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距离”探寻“第一视角”监督
——云南省检察院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检察工作侧记
2023-06-25通讯员何赟杨阳洋摄影田颢
文/ 通讯员 何赟 杨阳洋 摄影/田颢
视察组成员结合3天实地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畅所欲言,围绕云南检察机关各项工作建真言、献良策、出良方,既充分肯定了检察机关的工作成效,又指出了短板弱项
检察机关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如何精准出招?保障和服务一流营商环境的路径和方法有哪些?影响和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难点该怎么破解?带着经验,怀着期待,4月24日至26日,云南省检察院邀请39名来自曲靖、昭通等7个州市的全国、省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交叉视察的方式来到昆明市,围绕“云南检察机关保障和服务一流营商环境工作”主题开启调研。
“融入式”参与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云南检察机关深化与工商联的常态化联系,共建覆盖三级院的‘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联系点’,共同对涉及民营企业发展、企业及企业家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24日上午,云南省检察院举行代表委员视察检察工作启动仪式,在会上,代表委员们听取云南省检察机关保障和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情况通报,全面深入了解检察机关用心、用情、用力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的具体做法。
听取完汇报之后,视察组马不停蹄奔赴视察点开启行程。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视察组了解昆明市检察机关保障和服务自贸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情况,在边听边看中了解检察机关为企业提供国际商事诉讼法律服务的具体情况。
视察组人员旁听了一场自贸法治主题沙龙。这场由昆明市检察院主办的主题沙龙,邀请法学专家讲解“中老铁路高质量发展法律保障机制”,让视察组人员零距离感受检察与企同行、送法进自贸区的法治作为。
“云南检察机关保障和服务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卓有成效、亮点频出,尤其是昆明市检察机关在全省检察机关具有引领和示范的效应,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中,为自贸区提供了精准法律服务,自觉扛起了检察责任担当,推动工作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全国政协委员卓君佳颇有感慨。
在昆明市检察院,视察组实地察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案区,“春融”“春蕾”“春晖”“春晓”四个篇章的未检基本格局吸引视察组成员不断驻足拍照,他们在这里了解春城未检用春天般的温暖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具体实践,感受春城未检守护“花蕾”的真情奉献;在昆明检察司法鉴定中心,“高大上”的图表和动态视频效果,华丽的数据“包装”,大数据不断为检察办案赋能的实景一目了然,视察组对昆明检察在信息化时代依靠数字赋能提升检察工作效能的初步探索和实效表示肯定和赞叹。
4月24日,代表委员视察云南省昆明市检察院。
为做好“头雁”,昆明市检察机关围绕市场环境建设、法治环境建设、政务环境建设、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打造了五套最优检察服务,努力让企业和企业家安心、安身、安业;提出依法平等保护、安商惠企79项举措,向社会公开作出“六项承诺”,这一经验也得到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推广;主动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签订框架协议,设立“派驻自贸试验区检察室”,聚焦“法律监督、法律政策研究咨询、法治宣传、司法合作”四个领域,为自贸区昆明片区量身定制检察产品,共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经济要发展,营商环境就必须好,企业才能安心做事。云南三级检察机关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中做了很多实事,有很多突破、创新,让我们企业感觉很安心、放心。”云南省人大代表舒群表示。
交一份安商惠企高分答卷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4月25日,视察组一行来到宜良县、石林县,实地调研云南检察机关在“法治营商 检察护航”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宜良素有“花卉苗木之乡”美誉,花卉苗木是当地的标志性产业。云南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三角梅生产企业,也是宜良县检察院法治服务的企业之一。宜良县检察院与企业家面对面“围炉夜话”说困难、点对点上门服务解“法结”,实打实排查预警防风险,并积极开展预防侵害员工利益、防范电信诈骗、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不断增强企业法治自护能力。
4月24日,代表委员视察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了解昆明市检察机关保障和服务自贸区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建设工作情况。
4月25日,代表委员视察云南为君开三角梅基地,听取宜良县检察院保障和服务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汇报。
“检察院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我们为检察院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点赞!”该公司副总经理童胜明深有感触地说。
在石林县调研期间,当听说石林县检察院通过监督与支持并重,保障了矿山企业储油安全的案例时,舒群代表高兴地说:“我已经当了四届人大代表,长期关注检察院,这些年检察院变化特别大,每次接触都有新感受,每次调研都有新收获。”
舒群代表关注的这起案件,是石林县检察院在走访中了解到该县23家矿山企业擅自建设的29个自备储油加油设施不符合安全生产、消防、环保等法律法规规定,没有经过备案、审定和验收就投入使用,相关部门也未能督促整改,危及企业健康发展和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是自备成品油是工矿企业的刚性需求,不能简单取缔了之。
“办好这类案子,需要办案人员理念先行,需要把握好法律政策界限,需要惩治与保护并重,真正把对企业的依法平等保护落在实处,落在个案的办理中。”石林县检察院遂向11家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组织检察听证会,协助企业制定整改清单,督促行政机关在履行监管职责中分类施策,明确安全储油标准,企业对照整改,从源头上规范建设程序、标准和监管机制,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与公益保护相统一。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又要抓前段、治未病。这个理念的更新对于司法人员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云南省政协委员赵雪松表示,对于涉案的企业,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依法平等处理各类涉企案件,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推进新时代检察工作行稳致远
坐拥高原湖泊,昆明因滇池而扬名,而与众不同。“滇池是昆明的名片,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昆明市官渡区检察院检察长陈育表示。
以服务滇池流域生态高水平保护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官渡区检察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近三年共办理涉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案件32件。其中,发出行政诉前检察建议21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1件。探索对滇池保护区范围内发生的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案件由专业化团队集中办理,同步开展监督;与区水务局共建“生物多样性检察公益示范点”,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解决;在区政府设立检察公益诉讼资金核算专户,将侵权人缴纳的环境损害赔偿款用于生态修复工程;注重科技借力,在助力拆除滇池一级保护区内违法建筑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感谢检察官,感谢你们做出的努力!”全国人大代表潘本芳说。
据权威发布,云南全境共拥有2088.9亿立方米的淡水资源,“九大高原湖泊”都是云南丰富的淡水资源库。通过检察公益诉讼持续发力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是云南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
安宁市温泉因“天下第一汤”声名远播,但此前,温泉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私挖乱采、地热水使用浪费、没有自来水供应保障、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经过长达半年的扎实调研,安宁市检察院摸清了温泉水资源的开采、使用、破坏和保护等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所在,先后向多家单位发出20份诉前检察建议,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该案也获评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在温泉摩崖石刻处自涌井,看到干涸多年的井眼重新涌出的清澈泉水,代表委员们纷纷为检察机关这一案例点赞,更为检察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的积极作为点赞!
4月26日下午,全国、省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云南检察机关保障和服务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意见建议座谈会在安宁市召开,视察组成员结合3天实地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畅所欲言,围绕云南检察机关各项工作建真言、献良策、出良方,既充分肯定了检察机关的工作成效,又指出了短板弱项。
云南省检察院一级高级检察官周晓铭表示,云南检察机关将更加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将更加有力推进意见建议整改落实,确保视察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将立足检察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以务实管用的行动性措施,进一步推动云南省检察院保障和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30条意见落地见效,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检察服务。
每一次视察,都是一次认可;每一条发言,都是一种鼓励。云南检察人正在以“争先进、创一流”的求极致精神,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4月26日,代表委员视察安宁温泉摩崖石刻群,了解昆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4月26日,代表委员视察昆明市官渡区星海湿地,了解官渡区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助力滇池保护治理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