不得不查阅和解析知识,从而变相地强制性让每个人都去学习,否则无法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这种从被动学习或者不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表面学习变成深入学习,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通过前期查阅和解析知识,学生完成了初步理解知识;而之后设置真实场景和背景的体演展示过程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知识、感受文化,相较于目前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思考和内化;体演结束之后的评估及总结不仅能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主动感受学的是什么、思考为什么而学。所以对于目前的“填鸭”式教学,将“体演”文化教学法运用于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想引领相结合,让他们真正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而且真正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三)将体演文化教学法运用于课程的教学实施探究

1.体演准备。(1)真实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体演文化”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再还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从而构建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如在讲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何为经世致用”时,如果教师按照课本内容给学生讲授纯理论,学生不仅学习、理解起来会感到困难,还会因为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更无法达到思政育人的功能。而体演文化教学法强调让学习者经历和体验文化场景中的语言行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深入理解“何为经世致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运用体演文化教学法时,在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中设置的演练场景必须是真实的,演练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必须具有实用性,如教学关于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场景让学生深入感受,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了解中國传统文化,也能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提升自我素养,懂得如何树立文明有礼的形象。所以,教师在设计和准备体演时应该注意遵守真实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2)趣味性。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文言文的内容较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解较困难,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选取的材料要具有趣味性,不能只靠体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要注意设置体演内容也是关键点。如目前学生的文化自信不强,理解传统文化不到位,归属感也不强,因此教师在讲节日传统习俗时,就可以选取当今还依旧传承的习俗,如现今流行汉服,那么在介绍传统文化服饰的时候就可以导入延伸,让学生追随流行的同时也能正确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因此教师选材时在注意真实性的同时要兼具趣味性,但是要避免幼稚化和幽默化。(3)连贯性。实施“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过程通常有五个要素,即时间、地点、角色、脚本以及听众,体演的内容也要注意前后节奏、整体性。因此教师在准备体演时,一定要注意关联和结合课程内容的前后,保持连贯性,同时明确教学的目标。

2.具体情况。(1)体演说明。在实施体演的开始,教师可以先展示本次体演过程的主题、具体的内容(五要素:时间、地点、角色、脚本、听众)、应该要注意的事项(评估的角度及评估的标准),设置情境时应该具有简捷性。然后教师可以亲身示范或者通过播放视频及音频(如中央广播电视台推出的致敬经典传统文化大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让学生先了解和模仿本堂课程要体演的内容和模式。(2)分组准备。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由教师或者学生共同担任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状况,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体演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体会和感悟,从而从本质上达到育人的功能。教师要肯定准备充分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正确引导及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要给没有想法的学生及时提供意见,亲自辅导学生完成准备过程。(3)情景设置。“体演文化”教学法主张让学习者在体演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如讲解关于仁者爱人时,何为“仁”、何为“爱”?教师可以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抗疫工作者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仁爱”,由此将传统文化精神和现实结合起来,设置真实的情景和现场,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亲自体演,在体演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仁爱、感受什么是家国情怀,由此树立责任感,担当起时代的使命。因此,在设计体演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充满传统文化的现实场景。(4)体演展示。学生在展示体演时,教师应该把控全场、控制节奏,准备好道具以及辅助工作,给予学生正确引导,确保每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体演过程。体演结束之后要进行评价和总结,研磨体演过程,如此也能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知识。之后学生也可以再次进行体演,根据总结发挥自己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采用体演文化教学这种不断体演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思想引领,从而达到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

3.体演评估。良好的评估、反馈都可以正面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准备,帮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查缺补漏,能够深入思考和总结。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的。(1)自我评估。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全程参与,它要求学习者通过亲身体演思考并且获得知识。因此在体演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反馈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习者深刻理解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开发学生的文化特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选择判断能力。(2)互相评估。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我素养,而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目的也是让学生通过体演提高沟通能力,所以学习者之间相互评价和反馈不仅可以查缺补漏,还有利于在体演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教师评估。教师进行评估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而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也能让学生明确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应该怎样准备和实施体演。教师评估也能反向地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当前的学习水平,以便后期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6):33.

[2][3] 吴伟克.体演文化教学法(英汉对照)[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李永伟]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思政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