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犯错”中成长

2023-06-23魏婷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亮片德曼维拉

魏婷

在今天,人们常常谈起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成长型思维”而非“固定型思维”的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不怕犯错,将失败看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

当班上的孩子犯错时,您是不是也和曾经的我一样,担心若是不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会让孩子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是不是也会用些小小的惩罚措施,让孩子接受教训以避免下次再犯?是不是也会给孩子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之类的道理?在我和我的孩子赴澳大利亚学习与生活的几年里,我的孩子就读的学校也非常强调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但是除了讲道理、喊口号外,那里的教师还将这种培养目标渗透在日常对待孩子所犯錯误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之中。下面的几个小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让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认知。

“如果忘记了动作,你就咯咯笑一下”

我的孩子所在的这所学校每年9月中旬都会举办一场校园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从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每个班级的教师都会组织孩子们排练一两个音乐类的节目,让孩子们登上大舞台去表演。上学前班的那年,孩子回家后对我提起,他们排的舞蹈节目很长,他们班的老师波多小姐将三段音乐组合成一首很长的曲子,这样才够他们完成所有设计好的舞蹈动作。我不禁有些怀疑:5岁的孩子有能力表演那么长的一段舞蹈吗?我问孩子:“那么长的一段舞蹈,小朋友不会记不住动作吗?”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说:“是有可能记不住的。不过波多小姐说了,‘如果忘记了动作,你就咯咯笑一下,然后马上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跟着大家继续跳就行了。如果跟不上,你就用自己的动作跳也可以,因为没有一个小朋友跳舞是不可爱的。”孩子模仿波多小姐说话时神态自若,令我忍俊不禁。而波多小姐教孩子们的那个“咯咯笑一下”的办法,令我颇感意外,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首先,波多小姐完全预料到5岁的孩子在表演舞蹈时极有可能忘记动作,而且,在她的心目中,孩子在表演舞蹈时忘记动作或跟不上他人的动作,根本就不是犯错,因为“没有一个小朋友跳舞是不可爱的”。其次,她对儿童的自尊心有高度的理解和期望。她知道,在集体表演时,忘记动作的孩子即便没有受到他人的指责,也可能会感到慌张和自责。所以,她向孩子们预告了忘记动作的可能性,而且教给了他们具体的应对办法。再次,波多小姐教孩子们的“咯咯一笑”的办法充满了智慧。孩子的这一笑,不仅令自己不那么紧张了,而且让观众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哪里还会把孩子忘记动作当成是犯错呢?最后,波多小姐还给了孩子们两种选择:忘记动作后可以跟着别人继续跳,若跟不上,用自己的动作跳也行。这就进一步打消了孩子们的顾虑。

大概正是由于教师非常关注孩子们的感受,注重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所以我们在校园音乐会的舞台上虽然看到了孩子们的各种状况,比如,动作不协调,节奏慢几拍,却很少看到他们的脸上表现出紧张、担忧的神情,有个孩子甚至见自己领结松了就站在舞台上从容地、一丝不苟地系了起来。他们的脸上没有挂着标准化的笑容,而他们自然且自信的动作和神情特别具有感染力。

“你的诚实就像亮片一样闪闪发光”

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班里的老师维拉太太组织起活动来一板一眼,批改起孩子们的写作和数学作业来也是一丝不苟。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她似乎是所有老师中最严肃的一位。

在一次社会课上,维拉太太带孩子们制作问候卡送给外出旅行的同学。她拿出了很多材料,其中包括一种特别漂亮的彩色亮片。我的孩子大概是太喜欢这些亮片了,便拿了几片装到衣服口袋里。晚上洗衣服时,我发现了这些亮片,便询问孩子是哪里来的。孩子说是从学校里拿的,并且告诉我“活动的材料都是小朋友可以随便拿的”。尽管孩子这样说,但我这个从小受“正统教育”的家长感到浑身不舒服:怎么可以不经允许就把学校里的物品带回家呢?于是,我给孩子讲了一番“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的道理,孩子也欣然接受了我的观点。当晚,孩子在家校联系本上的“一句话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带了学校里的亮片回家,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学校里的东西不能带回家,不论你多么喜欢。”

第二天回到家,孩子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满了彩色的亮片。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维拉太太专门找了这样一个瓶子装好亮片送给我的孩子的。孩子得意地告诉我:“维拉太太知道我很喜欢这个亮片,所以送给我这么多,让我在家做手工用。”晚上,我在翻看孩子的家校联系本时,看到维拉太太在孩子前一天的日记下面写了一排大字:“你的诚实就像亮片一样闪闪发光!”旁边还夸张地画着几颗闪着光的星星。我顿时感到鼻子有些发酸,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涌上心头。

