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视角下的巴扎空间设计研究
2023-06-22高悦
摘要:“巴扎”是维吾尔族音译词,为“集市”之意。巴扎是新疆古老而普遍的市场形态,“巴扎”之于新疆,如同胡同之于北京,巷道之于苏州,弄堂之于上海。“赶巴扎”也是新疆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新疆巴扎起源于元朝,历史悠久,连接着城镇、村庄或绿洲。新疆人民继承了巴扎文化,“赶巴扎”也成为这里的一项传统而典型的活动。随着绿洲地区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巴扎集市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城市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党和国家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巴扎集市也逐渐成为传播交流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同时承载着当地商家和各族人民的强烈物质需求与精神寄托。温馨的巴扎集市公共空间环境有利于缓解劳动者的压力,让人们在此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当地独特的文化形态。文章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巴扎的起源、特征,以及巴扎中的民族交往图景,分析巴扎的空间内涵,探究传统民族集市空间的魅力。文章试图有机整合集市空间和民俗文化空间,赋予环境人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特征,设计出一处集休闲采买、公共社交、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民族文化集市空间。
关键词:巴扎;民族集市;文化空间;民俗文化;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3
1 巴扎相关概念阐述
1.1 巴扎的起源与发展
新疆巴扎作为一種民族集市形态,其发展可以追溯到元朝以前,元大都作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商贩,促进了商品的多样化,也为巴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后来回纥人西迁到东西交通枢纽上,打通了国外贸易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加,出现了少数商人。在这个过程中,维吾尔族人形成了经营商业、重视商业的传统,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人,巴扎也逐步变成他们贸易往来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合。外国人对新疆巴扎也有记载,英国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里循(G.E. Morrison,1862—1920)自1910年1月到7月在喀什、叶康等地的集市拍摄,并整理成专辑《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里面收录了关于巴扎的珍贵照片。
集市每周一集,不同地区有不同定点,同一地区的不同集市也会将开集时间错开,以保证日日有集。由此可见,新疆巴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各族人民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状态[1]。在城市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党和国家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2]。巴扎不是单纯的农贸市场和大众街摊,而是新疆传统文化历经沧海桑田的信仰凝结,是民族特色文化的真实再现,构筑了维吾尔族人民乃至新疆人民引以为傲的精神世界。
1.2 巴扎集市的特征
1.2.1 空间开敞的商铺类型
巴扎是传统的新疆集市,也是一个公共贸易空间。商店有时与凉棚结合形成一个外摆空间以售卖商品,主要售卖各类特色小吃、茶叶、杂货等。巴扎地面摊位作为一个展台,空间形式相当于初级商店,这些摊档通常被地上的一两块亚麻布隔开,售卖产品类型极其丰富,除果蔬之外,还有大量精美的手工艺品等。集市的缝隙空间多设微型摊位,如缝补皮鞋等。还有灵活的临时摊贩,可进行流动式交易。尽管现代巴扎已有更规范的买卖场所与统一的店铺建筑格局,但终究是一个外向包容的公共空间。
1.2.2 人群密集的交流场所
逛巴扎类似赶集,是当地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农民是传统巴扎的主要交易群体,如今的巴扎除了商贩与市民以外,还因自身民俗文化特征,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钦定新疆识略》曾记载:“八栅尔街长十里,每当会期,货若云屯,人如蜂聚,奇珍异宝,往往有之,牲畜果品,尤不可枚举。”[3]可见巴扎与普通市场大不相同。巴扎不仅承担着商业贸易的功能,还是人们增长见识、沟通交流、情感交融的公共平台。
1.2.3 种类繁杂的贸易商品
