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非遗”研学旅游发展路径探析

2023-06-22葛江徽

艺术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非遗发展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近年来,政府部门大力推行研学旅游,并要求各地重视研学旅游,加强研学旅游项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鲜明的中华文化基因,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将“非遗”与研学旅游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推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能推动研学旅游的创新发展,开拓新的研学旅游方式。江苏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基于此,文章以江苏省为例,探讨研学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研学的概念,阐述“非遗”和研学旅游融合的意义,深入分析江苏“非遗”研学旅游的发展路径,如开发“非遗”研学旅游项目、培养“非遗”研学旅游专业人才和构建“非遗”研学旅游传播体系等,以期推动江苏“非遗”研学旅游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发展路径;江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2-00-04

0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研学旅游作为文旅融合的典型代表,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和新话题,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对“非遗”研学旅游的研究较少。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者关于“非遗”研学的研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分析“非遗”研学的融合意义、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非遗”研学产品开发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研究“非遗”研学旅游,能够极大推动研学旅游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 “非遗”和研学旅游相关概述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界定,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

1.2 研学旅游

当前,学术界对研学旅游的概念界定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研学旅游一般是指在国内或出国以学习知识为旅游目的、不限人群的一种旅游形式。狭义的研学旅游又被称为研学旅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3]。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狭义的研学旅游从教育学角度界定,是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针对提高中小学生教育水平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广义的研学旅游则从旅游学科角度进行界定,没有规定研学旅游的对象,是强调研学者自主选择的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

现阶段,我国对研学旅游的概念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通过分析我国现行认可度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研学旅游概念,笔者认为研学旅游是指社会大众即研学主体通过参与相关旅游活动从而达到专项研究学习、增长学识的目的的一项综合性活动。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以下简称“非遗”研学)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组合型新名词。“非遗”研学属于研学旅游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在其基础上设计、开发相关研学旅游产品从而发展研学旅游,充分发挥“非遗”的教育价值和旅游价值,充分践行了文旅融合理念。

由此可见,“非遗”研学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学旅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即在“非遗”中体现研学的本质,在研学过程中探索“非遗”的魅力,两者紧密结合。

2 非物質文化遗产和研学旅游融合的意义

2.1 推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展现当地的发展脉络,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研学者通过参与“非遗”研学旅游活动,了解“非遗”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从而推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非遗”与研学的融合,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加入保护、传承“非遗”的行列。

2.2 促进研学旅游的创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学旅游的有机融合,属于文旅融合的范畴,有利于文化旅游的深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可以实现深度科学育人,升华与进一步发展了文化旅游、教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与研学旅游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丰富研学旅游活动内容,推动研学旅游的创新发展。

2.3 提升研学主体的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学旅游的融合,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与“非遗”研学旅游活动,能够激发研学者的爱国情怀,唤起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深入了解、接受中华传统文化,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最终达到提升研学者的文化自信的目的。

2.4 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地方特色,是极具区域性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游的融合,有助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旅游名片,有利于宣传和推广城市形象,从而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增强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令其占据更大的旅游市场份额,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因此,整合优秀“非遗”资源与研学旅游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 江苏“非遗”研学旅游的路径探索

3.1 开发“非遗”研学旅游项目

江苏省“非遗”官网数据显示,江苏拥有28 922项“非遗”资源,其中,昆曲、古琴、云锦、雕版印刷等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拥有16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745个省级“非遗”项目,另有7164个市级、县级“非遗”项目;有178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20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另有7512名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已形成梯次合理、基础厚实、传承有序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4]。

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型。由此可见,江苏省在“非遗”保护、传承、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江苏省发展“非遗”研学旅游的重要依据。因此,江苏省应在丰厚的“非遗”资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具有研学旅游价值并具有可行性的“非遗”项目,开发设计“非遗”研学旅游项目。

3.1.1 开发“非遗”研学旅游产品

(1)探究型“非遗”研学旅游产品。探究型“非遗”研学旅游产品是指以研讨、学习、探索研究等形式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以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为主题开发的“非遗”研学旅游产品。例如,梁祝传说起源于东晋末,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海内外广泛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众多史料、古籍、口头传承艺术等研学形式,深入探究这一民间文学的出处、来源及发展,能够提升研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

再如,研学者可以前往盐城市东台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探寻董永传说的历史文化渊源。另外,研学者还可以走访江苏省各大中医药博物馆,聆听专家讲座,了解中医药植物的生长轨迹,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2)观赏型“非遗”研学旅游产品。观赏型“非遗”研学旅游产品主要是指以观赏表演为主要形式的研学旅游活动,包含欣赏“非遗”表演、参观“非遗”博物馆、观摩欣赏“非遗”工艺品。观赏型“非遗”研学产品是以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戏剧、曲艺等为主题开发的“非遗”研学产品。

例如,江苏省传统舞蹈如洪泽湖渔鼓、泰兴花鼓、竹马、龙舞、二龙戏珠等;传统音乐如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茅山号子、南闸民歌等;戏剧如昆曲、苏剧、淮剧、扬剧、淮海戏、童子戏等;曲艺如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徐州琴书、苏北大鼓等皆可开发出对应的“非遗”研学旅游产品,让研学者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3)体验型“非遗”研学旅游产品。体验型“非遗”研学旅游产品是指研学者通过与“非遗”项目进行直接互动体验,从而留下难忘的记忆。这类“非遗”研学产品以民俗、戏剧等主题为主,能够让人充分感受“非遗”的魅力,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例如,秦淮灯会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地域特色鲜明,是流传于南京地区扎灯、观灯、买灯、玩灯、闹灯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也带动了剪纸、空竹、绳结、皮影等民俗文化的发展。通过体验这些项目,研学者不禁感叹“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名不虚传。

