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在视觉传达教学中的运用

2023-06-25陶玉涓李敏齐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

陶玉涓 李敏齐

【摘 要】渝东南作为重庆主要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具有独特的民俗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构建出以“实地调研”“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成果展览”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教学系统。通过课程教学,能够拓宽学生对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运用能力,拓宽少数民族文化在视觉传达教学中的路径。

【关键词】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视觉传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理念的提出,为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做好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标明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指引了新方向。高等教育中培育和弘扬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肩负起传承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是立德树人、落实民族政策、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为了带领学生了解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在视觉传达专业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选取渝东南辖区内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县等少数民族区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将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设计实践相融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渝东南的少数民族村落、独特的地域文化等,引导学生参与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特色及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活动,并举行设计作品展等,从而培养学生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塑造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意识等。

一、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概述

渝东南分布着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39个中国传统村落[1];居住了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18个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民居形态,这些事物能够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地域特色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包含土家吊脚楼、西兰卡普、苗族刺绣、蜡染、银饰等[2],它们有独特的造型特色、制作工艺、创作思想及装饰纹样等,既凸显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智慧,又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不同民族的特色。随着文化自信、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等政策和理念的提出,它们陆续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并通过文化宣传、旅游观光、设计运用等方式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二、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运用现状

从宏观层面来看,近几年,为了有效推动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运用,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相关政策,举办了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成果展、民族旅游文化节、座谈会等,让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有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也有了良好的传播平台。在高校教育教学中,针对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运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教师以课题为契机,带领学生针对性地运用渝东南苗族、土家族等特色文化元素进行调研、学习和运用;其二,在视觉传达设计相关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相关课程教学需求,有机融入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展开讲解,目的在于既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对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视野,增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其三,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使用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实践和运用;通过此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民俗风貌、地域特色等。除了在高校进行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运用之外,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不少以渝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开展的设计,包括苗族蜡染、银饰、服装,土家族西兰卡普等。例如,彩妆品牌花西子采用苗族银饰的锻造工艺、蜡染和刺绣的特點,推出“苗族印象高定系列产品”,品牌通过聚焦苗族文化特色、运用苗族银饰工艺作为创意来源,让更多的消费者在时尚中了解和感知苗族文化,让其能够得以传承和运用。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专门以蜡染、苗绣等工艺为主体的服装品牌、文创产品设计工作室等,通过对其工艺的运用、纹样的再设计,打造出与当下消费者需求相符合的日用生活品,使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能够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得以有效传承。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运用在当下有了良好的契机,并且社会各界也都在为此做出努力。高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也在此过程中做出了诸多努力,有较为丰富的教学成果,包括专题研究、教学实践成果等,只是在整个教学中,缺乏较为系统的安排,总体的教学效果容易浅尝辄止。

三、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运用路径

高校是开展少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运用的重要场所,通过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深入推进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及运用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中普及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和相关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让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能够得到活态传承。在此次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切实遵循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融入途径,构建以“实地调研”“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成果展览”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做到将少数民族文化了解、运用、传播的深度融合。

(一)实地调研——少数民族文化运用的基础

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安排,利用“专业调研”这门课程,根据学生对黔东南少数民族特色的了解现状,制定相关的调研活动和少数民族文化体验方案,并通过研讨会的形式进行成果分享和研讨。包括带领学生前往渝东南少数民族村落,了解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并通过与当地的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行交流,从而比较深入地把握苗绣、蜡染、西兰卡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原因、发展现状、制作工艺、创作思想等。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能够收集到丰富的设计素材、更深切地体验渝东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貌,有助于后期在设计运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堂教学——少数民族文化运用的纽带

当学生通过实地田野考察和文献收集后,对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感知和了解,在回归课堂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结合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展开教学,并与课程知识点相契合,并且在此过程中,将学生的调研成果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及时地答疑解惑。例如,在插画设计这门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土家族的神话故事在插画中的运用方法等进行阐述,让学生既能够学习到插画设计的课程知识点,又能够明确土家族神话故事的具体运用方法。

(三)设计实践——少数民族文化运用的途径

为加深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等的认知和运用,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需求,开展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将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再设计并合理运用,从而实现全员参与;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应用能力,做到以“设计”育人、以“课堂”育人。