孩子拿了学校里的东西回家,并主动将这件事报告给老师后,维拉太太看到的不是“偷拿”的错误,而是诚实的可贵。几片亮片确实不算什么,况且不知者不为过,我能预料到老师并不会太过介意。但可贵的是,维拉太太把关注点放在了孩子主动报告这一举动上,并给以奖励,而且这种奖励恰好给到了孩子的心坎上。我相信,通过这件事,孩子不但牢牢记住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的道理,而且更加确认了老师对他的爱和理解。他不会把自己无意间将学校里的东西带回家当成是“犯错”,也认识到实话实说不仅不会遭殃,而且是一种“像亮片一样闪闪发光”的优秀品质。一瓶亮片、一句评语,让我看到了严肃的维拉太太看待儿童的错误时温暖的目光。

“谢谢你想把每个音节都清晰地发出来”

我的孩子上二年级时,班里的老师斯德曼先生从不惩罚孩子们,而且他在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时总能做出巧妙的回应。因此,他是孩子们最爱戴的老师。

在一节关于食物营养的课上,孩子们讨论着各种食物的价值。我的孩子举手发言,他在表达“蔬菜提供维生素”时,把“vitamin”这个词的发音搞错了——本来应该把重音放在“vi”上,他却放在了“ta”上。其实,他的这个发音错误是受了我的影响,我之前一直把这个词读错了而不自知,所以孩子听到的词也是错的。班上的孩子们正处于对语音非常敏感的年纪,他们一下子就听出这个单词的发音出错了。一个名叫马蒂的孩子反应特别快,他立马学起了这个错误发音。我的孩子事后告诉我,他当时紧张极了。他料到班里其他同学会纷纷模仿,而这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然而,他所预料的尴尬情形并没有出现,因为马蒂话音刚落,斯德曼先生立即把话头接了过去,对着我的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小本,谢谢你想把维生素这个单词的每个音节都清晰地发出来。”然后,他果断地把话题又拉回到对食物营养的讨论上。他将我的孩子读错单词这个意外事件快速处理完毕,其他孩子听了老师的话,再也没有纠缠在这个错误的发音上。

我的孩子在回忆这件事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多亏斯德曼先生救了我!”斯德曼先生用他机智的反应帮助我的孩子化解了尴尬,更教会了我的孩子如何敏锐地体察和关照他人的情绪,如何不着痕迹地处理危机,如何从错误中学习。从此以后,我的孩子读“vitamin”这个单词的重音时,再也没有出过错。

“对不起,我忘了翻开的作业册会让小朋友忍不住想在上面画画”

我的孩子还讲过另一个关于斯德曼先生的故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天上课时,斯德曼先生先让孩子们打开作业册,在使用完作业册后,又带着孩子们进入讨论的环节。大家都在讨论时,我的孩子却拿起刚刚用过的笔,在打开的作业册上画起了“小人打仗”。斯德曼先生很快发现了我的孩子溜号的情况,并且看到他在作业册上画画。他暂停了活动,面向全班孩子说:“请大家把作业册合上。对不起,我忘了翻开的作业册会让小朋友忍不住想在上面画画。”听老师一说,大家纷纷合上了作业册。我的孩子也停下手中的笔,跟着大家一起把本子合上了。之后,斯德曼先生继续带着大家讨论起来。

孩子回家后对我讲起这件事时,他这样描述自己的想法:“我知道斯德曼先生只是想提醒我,他不想让我羞愧和自责,所以我不能让他失望。”听到从7岁孩子的口中说出羞愧、自责、失望这样的词语,我感触良多。孩子对教师意图的灵敏觉察和看待这件事情的积极态度令我惊讶,而更打动我的是斯德曼先生的言行中所反映出的对儿童犯错的宽容和对儿童自尊心的保护。被如此呵护的自尊心会更加强大,被如此“纠正”的孩子也会更懂得如何正确地对待别人的错误。

上面几个故事中的教师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这些方法可谓柔软而巧妙。从这些故事中我学习到,对待“犯错”的孩子,如果只想着怎么通过说教、惩罚来纠正他的“错误”,其实并不高明,而高明的教师懂得怎样让孩子在“犯错”中成长。

猜你喜欢

亮片德曼维拉
爱德曼荣获SABRE Awards Global PRAgency of the Year全球最佳公关代理商大奖
亮片闪烁
美国女郎跟随假乐队巡演捞金的神奇故事
Birthday Gift
耀眼的圣诞节
身为天使(On Being an Angel)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母与女
RKDG有限元法求解一维拉格朗日形式的Euler方程
重度抑郁症治疗药盐酸维拉佐酮在美国获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