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2023-06-25王筱蕾陆杰荣
王筱蕾 陆杰荣
【摘要】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对中国家庭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思想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道德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明确新时代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新时代家庭观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领域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为践行新时代家庭观提供了精神指南和理论遵循。
【关键词】马克思 家庭观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10.010
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一直以来被赋予了各种美好与期盼,既承载着希望又担负着责任。家庭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社会文明的发展走向。中国家庭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指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家庭伦理问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再认识。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指导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的新时代家庭观。新时代家庭观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领域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内涵
首先,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实中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唯物史观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而非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1]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家庭最初代表唯一的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进而又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自然产生的分工,以及以社会内部分裂出的、单个的、独立的家庭为基础的分工。分工模式又决定了分配模式,劳动及劳动产品的不平等分配进而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由传统农业社会中所产生的家庭模式向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家庭模式转变。因此,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基于唯物史观而形成的家庭观,是对传统家庭观念的破除。
其次,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家庭的形式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改变的。[2]随着生产的发展,家庭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以血缘为纽带的族群部落,在私有制出现后其家庭模式从最初的血缘关系形成的族群式家庭转向私有制家庭模式。与私有制相伴而生的羁绊社会进步的种种弊端也逐步显现,如剥削问题、阶级对立的产生等。为维系社会发展、平衡社会各阶级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社会矛盾,国家应运而生。人类由最初的血缘关系形成的族群式家庭发展到私有制家庭模式后又产生国家形态,可见家庭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发展,从较低的形式向较高的形式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的妇女解放问题。《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关系,阐明了在私有制统治下婦女不平等地位的经济基础,指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婚姻自由和妇女的彻底解放才有可能。[3]社会对男女在家庭中的分工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男耕女织的状态到近现代社会男女共同参与社会事务和社会劳动的状态的转变。在现代家庭中夫妻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承担家庭事务和家庭责任。马克思主义家庭观认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消除个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单位的属性。”[4]即消灭私有制。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妇女的剥削和压迫,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和生产,积极践行男女平等的观念。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观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相契合,在家庭起源、家庭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妇女解放等问题上注入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元素,在中国得以应用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家庭制度演进的逻辑分析来证明家庭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家庭制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治国”自“治家”起,每一个家庭的建设对于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5]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每个家庭的参与和贡献。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融合,在全社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能够夯实公民道德基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带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
推动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新时代家庭观相融合,促进新时代家庭、家风、家教建设。马克思与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审视家庭的起源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女性解放问题,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家国同构”理念源远流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阐明家庭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家庭作为心灵的港湾不仅是生活的场所,更是心灵的栖居地。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良好的家风更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以说,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家风始终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6]因此,树立和践行新时代家庭观对于推进新时代家庭、家风、家教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家庭观的建构
新时代家庭观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推动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新时代家庭观提供了思想指南。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相关重要内容一脉相承地持续探讨,也包含着因应时代之变而形成的对新时代家庭问题的全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7]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对一个社会来说,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也不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生活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社会功能也是其他社会单位和社会组织所无法取代的,而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将正风肃纪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到党的作风和形象,而且关系到政风、民风,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对我们认识家庭、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具有积极作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理论学习,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理论要点,积极推动良好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主动带头参与到家庭教育、家庭事务、家庭发展的全过程中,以身作则教育子女、赡养老人,践行勤俭节约、尊重妇女的良好道德风尚,为全社会作出正确表率。这不仅有利于家庭建设和党员领导干部形成廉洁奉公、团结友善、克己为民的工作状态,更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
新时代家庭观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不教条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又扬弃了中华传统家庭观。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不是模板更不是教条,任何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理论都要符合当时的时代发展需要。新征程上,我们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时代家庭观。新时代家庭建设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中的宝贵精神财富,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的优良传统。同时,应大力倡导构建平等和谐、尊老爱幼、相敬如宾、慈爱子女、与邻为善、勤俭节约的新时代家庭观,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民族梦、国家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9页。
[2][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2、85页
[5][6]《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4、3页。
[7]《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2年1月1日,第1版。
责 编/包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