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2023-06-25李睿珊

今古文创 2023年22期
关键词:区别

李睿珊

【摘要】古今字与通假字在古汉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区别古今字与通假字能够更好地提升古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概念特点,然后阐述了区别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必要性,最后从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出现时间、形成原因和意义三方面对两者进行区分。

【关键词】古今字;通假字;区别

【中图分类号】H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2-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2.041

由于古今字与通假字比较相像,因此极易造成古今字与通假字混用,然而混用古今字与通假字在古文阅读中不利于对古文内容的理解,无法理解古文实际表达的意思,或者对于古文内容的理解出现歧义,从而影响针对古文进行的后续工作。古今字和通假字都是古文中常出现的,虽然相像但仍然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

一、古今字与通假字概述

(一)古今字的概念

古今字是同一个语素,在不同时代记录使用的形体不同。之前表示该语素形体的字是古字,而后新词的字就是今字。古字与今字共同构成了古今字,因此古今字是对应的。例如《城濮之战》中“楚始得曹而新婚于卫”中“昏”表示联婚,而现在在表示联婚时,使用“婚”,因此,“昏”与“婚”构成一对古今字。

(二)通假字的概念

通假字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以互相替换使用的现象。例如,在古代汉语中,“说”和“悦”“乎”和“呼”等都是通假字。在一些文献、书籍、碑刻等中,由于时代背景、地域差异、语音变化等原因,使用了不同的通假字,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进行理解。虽然在现代汉语中,通假字已经被统一为唯一的标准字形,但在文化、历史、语言学研究等方面仍然有其重要价值。

(三)古今字的特点

古今字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以意义为切入点,古字和今字之间存在相通关系,即古今字在意义方面,今字大多直接延用古字的意义;从字形方面入手,今字是古字的传承,古字与今字在字形方面也具有关联,大多数古今字就字形而言,异中有同,仅有极少数古今字在字形方面完全不一致。张劲秋在1999年发表的《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一文中表示,今字在未产生之前,由这个字表示的意义一直是由古字体现,古字和今字在意义上并未产生太明显的变化。①例如《汉书·刑法志》“当斩左止者,笞五百”中“止”是脚的意思,今字“趾”既有脚的意思又有趾骨的意思;《顺民》“于是翦其发”中“翦”是剪掉的意思,今字“剪”也是剪掉的意思;《鞌之战》“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中“禽”是擒拿、捉拿的意思,今字“擒”也是擒拿、捉拿的意思。由此可见,古字与今字仅仅在字形上发生了变化,古字所表达的意义与今字所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并未发生改变,故而,今字与古字仅仅是出于时代不同所使用的字形不同,古字的意义被今字所延用。

古字与今字的字形,具有传承性。较今字而言,古字是基础。今字对古字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添加偏旁。例如《汉书·王吉传》“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中“暴”是阳光晒的意思,今字在“暴”的基础上增加了“日”,变成了“曝”;《史记·张丞相列传》“高祖尝辟吏”中“辟”是躲避的意思,今字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走之底变成了“避”;《国语·楚语下》“自先王莫队其国”中“队”是失掉的意思,今字是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土”,变成了“坠”。另一种则是改变原有的偏旁。例如《孟子·滕文公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中“没”是死了的意思,而今字将“没”原有的三点水换成了歹。变成了“殁”;《楚辞·远游》“野寂漠其无人”中“漠”是寂静的意思,今字将“漠”的三点水换成了宝盖头,变成了“寞”;《后汉书·赵典传》“散家粮以振穷饿”中“振”是救济的意思,今字将“振”的提手旁换成了贝,变成了“赈”。但无论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加偏旁,还是改变古字原有的偏旁,古字与今字在字形方面有共同点,字形大致相像,在今字与古字之间能找出相像的地方,只有极少数古今字存在今字与古字在字形上并无相像。

(四)通假字的特点

通假字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通假字与本字在声音上相同或者相近,声母韵母相同的是同音通假,有一者不同则是近音通假。同音通假,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案通按。近音通假根据声母相同或者韻母相同又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双声通假和迭韵通假。双声通假例如《庄子·臧与谷牧羊》“而俱亡其羊”,亡通无。迭韵通假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例如《曹刿论战》“虽不能察,必以情”,情通诚。通假字与本字至少要在某一历史时期同时存在,通假字本身是在已经有本字的基础上借用其他的字来代替本字,②通假字承担的是本字的作用。通假字和本字在意义上并无关系,仅在特定的文章中二者意义相同,该特定文章以外的文章,二者并无任何意义上的关联。例如《为学》“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屏通摒,意为排除,但是屏本身是像墙的遮蔽物,与摒的意义并无一点相似;《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意为牵、引,而扳本身是使一端固定的东西扭转方向;《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意为残破,但是阙本身是过失的意思,与缺并不相同。

