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为何深爱“泰戈尔歌”?
2023-06-25索那瑜
索那瑜
西元5 月7 日是诺贝尔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生日,然而,依照孟加拉地方历,他的生日是“博伊沙赫月”的第25 日—2023 年5 月9 日才是他162 岁诞辰纪念日。
有一年,泰戈尔诞辰纪念日时我恰巧人在加尔各答,看着大街小巷的小棚子里,孩童们与大人们一同表演泰戈尔创作的戏剧、念诗、唱歌,心里深受震动。
当时,我心底想着泰戈尔受印度底层人民爱戴的程度,在中国恐怕只有屈原能与之媲美了。
很多人不知道,泰戈尔最受人们深爱的是他所写的歌,人们称之为“Rabindra Sangeet”,即“泰戈尔歌”。至今在孟加拉地区依然是流行歌曲,不时有年轻一代流行歌手将曲子做新的诠释。
泰戈尔的创作力是惊人的。收录于泰戈尔歌集《吉檀碧谭》(意为“歌之花园”)中有2232 首曲子,泰戈尔将其分为六大类:祭祀之歌、爱之歌、时节之歌、爱乡之歌、特定场合之歌、杂项。他死后,人们又新增一类“舞蹈与戏剧”。
因此,這些歌曲不仅在公共节庆中表演,也在恋人之间传唱着。
若说泰戈尔歌创造了孟加拉的灵魂并不夸张,人们透过这些曲子学会如何体会与表达生命中生老病死带来的喜怒哀乐。
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播放关于孟加拉共和国独立的纪录片,那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所谓的“自由斗士”进入村庄屠杀无辜的百姓。
纪录片中有一位年老的女人,诉说着她如何亲眼看着自由斗士杀死自己的先生与孩子,幸存的她靠着哼唱泰戈尔歌来度过她的余生。她在河边孤独的身影悠悠哼歌的模样,让我至今依然难以忘怀。
很多人告诉我,泰戈尔歌的歌词是无法翻译的。它们能够传达人们心中最无法言喻的孤独与苦楚,对命运无常的恐惧与愤恨,但也能使人感受到自然创造的伟大与爱的喜悦。
曲子里传达的忧伤尽管使人直面死亡与失去,也使人有了生活下去的意愿。
我很喜欢聆听泰戈尔歌,尽管不懂歌词,但是歌者声音里那种独特的柔软与百转千折,激发我无尽的情感与忧思。
印度的国歌也是由泰戈尔所写。记得2010 年的印度国庆日,我恰巧在朋友家,那一日,她们在前院花园里挂起国旗,我与我的朋友和她的母亲一同在院中乘凉聊天,我的朋友坐在院子的吊椅上摇晃着,自自然然地与母亲一同哼唱国歌。
与许多国家的国歌来自军歌有所不同,印度的国歌是一首曲调轻盈如童谣一般悦耳的小曲子,很适合家人聚会时哼哼唱唱。
然而,印度人民党(BJP)执政后推动高压的爱国主义,强制人们在戏院电影开演前起立唱国歌,并将国内的异议人士与穆斯林标签成反国家份子。
如今,印度国庆日挂国旗、唱国歌,已不太可能是亲子间亲密而轻松的家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