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3-06-25王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母题内圈整本书

王楠

摘要: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依据整本书阅读价值和学生的具体阅读情况,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整合碎片化知识,实施结构化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助力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 整本书阅读 《简·爱》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统整整本书阅读中的碎片化知识,促进学生有效完成阅读中语文知识的获取和文学母题的构建,在学科知识、学习技能与学科核心素养间建立紧密联系,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讨论在初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设计立足学科大概念,基于文学母题并引导学生语言技能进阶的学习活动的基本路径。

一、基于文学母题确定整本书阅读专题结构

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師根据教材具体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将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基于文学母题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直击文学阅读的核心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建构阅读中零碎情节之间的关系,动态把握小说中人物命运和事件走向。

具体到《简·爱》的小说主题问题上,学术界有关于爱情、婚姻、尊严等方面的讨论,但是上述主题似乎都只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某段人生经历中的“旋律”,并不能涵盖她的完整人生。此外,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简·爱对不完美自我的否定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完全是“自发式”的。这与其他大多数婚姻爱情主题的小说中,女主人公经历了婚姻、爱情的不幸后,重塑自我的“倒逼式”成长截然相反。综合考量小说的情节并与同类主题的文学作品相比较后,我们将小说的母题初步定为“自我”。之所以选择“自我”作为小说的母题,还有另外一个客观因素。“简·爱”的英文为Jane Eyre,这两个单词的首字母合在一起是“JE”,它在法语中的意思是“我”(Je),相当于英语中的“I”。

纵观小说全部情节,小说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基于上面对小说母题的分析,我们将整本书阅读的精读课程分成七个课时,对应的学习目标如表1。

表1中,第一课时对应“发现自我”,第二课时对应“认识自我”,第三、四课时对应“寻找自我”,第五课时对应“实现自我”,第六、七课时对应“从小我走向大我”。

二、基于真实情境细化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

在明确整本书的文学母题之后,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真实的、综合、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并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实施植根于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自读阶段”和“师生共读”阶段都能有深度思考。

(一)学生“自读”阶段的阅读学习任务

在学生“自读”阶段,我们设计了不少贯通性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将整本书读全、读完。其中之一为:

《简·爱》这部小说以回忆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女主人公简·爱坎坷的一生,请借助下面的叙事弧线知识卡片及示意图,梳理小说情节。(可以标注在示意图上,也可以创造性地画出《简·爱》书册的情节示意图)

知识卡片——叙事弧线

是小说情节组织结构的图像化表示。借助“叙事弧线”,将小说情节结构可视化,为同学们提供更方便的思维工具。特别说明的是,在下面的“叙事弧线”中,横轴表示时间变化,弧线表示故事情节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叙事弧线”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背景”,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人物即将面临的困境;第二阶段“上升”,人物陷入困境及困境复杂性增加的过程,即故事的展开,这一阶段也是人物行为动机和情感力量的积蓄过程;第三阶段“危机”,人物面临严峻困境,必须为摆脱危机做出选择或者决定,故事在此开始出现转折;第四阶段“高潮”,呈现人物为解决危机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第五阶段“结局”,困境解决结果及其对人物的影响。[1]

上面的任务设计希望借助叙事类文学文本分析的新近研究成果帮助学生立体化地理解《简·爱》这部小说的情节发展,并通过给出“叙事弧线”的知识卡片及基本模式图,降低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学生为了完成这项阅读任务,不仅要通读小说,还要概括小说主要情节,并且思考该情节位于小说整体情节发展脉络中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时间节点上。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呈现出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以下为一名学生的作业:

(二)“师生共读”阶段的阅读学习任务

在“师生共读”阶段的最后一课时,我们设计了一个“《简·爱》读者沙龙”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阅读任务,展示学生的阅读收获,多角度地呈现小说的艺术价值。具体实施如下:

1.活动背景

本期“《简·爱》读者沙龙”的参加者均为小说的忠实读者,他们自发组织了本期沙龙活动。该活动在午休时间举办,视场地情况,确定面向群体及具体人数。

2.前期准备

(1)活动预告。教师为节目做预告,讲解流程,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回顾整本书的阅读历程。同学们选出在《简·爱》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自己最满意的一份阅读任务,并修改完善。

(2)分组合作。所有学生在活动开始前,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下面任意一小组,并完成小组任务。

