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法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2023-06-23韩益
韩益
摘要: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使下会让自己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课堂教学中去.教师作为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人物,需要不断创新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使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充分凸显.本文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归纳教学中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法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5-0086-03
当下,任务驱动法是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而很多教师都错误地认为,只要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只有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时,才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以达到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
1 仔细研读高中物理教材,设计合理学习任务
1.1 结合教情设计学习任务
立足教情为学生设计物理学习任务,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将教学价值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需要结合教情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具体而言,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教材是教学的载体,要在班级中开展教情调查,深入研究并分析教学内容,将教学文本与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结合,以此来为学生设计出合理且有效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开展“重力”部分知识的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教材的内容,并结合探究的结果设计学习任务.因此,“重力”部分的教学任务设计为:对力及重力的定义进行掌握;对力的作用效果进行明确;深入理解重力的概念.接着,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中受到听觉及视觉刺激,进而使学生带着较强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与重力有关的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在独特的学习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解读相关定义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总结重力的相关特点.学生完成总结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总之,结合学情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能够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开展强针对性学习,最终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标.
1.2 结合学情设计学习任务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学生之间均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好的理解,就需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计针对性学习任务.平时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为他们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教师因材施教及分层教学下均能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开展“弹力”部分物理知识教学时,教师教学之前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后,根据情况分解学生的学习任务,以便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对于该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课时,开展第一个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要求: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压缩、拉长弹簧、用手去玩钢丝、用手按压泡沫块等.开展第二个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物体,看这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让学生分析原因,让学生建立共性认知,最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研究弹力相关知识.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探究,完成了探究任务,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基于学情设计学习任务,不仅能够体现出分层教学的意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地得到满足.
2 创新教学方法,有效优化学习任务进程
2.1 简化操作过程
教师在开展探究性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在自己探究过程中有效掌握知识.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提醒,避免学生走弯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率.
例如,在开展“摩擦力”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学习任务: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有效测量水平桌面上的木块静止状态所产生的摩擦力,并对静摩擦力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接着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方案,并让学生完成实验,最终对滑动摩擦力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实验这一载体,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有效发展与启迪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简化教学操作能够为学生带来特有的学习体验与感受,久而久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验能力,并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2.2 结合学生生活开展教学
教师在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需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进来,结合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让学生学习并研究知识,使学生获得超强的物理知识学习动力.同时,物理学科的学习也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需要对实验相关的教学引起重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实验去检验物理理论知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构建物理认知框架,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物理知识学习.
例如,在开展“力的合成”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学习任务:对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以及共点力四者的概念进行明确.在这样的学习任务下,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教材中对需要学习的概念進行理解与掌握,进而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好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验任务,如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以此来深入研究两个力之间的共同作用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与同伴的有效沟通中制定实验方案.学生在开展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了解并筛选学生所制定的实验方案,最后选择出最佳的实验方案.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视频播放软件为学生展示最佳的设计方案,并要求学生根据展示内容完成实验.由此可见,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也能够在结合自己生活经历的基础上构建对物理知识体系的认知,以此为学生接下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合成果展示,全面升级学习任务评价
3.1 完成评价任务目标
教师需要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也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构建物理知识学习认知体系,将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内化.教师在对评价指标进行设计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考虑.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通常都设有具体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这些要求了解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其次,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不同个体的差异中完成任务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也是不相同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在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这些差异点,结合具体的任务情况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此来反应教学的因材施教.
例如,在对“力的分解”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学习任务:结合自己的物理知识积累说一说力的分解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会深入分析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学习,得到初步认识.学生在得出自己的结论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重视正面引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教师可以结合所提出的学习任务继续让学生深入探究相关学习任务.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都是具有阶梯特性的细小任务,这些学习小任务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使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收获.因此,教师需要将评价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作为重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激励,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评价任务启迪学生学习
学生在任务驱动法的有效运用中,能够获得学习上的启迪,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将评价任务的启迪作用有效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物理知识学习体系.
例如,在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深入閱读教材内容,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为学生设定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学习任务,如让学生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对问题的思考,以此来得出相应的结论.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对该部分知识进行讨论,以此来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总之,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中学习能够让他们处于有压力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会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在评价任务的引导下能够启迪学生完成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以此使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仔细研读物理教材,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任务进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驱动法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进行自主思考,使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全根.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化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方法探究[J].高考,2021(33):39-40.
[2] 王稣.基于任务驱动法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89):124-126.
[3] 姬晓旭,赵庆怀,盛智铭,王爱华.任务驱动型教学在大学物理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2):40-41.
[4] 陈梦馨.对高中物理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呈现方式的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1):154-155.
[5] 刘玉宏,熊鹏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28.
[责任编辑: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