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习作梯度训练探索

2023-06-25吴虹燕

天津教育·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记叙文梯度习作

吴虹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积累语言素材并熟练运用语言是教学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经历感知、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体现出梯度教学,从单纯的词句和段落模仿到不同类型作文的谋篇布局等,以由易到难的梯度习作训练加强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性表达。基于当前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提出了教学实践中实施习作梯度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路,明确习作梯度训练的价值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相较于听、说、读训练来说,习作训练体现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语用能力亟待提高,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习作训练时,要注意当前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如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中要将自己留心观察到的周围事物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具备习作的自信心;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与想象;能够把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或深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够利用简短的书信或便条进行书面交流;能够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可以自主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语句等。到了高年级,学生就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具备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以完成纪实作文与想象作文,且写作的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能够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修改后的习作语句通顺、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从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的要求可以看出,随着学生年级不断升高,习作部分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习作训练本身要具备一定的梯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明确开展习作训练时要突出其梯度性,通过循序渐进的习作梯度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习作的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初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平台,给予习作环境支持,因为习作训练过程不只是学生完成看图作文或观察作文的过程,更是充满想象与创造的过程。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具体形象性,学生借助想象与幻想理解生活与学习,所以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仍然喜欢阅读神话传说或寓言故事,教师要训练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将想象具象化,可以在恰当时机引入神话传说或寓言故事,提高学生参与习作训练的兴趣。

在习作方法的训练上,教师要凸显出梯度性的训练,如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的写话训练到中高年级学生写文章能力的训练。写话是口头交际能力的外现,而口头交际能力是在直接交际的情境中产生的,属于对话语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培养,但不能用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培养代替學生写文章能力的训练。书面语言在表达时要求上下文一致,而且缺少了直接交际情境中的动作、声调或脸部表情等,要求学生在书面语言表达中客观反映事物。教师要明确习作梯度训练的价值,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鼓励学生大胆写文章,从词句训练过渡到篇章训练

小学低年级鼓励学生参与词句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写出完整的句子,明确语言表达时不能缺少主谓宾结构。而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就要将原本的词句训练过渡到篇章训练,因为整篇文章才能体现学生语言表达的主题,真正发挥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针对教科书中安排的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主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习作中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学习素材,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或生活经验,写出独一无二的文章来。

例如,在三年级的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中,教师根据教材要点提出习作要求:将最近观察到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印象最深刻的静物、动物、人物、景物等,使学生回忆起具体的特点并完成写作。其次,学生回想具体场景中自己观察到的景色或经历的事情后,会有很多想说的话,教师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敢写,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三、设计习作指导学习单,强化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实现有梯度的习作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中高年级各个单元的习作要求以及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要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习作指导学习单,包括每个单元的习作目标、课前习作任务及课上习作任务。课上习作任务一般包含三到四个子任务,如在四年级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中,课上习作任务为明确习作中的动物以及其外形特征;梳理习作中的故事情节,如通过具体的事情展现动物朋友的个性特征;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与同桌交换作文,并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改作文。

习作指导学习单中不仅有教师对教学环节的安排情况,而且包括学生的习作过程,使学生在搜集习作素材时可以联系课上习作任务,习作思维得到训练。在习作指导学习单的引导下,学生学习在描写动物朋友时突出动物朋友的特点,学会利用一件事情来描述自己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描写得具体、明确。而习作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去判定学生的思维是否正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为例,学生写完作文后,自己修改了文章,还修改了同桌的文章,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我家刚出生的小猫闭着眼睛,绒毛还没长齐,看起来像是毛茸茸的毛线团”中的“绒毛”前加上了“白色”,是因为后文没有提及小猫的颜色,就说其与黑猫蹲在一起却有着黑白分明的分界线。而学生的同桌把“我家”这个前缀删去了,其实删不删意义不大。教师就针对学生的修改情况作出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优势和自评与互评的准确性。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根据习作指导学习单完成习作流程的习惯,意识到在习作过程中有具体的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进而提高学生对习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能力,强化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评价自己习作的第一人,并在习作的交换互评中看到同学在书面表达上的优点。

