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和发展

2023-06-25尹文嘉,贾钰鑫

传承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

尹文嘉,贾钰鑫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要求所形成的重要成果,是实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又一条理论证明。该文从国家和人民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两者的融合关系,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的哲学依据;梳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发展,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历史证明,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更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典型案例调查研究”(22FMZ020)

[作者简介]尹文嘉(1977—),湖南衡阳人,南宁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贾钰鑫(1998—),河南许昌人,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1.00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镌刻每一位党员心中。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并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充分理解和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念,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因此,以人民和国家的融合为视角,深入剖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和发展,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人民和国家相融合的意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唯物史观的条件下,现实的个人的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之间的交往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个人”作为个体,在物质和精神上互相联系和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孤立封闭的状态,逐渐形成了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程实现了人民和国家的有机融合,正是无数仁人志士把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的幸福为己任,才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和世界革命历史上的光辉一页。因此,通过梳理人民和国家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推动两者相融合,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蕴。

(一)异化和价值关系构成的融合

一是人民和国家的异化关系。唯物史观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分工逐渐发展起来,开始只是由个人的天赋、需要等“自然”形成偶然性分工,随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社会意义上的劳动分工得以建立。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劳动和享受、生产和消费因劳动分工而互相分化,引发劳动及劳动产品的不平等分配,阶级由此产生。作为一种伴随着阶级和私有化产生的社会现象,人的劳动成为一种阻碍其自身存在发展的对立面,由经济力量所驱动,劳动者自身的劳动背离了自己的意愿,人的异化就此开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道:“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2]人的异化导致个人的利益与互为交往的人们的利益产生矛盾,进而与社会共同利益产生矛盾,人民与国家和社会的异化随之产生。人民与国家和社会的异化主要体现为,在劳动分工和资本主义强大的同质化下,现代社会中部分人忙碌的目标似乎是资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本应是相辅相成,人需要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够体现自我的价值,然而这种关系被利益冲突所异化,个人愈加将自己孤立起来。由此,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出现,个人与国家和社会形成割裂,作为社會存在基础的个体孤立自己,集体也就分化开来。从社会对个人的角度来看,科技的高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使部分人在享受其创造出来的成果的同时,受到技术和资本的影响扩大,人的生产生活变得单一。

二是人民和国家的价值关系。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形成了价值关系,集中体现为客体如何满足主体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价值关系的问题上,个人与社会产生相互作用,在两者产生冲突时,集中表现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如何取舍的关系。个人的价值关系总是和集体的利益关系相互交织,个人既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之中的一分子。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时,不能只讲个人的利益,从而忽视集体、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和需要。从唯物史观出发,人民和国家的价值关系需要采用两点论的方法来看待,只有在人类社会中,人民现实生活的物质条件才得以产生和演进,而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文明也是由每个人的智慧、才能、观念、经验及知识等构成,人背离了国家和社会,人的价值就无处体现和实现;而国家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是由人的活动组成和推动的,失去了作为组成单位的个人,国家和社会也将不复存在,其价值也无从谈起。

人民和国家的异化和价值关系共同构成了两者的融合。在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和价值相互交织的过程中,两者不断探寻其边界,这就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过程。解决两者的冲突,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蕴,从而不断解决二者的矛盾,促进二者关系平衡与协调,推动人民和国家进一步相融合。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推个人和国家相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推动“一化三改”、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大力提倡集体主义,反对自私利己的观念,引导中国人民重新认识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实力的提升锚定了坚实的基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快速提高,个人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这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竞争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蕴,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解决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带来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实践中不断探索,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推动人民与国家相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以人民为中心,重要的是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政党,同样也将这一理念融入了自己的准则中,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就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就是不断为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4]。中国共产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借由中国梦通俗易懂地阐释出来,使这一思想深入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同时,又高度凝练出人民和国家相融合过程中的取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理想追求。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人民和国家价值关系的内在统一。国家的梦想助力人民的梦想,人民的梦想蕴含于宏大的国家梦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始终,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概念,推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所在,是中华民族繁荣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同时,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安心乐业也是国家富强的义理所在,三者相辅相成。

百年大业,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脉相通,坚定不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家国天下的情怀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对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人民和国家相融合的奠基

(一)深入群众,注重集體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索如何深入群众的方法。党的二大即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二是党的内部必须有严密的、高度集中的、有纪律的组织和训练[5]。这些原则初步廓清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和组织上的目标和任务,为党的群众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千百万爱国群众投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问题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团体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提道:“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6]自由主义源于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自由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是相冲突的,通过剖析自由主义,解答了如何克服自由主义的问题,为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二)群众路线,服务人民

