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草药在防治猪传染病上的临床应用

2023-06-23张云贵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兽医胃肠炎中草药

张云贵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曲靖 654200)

中草药在防治猪传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无残留、不抗药、毒副作用低等优势,同时还可起到双向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猪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同时这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中草药防治猪传染病的作用机理分析

1.1 抗病毒

病毒性疾病是猪常见病,如: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中草药复方制剂“七清败毒颗粒”,在猪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七清败毒颗粒。主要由黄芩、虎杖、白头翁、苦参、板蓝根、绵马贯众、大青叶等中草药成分组成,具有止咳平喘抗病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等功效,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猪蓝耳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可快速退热、改善症状,恢复食欲,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治愈后无反弹迹象[1]。

1.2 抗菌驱虫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部分中草药具有突出的抗菌驱虫效果,如:常山、使君子、槟榔、苦楝皮、艾草等,是生猪养殖时常用驱虫药;黄连、金银花、板蓝根、鱼腥草、紫花地丁、黄芩、黄柏、大蒜等,是常用的抗菌药。中草药可抑制或杀灭细菌,同时增强机体的抗菌能力,确保生猪健康生长。

1.3 抗应激作用

生猪养殖时,若猪群遭受强烈应激,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多种猪病。中草药具有突出的抗应激作用,如:钩藤、天麻、远志、僵蚕、延胡索等,具有较强的镇静、安神和抗惊厥的功效。中草药的抗应激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能够有效调节中枢神经兴奋性,其二是能够降低交感肾上神经兴奋性,进而增强机体抵抗力。

1.4 增强免疫力

生猪免疫力的高低,决定着其健康状态和疫病的发生概率,将中草药应用于生猪养殖中,对猪群免疫力的提升具有突出效果。例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何首乌、淫羊藿、茯苓等,均有增强免疫力和提高抗病力的作用。尤其是黄芪多糖,可激发机体各个器官免疫功能,进而加快生成抗体,防止疫病的发生,提升猪群健康水平。

1.5 平衡肠道菌群

肠道疾病是生猪养殖时发生率极高的疾病,如: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病、轮状病毒感染、梭菌性肠炎等,危害性大,传染性强,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生长。中草药应用于生猪养殖中,可促进猪肠道内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链球菌等有益菌群繁殖,同时抑制或清除肠道内残留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害菌,防止猪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2]。

2 中草药在猪传染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2.1 猪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其病原为A 型流感病毒,属二类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秋冬季节是该病高发期。病猪会出现明显的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的会死亡。中兽医认为该病是天气突变、冷热失常,六淫时邪侵袭猪体所致,治疗时可结合“伤寒论”理论治疗,用葱白6 根+桂枝、杏仁、麻黄、生姜、川芎各12 g+豆豉、苏叶、甘草各18 g+桔梗、板蓝根各20 g+枳壳、连翘、金银花、前胡、独活、羌活、柴胡、防风、荆芥各30 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小猪灌服60~100 mL,大猪灌服100~150 mL,服用2 次/d,连用3~5 d,该方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的功效,当前被广泛应用于猪流行性感冒治疗中[3]。

2.2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属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其病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多发于幼猪,病猪会出现明显的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病猪致死率极高,冬春季节是该病的高发季节。中兽医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因寒湿困脾,脾胃失调所造成的,在治疗时可用“三黄加白汤”加减治疗,取甘草、木香各6 g+黄连、黄柏、黄芩各8 g+白头翁、枳壳、猪苓、泽泻、连翘各10 g,腹痛、腹泻症状较为严重且带血的,可再加地榆碳、侧柏炭、炒槐花、郁金各8 g,里急后重的,再加酒大黄8 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2 次/d,连用3~5 d,该方具有益气生津、止泻收敛、保护胃肠黏等功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效果显著。

