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化转型及传播策略研究

2023-06-25杨佼旻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栏目学报数字化

杨佼旻

[摘要]自2004年教育部开展名栏建设工程以来,地方高校学报在品牌知名度、学术影响范围等方面建设成效显著。当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地方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分析河南省4家地方高校学报“名栏”的数字化出版与发展实践,总结具备地域优势与学科优势的地方高校学报在“名栏”数字化转型中出版内容、形式与影响力的发展现状,并依据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最新评价数据,实证分析当下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化转型的局限性,提出打造“学报+”数字平台、精准定位读者、制订传播机制的策略,以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名栏”传播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数字化

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反映了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在学术期刊中具有重要地位。地方高校指隶属于地方政府并由地方财政支持的高等学校,也包括地方政府与国家相关部委共建的高校[1]。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三批评选工作,最终入选65个名栏。河南省有4家地方高校學报在第二批和第三批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分别是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栏目,郑州大学主办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郑大学报》)的《美学·环境美学研究》栏目,许昌学院主办的《许昌学院学报》的《魏晋史研究》栏目以及河南大学主办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河大学报》)的《编辑学研究》栏目。

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创设至今,仍需要不断根据读者需求、学科发展进行编辑创构、选题组稿等,以创造新质文化,提升栏目影响力[2]。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媒体融合程度亟待提升,数字版面设计与栏目呈现缺乏特色,全媒体矩阵建设与内容更新频次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报及“名栏”的传播效果。地方高校学报要想探索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就需要在“名栏”建设中投入大量精力,以“名栏”建设带动学报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具备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的河南省4家地方高校学报“名栏”的数字化转型与传播实践,探讨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化转型困境,并提出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化转型及传播的策略。

一、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现状

当前,地方高校学报在“名栏”建设中不断挖掘自身优势。笔者对河南省4家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分析发现,一方面“名栏”建设能够充分体现学报发展的区域性特色,提高学报及“名栏”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名栏”建设依托于高校自身学科优势,能够提升学报及“名栏”的学术影响力。

(一)依托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地方高校学报在创设栏目时充分考虑自身所在区域的独特地域文化传统,力求打造特色栏目,以提升文化知名度。例如,《许昌学院学报》《殷都学刊》在创设“名栏”时紧密依托地域文化特色。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让这段历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许昌学院学报》打造了《魏晋史研究》栏目[3],使其成为魏晋南北朝学术史传播的园地。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甲骨文的故乡、殷商文明的发祥地。由此,《殷都学刊》的“名栏”《殷商文化研究》充分结合安阳市的地理优势与文化特色,近十年所刊载文献的关键词围绕“甲骨文”“商代”“殷墟”等展开,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殷商文化的重要渠道。

(二)依靠学科理论体系

优势学科与地方高校学报“名栏”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彼此作用的。地方高校学报栏目依托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校的学术资源,为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新的价值。例如,《郑大学报》的《美学·环境美学研究》栏目以哲学为主要依托,涉及文学、艺术等相关领域,重点探讨审美范畴、审美意识、审美经验以及艺术中的美的问题[4]。在20世纪80年代初,《河大学报》已形成以王振铎、宋应离为代表的11人编辑群,并先后在河南、山东、河北、海南举办了编辑人员培训班,其编辑学研究的阵容和实力已蜚声国内,编辑学研究的特色也初露端倪[5]。在编辑学学科理论的支撑下,《河大学报》的《编辑学研究》栏目真正发挥引领学术、开拓新领域、阐述新理论、推动学科建设的作用[6]。

二、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出版流程及特点

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地方高校学报“名栏”的出版能够凸显技术影响之下的栏目特点,从栏目稿件的采编到自动化排版技术的采用,再到优先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将技术与“名栏”特色相呼应。

(一)稿件采编与内容细分

高校学科发展日益朝着交叉、渗透的方向演变,从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笔者纵观教育部三批名栏建设范畴来看,名栏设置不再单纯以学科命名,而转为“学科—学科分支—学术专题”方向细化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进程[7]。

学科细分是地方高校学报栏目创设的一个途径,目前学报读者分众化的演变趋势使得学报在栏目设置上必须考虑细分市场,由此地方高校学报“名栏”的选题和研究范畴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在“名栏”稿件采编系统中,在线投稿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稿件处理的效率,为“名栏”稿件采编细分化提供便利,为学报及“名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笔者以采用电子邮箱来稿方式的《郑大学报》和以采用专业化采编平台的《许昌学院学报》为例进行分析。《郑大学报》的《美学·环境美学研究》“名栏”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细分出“环境美学研究”“环境史研究”类别。如表1数据,在《美学·环境美学研究》