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7]853,855。1944年,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提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7]1004这个演讲用理论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随后,在为党的七大致开幕词时,毛泽东提道:“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7]1027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这一指导思想写入党章,通过一系列纲领性的文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进行阐明,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底层逻辑旨在对人民群众负责,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走向胜利的基石。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理论武器,进一步为人民和国家的有机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开拓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和光明前景。长期的革命实践铸就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要贯彻和落实这一根本宗旨,就必须采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将一般情况和个别情况相结合、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进一步充实了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就是说在工作时要到基层群众中充分调研,获取最真实的情况,将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到群众中去”是说在深入群众、获取到真实的资料之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群众普遍所用,并从群众的实践中检验是否正确。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工作方法相结合,再次确定了党一切工作的重心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明晰民心民利既是党工作的原点也是归宿,为了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为实现人民和国家进一步融合奠定了政治条件。

(三)依靠人民,民主集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需要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进一步革新群众工作方法,才能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8]通过结合具体国情,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提供可行的工作方法,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工作的初步实践。此外,毛泽东还提出要建设“六有”政治局面的目标:“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9]这些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理论,进一步廓清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充分调动全党全国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石,构成了人民和国家相融合的第一次理论和实践的升华,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担当。

三、人民和国家相融合的发展

(一)人民标准,共同富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刻把握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通过廓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的工作重心再次聚焦于人民的需要,进一步提出“人民标准”并将其作为党工作的根本衡量标尺。“人民标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准确把握人民的需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开展工作,为进一步创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373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鞭辟入里,提綱挈领,是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指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实现最高理想的担当;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将人民和国家联系起来,表明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依靠全体人民实现,而在实现其的同时,其发展成果又将反馈给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是全体人民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保障,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也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了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372。“三个有利于”点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工作、解决问题时的标准,一方面扎实推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的生产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不忘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理论依托。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世纪交替之际,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逻辑主线,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这一集中概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国家和人民问题时的取舍,进一步推进人民和国家相融合。先进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所必要的物质条件,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远大理想的根本基础,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全体人类共同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坚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人民的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互为前提,对于个体而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古就崇仰忧国奉公、出以公心;对于国家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提出民为邦本、天下为公[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始终离不开为人民谋求利益,否则就会失去民心;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引领最广大人民参与其中才有实现的主体和动力。始终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才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才能有根本保障。为了进一步阐明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提出:“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点,也是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途径。”[13]通过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这种二元化的相互提升下,中国共产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得以推进向前,人民的幸福感再次提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人民理论。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为了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战略机遇,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依靠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为了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发展蕴含着人民的发展,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民也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二元促进的过程。胡锦涛强调:“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14]科学发展观将国家的总体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为锚点,将其锚定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实现了人民和国家相融合的进一步深化。人的发展助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再次带动人民发展。从“人民标准”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融入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对人民承诺的过程。至此,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人民理论表达更加具体、更富有时代特征,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平衡个人和集体问题上的制度优势。

四、人民和国家相融合的飞跃

(一)初心使命,人民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将工作重心聚焦于人民,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展现出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实践中,人民和国家相融合实现新的飞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引入新境界。

(二)中国梦想,人民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5]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决定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通过把人民和江山有机结合起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真挚的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贯穿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一根红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新时代中国要实现怎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民族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在继承和创新中进一步融合人民和国家的价值关系、利益关系,“中国梦”呈现而来。“中国梦”进一步将当代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融合起来,揭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方向和目标,是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成就未来的光明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6]通过具体阐释中国梦,国家、民族和人民三者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三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追求的国富民强找到了超卓的实现路径。中国梦把人民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归根结底是同一梦想,中国梦是“即小见大,善兼天下”的国家梦,也可以是“具体入微”的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奋斗的过程中始终为了人民的坚守,也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和意蕴清晰地展现出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实现共同理想的决心,凸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安国宁邦的美好愿望。国家不富强、民族不振兴,国家的价值和利益就无从实现,人民幸福的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梦的实现,并不是要成就某一个或某一类人,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受益。因此,国家的梦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也只有人民群众的伟力推动才能实现;同时,中国梦也必须造福于人民,实现国家梦想的广阔舞台为每个人的梦想提供了蓬勃生长的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每个中国人民息息相关,两者相生相成,不可分割。

(三)中国内涵,命运与共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道:“……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着重强调了人口规模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所有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都不落单的现代化,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现代化,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导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句句不离人民群众,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实践的科学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世界国家解决人民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在实践中探寻得到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不断充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17]。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人民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紧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人民与国家相融合的飞跃。

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推进人民和国家相融合,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1-28].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5/c_1129079429.htm.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4]孟桢.以人民为中心是百年大党践行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J].传承,2022(3):46-52.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M].2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8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1.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1.

[9]毛澤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3.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02.

[12]杨军,王梓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J].传承,2022(2):22-28.

[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5.

[14]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4.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56.

[17]田艳,何馨.从“以人民为中心”看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大学教育,2022(11):18-21.

[责任编辑:廖洁玲]

猜你喜欢

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