巴扎是售卖各类货物的平台。成熟的巴扎基本上有三类:乡村巴扎、城市大巴扎(包括国际巴扎)、交通枢纽地带的中心巴扎。在农村,巴扎的商品贸易以农副产品与生活用品为主,包括铁器、木器以及皮革制品等。而城市大巴扎除了相关的本土产品以外,还兜售外国商品,如伊犁大巴扎上的波斯地毯、俄罗斯列巴、巴基斯坦吊灯等。《西域闻见录》曾记载:“地当孔道,以故内地商民外番贸易,鳞集星萃,街市纷纭,每逢八栅尔会期,摩肩雨汗,货如雾拥。”[4]可见巴扎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
1.2.4 周期规律的开集时间
巴扎的开集时间与宗教历法和物质交换习惯联系紧密。一方面,周期为七天的巴扎与宗教历法相关,很多巴扎都按照星期排列,有其特定的规律;另一方面,巴扎的产生得益于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拥有剩余物资交换的条件,形成自发性交易的行为习惯,并逐渐默认了这样有特定规律的开放周期,继承了这种小规模内向型的经商传统。
2 民俗文化型集市空间
2.1 民俗文化符号的多元展示
首先是民俗文物历史展示。以伊斯坦布尔的市场前广场为例,其公共座椅采取蓝白相间的民族纹理,在优化街区面貌的同时能够唤醒当地的民俗文化意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使用土陶色元素,打造国际化、民俗化的巴扎集市建筑,文物挖掘和文化挖掘在这里成就了无形的对应。
其次是民俗服饰纹样展示。最常见的装饰纹样往往为新疆传统衣帽图案纹样,在空间中其实不需要刻意营造,商品本身就有文化展示作用。精美的手工艺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整齐排列和布局,在陈设空间中成为独特的“活文化”。
最后是民俗建筑风貌展示。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传递着城市文化信息。北疆的房屋建筑与南疆的高台建筑大不相同,多采用一字平顶式建筑格局,规整且厚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需求,故建筑造型元素加以组合连接,形成排列式、散点式、网格式、连缀式和组合式等形式,并被灵活运用于集市空间中,非常有趣。
2.2 民俗活动丰富集市空间
2.2.1 商品交换促进商业空间形成
巴扎适当调整了商业销售形态,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线上直播、云购物等销售模式,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使年轻人能够迅速加入这个行业。对消费者而言,商品种类多、新鲜有趣且价格十分低廉,带着“淘宝”的心理逛巴扎总不会空手而归。对经营者来讲,巴扎从不拒绝自力更生的商人,摊位费用极低,售卖空间开放,是包容性极强的经济平台,为朴实的劳动人民提供了自食其力的谋生空间,使买卖在这里形成良性循环。
2.2.2 民族交流打通社会空间
如今被超级市场、电子市场等冲击的巴扎集市已无法满足人们的购买需求,而新的社会关系在交往空间中再次萌发。巴扎集市延续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无界限的文化空间,强化了人们的沟通交流[5]。人们热衷于聚会。在饮食交流中,巴扎内部餐饮特色得到了延续,甚至走出新疆、走出国门,在这里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礼仪,对促进民族关系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2.3 娱乐游戏传承文化空间
空间需要充当媒介,根据场地大小定性活动。大型集市空间被特定规划,一般面向街道,建筑体量大,是文化输出的主力军。如新疆国际大巴扎,其中开展的大部分文化活动旨在进行旅游宣传,空间较为开阔,内部环境干净整洁,门面整齐划一。中型巴扎空间具备优良的适应性和兼容性,模糊游客和居民的界限,具备旅游文化特征。比如伊犁大巴扎前广场鸽子成群,兼备情怀和情趣。小型巴扎空间以服务当地居民为主,通常是点状分布辐射周边村庄,这里有供人即兴唱跳的舞台,还有圈地而坐观看斗鸡的传统游戏空间,独立表演的人也能见缝插针。无论规模大小,巴扎都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传承民俗文脉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支持。
3 民俗文化视角下的巴扎集市空间设计研究
3.1 区位分析
新疆伊宁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城市建筑分布形式多以庭院为基础,一字排开临渠而建,在主街空间向街道的方向延伸,直达聚落边缘。总体而言,以潮湿为特征的城市气候令其成为新疆大陆沙漠干旱区的“湿岛”。设计考察伊宁市老城区东梁街T形岔口区,来往人员密集,作为曾经的市中心,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风貌。场地总长约84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北边是湿地,周边是居民楼及古旧建筑群,交通较为便利。
3.2 现存问题
巴扎虽然热闹非凡,但是由于开集爆发式的聚集效应,因此集市较为混乱,人流量庞大。根据调查了解到当下年轻人对巴扎的关注度不高,追求更便捷的交通方式和现代化的景观公共设施。中年人大多生活节奏稳定,追求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希望回归传统巴扎。老年人对巴扎热情高涨。如今超级市场在逐步影响巴扎的地位,其商贸特性逐渐被削弱。集市人流量大,老人携带幼童的情况居多,存在拥挤及孩童走失问题。在面积较大的开阔场地,没有停留区和休憩点进行缓冲,也没有遮阴避暑的林荫处,导致集市冬冷夏热。
