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2023-06-22罗娅

艺术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运用策略

摘要:长期以来,受传统音乐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音乐教育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几十年一贯制因循守旧的教学方式,不但禁锢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力,还对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本质、提升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加之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学生、家长重视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教育,导致音乐课程安排少,师资力量薄弱,课时经常被其他科目占用,小学音乐教育长期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体态律动的引入为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缕春风,势必对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实践证明,体态律动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改革的必然趋势。体态律动理念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音乐的节奏规律,将小学生对音乐的领悟与体态摆动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情感共鸣,对形成内涵丰富、表达准确的音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体态律动的内涵,提出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探究应用的原则和具体策略,旨在为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3

1 体态律动内涵特征

“律动”是一个“舶来品”,史料记载最早源于希腊,可以简单理解为身体有节奏、有规律性地运动。体态律动运用于音乐教育,是指身体随着音乐节奏而摆动,实现二者的默契配合,激发内心情感与身体动感的共鸣,促进身体协调与音乐表达达到完美的视觉状态。

推而广之,体态律动在工作生活、社会劳动、艺术创作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具体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体态律动理念,就是经过音乐节拍节奏和审美效果的艺术创造,让学生通过体态动作模仿把握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互动,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释放天性、表达自我、放飞音乐思想创造力提供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1]。

2 体态律动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突出小学生能力建设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要求,就是注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律动教育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突出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的特点,教师给学生讲解音乐课学习内容要求,通过形体展示将具体动作要领进行分解,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音乐重点难点的理解,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理再现学习观察的思维记忆,赋予音乐创造新的内涵[2]。

例如,在学习《小青蛙找家》这段音乐游戏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对音乐场景进行艺术再现,讲解小青蛙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动作,体会游戏的乐趣,并随着伴奏音乐节拍、音量强弱的转变,改变动作和姿态,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要通过律动教育体态语言,准确传达音乐内涵。例如,在学习《拍皮球》这首儿歌时,教师要和学生共同表演音乐画面、音乐背景中蕴含的动作。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理解自由分组,充分表达球类运动特征和动作要领,综合提升对意境表达刻画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模仿创造力

学习音乐十分抽象,节奏感掌握与个人领悟力直接相关。为准确表达音乐创作者赋予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中要区分音乐节奏的独立性与体态表演的界限,开展律动教学则要通过强调学生身体动作的准确性、动作幅度的大小,给予体态律动以基本动作支撑。在此基础上,借助音乐伴奏及不同乐器演奏的效果,使学生了解律动的丰富内涵。

在创作艺术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首先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愿意模仿的动作进行模仿,在动作要领和音乐理解达到熟练程度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吸引学生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根据图片内容想象音乐节奏变化,进行体态表达演绎。

例如,为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和自己喜欢的有趣玩具,使学生在思想开放、思维开放、心态放松的状态下,投入体态律动的音乐学习中。

2.3 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小学阶段各学科学习难度大、课业量大,学生成绩备受关注。因此,体态律动教育要注重将德育与音乐教育相融合,借助音乐課程,体会抽象美、创造美、韵律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课堂体态律动教育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地位,设置生动鲜活的课堂场景,在热烈的求知欲望驱动下,全身心自主开放学习。对学习过程当中出现差错、走弯路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给予他们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促使全体学生受教育,所有学生共同进步。通过感情培养、微笑服务,让学生更加放松地投入体态律动,体会班集体的温暖,敞开心扉,形成完美型性格,在身心愉悦、积极乐观的心态下融入班集体,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

3 小学音乐教学体态律动理念的运用原则

3.1 选择适宜的音乐

开展小学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教师务必把选择音乐题材的关注点集中在有规则、有节奏、有秩序的音乐方面。在音乐内容动作幅度变化方面,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身体承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随着体态律动教学理念的深入、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要动态调整音乐,将具有时代性和新鲜感以及小学生喜闻乐见作为重要的参考。

教师在体态舞蹈安排与音乐特征结合上,要突出强调模仿能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标准的动作,准确完成音乐大纲所表达的内容。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在音乐题材选择、行进速度编排、身体协调能力方面适当提高梯度,渐次推进。

3.2 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师要针对网络时代音乐资源海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将音乐教学、德育、培养学生完美品格相结合,使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内容更加科学,标准更加规范。在课堂设计上,要设计精细的场景,明确交代每一个体态动作,对音乐的理解要有考核标准,使学生的动作体验、认知能力相互关联。

例如,选择动物形象就要以小学生适宜模仿、容易达到的效果为重点,将小学生愿意模仿、全身心融入作为兴趣爱好的焦点。教师要通过课前备课、听取小学生的意见,深入挖掘教材,找准教学目标与小学生兴趣爱好的结合点,完善体态律动教学,形成大胆自信、准确表达的体态律动教学格局。

