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浅论

2023-06-22肖立成

文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罗贯中三国演义

肖立成

内容摘要:刘备形象,众说纷纭,就“拥刘反曹”这一主题而言,刘备是一个工于心计,城府很深的“仁君”形象,他提出“惟德可以服人”,重视民的作用。就雄才大略而言,其机谋干略可与曹操媲美,他的性格以长厚为主,但也有骄傲、刚愎自用的一面。刘备虽未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但却有一种悲壮美,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 罗贯中 仁君 拥刘反曹

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的《三国演义》,它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大动荡时代,它引人入迷的故事情节,传遍家家户户,它的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仿佛还活在人群之中。刘备,自以其仁义忠厚而获得人们的喜爱,可对刘备形象的评价,却颇有争议。

有的认为:刘备是封建时代忠、仁、义的代表,他对上忠,对下仁,对友义,却有近伪之感;有的认为:在历史上,刘备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被描绘得软弱无力,赤壁之战,他当是主帅,却被搁在一边,让孔明、周瑜操纵全局;他行军作战,任由孔明摆布,活像个傀儡!有的认为:刘备只不过是“仁君”的抽象,是个类型化的人物,缺乏个人的特性,他的形象是多么苍白!读者之所以喜欢他,并非这个形象有什么艺术魅力,而是被暴君暴政压在底层的、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人们愿望的反映,他们希望有这样的仁君出现,使其能摆脱悲惨的处境。

以上说法,有其成立的道理,但如果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照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的动机,就不难看出,刘备既是爱民的“仁君”,又是一代雄才,既是长厚和重义的代表,又是刚愎自用、骄傲的人物,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有血有肉、性格深沉而复杂的典型的正面人物形象。

一.“仁君”刘备

刘备这个“仁君”形象,是作者美化的人物,是作者政治理想的化身,罗贯中出生于元代末年,当时社会矛盾尖锐,他痛恨元王朝的黑暗统治,和当时受压迫的汉族人一样,都希望恢复汉族为主的政权,所以他在《三国演义》里自然而然流露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拥刘”是由于刘备“仁慈爱民”,“反曹”是由于曹操“奸诈害民”,它的实质是倡导“仁政”,否定“暴政”,所谓“仁政”,主要是指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它有利于发展生产,也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人民把实行“仁政”的君主赞为“仁君”,把实行暴政的君主称为“暴君”,在“暴政”之下,人民总是憧憬和怀念历史上的仁君,即比之暴君,对人民压迫,剥削较轻的好皇帝,刘备,当然是这样的好皇帝,为人民所渴望,因此,作者就按照其政治理想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来加以美化,在封建社会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就施行仁政,让人民活下去或过得好些,是为了“邦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虽有其严重的局限性,但用唯物史观去考察,它在封建社会里,还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它给处在漫长黑夜的人民带来一点光明,是受人民拥护的,它在刘备身上体现最为突出。

(一)以“仁”为核心

“仁君”的核心是“仁”。在作者笔下,刘备平素“仁慈宽厚,有长者风”,他认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刚到安喜县就任时,“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对新野的治理,“军民皆喜,政治一新”。他爱民如子,当曹操追兵逼近时,他仍然不愿意抛弃追随他的荆襄之民。他当上汉中王后,“东西两川,民安国富,田禾大成。”他再次守徐州时,招谕流散人民复业。刘备之能为君,得到人民拥护,是因其爱民,处处以百姓为重。背叛袁术后投靠吕布,驻军沂都、琅琊两县的韩进、杨奉二将,纵兵掠民,人人嗟怨,与之相邻,在豫州驻军的刘备于是摆设宴席,诈请两人赴宴,席间,以掷盏为号,使关、张杀了他们,降服其众。由此可见,刘备处处以“仁”待民。他在桃园结义时就怀有“上报国家,下按黎庶”的愿望,并懂得成大事者一定要以人为本,因此就施行“仁政”策略,每到一个地方,便安抚农民,因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作者为突出“仁”,就用曹操的以残暴害民形成鲜明对照,“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和曹操的措施相反,事情便可成,也不因为小利而失信天下,这是“仁君”的真实写照。

(二)工于心计、城府很深

刘备的性格深沉而复杂,如果不细心阅读,便会觉得刘备这人只不过是“仁”字的抽象,一幅正人君子的脸孔,如果细心观察,始知此人真不简单!第31回写刘备被曹军打败后,于沙滩上与众将聚饮时,他对众将“数语呜咽慷慨,令人泣数下行。”对刘备的心计,毛宗岗分析得极为细腻透切:刘备和诸将聚饮的时候,爱惜众人,遣发众人,正所以留住众人也。刘备先后投靠曹操、袁绍、吕布、孙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计,和曹操,先是依附后反目为仇;与袁绍,先敌后援;与吕布的关系,先为敌后交,后交又为敌;与孙权的关系,也是几番变化,最后成为援助的人。由此看来,刘备善于运用睿智的眼光,审时度势,结利而交,并且是一个不甘居人下的人,一有机会便“反客为主”,他在与这些人相处的过程中,都没有让人看出其内心世界,都没有觉察出其背后的动作,这说明刘备善于隐藏其有心计的一面,而只让人看到宽厚的一面,可见其城府之深。而对刘表,他卻始终如一,是否真的如此?非也,刘备迟于取荆州,说明其有深谋远虑,他考虑问题,不是只从一时之利,而是从长计议,如他入川不听庞统杀刘璋以代之的计策,而是先从收拾人心着手,因为他深知要保护好城池,必要人心归附,人心不服,谁为之守?如敌兵临城下,内变必作,虽得之,必将失之,又负不义之名。他迟于取荆州也同样是这个道理,确是“未为失算耳。”