“名栏”近十年收录的文献中,研究内容关键词为“环境美学”的文献共68篇,之后研究关键词向“生命美学”“生态美学”等细分方面转变。

《许昌学院学报》的“名栏”《魏晋史研究》在栏目划分中坚持以史学研究为重心,下设“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学术与人生”等专题。在文章侧重点上,“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专题主要发表历史学和专门史的论文,“学术与人生”专题主要发表魏晋南北朝研究领域权威专家的学术总结论文。

(二)自动排版与数字转型

目前,地方高校学报在稿件排版过程中大都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技术,其操作简单,能将文章内容进行转换处理,也能支持读者检索信息或进行统计分析。上述这4家地方高校学报都采用该技术为读者提供作者身份标识、参考文献链接等增值服务。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读者使用在线搜索、阅读、下载、打印等功能。例如,读者点击《河大学报》任意一篇“名栏”文章,其都能够提供跳转、文章外部链接、相似文章推荐等功能,以便读者查看阅读。目前,地方高校学报的“名栏”数字化出版主要包括创建期刊门户网站、依托CNKI数字平台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以及大数据出版、域出版、增强出版等。笔者以《许昌学院学报》官网为例,首先登录官网页面能够清晰看到期刊基本信息、投稿指南、联系方式等;其次官网页面有本期目录、过刊浏览等工具栏,点击本期目录可以跳转到该期阅读界面,再选择仿真浏览本期内容,可以实现翻页、阅读、编辑、打印等在线操作,同时每一期都会在醒目位置标注“名栏”,以供读者直接跳转阅读;最后在官网页面点击具体某期会有本刊订阅、广告服务、跳转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官网页面二维码的使用也能够极大地方便手机端、PAD端用户随时查阅。

(三)数字出版与传播效果

数字出版指利用互联网或手机等移动客户端,通过数字出版物预先出版期刊印刷的内容。地方高校学报采用数字出版的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学报出版的流程,提升出版效率。笔者对上述4家地方高校学报考察发现,目前《郑大学报》与《河大学报》采用数字出版方式,另外2家学报未采用数字出版,传播效果有待提升。笔者通过对CNKI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进行归纳整理,发现上述4家地方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排名最高的是《河大学报》,影响因子为1.477。在地方高校学报数字化传播中,网刊阅读次数与下载次数是考察其传播效果最直接的方式。据统计,《郑大学报》的“名栏”文章数量在整个学报栏目文章数量中占比最高,已超过54%。在学术传播方面,该学报实现了官方网站、期刊数据库的同步出版和论文的开放获取,并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实现各个平台的联动传播。

三、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化转型困境

地方高校学报除了具有一般学术期刊的特点,还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强等特点。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学报(社科类)大多仅通过网络数据库传播,传播方式较单一,与读者、作者缺乏互动交流,其数字化转型还未完成,实际出版仍以线下模式为主、线上模式为辅。这不利于提高地方高校学报及“名栏”的社会效益和传播效果,易影响学报及“名栏”的品牌建设[8]。笔者对这4家地方高校学报“名栏”进行考察发现:《殷都学刊》至今未建设独立的官方网站,读者获取文章内容还需要到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由此其论文的引用频次和刊物的影响因子都会受到影响;已建立官网及注册微信公众号的另外3家地方高校学报在“名栏”传播上发力不足,缺少与读者的积极沟通与互动,并未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一)媒介融合程度亟待提升

地方高校学报的媒介融合不是简单地设立期刊官网,开通微信公众号,以发布信息,而是要将数字出版技术真正融入传统期刊和网络期刊。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学报以纸质内容为依托,仅将数字出版作为传统期刊出版的一种延伸,并没有根据数字出版的特点对已有纸质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创作。另外,部分地方高校学报官网在栏目设置方面涵盖了本期栏目、过刊浏览、高级检索等,但是栏目设置中“名栏”并不突出,无法发挥“名栏”的優势传播作用,且有些栏目功能不全,不能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内容信息或检索功能。

(二)数字版面设计与栏目呈现缺乏特色

地方高校学报为了凸显个性化优势,在版面设计上通常将栏目与内容进行别出心裁的设计,极富个性化和特色的版面设计往往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笔者通过对这4家地方高校学报的纸质版与电子版进行比较发现,各学报在期刊版式设计上并未突出自身的品牌特色与特色栏目。在“名栏”位置与内容编排上,各学报往往将其排在整期内容的最后,没有根据在线阅读的需要调整版面,使在线期刊只是印刷出版物的“副本”。在网站形象设计上,各学报的网站形象设计同质化较严重,缺乏个性化色彩[9],如《许昌学院学报》“名栏”的电子版设计界面仍与普通纸质版的版面相同,并没有突出文本内容与特色。