①统筹策划组(5人):统筹活动整体安排,协调各组分工,把控活动整体进度。一名组员承担主持人工作。

②场地布置组(10人):活动开始前将同学们上交的作业分类整理,张贴或以其他形式展示在教室中,为活动营造气氛。活动进行中引导观众、维护场地秩序。

③活动宣传组(5人):为本期读书沙龙设计海报,撰写宣传语,张贴在年级宣传栏或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在活动过程中引导观众们在“留言簿”上发表参加活动的感受。

④现场解说组(10人):为前来参加读书沙龙的同学讲解教室中展示的同学们的阅读成果。

3.正式活动

(1)渲染氛围,带入情境。主持人进行开场播报,力争将参加沙龙的同学和老师带入情境。如《简·爱》读者沙龙主持人开场白: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XXX,欢迎大家来到初三X班“《简·爱》读者沙龙”活动现场。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阅读和学习,我们收获了诸多阅读成果,今天我们将以“《简·爱》教给我的       ”为主题进行交流和分享。在主题交流结束后,大家可以自由浏览教室墙壁上展示的阅读成果,同时,还将有十位可愛的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作业背后的故事。

接下来请同学们坐成两个同心圆,内圈和外圈同学一一对应。内圈同学发言时,外圈同学保持安静,重在理解内圈同学发言。内圈全部发言完毕,外圈同学负责向自己对应的内圈同学反馈。反馈完毕后,外圈同学发言,内圈倾听、反馈。

(2)发言展示,读者互动。同学们开始发言展示,主持人在黑板上记录发言关键词。

(3)读品结合,相互勾连。每当内圈发言同学提到的相关事件涉及到教室墙壁的阅读成果时,现场解说组的同学迅速起立引导大家关注对应的作业,待讨论结束后带领观众重点浏览该项作业。

三、基于目标效果实施整本书阅读学习评价

在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习评价。常规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先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再进行评价或者生生互评。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基于学习目标的预设和生成进行评价,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学习体验方式及学习任务的完成等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对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的设计进行评价,以期后续改进教学。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如果能“评价先行”,即在活动开展前或者过程中展示评价,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产生更为积极有效的引导。

下面以《简·爱》师生共读课程第五课时“探究火的多重意义”阅读任务为例,介绍前置阅读评价的实施过程。

在《简·爱》这部小说中,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火”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火在小说中被赋予了种种情绪,深深牵动着主人公的命运,影响着整部作品的氛围。因此,火这一自然现象就升华为具有多重意义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心理感受和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各小组分别抽取“仇恨之火”“生命之火”“重生之火”和“温情之火”中的一个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在A3纸上绘制一幅海报,阐释“火”在小说中的多重意义。

要求:1.主题明确,从小说中提取、概括相关情节支持和阐释主题;2.小组分工明确,在海报显著位置写清楚组员具体负责的任务;3.对照评价表格完成自我初步评价;4.做到图文并茂,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自我评价方案见表2。

下面是一组同学的海报及解说:(图片略)

海报解说:

画面主体是主人公简·爱(剪影)从熊熊烈火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情景。我们画面展示的“重生之火”。

画面右侧的剪影是圣约翰——简·爱的“追求者”。简·爱的重生之火在她拒绝了圣约翰之后燃势显著增大。拒绝圣约翰之后,她不用再服从于他的强制,并终于挣脱自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对于出身的卑劣感的束缚,成功追求到了女性的身份平等,这使她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变得更加独立自由,就像是一种重生。同时期她还有一份工作,有着自己的经济收入。最终她做出正确的决定,去到桑菲尔德看罗切斯特,这一决定促使他们成功结合,有了幸福美满的结局。

左侧的剪影是桑菲尔德的原女主人,也就是罗切斯特的第一任妻子。她是简·爱与罗切斯特圆满结婚的阻碍,也在某种程度上让简·爱感到恐惧,使她受到伤害。可她也是简爱追求高尚人格的原因之一。

在简·爱摆脱了她身边这些束缚后追求自己的理想之后,她才迎来属于自己的重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由。

在上述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设计中,教师依据整本书阅读价值和学生的具体阅读情况,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整合碎片化知识,实施了结构化的教学设计。能够兼顾文学母题及丰富的读、写、说、品等语言技能训练活动,是基于学科大概念,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益尝试,可以助力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卢杨.借助“叙事弧线”提升记叙文结构能力语言技能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2019(05):38.

(本文获第十七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母题内圈整本书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特种复合轴承内圈推力滚道磨削用工装设计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主轴轴承内圈锁紧用台阶套的装配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内圈带缺陷中介轴承的动力学建模与振动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