刘备性格深沉,甚有城府,与司马懿一样,善于运用韬略之计,刘备投靠曹操时好比栖身虎穴,因为曹操猜忌多疑,动不动就杀人,况且他认为刘备是天下英雄,且又有皇叔身份,如果刘备行为稍微越轨,一定会遭杀身之祸,可是刘备运用学圃、闻雷拾箸等计谋才得以免于祸患,最后抓住机会逃离了虎口,其韬晦之计是为了保护自己,从这里我们也能感觉到他是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人。

二.一代雄才

刘备是一代枭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富于机谋干略

刘备的机谋干略,可与曹操媲美。当曹操设“二虎争食”之计使刘备与吕布互斗时,刘备知之权且应命,暗中将之告知吕布,使彼不疑己而合力抗操,使计策失之落空。

当曹操想控制刘备于身边使用时,而刘备知虎穴栖身之危,为了防备曹操陷害,就在自己的住所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使用的是韬光隐晦的方法。在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因怕与董承合谋操贼的阴谋被袭,因此在听到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大吃一惊,手中所拿的匙箸,落到地下,可急中生智,乃乘雷声从容俯首拾箸,将听到话语掉筷子的缘故,轻轻地加以掩饰,确是随机应变信如神。

刘备在知公孙瓒已死,想知子龙下落时,想脱身曹操,就借口截击绍而溜之哉,而操没有及时察觉到。

刘备用军打仗也善机谋,颇有谋略。“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面对贼众,大呼“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诱敌深入,伏军杀敌。正因此,国势渐强。

(二)因事因时采取不同的策略

刘备因事因时采取不同的策略。提倡不杀吕布,是留下和曹操匹敌,白门楼劝说斩杀,是害怕吕布成为操的羽翼,“不殺”与“劝杀”,自有它的深意。接受陶谦让徐州,不接受刘表让荆州,不夺同宗之荆州而受同宗之益州,因时势不同之故,受荆州则恐人言乘人之危,失人心焉,而领益州牧则不同。同样,对杀车胄事,与关公意思不同。主张不杀,因为那时衣带诏没有泄露,董承谋没有暴露,还可以和曹操羁縻不断绝关系,还可共谋其事,后车胄被杀,操派刘岱,王忠来攻,二人先后被云长、张飞所擒,刘备还其原军马之归去,此时备兵力不足而待敌也,这也是制敌的一个谋略,兵强马壮之后,就采取了和曹操对抗的政策。

(三)用人决策不凡

作为三国鼎立的蜀国君主,刘备用人决策不凡。首先是用人方面,“三顾茅庐”是礼贤下士的典范,由于孔明的“隆中决策”基本上符合客观形势的发展,刘备加以采纳,对刘备集团的兴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继孔明之后,又得庞统,水镜先生云:“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兼而有之,其势更强。

刘备之所以得士,还因其决策得当:一、善于择人。玄德结交两个异姓之弟而得他们的死力,丁原结交一个异姓之子,却受其摧残,这是有原因的,一是选择弟弟而把他当弟弟看待,弟所以当弟;一是不择子而把他当成儿子,子其所以不当子的缘故也。从吕布、关羽、张飞及丁原比较看,更可知玄德的了解、察觉人才。二、诚心爱贤。当刘备与徐庶分别时,不忍心离别,送了一程又一程,泪下如雨。就连徐庶离去,也哭道:“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含泪远望,却被树林阻隔,拿鞭指着说:“吾欲尽伐此处树木,因其阻望元直之目也。”正因其诚,所以徐庶能够走马荐诸葛,作为报答之意。三、以义结士。刘备无论对将士,对民,以义贯之,这与曹丕对亲弟互相残杀不同,也和曹操的权术和欺诈形成鲜明对比。四、善于知人。对士能够真心相待,信任他们,不加怀疑。他一看到赵云,就十分喜爱,百分爱惜。在长坂坡时,糜芳、张飞都认为赵云投奔曹操去了,他却坚信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五、义释前仇。张任射死庞统,擒张任却不记仇,招降之以为己用,而这与项梁被章邯射杀,项羽折箭发誓,刘演被朱鲔谮杀,光武指河发誓是恻然不同的,这与曹操不记杀典韦的怨恨而接纳张绣,孙权不记杀凌操的怨恨而接纳甘宁是相同的。

