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解析《蛙》的日译
2023-06-25蔡鸿润
蔡鸿润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引言
《蛙》原作者是莫言,日译版译者为吉田富夫。凭借作品《蛙》于2012年,莫言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蛙》以姑姑从事了一生的接生和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工作为素材,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件结合在了一起,是莫言历时四年的创作最终完稿的一部长篇作品,这部作品一共分为五部分,前四部分以长篇书信的形式完成,第五部分则以九幕话剧构成。
该部作品的写作特点与莫言以往的作品的写作特点有很大的不同,莫言以往的作品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蛙》这部作品更侧重于对于历史现实进行描写。
该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在高密东北乡地艰难推进过程,在这一地区对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进其实也是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一个缩影,形象描述了在饥荒结束后为应对人口增长过快,控制人口数量,刚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所面临的艰难推行过程,塑造出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作品中的主线主要围绕着作为乡村医生的“姑姑”进行展开,讲述了“姑姑”一生的故事。“姑姑”在乡村主要是做着给孕妇接生的工作,推行用新法进行接生,基本上没出现过什么失误,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和影响力,随后就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在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后,一方面,“姑姑”虽然一面行医,成功接生了不少婴儿,一方面,也在带着自己的徒弟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在莫言的小说在日本译成日语发行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莫言作品的英译本,不得不说莫言作品在世界内的传播是中国文化成功“走出去”的典型代表。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理论基础
行动者网络理论最早是用于社会学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和卡龙首先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该理论中,行动者不只是只人,还可以指向非人的存在和力量。该理论研究了人与非人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的异性网络,在网络中,各因素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建构,共同演进,创造出一个协同作用的行动者网络。同时,在该理论中,把非人类行动者和人类行动者放在了同等的地位,这有利于非人类行动者不被边缘化,并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行动者网络理论目前的理论框架。
随着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各国翻译家都在陆续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活动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之中,一方面翻译活动会受到人类的社会活动的影响,其也会对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反作用。翻译活动中不仅会受到各类行动者行为的影响,还存在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现在行动者网络理论同样广泛应用于翻译学的研究之中,在翻译学界是被借用的最多的理论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和卡龙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及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可以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及惯习,译本读者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其他的行动者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蛙》的日译版的诞生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对中国文学创作的肯定,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蛙》这部作品能翻译成日语版并且在日本推广,离不开译者吉田富夫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吉田富夫也是莫言大部分作品的日译版的译者,另外还翻译过其他中国作家的大量作品,诸如鲁迅,叶子,贾平凹等知名作家的作品。
一方面,《蛙》这部作品能进行日译离不开来自政策的优势。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性,表现了中国要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的决心。中国与世界上的多个国家成功举办了“文化对话年”,“中国文化年”,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进行一部作品的翻译离不开对译本读者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本作名为《蛙》,创作背景为中国实施计划生育的年代,而孩子就是娃娃,“娃”与“蛙”同音,同时与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中创造人类的“女娲”的“娲”同音,无论是“娃”和“娲”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都会联想到婴儿和生命。作品名的“蛙”就是带着这样的多层的意向而取名的。但是日本文化中没有这种意象的联想,在日译版中题目不能进行简单的直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活用了辛弃疾的词“听取蛙声一片”中的“蛙声”一词,用在日语中也能简单易懂的方法,并且译者和原作者对题目的翻译也进行了沟通。
对于中国一些特定历史背景,外国人对此不一定有过多的了解。作品中一些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汇以及一些具有时代背景的事件,日本读者对此不一定了解和熟悉,这些具有时代背景和文化的中文词汇,译者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说明和空白的填补:
原文中出现的“晋察冀军区”,对于外国人来说也不会明白这个词代表什么意思,在日语译版中是将这个词照搬了过去,在注释中对于这个词的解释是:横跨山西、察哈尔、河北的抗日根据地。
原文中出现过的“生产队”一词也颇具中国文化色彩,在日译版中同样是将原文照搬过去写成了“生産隊”,后面进行了补充说明。
拤饼这一食物对于外国人来说也很陌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在翻译中,译者将这一名称直译了过去,并在注释中介绍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把葱、鸡蛋、味增等卷进去吃的小麦粉的薄烤。
原文中出现的“人中”一词是中医中的说法,对于不熟悉中医文化的日本人来说不进行必要的解释就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译者对此进行了如下解释:鼻子下面的凹陷,被中医认为是要害。
类似于上述的这些的词语和句子在日译版里如果不添加适当的注释,虽然中国读者很容易进行理解,而对于日本读者来说,他们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这些词语或事件的出现则成为了他们的阅读障碍。译者对此作出了解释性说明,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其含义,更好地把握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而对于一些日语里有对应表达方式的词语,译者直接采用了日语原有表达进行替换:如将天无绝人之路”,“瞎子点灯——白费蜡”等中文里替换为等,就是在充分考虑到了接受者已具有的知识背景的条件下,既不改变原著所要表达的内涵,还可以使接受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原作者的想要表达的语言意图,推动作品在译语国家的传播。
在译者翻译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对有的词语和句子的翻译过于直译,比如说: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众人的唾沫能把我淹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等句子,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外国人来说,译版中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并且不加以注释,就很难理解其含义。
本部作品因为作为译者的吉田富夫自身懂中文,而且非常了解中国文化,对于他来说很容易理解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典故或谚语的含义,而对于译语读者来说是否会觉得难以理解这种表达方式;对于上述词语日语读者可能难以理解,但译者对此也没有做出必要的解释,译语读者或许会无法理解此处想表达的内容。
外国文学作品比起本国国内的文学作品,或许受众会比较小,在一部作品完成翻译之后,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推广。翻译作品的推广离不开包装,早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译者吉田富夫就已对莫言的一些作品进行了日译,并由中央公论社进行出版,在当时《蛙》的日译版封面上,印刷了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评价:亚洲距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作家。通过日本名作家对莫言作出的评价能使该作品在日本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展现出莫言作品所拥有的质量以吸引日语读者。
三、结语
通过对莫言的作品《蛙》的日译版的个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看出中国的文学作品想要走向世界,不仅要依靠作品本身质量过关,还离不开高质量的翻译,使译文版本尽可能贴近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便于译语读者的阅读。文学作品的翻译离不开文化推广政策和民间的文化交流,以促使更多的文学作品通过翻译成外语让更多的外语读者阅读,在翻译完成之后作品译版的封面设计,译语国家当地的媒体对作品的宣传。新时代以来,
高质量的翻译不仅要求翻译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还要求译者考虑行动者网络中的各个行动者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使译语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译版的接受程度达到最优化。通过优良的翻译使得外国读者能充分了解中国文学作品的内涵,也能为中国作品在海外传播走向深入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蛙》的日译过程充分体现了根据翻译生产及译后传播过程中根据主要任务及行动者的不同,分别构建出包括翻译、封面设计及媒体宣传、知名作家对作品的评论、以及译本读者认可的行动者网络。另外,目前在翻译领域中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探究还不太多,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讨论仍比较少,同时缺乏比较经典和具体的案例。因此探究以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领域中的实践和应用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另外还可以试图将其他理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相结合,共同推进对翻译领域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