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二重对立
2023-06-22辛莹琪
辛莹琪
内容摘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散文代表作品。《桃花源记》仅320字,但在这千古名篇中却有着诸多值得探寻的矛盾对立,学界对《桃花源记》的内涵及其对立关系始终存在诸多争论。故本文将从二重对立的角度,对《桃花源记》中的矛盾对立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桃花源记》 二重对立 陶渊明
作为语文教科书中经典篇目的《桃花源记》,传颂千古而不衰,历久弥新而不败。《桃花源记》一文中所蕴含的价值,受到历代文学学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教学设计要遵循三维目标要求,要体现核心素养要求,[1]这在《桃花源记》中均有所体现。古朴的知识价值昭昭在目,但其中所蕴含的美學价值与情感价值却相对隐晦。文中,对桃花源内外的描写并不都开宗明义,而是通过多重对立的手法进行描写抒情,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空间层面与思想道德层面的对立,即文中的二重对立。
所谓二重对立,即当对立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出现的时候,即使另一方没有出现,也可以自然地想到另一方。作者所写桃花源,便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现实社会,这也正是作者的真正用意所在。而要想通过描绘桃源世界来映衬现实世界,并清晰认识《桃花源记》的价值,首先就要探究文中所蕴含的二重对立的思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衬托出了另一空间的社会样态;文中人们“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善良、热情,油然让读者联想到现实社会自私自利的人们。下文将对《桃花源记》的二重对立思想展开深入探究,以期挖掘《桃花源记》研究的新视角。
一.朦胧美——空间层面的对立
对《桃花源记》的争论,主题之争为最。如对东晋王朝、刘宋王朝,乃至对整个黑暗历史时代的批判说;纪实派的避世隐逸说;认为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幻想的理想说;认为《桃花源记》中既展现隐者的生活志向,也展现儒者政治关怀的多重意蕴说,[2]等等。但是笔者认为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更倾向于理想说,“虚构的乌托邦”般的理想社会。因此,本文将从桃花源的“虚”与桃源外社会的“实”,即理想与现实两个角度,透视《桃花源记》空间层面的对立。
(一)虚与实的对立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写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让渔人感到十分诧异。其中良田、美池、桑竹令人赏心悦目,土地宽广而肥沃,屋舍排列整齐,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到处都可以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这种鲜见的景色与宁静平和的社会氛围令渔人豁然开朗。作者虽没有过多地描述现实社会,但是从渔人“甚异之”“豁然开朗”的表情看,足以看出渔人对这样的桃源美景很陌生,很诧异,且从未见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渔人所处的社会与桃花源截然相反。
渔人所处的社会是东晋元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而桃花源中却是井然有序,安静祥和,怡然自乐。桃花源人民的怡然自得与现实社会的压迫剥削形成对比;桃花源和平安宁的生活与现实社会的连年战乱形成对比;桃花源人们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生活与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的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形成对比。[3]可见,对桃花源中的社会,当时代的人们未曾听闻,且无法想象。
陶渊明通过虚景实写的写作手法,利用渔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桃花源世界的景象,加之渔人与桃源人的对话,使得人们认为桃花源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真实的,不禁让人心生向往之情,这也正是陶渊明创作的高超所在,但是一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似乎又暴露了桃花源的虚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表明桃源中的人们在衣着上与现实社会并无大异,但后文桃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之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避秦时之乱至东晋元年,在长达500余年的时间里,桃花源的人们衣着却还是悉如外人,这显然不现实。可以断定,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不复存在,甚至完全虚构。由此构成了桃花源的“虚”与源外社会的“实”的对立,具有浪漫的虚幻色彩的桃花源,让人们产生了追求美、创造美的冲动,也在思想上给人们一种美的熏陶。
(二)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勾勒出了为后世所向往的人人丰衣足食、和平安定的世外桃源,这也被视为“中国式的乌托邦”“理想中的乌托邦”。“乌托邦”意即没有的地方,是想象中的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也指不能实现的理想。桃花源是理想的生存空间,而桃花源外是现实的生存空间。陶渊明利用理想社会的“美”来观照现实社会的“丑”,用理想的“和谐”抵触现实的“黑暗”,理想与现实相互碰撞,完成人生理想的抒发。[3]