(三)全媒体矩阵建设与内容更新频次不足

传统期刊主要依靠期刊订购或赠阅方式传播学术内容,一般具有明确、稳定的读者群体。在上述4家学报中,目前《殷都学刊》没有设置微信公众号,笔者对另外3家设有微信公众号的学报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情况调查发现:从账号更新情况来看,这3家学报内容推送频率不高,内容更新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及时性,导致平台建设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功能设置来看,这3家学报普遍存在菜单功能栏开发不足,推送内容较单一,同类型内容获取与检索困难等问题;从用户服务与效果来看,这3家学报的推送原创内容较少,文章阅读量和关注人数不多,推广和传播效果有待提升。

四、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化转型及传播策略

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化转型及传播,应在整合平台内容、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和制订传播机制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地方高校学报要明确平台功能,打造“学报+”数字平台,挖掘学报“名栏”的数字化合作者。其次,地方高校学报要精准定位“名栏”的读者群体,为其提供知识服务。最后,地方高校学报对“名栏”发展要制订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机制,以提升“名栏”传播力。

(一)平台:打造“学报+”数字平台,寻求对话交流空间

地方高校学报所创建的数字出版平台应不同于第三方平台的集群出版模式,强调特色“名栏”与优势学科,将平台拓展成学术交流的阵地,打造集留言、论坛与分享等于一体的虚拟学术社区。此外,地方高校学报应按照“学术+”的思路,与学校的网络中心合作,提高自身的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与学校计算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完善自身的软件配备和人才储备;与学校的图书馆合作,发挥学报编辑的学术规范、论文指导作用;与学校的科研处合作,凸显科研育人、学术引领的功能[10]。对特色“名栏”的建设,地方高校学报要积极寻求学术交流的对话空间,为“名栏”的发展赢得更多的学术支持。一方面,地方高校学报应注重总结“名栏”建设所形成的学术成果,以论文集的形式汇集栏目成果。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学报应以栏目品牌为依托,召开专题研究论坛与学术会议,凝聚作者力量,汇集多方意见,助力“名栏”及后续特色栏目建设。

(二)服务:精准定位读者,提供知识服务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地方高校学报应对读者的网络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建立读者画像,为每位读者贴上相应标签,并分专题、分领域,以邮件、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读者推送“名栏”文章,实现学报及“名栏”读者的精准定位。地方高校学报的数字化转型也应包括服务意识的转变。唐·舒尔茨提出5R营销理论,即关联(Relevance)、感受(Receptivity)、响应

(Responsive)、回报(Recognition)、关系(Relation-

ship)。对地方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而言,其应强调以读者为中心,从上述五个维度分析读者行为,挖掘这些维度对“名栏”阅读、检索、订阅、转载、索引、咨询、指导等方面的传播价值,从而提供深入而准确的知识服务,满足读者对知识资源的需求。

(三)机制:制订传播机制,提升传播力

随着微博、微信、短视频的出现,新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多,读者对不同的媒体也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地方高校学报在“名栏”内容资源整合与拓展方面,应主动调整适合不同媒介传播平台的传播策略。为适应可视化语境下的读者碎片化阅读习惯,地方高校学报应寻求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利用视频、图像与声音等方式提供服务,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此外,地方高校学报要根据“名栏”的传播特点,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络,形成集作者、编辑、读者、科研人员于一体的传播链,通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等方式提升“名栏”传播力,扩大学报影响力。

五、结语

文章通过对地方高校学报进行研究发现,其“名栏”建设依托独特的地域文化或学科理论体系,提升了知名度与影响力。当下,无论是地方高校学报的传统出版发行,还是数字化转型,如何以“名栏”建设带动学报的整体建设与发展都是其在未来数字化转型及传播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地方高校学报关注技术变革对自身所带来的便利性影响,还需要开辟新的版图,建立起属于学报本身与学报以外的關系架构。而“名栏”的学术传播力与影响力仍需要考察栏目编辑对栏目整体设置思路、编校原则等深层次的出版元素,以及需要配合期刊整体发展规划,这是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数字化转型及传播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赛平.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6):596-600.

[2]姬建敏.期刊特色栏目的发展之路:以《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栏目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09(02):63-67.

[3]陶爱新,郝素贞.高校社科学报创设名栏例析[J].科技与出版,2008(05):22-24.

[4]王之宗.《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版特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1.

[5]王建平.河南大学编辑学研究20年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77-184.

[6]史洪智.笔墨春秋:我与《河南大学学报》[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7]倪贝贝.特色栏目的成长性与教育部名栏工程的再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51-156.

[8]谭晓萍.新时代高校社科学报的四个转向[J].中国出版,2021(02):27-30.

[9]陈艳艳.媒介融合时代高校文科学报数字化建设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1(07):149-154.

[10]孙永泰.高校社科学报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困境与破解[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08):1007-1015.

猜你喜欢

栏目学报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数字化制胜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