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探究

2023-06-25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文化

奚 莹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引言

学习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要求学习者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有要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故此,高职生想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就必须要深入到英语国家文化当中去,明白其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但是,在如今的高职教育当中,英语教师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对于文化渗透的方式方法,没有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考场上可以发挥出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英文交际的过程当中,存在许多问题。这和国家要求目标并不一致,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在提高学生英语理论水平的同时,普及英语文化,让学生可以听、读、写、说、译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其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堂

教师的教学通常在课堂进行,能否对课堂运用得当,是衡量教师水平的核心标准。教师在课堂上,再尊重教材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从而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提升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认识。但是在讲述跨文化的内容的时候,教师不应该是盲目的,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吃透课本,对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在课堂上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引入外国文化?授课的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充分考虑过现实因素后,再进行授课。比如在学习问候用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看好莱坞电影这一特点,作为切入点,询问学生:“我相信你们看过许多好莱坞电影,你们能不能模仿一下,好莱坞电影中人与人的问候方式?”高职生处于爱出风头的年纪,这种模仿秀很容易引起高职生的兴趣。

二、重视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文明国家,都有着汗牛充栋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学经典是多代作家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美的具体体现。故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想要理解一个国家,就必须要阅读这个国家的经典文学。对于高职生的阅读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其分别是课后和课内。在课内时期,英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课本上的内容,迎合学生需求,进行文化科普。例如说:在学习Thanksgiving Day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向学生科普感恩节的来历和风俗,采取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还能对其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在挑选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两个重点:趣味性和文学性。没有趣味性的阅读文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没有文学性的阅读文本,则无法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和思想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学生现状,富有针对性地开列书单。比如说,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便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文本,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观看同名动画,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后,再引导其阅读英文原著。在阅读的过程前,教师应该询问学生几个问题,让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例如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你是否能够说出,书中的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分别象征着什么?意味着什么?讽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维倾向?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讨论,展开思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认识。

三、充分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学习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更是社交媒体的世纪。通过社交媒体这一媒介,可以让学生了解大洋彼岸的同龄人的所思所想,让其了解当代美国文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这外国社交平台上注册账号,去和国际友人进行沟通与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使其对网络文化具备一定的了解。

四、扩展资源平台

在传统的英文教学当中,英语教师受限于自身教学经验,习惯对基础知识进行生硬的讲解,这种学习方式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厌烦。随着时代的逐步发展,各种平台和资源渐渐融入到了英语教学当中,这些平台对英国文化的普及与渗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在高职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文化渗透,这一技术可以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英国的风土人情与知识背景。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可以视为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在网络资源的加持之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课堂上播放英语电影,使学生可以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学习英语。在这一过程,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否则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在群里,教师应当让学生采用英文进行交流,并且将自己知道的英文知识分享到群组里面,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采用这样的做法,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

第三,教师应当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渗透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在掌握英文理论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笔者认为,第二课堂的内容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其中包含了英语国家的民俗、饮食、文学赏析和影视赏析等诸多方面,教师可以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西方国家的各个文化层面,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结合中国文化对其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对比当中,真正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从而深入了解异国文化,扩展自身文化视野。

五、开展校园活动

教师应该在校园活动中多下功夫,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细致地组织相关活动,提升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根据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这类校园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是组织英语比赛。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定期组织电影情节模仿比赛,主要内容为,要求学生选取一段经典的英语电影作品,就近结成小组进行编排。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比赛形式,可以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到电影中的情境当中去,并且,了解电影中的背景知识、时代意义,对于学生之中的佼佼者,英语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资鼓励。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举行其它的英语比赛,例如说:英文翻译比赛(谁翻译的信达雅?)、英文销售比赛(谁售卖物品的用词最富有感染力?)等等,通过比赛竞争这一方式,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目的。

其二是展开英语实践活动,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英语主题班会,班会上的话题,既可以由教师组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牢记: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到外国人聚集区域去,和外国朋友进行沟通与交流,在面对面的交流当中,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又可以加深其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学生和国际友人交流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和国际友人接触的感受,其说话方式、行为习惯和中国人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并以这些差距作为题目,写一篇英语文章,教师可以在教室里面开辟一个展览角,用来粘贴学生的作文,并以民主公平的方式,评选出名次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文化渗透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常有国外的博物馆在中国进行交流展览,在其中不乏英语国家的国宝级文物。英语教师应当推荐学生去自主观看这些展览,以最直观的方式欣赏这些艺术结晶,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文物的背景知识进行收集,比如说:这些文物都是什么时候被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又具有怎样的影响?在学生观看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站在讲台上,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英语讲解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在最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课堂上,你们觉得谁讲解的最好,为什么?在该过程中,不但能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在无形当中明白西方的文化特征。

七、结合新闻热点,分析文化现象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新闻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有着远超于之前的影响力。故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社会热点,对英语国家的社会热点进行讨论,这种分析讨论的方式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表面化、肤浅化。

八、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各大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这一点,根据学生内心需求,进行教学,通过寓教于乐、循循善诱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了解,让其可以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甜蜜的烘焙课堂
年味里的“虎文化”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谁远谁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