理想社会的“美”包括景物美、心灵美,桃花林中没有其他杂树,像人的心灵一样单纯、洁净,花草鲜艳而美丽。小路上的落花交相辉映,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桃花美景图。渔人进入桃花源,见到桃源人,听闻桃源事,才知桃花源一片祥和,没有剥削,没有斗争,桃源人民都怡然自乐。对待外来客人热情款待,源内人民皆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文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明了在桃源世界中没有政治的条条框框。在桃花源中,并没有统治者而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所以他们怡然自乐,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怎么会存在呢?现实社会中统治者只手遮天,甚至晋朝的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实行按照土地亩数进行税收的政策,严重的税赋和苛政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3]现实社会的“丑”在《桃花源记》中是隐晦的,但是通过与理想社会的景物美、心灵美进行对比,现实社会的压迫剥削,以及以渔人为代表的自私自利便显而易见。
《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生活安逸,虽渔人看到的是“往来种作”的忙碌景象,但相较于现实社会生活较为闲适。现实中的人民生活不仅有劳作的忙碌,更有战乱、剥削的摧残。因而渔人在桃源中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后,桃花源的村民们听后“皆叹惋”。与桃花源内人们的生活比,现实社会的人们只有向往,甚至就连高尚人士刘子骥听闻桃花源后,也想要一睹理想社会的富足祥和。陶渊明利用种种细节描写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通过对桃花源的构想,把理想的光环带进了现实社会。文中理想的桃花源世界不仅是陶渊明对“美”的幻想,也是当时社会人民对“美”的向往,更是给今天的世人带来了“美”的体验。
由上可见,《桃花源记》借助渔人的视角展示了空间层面的对立,给人以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的感受。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本就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渔人探访桃花源上,加之“虚”与“实”、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更加突出了桃花源美丽的自然风光、安定的生活环境、幸福人民的生活。如此美景极容易触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让人们感受到桃花源若有若无的朦胧美,使《桃花源记》的美学价值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意志美——思想道德层面的对立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没有直抒胸臆,没有借景抒情,但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却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便是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巧妙所在,也是思想情感的深邃所在。因而,想要探究《桃花源记》的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作品中的思想对立、道德对立,以及文本背后陶渊明自身内在思想的对立。
(一)人与人的道德对立
有学者认为社会对人性的完善起較大作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必定会接受社会的一定规范。因此,社会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性的完善程度。《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本善,桃源中的人们生活在淳朴的社会中,保持了人的本性,而现实社会的人们生活在礼坏乐崩的世界中,他们的人性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善良、单纯。可见,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桃源人和现实社会人在道德上可能会形成对立。在《桃花源记》中,作者虽然没有过多撰写现实社会的人们,但是文中所塑造的渔人形象却是当时社会人民的一个典型代表。
桃源人的形象是展现了道德对立中“善”的一面,他们天真、淳朴、善良,而渔人对于桃源中的人们来说,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但是桃源人却对渔人的到访没有丝毫的防备之心,把渔人视为贵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他们对待渔人的这种热情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的做法,而是得知村中有客,人人都拿出好酒好肉,表明桃源中人们的淳朴热情是他们真性情的彰显。
反观渔人,虽仅仅停留在桃花源几天,但是他享受到了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了解到了桃花源的渊源。渔人离开桃花源的时候,桃花源的人们告诉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很快便把桃源人们的善良与热情抛之脑后,走出桃花源,渔人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从他一路做标记的行为看,是想要把这样一个“如梦仙境”昭告天下,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果不其然,回到郡城的渔人,立刻将自己在桃花源的所闻所见禀报太守,并带领一行人寻着曾经的标要再次探访桃花源。但是他们找不到任何标记,不复得路,最终以失败告终。