二、辨别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意义

古今字在意义上并无差别,只是在时间上出现的时间又先后,所以存在差异。在某个时间将本应写成本字的字借用了通假字代替。例如邪音yé。邪的本义是古地名。《说文》“邪,琅邪郡也”假借为耶,用在句末,表疑问、选择问、反问。这是就不能说邪是耶的古今字,耶本身是一个语气助词,并无实际意义,因此只能说邪是耶的通假字。在实际学习和运用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在古今字和通假字的理解上产生混淆,以至于错把通假字当成古今字,错把古今字做通假字理解,这些都极其不利于古籍的阅读和理解,在理解时容易陷入误区,导致古代汉语的学习进度缓慢,成效不高。区分古今字和通假字,是古籍阅读理解和古代汉语学习坚实的基础。

(一)古今字的作用

1.古今字反应字词关系

用字现象的考察从字符和语符两个角度入手。字符考察汉字的记录职能,语符考察用字情况,然而二者本质都是对于用字关系的考察,汉字关系与函数关系不同,既不是一成不变,也并非一一对应,透过研究古今字,对字词关系进行深刻剖析,助力于用字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例如:

《大徐校定说文》卷八中的一段话提到了古代汉语的通假字现象,其中臣铉等指出,“儋”和“负”是同义词,可以互换使用,而“担荷”却不是通假字。在《说文·口部》中,“呧”是指“苛”的意思。而“苛”和“荷”在汉语中常用来表示“诃责”,这是因为它们是词形相似、发音相近的通假字。此外,古代汉语中常用“苛荷”来代替现代汉语中的“诃责”,而现代汉语中则使用“呵责”来表示。在《大徐校定说文》中,“何”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担荷”,一个是疑问词。前者是本来的用法,后者是借用的。这就是所谓的“一字多用”或“同字异词”。从词语用字的角度来看,古代用“何”表示“担荷”,现在则用借音的“荷”字来表示,这就是“多字同用”或“同词异字”。在《说文·口部》中,“苛”的本意是“小草”,但也借用了来表示“诃责”的意思。同样,“荷”原本是表示“荷花”的意思,但也被借用来表示“诃责”。这都是一字多用的情况。而表示“诃责”的词,可以使用“荷”“苛”“诃”“呵”等字,这反映了古籍中多字同用的现象。

2.古今字反应用字历史

把同一字词的古今字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不仅清晰的得到该字的用字历史面貌,还能得到其职能演变情况。以“地”为例,汉代,“墬”和“地”构成一对古今字,高诱为《淮南子》作注“墬,古地字。”颜师古为《汉书》作注:“墬,古地字。”唐代,尤其是武周新字以后,“坔”“埊”和“地”构成一对古今字,“坔”“埊”都是武后新造字,成为当时的主流用字。武后政权被推翻以后,“坔”“埊”也不在使用,“地”又成为社会主流用字,由此可见,古今字不仅反映用字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不同时代的用字背景。

3.古今字反应用字规律

在古今字的选择中,一些容易理解和构形清晰的现代汉字往往替代了古代汉字。如果古代汉字的形态变化不太容易理解,人们就会选择构形清晰的形声字。另外,一些抽象的符号汉字也会被现代汉字替换,因为现代汉字更具有概括性。例如,在《说文解字》中,“犭去”代表“害怕”,但现代人更愿意使用“怯”这个现代汉字来表示害怕的情感,因为它更简单易懂。

(二)通假字的作用

1.有助于准确把握文意

我国传统的研究字义、词义的学科称训诂学。古文字研究中分析字义。一般根据文字形体,求出其本义、引申义。但“在古人不用本字而用通假字的情况下、必须用本字来改读假借字、才能确切了解文意。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字的意义往往体现在它们的发音上,如果字的发音相似,古代的文献往往会互相借用。学者们可以通过研究字的发音来理解它们的意义。如果能够辨别出假借的字并使用正确的字读出来,文献的意思就会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述林·彝铭与文字》中也说过,古人使用字的方式有时是根据字的形状来理解它们的意义,也有时借用字的音来使用。如果根据字的形状来理解意义,就可以读懂文献。但如果只是根据字的音来使用,虽然可以识别出这个字,但文献的意思仍然会不明确。

