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对CEA、CA199的影响

2023-06-24胡米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长沙410004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2期
关键词:蒽环类卡培转移性

胡米(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中占据首位,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对于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晰,认为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但是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乳腺癌中晚期,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治疗时间[1]。化疗是中晚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蒽环类化疗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长时间使用蒽环类药物可引起耐药性,使得疾病的复发、转移风险增加,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2]。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新型药物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例如卡培他滨、多西他赛等,这些药物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对CEA、CA199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7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展开分析,参与研究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纳入的患者数量相同,均为35例。观察组:年龄范围在32-64岁之间,平均年龄(47.85±5.62)岁;转移情况:单个部位转移、多个部位转移分别为17例、18例;转移位置:胸壁转移、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分别为6例、14例、3例、10例、2例;其中浸润性、非浸润性分别为12例、23例。对照组:年龄范围在33-63岁之间,平均年龄(47.67±5.70)岁;转移情况:单个部位转移、多个部位转移分别为19例、16例;转移位置:胸壁转移、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分别为5例、15例、2例、11例、2例;其中浸润性、非浸润性分别为13例、22例。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适合做研究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在经过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②预估生存期限超过6个月;③临床资料未出现内容缺失;④既往存在蒽环类药物使用史,由其产生耐药性而导致复发和转移;⑤患者及家属在知晓研究的所有内容后,均愿意配合研究并签字。

排除标准:①存在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②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④对本次研究所需要使用到的化疗药物存在过敏禁忌;⑤无法坚持完成所有治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卡培他滨治疗,方法如下:卡培他滨(规格:0.15g*10s/盒)采用口服给药方式,药物的使用剂量为每次1250mg/m2,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服下,并且药物需要在进食后的半小时服用。持续用药治疗2周,然后间隔1周再进行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法如下:多西他赛(规格:0.5ml:20mg/s/盒)的药物使用剂量为75mg/m2,将药物加入至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混合,待其充分混匀后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持续治疗3-5天,21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均需要持续治疗超过2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在经过治疗后,患者肿瘤病灶完全消失即为完全缓解;患者的肿瘤病灶体积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呈现出缩小趋势,且缩小大于50%即为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缩小,但是缩小未超过50%即为无改变;肿瘤病灶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呈现出增大趋势,增大超过25%即为病情进展。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改变)/总例数×100%。临床控制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为5ml,将采集后的标本放置于离心机下,转速设置为每分钟3000r,持续离心5分钟,将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取出,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CA199水平。③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腹泻、脱发的发生例数。④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获取到的数据输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肿瘤标志物水平、KPS评分、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均采用(±s)进行计量统计,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以(%)进行计数统计,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根据表1数据得知,两组的临床控制有效率和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分别为74.29%、88.57%,对照组分别为48.57%、68.5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比较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 由表2得知,CEA、CA125、CA199和CA153水平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均衡性(P>0.05),而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两组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35) 对照组(n=35) t P CEA(μg/L) 治疗前 50.26±10.41 50.57±10.19 0.156 0.900治疗后 12.43±3.18 25.36±6.14 11.063 0.000 CA125(U/mL) 治疗前 74.38±20.31 75.12±19.89 0.154 0.878治疗后 13.65±5.67 28.78±6.02 10.824 0.000 CA199(U/mL) 治疗前 87.66±19.85 88.27±21.63 0.123 0.903治疗后 19.60±3.51 39.41±5.07 19.006 0.000 CA153(U/mL) 治疗前 86.14±15.03 86.19±14.75 0.014 0.989治疗后 18.55±3.64 39.40±4.23 22.104 0.000

2.3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由表3得知,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腹泻、脱发,其中观察组的脱发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4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 由表4得知,治疗前的KP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比较(±s)

组别 例数 KPS评分(分) 肿瘤进展时间(月)中位生存期(月)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82.67±1.45 90.25±1.17 8.71±1.23 16.11±1.18对照组 35 83.16±1.70 85.34±1.42 6.35±1.09 12.07±1.13 t-1.297 15.788 8.495 14.629 P-0.199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乳腺癌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主要采用手术、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目前,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经过临床实践发现,这类药物在长时间使用后疗效并不理想,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失败,从而引起复发转移现象。因此,还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3]。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可供临床选择的乳腺癌治疗药物不断增多,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使用逐渐广泛。多西他赛属于紫杉类药物的一种,这种药物能够在细胞有丝分裂期产生作用,对微管解聚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出抗肿瘤增殖的效果。有研究发现,在蒽环类药物化疗失败而导致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多西他赛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34%-58%[4]。除此以外,与紫杉醇相比,多西他赛与其均在标准剂量下,在临床疗效方面,多西他赛明显更优,并且安全性更佳。卡培他滨属于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这种药物能够将三重酶活化反应转化成5-氟尿嘧啶(5-FU)。在乳腺癌患者中,正常组织内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活动要明显低于肿瘤组织,而使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药物能够优先在肿瘤组织内生成5-FU,能够使化疗不敏感的乏氧区活性明显更高,故该药物有着其独特的抗肿瘤作用,并且不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产生较大的毒性作用[5]。

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其主要目的不仅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还需要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对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以单药序贯联合以及同时联合治疗的效果哪种更好仍未有统一定论。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在用药疗效方面,蒽环类与泰素联合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蒽环类或者紫杉类药物;也有研究发现,对于以往未曾使用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患者而言,序贯给药与同时联合给药的疗效相当,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则是序贯给药要更低[6]。

有研究发现,卡培他滨的抗肿瘤效果与肿瘤组织中的TP酶活性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采取体外试验发现,紫杉类药物对TP酶活性有着非常明显的上调作用,其中以多西他赛更为明显。卡培他滨在通过口服给药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被人体吸收,并且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良好,能够对脱氧氟胞甘、脱氧氟尿苷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这两种物质均能够在细胞内TP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转变,形成5-FU,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有研究发现,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与单纯应用卡培他滨治疗相比,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在减少多西他赛药物剂量的情况下,联合治疗的疗效也要明显好于单纯应用卡培他滨,而且在疾病的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方面,联合治疗组的优势也更好,但是在毒性反应方面两者较为接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控制有效率、临床有效率和KPS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观察组则长于对照组,除脱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外,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并无明显差异,这与上述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

除此以外,本次研究还对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了分析,在治疗后的CEA、CA125、CA199和CA153水平上观察组与对照组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治疗后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够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提高治疗整体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而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蒽环类卡培转移性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基于静息态fMRI探究蒽环类系统性治疗后乳腺癌幸存者大脑局部一致性异常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监测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的临床意义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观察
影响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