1.推广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广告设计”课堂实践

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目前的受众群体相对单一,知名度相对较低,主要是在观光旅游、产品运用层面进行运用。所以,为了丰富其推广手段和路径,在教学进程中,结合《广告策划与设计》这一课堂,让同学们通过运用渝东南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形态作为要素进行推广设计,包括宣传海报设计和纪录片拍摄两个类型。海报设计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为基础,将海报设计作品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进行展示,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宣传海报主动去了解渝东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也能够加强对此地区少数民族的认识和了解。而纪录片的拍摄,能够让同学们利用镜头的方式来针对性呈现当地文化,切实的展示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习俗,让少数民族活起来、动起来,并且纪录片的投放载体更加多元,借助不同区域的电子媒介进行推广,能够增加宣传的影响力。

2.构建少数民族品牌——“品牌形象设计”课堂实践

渝东南少数民族特色古镇、蜡染、苗绣等集中体现着当地的民俗风貌,同时它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向大众展现其独特文化和特色优势的一个品牌形象,从一定程度来说,它也是构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手段。针对这一需求,在品牌形象设计这一课程教学中,着重针对渝东南少数民族特色古镇、蜡染、苗绣等品牌形象进行构建,让学生切实了解渝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用设计为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并且通过品牌形象设计,能够用符号化的语言加深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记忆,传递该民族的特色。

3.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创产品设计”课堂实践

文创产品设计是一门集实用价值、审美价值、设计内涵于一体的课程,它既要符合大众对文创产品实用性的需求,又要通过设计方法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结合这一课堂,学生通过提取少数民族服饰中特有的图案、色彩等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将原本的渝东南少数民族纹样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进行重新的解构和重组,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新型纹样,使文创产品在保留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更显时尚个性。将纹样运用至抱枕、杯子、丝巾等日常家居生活用品,让渝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走入民众的现代生活。

(四)成果展览——少数民族文化运用的深化

通过实地调研、课堂学习、设计实践等环节,学生对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并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实际运用,构建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法体系。为了增强各领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运用方法探讨,借助线上及线下平台,通过举办成果展览的形式,让学生的成果能够接受大众的探讨和认可,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能够在展览中接受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在此中不断更新、深化探索。

四、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在视觉传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其一,拓宽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视野;通过带领学生深入田野实地调研,促进学生对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的了解,并且能够切实地收集到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料信息,为后续的设计开展奠定资料基础。其二,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运用能力;借助实地调研的契機,再辅以课堂教学和命题实训,引导学生将优秀少数民族建筑元素、装饰纹样、制造工艺等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既能够对多元民族文化的进行传承,又能够树立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感。其三,优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教育路径;结合本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情况,将渝东南少数民族的建筑形态、文化符号、制作工艺等融入到不同课程实践教学中,在达到课堂培养目标之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让课程教学主旨深入学生内心。其四,加深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借助成果展览的契机,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并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的交流,从更多的视野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运用的探索,让不同民族文化能够得到真正的关注、传承和运用,而不至于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逐渐消逝。

五、结语

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运用实践要善于抓住时机和切实结合学生认知需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展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运用实践,通过“实地调研”“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成果展览”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次实践教学中,强化了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认识,还通过海报、宣传片等吸引了更多的学生主动去了解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主动参与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起到了辐射效应[3]。只是在成果的转换和运用层面的思考有所不足,在后续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运用教学工作中,教学团队还将继续积极拓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进课堂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完善相关教学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更加契合的课堂模式,肩负起高校教育应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邵甬,胡力骏,赵洁.区域视角下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与利用研究——以皖南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6(3).

[2]熊正贤.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特征分析与绩效问题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3]曹能秀,孙亚娟.以教育促进贫困农村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项目: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路径探析——以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为例(项目编号:CQRKMZ2022012)。

作者简介:陶玉涓(1994—),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李敏齐(1993—),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文化
近30年湘西影视叙事研究
贵州古旧家谱学术价值简论
信息技术助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研究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的跨区域法律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演变与传承:白族服饰文化解析
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