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

2023-06-25许翠芬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

摘 要:教师应立足教学实践,及时关注学生需求,积极推动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落实,实现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构建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教学课堂要贯穿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二是教学目标要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三是教学探究要依托情境创设,四是教学内容要注重议题引领,五是教学活动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5-0025-03

引  言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不够合理,主要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师过于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教育意义,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第二,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偏向于知识性处理,过于追求理论的挖掘,缺少足够的实践性操作,导致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和分离;第三,教学设计不够开放,倾向于简单的直观式问题,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自我探究、思辨、反思和总结过程,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第四,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有趣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缺乏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影响了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学科课程和活动型课程的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核心素养、情境创设、活动设计、议题教学、教育创新等五个方面积极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开展的具体举措,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一、以教育理念创新为立足点,与时俱进

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思想陈旧,思维僵化,那么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落实就将成为一句空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要求、新动向,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和转变势在必行[1]。

教师必须加强对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和教育培训活动,潜心研究,勇于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促进创新性活动的开展和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课堂;要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细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二、以素养培养为落脚点,立德树人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是贯彻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方式,都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和目标。教师应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恰当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2]。

例如,在讲解“市场体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全国统一大市场”时政素材,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引导学生沿着“市场—大市场—统一大市场—全国统一大市场”层层挖掘,逐步了解什么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树立科学精神。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认识到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推动市场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增强了法治意识;认识到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的优势,由此产生政治认同。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为解决本地市场的垄断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建言献策,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又如,在讲解“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五大新发展理念,了解什么是新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调查本地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情况并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公共参与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本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所带来的飞速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战略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认同国家制度和政策,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三、以情境创设为切入点,感同身受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生动、直观、形象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情境创设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创设恰当合适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例如,在讲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要经过的主要程序创设情境(见表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设置问题:“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要经过的主要程序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通过对情境材料的解读和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党提出建议和意见,体现了党的领导;文件起草过程中征求网民和社会意见,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

主;党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通过),体现了依法治国。学生可由此得出结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要经过的主要程序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又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课时,教师可結合中国高铁发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创设情境:时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之所以今天能成为“领跑者”,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三种力量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是党和政府发挥作用的制度力量,党和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明确自主创新技术路线;其次,是企业主体的市场力量,中国高铁企业面向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最后,是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力量,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业)发挥各自的优势。

设置问题:结合中国高铁发展情境,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哪些中国特色?

通过对情境材料的解读和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党和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企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力量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

情境教学法是很好的辅助教学方法,是构成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在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情境与书本知识融合,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直观的体验,有效掌握学科知识,培养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以议题教学为着力点,提纲挈领

议题在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什么是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是以“议”为解决问题主要方式的教学,在“议”的过程中,对创设的情境进行层层分析,在“问题”的牵引下,不断探究论证的过程。议题不等于简单的问题和话题,议题要有引领和贯通作用,要有可议性。在统编教材的必修模块里,教材每个框题都设置了对应的核心议题。这些核心议题能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使知识体系化、结构化、系统化。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展开思考、联想,深入探究,用思辨的思维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真正提高学科能力。

教师也可以在原有教材议题的基础上,生成更深入、更系统的议题,包括总议题和子议题。例如,在讲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如何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总议题,再设置三个子议题:“市场体系知多少”;“市场调节话长短”;“市场‘魔咒如何破”。又如,

在讲解“法治政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打造法治政府建设新画卷”为总议题,再设置两个子议题:“厉行法治,明慎所职——认识法治政府”;“法治护航,久久为功——建设法治政府”。再如,在讲解“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中华文化之自觉、自信、自强”为总议题,再设置三个子议题:“科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信”;“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促进文化自强”。

议题式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注重真实情境,关注社会实践,能够借助情境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积极投入议题的谈论和探究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维、自主探究、自主反思,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以活动设计为支撑点,知行合一

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活动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组织的讨论交流、演讲辩论、角色扮演、活动体验、合作探索,也可以是课外的社会实践,如参观、访谈、调研等活动,也包括校内的实践,活动策划、社团等活动。活动设计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

例如,在讲解“我国的社会保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家庭收入,了解家庭的社会保障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体验感;可以通过辩论“要高薪还是要保障”、通过评析“不工作政府也要管我们生活”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求同和求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还可以通过命题演讲稿《社保,我想对您说》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又如,在讲解“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收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通过辩论“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使其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写小论文《在中华文化中赏风景》,增强学生的文科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上述的活动设计立足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提升,做到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结  语

总之,要想有效构建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把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落实对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林斌,王国平.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2020(10):132-133,135.

李晓东.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解与实施[J].福建教育,2018(50):56-58.

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4-8.

作者简介:许翠芬(1978.1-),女,福建南安人, 任教于石狮市石光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镇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
采用案例教学法,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