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023-06-25王峰斌
王峰斌
在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期间,许多教师意识到有效教学的重要性,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举措与新的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最佳的育人环境,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水平。本文探析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分别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提出了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建议,从而为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确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所提升和改善,使双方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更新教学理念,打破狭隘的教学观念
高中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课堂教学整体基调有着很大影响,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打破狭隘的教学观念,革新传统教学理念。
第一,高中体育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自身扮演好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指导,保障学生可以学习到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第二,高中体育教师要主动学习体育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對核心素养的认知水平,改变过去以技能为主导的传统教学观念,牢固核心素养为教学指导思想的体育课堂教学思路,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做出改变和创新。
第三,高中体育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做好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培养,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与身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第四,高中体育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教学观念,在体育基础知识与实践教学中融入信息化与互联网教学理念,使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有利于实现体育现代化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水平。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一)运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实施教学
互联网时代,各类现代化教学举措与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高中体育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和生动的教学,辅以示范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以短跑教学中的“起跑”“途中跑”以及“冲刺”等相关环节实践为例,讲授完基本动作要领后,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动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根据视频练习动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更加精准地掌握短跑动作要领。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妙趣横生地讲解教学过程,将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进行情境化教学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协助学生迅速掌握教学内容。反过来,较差的体育教学情境会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降低学习效率和质量。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创设一个优质、充满趣味、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体育教师可以提出对体育场地以及器材硬件设施等投入的现实需求,引起学校与教育部门的关注,优化高中体育教学环境,确保体育教学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其次,高中体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运用体育场地和场地中的器材进行教学,提高器材利用率,以创设最佳的体育教学情境。
(三)组织丰富多样的比赛活动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活动,利用比赛活动创设体育教学环境,改变以往体育教师固定的示范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过于随意的不良现象,使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合作、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与团结协作精神。
比赛可以使学生更善于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在面对输赢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稳定的情绪,有利于实现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将体育教学改革切实落到实处。
(四)融入一些趣味游戏实施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体育训练的项目主题和项目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适当地融入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小游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训练充满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活动的热情,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增强课堂训练效果,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三、依据启发性和直观性原则进行教学
(一)启发性原则
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期间,高中体育教师要依据启发性原则进行教学,将双边活动作为基础与核心,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适合的教学举措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确保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是发自内心的,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另外,教师应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觉参与行为作为依据,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和探索能力,在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期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针对性原则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不仅涉及体育理论知识,还涉及很多实践与训练教学活动。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性别以及身体基础情况,进行高强度训练活动,或组织难度水平一致的体育教学活动,将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和身体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会损伤学生的身体,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
例如,若教师设计的训练强度过大,那么基础薄弱和没有运动基础的学生将很难完成;若教师设计的强度过小,不考虑学生的性别等实际情况,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依据针对性原则进行教学,确保不同情况、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四、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因材施教
(一)教师自身评价
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实施评价,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发现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和存在不足,要在下次教学时及时纠正和完善,持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在评价时,教师除了利用自评的方式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针对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期间的言行举止以及教学能力等展开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会更加了解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自身的不足,从而改进自身的薄弱之处,增强教学能力,为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打好基础。
(二)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全过程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从而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判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层次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均能得到更好发展,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评价可以利用教师主导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教师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各自的优势,并认清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制定如下策略,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第一,从观念着手,革新教学理念,打破狭隘的教学观念;第二,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如多媒体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方法等,通过新教学方法的运用,营造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第三,依据启发性和直观性原则进行教学;第四,做好教学后的评价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实施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完善自身的不足,持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成效。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