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义务教育舞蹈课发展途径研究
2023-06-22王洺千曹海滨
王洺千 曹海滨
摘要:在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艺术教育改革。而舞蹈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类型,如何把握这一机遇促进自我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旨在呼吁义务教育舞蹈课成为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资源,同时探析该课程发展的保障和构建的多重维度,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舞蹈课;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2-0-03
1 义务教育舞蹈课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艺术教育课程,仅有美术与音乐两大门类。将新课标与2011版相比,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将舞蹈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中,舞蹈不再以姊妹艺术的形式融入音乐课堂。此项政策的颁布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舞蹈课有望实现质的飞跃,但同时其发展面临的困境也随之暴露出来。
事实上,舞蹈课在全国的各级学校已有设置,但它仅仅被视为一种“特长教育”。部分学校在发展舞蹈特色课程时,往往会筛选出具有舞蹈天赋的学生进行“特长教育”,而其他学生则失去接触的资格。
同时,中高考的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使不少学生为了升学而接触舞蹈,显然此时的义务教育舞蹈课已经违背了它的初衷,最终成为学生求学的工具,其功利性不言而喻。归根结底,这仍是精英教育的延续,惠及的群体仍是少数人,而人们对这种“特长教育”似乎早已习以为常。
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课的真正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此,笔者认为应该让义务教育舞蹈课与“特长教育”二者共同发展。舞蹈课旨让学生通过掌握舞蹈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提升学生艺术核心素养。而“特长教育”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舞蹈,优秀的特长生还可以到专业艺术学校深造。
2 舞蹈课发展的价值与功能
素质教育正在全国大范围推行,人们逐渐摒弃应试教育观念,不再一味执着于学生成绩的提升,而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将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吕艺生教授在《舞蹈学导论》中论述到,舞蹈是人类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原始时期更是承担了人类交流的重任,可以说,舞蹈是人们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直接表现形式,时至今日,人类的生活仍没有脱离舞蹈[1]。正是有吕艺生教授这一代舞蹈教育家的不断努力,舞蹈的价值才被广大国人逐步认可。
舞蹈以人的肢体语言为载体,并以此促进学生动觉的开发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学习舞蹈还能够陶冶人们的身心,这一点可以在古今中外先贤的理论中得以验证。例如,“师圣”孔子将乐划为“六艺”之首,十分重视乐舞的教育作用,他强调乐舞能对人的精神面貌产生影响,即通过乐舞的教化能使人们修身养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还十分重视乐、舞的德育功能,他认为人思想道德的完善一定要通过乐舞的形式来完成。
明代朱载堉在继承儒家乐舞观“教化”的基础,提出了“舞学”思想。他认为舞蹈教育应在陶冶性情的基础上还能治己事人。现代舞之母邓肯则强调舞蹈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脑开发和多元智能论等理论逐渐出现,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平克提出了右脑时代来临的观念,即右脑不为理性所控制,而是极具创造力的存在。其中,形象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条件,而舞蹈正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体质的存在,所以舞蹈对开发人的右脑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义务教育舞蹈课有着巨大的价值。我国为改变长期采用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开始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内容规划中。
众所周知,新课标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舞蹈单独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体系的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舞蹈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分支,其各项功能都十分契合国家立德树人的目标,并且对学生各种艺术核心素养的开发也能起到作用,因此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代替的。
3 开展舞蹈课的前提保障
要想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好地开展舞蹈课,首先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换言之,既要在教育部门、行业专家的支持带领下解决有关课程本身及其一系列衍生问题,又要解决校园内部存在的如师资等问题。只有完善保障机制,舞蹈教育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稳步前行。
3.1 組建权威专家团队,规划课程体系
开展义务教育舞蹈课,首先应组建权威的国家专门团队,也就是说要将美育界的领军人物、舞蹈教育的专家学者、富有经验的舞蹈教师等组织起来,打造具有决策能力的国家舞蹈课专家团队,并在全国各地设立相关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在有关专家的筛选上,不应一味关注专家的身份名誉,切忌让队伍变得华而不实,选取的专家应具备真实的舞蹈教育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能够胜任舞蹈课的研究任务,商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课课程。同时,应在这个团队的带领下开展系统的、科学的课程规划,致力于中小学舞蹈课课程内容的筛选、教材的撰写、师资的培养等一系列具体工作。
义务教育舞蹈课不是单纯照搬外国经验,抑或是紧跟时代潮流增设的课程。为此,专家团队应在充分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最终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国情且有助于人才培养的特色舞蹈课体系。
因此,首先要关注受众群体,要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划分,分析其智力、体力、情感等方面对舞蹈的感知接受程度;其次要关注国内外舞蹈教育前沿动态,遵照舞蹈课从简至繁的客观规律,同时关注不同阶段课程的衔接问题;最后,应紧跟实时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开设的课程,课程体系本身应与时俱进。
3.2 多重维度共同构建,解决师资匮乏问题
建设专业素养合格且师德高尚的教育团队是义务教育舞蹈课水平提升的关键,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舞蹈课处于萌芽阶段,师资匮乏是其发展直接面临的困境。基于此,应采取多种渠道并进的形式缓冲。
首先,全国各地应根据国家美育文件的要求,加大中小学舞蹈师资的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与社会上的相关舞蹈机构合作,同时鼓励舞蹈艺术家们到校园内兼职,或者推动相关舞蹈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进校实习助教,开展支教工作。