2.3 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病,属病毒性传染性病,其病原为猪2 型猪圆环病毒,断奶仔猪是高发群体。病猪会出现明显的下痢、呼吸困难、贫血、黄疸、皮肤紫红色斑块等症状。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但相比较而言冬季的发病率更高。中兽医认为猪圆环病毒病是因受外邪与疫疠之气侵扰所致,所以在治疗时主张用扶正解毒散治疗,取茵陈、金银花、柴胡、陈皮各20 g+甘草25 g+板蓝根、党参、连翘各50 g+大青叶100 g+黄芪150 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小猪每次服用30 mL,大猪每次服用50~80 mL,服用1 次/d,连用3~5 d,该方具有扶正祛邪、培土生金、补益肝肾等功效,在猪圆环病毒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猪传胸,是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阻碍养猪业稳定发展的五大疫病之一。该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但相比较而言春夏季节有着更高的发生率,尤其是2~5 月龄的中猪,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高发群体。病猪会出现明显的高烧、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四肢发紫、发烧等症状。中兽医认为该病是因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治疗时可用甘草15 g+麻黄、杏仁各20 g+黄连、黄芩、黄柏、白果、款冬花、半夏各30 g+栀子、苏子、桑白皮各40 g+石膏100 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小猪每次80 mL,大猪每次150 mL,用药1 次/d,连用3~5 d,该方具有宣肺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

2.5 流行性腹泻

腹泻是生猪养殖时最为常见的疾病,属肠道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尤其是仔猪断奶后发病率极高。冬春等寒冷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时期,病猪会出现明显的呕吐、水样腹泻、脱水等症状。中兽医认为猪流行性腹泻是因遭受寒湿、阴冷侵袭后导致胃肠机能受损所致,治疗时主张用“藿香正气散”治疗,取紫苏、大腹皮、白芷、茯苓各3 g+桔梗、白术、半夏曲、厚朴各6 g+藿香9 g,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拌料,按照5 g/kg 剂量使用,早晚各1 次,连服5 d,该方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利水止泻等功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效果显著[4]。

2.6 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也被称为气喘病或地方流行性肺炎,属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该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病猪会出现明显的食欲差、精神萎靡、腹式呼吸,阵发性咳嗽、消瘦、腹部皮肤出现暗紫色病斑等现象。中兽医认为猪支原体肺炎,主要是因气热炽盛,内逼营血,而成气营(血)两燔之候,治疗时可用沙参麦冬汤和麻青石甘汤加减治疗,取麻黄、甘草各12 g+板蓝根、麦冬、连翘、桔梗、天花粉各18 g+玉竹、沙参、金银花、生石膏各30 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早晚各1 次,连用3~5 d,该方具有清营凉血、清泻气热、养阴润肺、清热解毒等功效,在猪支原体肺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7 猪瘟

猪瘟也被称为烂肠瘟,属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猪瘟病毒,该病特征为高热、内脏器官严重出血,致死率高。中兽医认为猪瘟是因疫疠毒气引发的温热疫病,因此在治疗时主张采用“清瘟败毒散”治疗,取水牛角、黄连各3 g+桔梗、甘草各4.5 g+鲜竹叶6 g+生地黄、栀子、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丹皮各9 g+生石膏60 g,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后过筛后用开水冲调温后灌服,小猪每次30 g,大猪每次50 g,用药1 次/d,连用3~5 d,该方可起到扶正祛邪、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补中益气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猪瘟等传染病治疗中。

猪瘟属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会造成大规模的传播扩散,并且病猪致死率极高,所以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中草药在预防猪瘟等疾病的预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猪瘟高发期,可用黄芪多糖粉、板青颗粒、双黄败毒颗粒各500 g,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后拌入1 t 饲料中让猪群服用,连用2 周,该方可有效调节生猪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在猪瘟预防中有着突出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猪传染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其危害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明确中草药在猪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价值作用,增强中草药应用意识,将中草药融入猪传染病防治中,一方面提高猪的抗病力,降低猪传染病的发病率,保证生猪健康生长,另一方面使用中草药辩证治疗猪传染性疾病,防止产生毒副作用、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现象,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经济损失,推动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中兽医胃肠炎中草药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看20 16 年中医药纪事,议河南中兽医药发展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