(四)富有大智大谋

作为英明的统帅,无疑具有大智大谋,他之所以能无敌于天下,是由于善用“众力”“众智”,孔明的“隆中决策”和其它决策,甚合其意,无一不听从之,所以孔明能放开手脚,充分发挥其才智,刘备事业也蒸蒸日上,得荆州后又西向西川,而刘备的英明,不仅在于他善纳良策,还在于他明于决策,入川之初,庞统、法正劝刘备在席间把刘璋杀了,他坚决不同意,后又想效鸿门宴杀之,也被他及时制止,因为他知道:若乘刘璋之来而杀之,不足以服酬人心。他以前辞徐州,不取荆州都是因为怕不得人心之故,正因为刘备重视人心的向背,他一到达葭萌关,就严禁军士,施行恩惠,安抚民心。刘备决定取川时,庞统提出取成都、取涪城、回荆州三条计策,刘备从去葭萌取成都的中计,实际是取下计,他缓取,实际上是为了得民心,这就充分体现了刘备决策之英明。

三.长厚和重义的代表

刘备是长厚的形象,他从不作损人利己的事,刘表见他的坐骑极其英俊,顿生爱意,立马相送,后表听蒯越讲这是匹的卢马,骑则妨主,遂送还,伊籍也劝他“此马名的卢,公岂可复乘之”,后提出先让人来骑,刘备不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长厚的一面。

以仁义攻心。读《三国演义》,读者心情随着刘备的胜败起伏不平,刘备胜便眉飞色舞,刘备败则郁郁不欢,甚至流涕,其何以感人如此之深?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刘备的仁义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愿望。作者塑造刘备形象主要是突出仁义,写其以仁义结民心,以义结将相之心,概言之,以仁义攻心,故深得人心,正因其善于攻心,故得人民爱戴,将相拥护,事业始能顺利发展,从立锥之地到囊括荆益两州,从织草履的平民成为西蜀之主,也因此,刘备这个形象别具风采。

刘备从桃园三结义时起,就成为义的代表。刘备的义有二:一是义气,其“桃园三结义”给人印象最深。长坂一战,刘备家破人亡,关羽被擒,张飞流窜他乡,但为了义,他们经过严峻的考验又汇聚在一起,即使后来刘备贵为天子也没有忘记“桃园三结义”之义,他闻关公在荆州遇害,痛不欲生,誓要伐吴为弟报仇。由于刘备以义结交,故深得部属之心。一是义举,就是“桃园三结义”的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也是以这种义为号召,广招人才以为己用,继关、张之后,死心塌地追随他的是赵云,赵云不事拥有四州之众的袁绍和独霸一方的公孙瓒,是因鄙视他们无救国救民之心。高卧隆中的孔明,不北投曹操东依孙权,而愿出山辅佐,除了感其三顾的殷诚外,主要是敬佩其“义举”,即求贤是“救苍生”,为兴汉救民,就是义把他们紧紧连结在一起。

但我们也应看到,刘备施行仁义,并非他的目的,而是他图天下的手段,不如此,则不足以鼎立三足。他长厚的性格处处表现出诚的一面,辞徐州,摔阿斗,托孤孔明……有些人说刘备有伪的一面,这道理是站不住脚的,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要图统一天下的大业,不如此怎么能行。

四.性格弱点

刘备性格深沉而复杂,作者既刻画其长厚的一面,也写他自负、骄傲的一面。伴随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蜀都称帝后,就听不进正确的言論了。他不听从孔明计谋讨伐东吴,独断专行,征伐吴国时,吴国派出大将陆逊,马良就提醒他“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他颇自负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他将四十余营蜀兵,都移到山林丛密处,靠溪依涧,就水歇息,马良建议向丞相请教,此时骄傲的他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问臣相。”这时刘备已变得多么骄傲自负,独断专行!结果陆逊的一把火,就几乎烧光了他的全军。

尽管刘备是作者美化的人物,但从整体来看,不管他多么仁义,终究不免失败,因为他和谋帅们逆历史潮流而动,蜀汉集团所依靠的传统道德和理性原则并不符合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条件,刘备虽然失败了,却有一种悲壮美。

总之,刘备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仁君形象,是富有机谋干略的一代雄才,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很好的一个正面人物形象。人们谈起他,总忘不了两耳过膝,目能自顾其耳的天子相貌,总脱不了“桃园三结义”的美谈,总佩服“三顾茅庐”的诚意,总离不了鼎立三足的蜀国仁君形象,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M].(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J].杜庆源.雪莲,2015(33)

[3]《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悲剧性崇高美[J].赵亮.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07)

[4]《三国演义》的民本思想探析[J]. 孙玉.名作欣赏,2022(30)

[5]《三国演义》的文体性质与刘备形象塑造[J].王同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6]论《三国演义》刘备形象的多义歧读[J].彭知辉.中国文学研究,1998(03)

(作者单位: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罗贯中三国演义
湖海散人罗贯中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剑胆琴心向《三国》
三国演义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罗贯中与施耐庵(上)
罗贯中写《三国》趣事多
罗贯中识鸟济贫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