2.有助于传世古文献典籍的校勘、整理

通假字的存在也为古代文献的阅读提供了便利。由于古代文字中存在着多字同用或同字异词的情况,因此研究者需要通过对多个文献版本的比较和研究,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而通假字的出现,则为古代文献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说通假字在传世古文献的校勘、整理和研究中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研究古代语言和文字演变的重要线索,也为我们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函粪土之中。”函即陷,《汉书·武帝纪》作“身陷粪土之中”。

(三)古今字与通假字辨析的重要性

从上文可知,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意义与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古今字的研究不仅是为了方面对于古文的内容的准确把握,更是通过古今字的演变剖析影响古今字演变的因素,将文字嵌入时代,更好的体会文字演变的魅力与文字演变所反映出的时代的变迁。通假字的意义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文章本身,通过对于通假字的研究更加精准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如果说古今字的研究是纵向的,那么通假字的研究就是横向的,区别古今字与通假字不仅能够更好的把握古文的内容,在阅读时减少障碍,准确理解古文的意义。

三、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一)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出现时间不同

1.古今字的出现时间

古字与今字出现是有顺序的,先有用于该意义的古字,后有今字代替古字继续表示该意义,这是一种历时性现象。③例如,《礼记·曲礼下》中的“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和《观礼》中的“余一人嘉之”中的“余”和“予”,“余”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是表示“我”的第一人称代词;而“予”最早出现在战国文字中。所以这两个字都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但“余”先出现先被使用,是古字,“予”后出现后被使用,是今字。

2.通假字的出现时间

通假字与本字出现在相同的时段。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在使用时应当使用表示该意义的本字,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使用了并不具有某种意义的另一个与本字读音相似的通假字。

(二)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形成原因不同

1.古今字的形成原因

古今字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字义分化,这在古籍中很常见。“债”是“责”的本义,例如《史记·佞幸列传》“尚负责数巨万。”引申出责任、责求等义,后来把本义写作“债”。“内”是外的反面,用于使动用法,就是“使……人内”。例如《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矣。”后来把使动用法的“内”写作“纳”。二是汉字假借。一个字本无该意义,但因为经常被借用做该意义,产生了假借义。为了区别字的本义与假借义,产生了今字。如“辟”的本义是“法”(据《说文解字》),借用来表示“躲避”的意义。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辟君三舍。”后来才造出“避”字表示躲避义。文字学家王筠《说文句读》卷三十附《桂氏附说》按语说:“然亦有古无专字,祗借同音字用之,后来始有专字者。”就是指这种情况。

2.通假字的形成原因

人们普遍认为,古人造词是为了表达意思,但应该用哪个词来表达什么意思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可以用这个词表达,也可以使用另外的词来表达,声音相同或相似都可以。所以,时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此外,由于古代印刷相对落后,再加之战火焚毁,很多原籍已经消失不再,现有的书籍是后人凭借自己的记忆和背诵来对这些书籍复原,由于是口述复原,难免出现同音不同字的现象,同时无法进行校验,不同的复原者会因为口述者的方言、学识、记忆的差别导致原籍的复原中出现通假字。

(三)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意义不同

1.古今字的意义相同

古今字在意义上有传承,古字今字共用一个意思。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而贾相若”中的贾,“贾”是价格的意思,而后被用来表示商人的意思,出现了新的字“价”承担价格意义,“贾”是古字,“价”是今字,共同一对古今字,二者在意义上也密切相关。

2.通假字的意义不同

通假字与本字一般在意义上并不一样,只是在特定文章中两个字所表现的含义相同。例如《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中的具,此处的具通“俱”,意为全、皆。具本身的意思是用具、具有、才能、量词,而俱的本意是全部、都,二者在字本身的意义上并无关联。

注释:

①张劲秋:《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语言应用文学》1999年第3期。

②孔玲玲:《浅谈通假字》,《艺术科技》2014年第4期。

③李放:《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北方文学》2018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1]张蕊寒.论古今字中古字沿用现象[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

[2]李玲.浅谈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J].今古文创,2020,(17).

[3]席兰.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J].华夏文化,2019,(03).

[4]李清桓.亦论古今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6).

[5]李放,郝洪涛.古今字和通假字性质上的区别[J].汉字文化,2018,(13).

[6]申慧萍.從汉字流变规律分析“假借字”“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异同[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猜你喜欢

区别
应用比较 区别异同
浸在浸没有区别
不要小看这一“点”——“鸟”与“乌”的区别
影与像的区别
区别“发明”与“发现”
本文、此文、该文的区别
离职申请和辞职申请有区别吗
位置的区别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