4 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4.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态律动与音乐相结合,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获取知识、提升音乐表达能力为重点。音乐教师要将真实的内心感受传达给学生,在带领学生做动作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眼神、动作、行为,营造师生互信的亲切愉快的氛围,通过学生对舞蹈动作、学习感受的反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便于及时把控学生的身体状态、内心情感,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增强音乐乐趣,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融入作品中。同时,教师在开展相关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体态律动教学时,应当注重对音乐的选择,在音调、音色方面按照规则、节奏等需求选择相应的曲目,使其契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规律[4]。

当然,对于不同旋律的音乐,教师应当按照其特点合理编排动作,不可千篇一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凸显出音乐的魅力,使音乐和体态律动得到充分的融合。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尽量保证情绪的饱满,在动作标准、内涵表达清晰准确的前提下,拓宽个人的音乐视野,在掌握和感受音乐节奏律动的前提下,保证身体的协调性,按照自己适合的节奏进行训练,这对提高整体的体态律动效率很有帮助。

4.2 体现音乐与律动完美结合

体态律动的核心要义是音乐与身体摇摆相结合,通过这种结合,让学生流露出真挚的感情,达到放松状态,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展现童真童趣的重要手段,将让学生产生共鸣、表现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推进体态律动教学的重中之重。

例如,在学习孔雀舞时,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图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欣赏孔雀开屏时的美丽,观赏孔雀舞在节律、音准表达方面的效果,掌握重点,由教师领舞,学生从模仿到自由发挥,在每一个动作和细节中表现出对孔雀舞的喜爱。

4.3 注重把握节奏和旋律重点

体态韵律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要将节奏旋律与身体的扭摆完美统一并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旋律节奏中出现的停顿、动作呆板、衔接不畅等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加以引导。

例如,和学生进行节奏敲击训练,或拍打某些节律感强的物体时,让学生拍打桌椅、课桌表面,形成统一的肢体动作声音效果,使其克服紧张心理。再如,为体现动作的整齐划一、体态的韵律美,可以采取齐步走、节奏跑、变速跑等方式,教师设置动作让学生观察细节,亲自参与感受地板的震动,加深对队形变化、节奏变化、肢体感觉的印象,从而提升协调能力。

掌握节奏和韵律要坚持从简到繁、由浅到深的学习顺序。当学生经历基本动作形成阶段后,教师再通过向学生展示歌词形成有节奏的体态律动,直到实现音乐与体态完美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音乐作品分解和弦节奏的效果。可借助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蹦等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体态动作,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摆出各种体态造型,配合音乐节奏变化,将韵律动作要领、学习音乐的兴趣融为一体,形成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深刻认识。

4.4 夯实形体动作基本功

要想夯实形体动作基本功,就应以掌握节奏感为基础,与体态律动的教学相结合,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动作表达能力为基础,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整体来看,夯实基本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关的研究。一是基础部分,也是反应训练,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动作的观察,在听觉、视觉、触觉的帮助下,充分掌握变换动作的节奏、方式方向等,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训练。

二是肢体练习。在这部分中,学生应当借助动作基础训练来提升自身的协调性,同时能够按照音乐及各类伴奏练习,这可以被看作是进阶。

三是动作练习。动作练习要经过系统性的训练,在有基础的前提下,按照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成长目标和个性,在把握动作的基础上,尽量让动作更加完美,同时充分凸显律动的情感,为后期提升创造力打下基础。

四是急性动作练习。在这个部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对乐曲及动作的感知来做出一些下意识的动作,这些动作都源于平日基本功和动作训练,是对动作的掌握及高级动作的积累[5]。

4.5 借助游戏教学手段

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也十分喜爱玩游戏,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体态律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游戏教学法,在课上玩合适的游戏,使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時能够融入相关的教学中。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游戏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游戏模式开展不同的研究,使学生对律动、节奏、动作等产生不同的感觉。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可以满足个性化教学的要求,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游戏中,进而保证课堂内容兼顾集体性与个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同时,游戏有始有终,有重点和难点之分,学生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到教学的重点,自主探索和把握,提升音乐学习能力,用放松的心态自主学习,借助游戏模式来放松肌肉,实现教育的针对性和对知识的强化记忆。

5 结语

小学音乐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音乐课堂体态律动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音乐与律动的完美结合,充分把握节奏和旋律,夯实形体动作基本功,借助游戏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喜闻乐见的体态律动音乐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菁菁.“音”你而动: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生,2023(2):148-150.

[2] 许家琴.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与体态律动的有机融合初探[J].启迪与智慧,2022(12):47-49.

[3] 章玉生.“律”中有乐,“动”中生花:浅析“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教师,2022(9):74-75.

[4] 张霞,刘颖.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7):91-93.

[5] 金佳慧,邹微.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4):158-160.

作者简介:罗娅(1992—),女,贵州黔南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运用策略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