四、不同类型的习作训练,锻炼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从观察作文到纪实作文,再到想象作文,不同类型的作文有着不同的某篇布局方式。在纪实类习作训练中,学生必须具备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活动的能力,对事物的概念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具备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而这需要学生在经历词句训练和篇章训练的基础上,对篇章内容进行精细化解读和分析,对习作素材进行针对性整理与分类,才能针对不同的习作类型采取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因此这适用于高年级的习作训练。在组织学生写纪实作文时,教师应先通过记叙文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再通过说明文与议论文进一步增强学生习作思维的逻辑性、针对性与灵活性。

以记叙文的训练为例,在五年级,为了系统化地培养学生搜集习作中丰富材料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资源寻找习作材料,通过对记叙文的分析,明确哪些材料可以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使文章各部分统一为整体。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记叙文的写作只有两个切入角度:一是写人的记叙文,二是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描写人物时,可以通过记叙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人物的性格表现,体现该人物在这件事情中所起到的作用;而在记叙事件时,只需要详细描写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带给读者的感受或启示即可。例如,教师出示的记叙文写作材料如下:校园的走廊里每天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请以《走廊记事》为题,或者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可以选择通过走廊中发生的事情来表达情感,也可以根据在走廊中发生故事的主人公身上的精神或品质带给读者启发。找准写作方向、明确记叙文的谋篇布局,再将平常积累的材料呈现在文章中,就形成了学生具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同理,其他类型的习作也要采取相似的教学手段来教学,使学生明确不同类型的习作想要表达的内容,知道习作的谋篇布局,进而通过调动脑海中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来填充写作内容,写出具备学生个性特征的文章来。

五、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突出习作训练的梯度性

习作梯度训练中,教师将学生习作的过程进行了精细划分,通过逐步训练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在每个阶段的习作中,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意,无论是词句的模仿,还是篇章的训练,都要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过,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不懂得如何通过现有的语言素材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外在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写下文字的过程中想要达到的目的,进而学会在习作中突出写作中心。

例如,为了锻炼中年级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使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师根据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小女孩在点燃火柴看到景象的描写,丰富学生對想象中画面的认识。教师:“想象中的画面并不局限于‘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条鱼,你要想象变成鱼后你的生活是怎样的?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最后变回人类了吗?”通过课文中的用词以及教师的反问,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构思童话时可以有更多想法。有的学生表示可以把自己曾经梦到的场景和元素写到童话里,还有的学生表示可以把自己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写在童话里。学生习作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可以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期待和想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将想象与具体事物相联系,这篇作文承载了学生的感情与态度,所以学生可以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

而到了高年级,教师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时,就要考查学生在想象中的逻辑。例如,在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训练中,教师组织学生在习作中根据自己想象的场景以及和队友在具体场景中遇见的事情等,展开合理想象,学生要将看到的场景写具体,将求生的方法写清楚,将结伴探险、突遇险情以及成功避险的过程写明白。随着学生习作能力提高而应用的习作梯度训练,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需要,促进学生习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六、教师梳理同类习作梯度训练要求,习作指导有梯度

要想有效开展习作梯度训练,教师就要认真梳理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同类型习作的要求有哪些差别,确保在不同学段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育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合理的习作指导,中年级不盲目拔高,高年级也不降低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控习作梯度训练要求,有助于教师明确每一次习作目标,根据学生在习作中的表现,对接下来的梯度训练进行调整,从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习作教学策略。

例如,在三年级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训练中,教师组织学生将观察到的特点鲜明的人写出来,鼓励其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试着在作文中呈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到了四年级习作“我的‘自画像”训练时,习作要求是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特点,并擅长用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形象。对比可以发现,同样是写人的习作训练,三年级习作的训练重点是写出人物特点即可,不要求一定有具体事例,而四年级则要求用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重在训练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习作指导就要给学生明确这些差别,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抓住详写的着力点。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采取梯度训练的方法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教师设计的梯度训练包括了学生理解并运用语言的整个过程。习作梯度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降低习作难度,使学生在符合自身习作能力的课堂中发挥自己在习作中的创造性,提高习作水平,强化文学素养,从而爱上写作。为优化习作梯度训练效果,教师要精心制作习作指导学习单,突出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地位,组织习作训练时,要关注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文章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此外,教师要养成及时教学反思的习惯,明确目前的习作梯度训练存在的不足并尽快改进。

(宋行军)

猜你喜欢

记叙文梯度习作
记叙文阅读专练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习作展示
地温梯度判定地热异常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