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链赋能产业链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3-06-25薄云

天津教育·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业链京津冀协同

薄云,高等教育学博士,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入选天津市“131”第三层次人才。主要著作有《拉美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以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为个案》,主译或参与翻译著作2部,参与撰写《京津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7—2018):疏解与承接》等著作4部。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市教育两委委托课题多项,并参与《天津市高等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专项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研制工作。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四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产业协同不仅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检验协同发展质量与成效的重要标准。着眼于今后五年,聚焦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市组织实施的“十项行动”之首就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并力求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协同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深度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产业协同和科技创新协同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可通过提供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帶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在当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凭借其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愈加密切。以教育链、人才链赋能创新链和产业链,加快产业协同,建设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更是对加快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产业协同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关键领域和支撑

为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分别对三地进行了功能定位。就产业定位与分工来看,京津冀三地分别是“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根据这一定位,三地产业结构进一步聚焦:北京市提出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其中“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四个特色优势产业”为集成电路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天津市围绕“1+3+4”产业体系,重点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车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航空航天、轻工共12条产业链;河北省构建以八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具体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钢铁、石化、食品等八大产业。

由上述产业分工和定位可以看出,尽管京津冀三地各有特色与侧重,如北京市的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天津市的航空航天和河北省的钢铁、食品产业等,但也多有交叉重合,同构化程度较高,例如京津冀三地的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京津的信息技术和津冀的石化产业等,高端产业定位同构化严重。为避免同构加剧区域资源要素竞争,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就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为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立足三地产业基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合作体系,离不开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社会保障。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创新型人才的重镇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链接教育链、人才链,赋能创新链、产业链,服务京津冀产业链合作体系的构建就成为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基础

京津冀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较高。2021年全国教育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京津冀现有普通高校271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2756所)的近10%;其中“双一流”高校36所,占全国“双一流”高校总数(147所)的近25%。京津冀在校研究生数(60.62万人)占全国在校研究生数(333.24万人)的18.19%,其中博士研究生(14.93万人)所占比重高达近30%(29.31%)。各地政府也比较重视高等教育发展。《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北京市普通高校经费投入1366亿元,生均教育经费支出82077元,分别居全国首位和第二位;天津市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45081元,居全国第7位。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不仅为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也为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产业协同发展对区域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与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直接反映在与产业结构关系较为密切的学科专业结构上。这主要是因为学科专业是高校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开展的基本平台,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依托和主要载体。虽然京津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三地发展并不均衡,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以“双一流”学科、重点学科和国家级学科平台为例,我市“双一流”学科数约为北京的  ;重点学科数不足北京的  ;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仅为北京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有3个,为北京的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只有2个,为北京(8个)的  。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自然会影响到创新成果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而影响产业发展。

此外,囿于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特色不一或者因学科专业设置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人才培养层次与类型各有侧重,尚无法完全满足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这就使得不少产业链企业将用工目标投向其他城市。具体以天津市为例,不少产业链企业将用工目标投向京冀两地。2021年12月,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曾联合对天津市信创、车联网等12条产业链共计140家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53.8%的信创企业链人才来源目标是北京市;新能源产业链和新材料产业链均有大约50%的企业的人才来源目标是京冀两地。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产业链企业所关注的高校,不仅包括“双一流”高校,还包括各类职业院校。随着产业链的细化以及产业链之间发展的强联动性,其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方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更大挑战。为此,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开始围绕产业协同发展布局,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和科技创新协作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为产业链发展赋能,并取得显著成效。

三、我市教育链、人才链赋能产业链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

总体来看,目前我市高等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积极融入、赋能产业链发展。

一是通过人才链融入产业链和创新链,通过人才战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服务产业协同发展。这一典型代表就是我市为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而组建的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实行“1+1+1+N”运行机制,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均为共同发起单位。截至2022年3月,“联盟”已链接8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也先后遴选认定两批共49个特色学科群,直接服务于我市12条重点产业链,紧扣产业结构构建人才链,打造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推动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对接。

二是借重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引进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在津设立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成果转化,赋能产业链发展。例如东丽区与清华大学联合建设的清华大学高端设备研究院,就是一个集协同创新、产业孵化、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转化和产业孵化平台。与此类似的还有: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共同组建的北京大学(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滨海新区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建的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从高校到高校二级学院,再到科研院所,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合作主体比较多元,协同方式也灵活多样。

三是我市高校或科研院所主动出击,积极走出去,与区(县)政府合作,走到园区、企业中间,服务区域产业链布局。例如天津大学(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主要面向武清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在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这三个产业链上进行布局,加大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高校基础研究快速走向工业应用。此外,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积极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学科建设、教育培训等一批合作项目。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三地高等教育协作日益频繁,且成效显著。《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显示,2013—2020年京津冀三地间科研合作大大加强,合作发表论文总数量从3085篇增长到6871篇,科研合作网络密度从0.769增加到1。在科技创新协作方面,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已先后签署了三期基础研究合作协议,三地累计投入约5000万元,资助项目100余项,部分项目成果已实现应用。特别是三省市在专业技术职称资格、高端外国人才资质等方面实现互认,更是极大便利了人才的跨区域自由流动。

四、未来展望与思考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但是,囿于长期以来高校办学的封闭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市场的脱节,我市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高等教育链融入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尚有较大空间。因此,新时期,我市高校应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目标,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强化区域协同、開放共享,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融合转化机制,服务我市新动能引育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支撑服务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一)加快符合产业链特点的高校学科专业梯队建设

近年来,产业链不断延伸,分工极其细化,涵盖了高、中、低端等各个环节,对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多样化。关于我市12条产业链用工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产业链的用工需求对学历要求并不高,很多产业链80%的岗位只要求本科学历,而操作工、装配工等生产类岗位仅要求专科学历或对学历没有明显限制,且人员需求量较大,这就使得很多产业链在关注“双一流”高校的同时,也比较关注那些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院校。因此,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建立完善符合产业链特点的学科专业体系,不仅要关注高水平“一流”学科专业,还应积极向应用型转型,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开展多层次深入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培养适合产业链发展特点的专业梯队人才。

(二)坚持学科育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高校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链发展特点,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突出学科专业的育人功能,把人才培养成效作为检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准,以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同时,以产业发展重点和需求为导向,围绕“1+3+4”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等,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供给能力。

(三)引育并举,优化高校师资队伍,激发教师活力

高水平教师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为发挥高校高水平学科的高端人才聚集效应,加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我市高校应依托各类人才计划,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要设置一批青年基金或者青年项目、平台项目,引进培育优秀青年后备人才,超前布局优秀青年人才,培养高校教师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改革高校教师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职称认定办法,精准施策,优化用人效果。继续完善以创新和贡献为主导的教师服务评价机制。通过采取将支持产业发展纳入绩效考核、绩效分配激励等措施,激励高校教师精准对接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社会发展关键领域急迫需求,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要素开放共享,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2035年的大城市人民群众教育新需求及其应对政策研究(课题编号:BGA200059)”的阶段性成果。

(柳艳芳)

猜你喜欢

产业链京津冀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产业链春之奏鸣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