另外,对于戏剧类“非遗”名录,研学者可以穿上戏服,跟着戏剧老师学习唱腔,从而感受艺术魅力,提升自身在“非遗”研学旅游过程中的体验。

(4)参与型“非遗”研学旅游产品。参与型“非遗”研学旅游产品是指让研学者参与其中,通过亲身参与,更深刻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形式、技艺水平等。这类“非遗”研学旅游产品的主题以传统体育、传统美术、游艺和杂技、传统技艺等为主。

例如,大丰瓷刻是以瓷件为载体,以钢凿、铁锤为主要工具,充分利用瓷件本身特有的质地和凿刻后产生的崩瓷效果,注重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刻画,将作品的物象肌理生动再现于瓷件表面的一门集版画、国画、油画、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美术技艺。研学者可以参与大丰瓷刻的制作,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亲自动手制作大丰瓷刻,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3.1.2 设计“非遗”研学旅游线路

在“非遗”研学线路设计方面,江苏省要结合自身的特色研学旅游资源,设计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研学旅游线路。从欣赏、体验、讲解等多角度,将江苏省吴、金陵、淮扬、中原等多元文化、民俗等以鲜活的形式展现在广大研学者面前,为更多研学者提供走近、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例如,江苏省徐州市开发设计了三条“非遗”传承类研学旅游线路:瑶盛文化园——“陶瓷文化研学”线路;潘安湖——“香包文化传承”线路;喻继高博物馆——工笔花鸟画研学线路,让研学者充分感受徐州陶瓷文化、香包文化、传统美术的非凡魅力,提升了研学旅游的人文韵味。

3.1.3 建设“非遗”研学旅游基地

首先,江苏省要主动引导旅游景区加入“非遗”元素,凸显“非遗+旅游”的特色。有目的地规划和建设各类“非遗”旅游景区、景点,设计“非遗”展演活动,促进“非遗”与研学旅游的进一步融合,积极建立“非遗”研学旅游基地。

其次,以旅游景点、手工技艺、民间传说为基础,以研学营地、旅游景区、特色小镇为文化生态物质空间载体,建设“非遗”研学营、“非遗”研学馆,着力建设并推广“非遗”研学旅游基地。另外,充分利用现有“非遗”景区、博物馆、传习所、传承示范基地及文化生态保护区等硬件设施,使“非遗”研学旅游有更多可看、可学的活动场所,降低“非遗”研学旅游的成本。

最后,江苏省政府应在现有的“非遗”场所基础上,依托现存的“非遗”资源,建立专业的“非遗”研学基地,同时建立严格的基地准入和退出机制、基地评价和奖惩体系等。在基地内部,要打造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配备必要的配套设施,具备独特的“非遗”研学旅游资源、专业的运营团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并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生活等场所。

3.2 培养“非遗”研学旅游专业人才

首先,江苏省要在提高现有传承人综合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与此同时,通过当地优惠激励政策吸引研学旅游的专业人才。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研学旅游培训,不仅推动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还能促进研学旅游的专业化发展。另外,鼓励居民加入“非遗”研学旅游,以更好地体现“非遗”的原真性。

其次,江苏省加强了研学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江苏省各地区高校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可以增设研学旅游专业,培养研学旅游專业人才,同时加强研学旅游人才的“非遗”知识培训,预留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导游参与日后的“非遗”研学旅游工作,为发展“非遗”研学旅游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最后,多方协力共同培养“非遗”研学人才。江苏省政府、各地旅游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非遗”传承人、社会大众等主体加入“非遗”保护和传承队伍,实现“非遗”研学旅游的人才共享。例如,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行业导师等,加大“非遗”研学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更好地为江苏省“非遗”研学旅游的发展出谋划策。

3.3 构建“非遗”研学旅游传播体系

江苏省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江苏“非遗”研学旅游的传播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非遗”研学旅游的动态展示,让研学者沉浸式地学习“非遗”文化。与此同时,双向的互动传播体系有利于引导研学者积极探索和独立思考,提升“非遗”研学旅游的体验。

例如,通过新媒体,如微博、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直播、今日头条等,全方位展示“非遗”文化。另外,江苏省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设计开发江苏“非遗”研学游APP,让用户直接在APP上便可了解、购买研学旅游产品,查看并签订研学协议以及与其他同伴交流等。

江苏省应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的网络宣传力度,提升“非遗”研学旅游的影响力。一方面,要丰富“非遗”研学旅游的宣传方式,除了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之外,还可以加大在新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应针对江苏省的省情,合理选择宣传载体。

例如,联合江苏省文旅栏目《游遍江苏》、“非遗”专题片《传承人》、“非遗”系列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打造江苏省“非遗”研学旅游的新亮点。再如,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各地区“非遗”集市,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非遗”,不仅能使人们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还能推动江苏省“非遗”研学旅游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扩大宣传覆盖面。合理选择传播载体,实现“非遗”研学旅游宣传的全方位、有阵势、有空间、广覆盖,最大限度地满足“非遗”研学旅游市场信息需求,提升江苏省“非遗”研学旅游的号召力,从而塑造“非遗”研学旅游品牌。

4 结语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学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非遗”能够推动研学旅游的创新发展,研学旅游能够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因此,研究“非遗”研学旅游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江苏省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研学旅游发展充分融合,在已有的基础上,探索江苏省“非遗”研学旅游新的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江苏省“非遗”研学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2-15.

[2] 周志宏,禹文婷.研学旅行概念辨析及研究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2):104-110.

[3] 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J].文物工作,2004(5):1-7.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无锡市文广旅局. 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在无锡举办[EB/OL].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http://wlt.jiangsu.gov.cn/art/2021/10/25/art_694_10085174.html,2021-10-25.

作者簡介:葛江徽(1991—),女,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非遗发展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