由上可见,渔人只顾着炫耀自己的惊奇见闻,并想借此邀功寻赏,完全不顾桃源百姓们的嘱托与担忧。实际上,渔人等“寻向所志”却“寻志未果”,彰显了陶渊明对渔人的讽刺,即是对现实世界的人们不讲信誉、自私自利、毫无道德行为的一种强烈讽刺。突出了桃源人热情善良与渔人败德辱行的对立,是陶渊明极力推崇的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统思想的反映。陶渊明通过赞扬和褒贬两种截然相反的对立方式,巧妙地将《桃花源记》中人性的善与现实社会的恶凸显出来。
(二)人与人的思想对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与现实社会中只是追求功名利禄、自私自利的太守和渔人一类人不同。陶渊明有政治上的志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写出了陶渊明向上的精神,这就是陶渊明的早期思想的映现。但是他与当时代社会上的官员不同,他虽向往官场,但并不贪恋官场。在陶渊明所处的社会中,他找不到赏识自己的“伯乐”,久久不能升迁。因而,动荡不安的朝廷让他感觉到十分不满,他只能选择远离官场,隐退田园。正是因为陶渊明对黑暗、世俗社会充满了厌恶,所以他向往美好生活,《桃花源记》正是陶渊明向往美好生活的具体体现。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曰:“其间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他构建了一个人人有爱、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构建,已经超越了个人层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动荡不安的乱世,许多百姓流离失所,与桃花源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陶渊明虽隐退田园,但是他并没有完全退出社会,退出世俗,离群索居。陶渊明因厌恶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而隐退田园,但是他却深入底层百姓的现实生活,同情劳动人民的苦与悲,并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提出了无声的批判与控诉。[3]
“忽逢桃花源”,古时候“桃”既是好运的象征,也是规避风险的有力武器,既关乎平常百姓人家的美好生活,又联系着家族国家世世代代的繁衍与繁荣。[4]陶渊明选择写桃花,似乎向我们传达的是他祝愿百姓能有一个快乐安宁富足的生活,他更希冀百姓能逢凶化吉并免遭战乱流离之苦。因此,对桃花源的构想体现了陶渊明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人的思想与当时代人们思想的一种对立的反映。
(三)隔世思想与入世思想的对立
陶渊明写桃花源而意不止于桃花源,仅从渔人的视角看桃花源的美景,很难看到桃花源真正的精神内核。[5]想要探寻桃花源的精神内核,就要从源中人的视角切入,分析桃花源的存在。桃花源得以存在,一是桃源先人为了躲避秦时战乱,来此“绝境”。二是桃花源中人不再出桃花源,与外世“间隔”。文中的“绝境”是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间隔”之意为隔绝、不通音讯,这两个词的表面意思都是指桃花源的空间处于封闭的状态。但“绝”和“隔”有更深层的含义,意为“自闭”与“阻止”。[6]
实际上,这里是体现了陶渊明的隔世思想,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不仅仅是桃源人不想外人知道这里,更是作者认为现实社会庸俗、腐朽的人不配来此绝境。陶渊明厌恶现实社会的各种丑陋,他想要与现实社会隔绝,陶渊明热爱桃花源,想要保护桃花源。即使是南阳刘子骥也不例外,他欣然归往,但也只能停留在“未果”,由此更加凸显了陶渊明对于桃花源的保护之心。桃花源是人间天堂,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陶渊明对桃花源极其珍爱,满心追求。因而,陶渊明构想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抒发了他对美好社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陶渊明虽厌恶现实社会,但却构想出了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他想要彻底摆脱政治的束缚,但基于现实他又不得不入世,暂且生存在这黑暗、腐朽的世界当中。陶渊明的入世思想也体现在他看到了现实社会黎民百姓的痛苦与磨难,他创作《桃花源记》为人们提供了对美好生活想象的空间。因此,从陶渊明个人的角度看《桃花源记》中蕴含着强烈的“隔世”思想,而从社会大视角看《桃花源记》也是他“入世”思想的一种体现。陶渊明不为势力所动摇的忧国恤民的思想,桃源人纯真、善良的道德情操,是《桃花源记》情感价值的生动体现。
综上,《桃花源记》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篇目,对它的研究如果按照传统思维对《桃花源记》进行解读,可能会停留在知识层面,很难探索出新内容。因此,本文试图从二重对立着手,通过对《桃花源记》二重对立的初步探索,我们可以发现《桃花源记》的种种对立,让我们对作者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文章的主旨也有更深刻的感受与体悟。
参考文献
[1]张燕.《桃花源记》文本解析与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2020(06)
[2]张鸿雁.《桃花源记》的文本分析和教学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龚陈.《桃花源记》的哲学思考与现实观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下旬),2022(07)
[4]范宇佳.《桃花源记》的理想与现实[J].文学教育,2022(10)
[5]蔡银辉.《桃花源记》的多维价值与教学策略探究[J].黑河学刊,2019(09)
[6]吴铭月.于忘中得 于寻中失——道家本体论视域下《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J].中学语文,2022(10)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