3.3 巴扎集市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城市和地区景观环境长久以来积累的民俗、精神信仰等展开设计,令其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并展现场地的人文特征,在新景观环境中达到增强人们对场所环境认同感的目的,为场所的再利用提供可能性[6]。设计采用呼应维吾尔族特色的基础图案,如方形、菱形、十字形作为平面基础造型进行场地划分。除集市之外,场所又分为多个特色景观节点以丰富空间。
3.3.1 民俗文化到空间元素的转译
基于地理文化符号的形态提炼出绿洲新的基本样式,形成绿洲元素,运用到集市空间设计中,分化文化形式,转变新鲜体态。从文化活动来看,斗鸡、弹奏等活动对赶巴扎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块土地上,两只健美的公鸡,三圈凑热闹的群众,构成了巴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设计师打散了传统扎堆娱乐的形式,预留地作为斗鸡场所,将打散点作为基点抬升呈高低错落的方体盒子,以便观看斗鸡的人以坐、踩、垫的形式调整观看视野,有效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从艺术角度来看,维吾尔族手工艺是直观的艺术体现,将装饰纹理搭配维吾尔族传统工艺艺术,形成光影小品艺术。新疆砖雕、砖门、砖墙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工法,将铺装手法变形结合,形成特色景观小节点、景墙等。
3.3.2 民俗文化的集市空间营造
提升空间流畅度。基于人群需求增添相关等候空间和休闲空间;地摊空间密集且杂乱,由于扎堆售卖,靠后的摊位基本难以得到展示,故梳理摊位流线,尽可能更全面地展示各个摊位;板车流动空间相对灵活,人多时容易造成拥堵,可调节其活动路线和范围;巴扎的缝隙空间造就了十分独特的售卖形式,灵活自由,不宜作出调整,建议保留原始售卖面貌。
3.3.3 更新文化活动节点
中心广场的设计灵感来自新疆绿洲文明,用石膏層层堆叠错落搭建台地空间,石膏是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装饰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防火功能,运用于广场造型中显得非常大气,具有鲜明的异域风情。空间内部种植特色植被,野花草造就了新疆的景观特点,允许其自由生长也符合城市特征,不需要过多干预花草,形成异域绿洲,人在此停留休憩等如同栖息在绿洲之上,再点缀新疆特有的红砖作为树池、花池,营造出绿洲原始野趣。休息空间主要分布在东侧出口,以十字纹为元素,用200×200 cm的五个正方形拼合构成一个十字座椅。地面铺设南疆黄砖和色彩丰富、光滑圆润的乌尔禾卵石,既防滑又美观。搭配乡土树种白蜡,形成夏季遮阴、冬季晒阳的效果。
3.3.4 多层次的空间体验
由于巴扎具有规模性和时效性,因此需要格外强调空间的多重利用。保证在无市无集的情况下仍能高频活动,或季度使用。打造全天候的实用空间。大型的面状巴扎基本全天开放,需要更多休憩娱乐的活动空间,利用“白+黑”的空间模式,白天正常营业,傍晚融入城市夜生活,持续保持巴扎的活力。对于中型的线状或条状巴扎,在保证其交通顺畅的情况下,沿街打开外摆空间和休憩空间,保证商业空间和休憩空间的高度黏合,为人群容纳、摊位预留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各民族社会交往与文化输出。剩余的小型点状空间本身体量较小,商品类别少,开集和闭集都更为自由,自然空间环境就格外重要。可依靠乡村植被打造层次分明的乡野景观,使巴扎在完成其基础的商贸功能之外,成为人们交流聚集的场所。
4 结语
巴扎是新疆人民的集市,是交流会客的物理空间,也是他们栖息的精神场所。民俗文化与地域特征将巴扎与传统市集区别开来。自新冠肺炎疫情政策调整后,人们置身巴扎再次感受到经济活力,得到了情感慰藉,促进了文化交流。虽然当下对市集有了城市性规范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巴扎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贸易习惯,故摊位型、地铺型等传统风貌还须以人民需求为本。优秀的民俗文化不仅能使城市空间焕发活力,还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形式。充满乡土烟火气的巴扎承载了多民族共同繁荣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陈宗荣,张云,格桑卓玛,等.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学理思考[J].中国藏学,2021(1):16-26.
[2] 赵雪婷,孟楠.巴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空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21(3):111-114.
[3] 松筠.钦定新疆识略(十二卷首一卷)[M].哈尔滨:文海出版社,1965:43.
[4] 椿园七十一.西域闻见录(卷2)·新疆纪略下:兰州,中国西北文献丛书[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出版社,1990:103-104.
[5] 道克西.游客-居民刺激的因果关系理论:方法学和研究推论[C]//旅游研究协会第6届年会会议录. 1975:195-198.
[6] 聂李虎,过伟敏.家乡的延续:文化传承下的农村新集市[J].设计,2019(19):39-41.
作者简介:高悦(1997—),女,新疆伊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