其次,充分动员中小学现有教师资源。从古至今,舞蹈和音乐一直都是姊妹艺术,许多音乐教师完全可以胜任低年级的舞蹈初级教学任务。同时,部分学校的体育老师已经胜任了部分舞蹈教学任务,并且还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
但以上两点仅是针对过渡时期的政策。长期以來,中小学艺术类的教师资格考核仅有音乐、美术两大类,因此校园里很少有专业的舞蹈教师。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教育部门应抓紧舞蹈课师资的培训计划,教育部门也应为中小学舞蹈教师资格设立考核机制,筛选出专业对口的舞蹈教师,并将该类教师纳入编制,同时提高相应的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4 新课标下义务教育舞蹈课构建的双重维度
目前,中小学校园开展的舞蹈课一直沿袭着专业化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甚至大部分课程直接照搬舞蹈学院的一系列用于培养专业舞者的教材,这类教材对于普通学生来讲往往晦涩难懂。因为受众群体的差异性,义务教育舞蹈课应区别于专业舞蹈教育,充分考虑受众的特殊性,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吕艺生教授于2011年开发了“素质教育舞蹈课”,意在让学生从一味追求技术技巧的困局中突破出来,创造一个可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且可以自由舞蹈的新模式[2],这一举动打破了单一的专业化舞蹈训练模式,为舞蹈课进入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提供了借鉴,也为新课标的实施作出了良好的铺垫。
4.1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要想通过舞蹈课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模仿。这里的观察与模仿并不局限于舞蹈本身,而是包含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与模仿。舞蹈课的舞蹈动作要有十足的代表性,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华千年的文化积淀。为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国的民族民间舞是最好的资源。这一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薄弱,中国古典舞、芭蕾舞等包含着大量的技术技巧,对学习者包括软开度、平衡力等身体的开发力度要求更高,不适用于义务素质教育。而中国民族民间舞源于民间,在形体动作编排上没有过多的艺术修饰,这种土生土长的舞蹈,动作相对简单且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更加适合中小学生学习。
与此同时,新课标要求艺术课程的设置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体现中国特色。中国古典舞虽然是以传统戏曲舞蹈为根基,但它又吸收了国外芭蕾舞的训练模式,而民族民间舞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绵延而来,虽然相对简易,但始终活跃于百姓的生活中,是最能展现中国56个民族风俗民情的舞蹈。所以,民族民间舞是最值得挖掘的舞蹈教材资源,不同地区对民族民间舞种类的选取应结合该地区的自身情况作出相应的调试与设计。
纵观古今中外,舞蹈艺术家们都会从自身生活环境中提取创作素材,动物、植物以及一些自然现象是常见的模仿对象和创作灵感来源,甚至一些哲学文学大家的思想也会成为舞蹈的表现对象,这种模仿表现了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对生活的热爱。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让他们把对生活环境的感受记录下来,使学生在模仿各种景物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自己的动作,还能够拓展其联想能力。
例如,学生通过对农民耕种的观察,模仿农民劳作的动作,不仅可以体会到粮食生产的过程,还能感受到农民的辛苦。这种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升华了教学本身,而这正是开展舞蹈课的目的。
4.2 促进学科综合发展,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多以基本功训练和不同舞种动作元素的学习为主,即通过既定的套路开发学生的肢体,最终使他们获得舞蹈知识技能。这种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虽然能使学生领会舞蹈的美感,但事实上,他们的理解仅停留在动作模仿层面,很难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作能力,更不用提及理解舞蹈动作背后的真正含义了。
因此,义务教育舞蹈课的开展要打破舞蹈学习的传统套路,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来改革。应按年龄阶段划分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指导,通过对学生动作思维能力的启发,来开发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以及与其他姊妹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发展自身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因此舞蹈课应与其紧密联系起来,并配合当下学科交叉的综合化发展理念来完成教学[3]。这种学科交叉不能拘泥于艺术之间,还应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各种文化知识联系起来,如语文、历史、体育等科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平时学习的文化知识或是观察到的事物提炼成相应元素,如语文课上学习古诗词的意境、课外活动中所看到的绘画作品等。舞蹈课的动作正是由这些日常积累的元素构成,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再连接就构成了舞蹈编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即兴,这是一种不用过多设计与引导的手段,是由学生的主观意识决定自然而然发生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与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不善于自我表现,而舞蹈课的目的便是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从压抑的氛围中解放出来,在充分表现自我的同时开发其创造能力,而即兴便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音乐或是提供一种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编创动作;再如,提前准备一个道具让学生观察后即兴创作。这种方式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催生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甚至能够改善部分学生内向的性格。
5 结语
在新课标的推行下,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课已成为必然之举。不过,义务教育舞蹈课的进一步发展仍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不断的实践探索才能实现。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实现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舞蹈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7.
[2] 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9:90.
[3] 张荪,袁霄,韩佳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框架下舞蹈学科课程实施路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2):45-52.
作者简介:王洺千(1999—),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曹海滨(1982—),男,山东郓城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学与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