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新宠
2023-06-22张家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率越来越高。而城市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使工业纷纷迁出城市,其留存的建筑、构筑物等便形成了工业遗产。在国家提倡城市发展从依靠“增量开发”建设向“存量更新”转变的大环境下,工业遗产以其浓厚的工业美感、多样化的改造选择、可变的结构承载等特点,成为城市更新的热门话题。同时,其具有的产业融合、开放的建筑理念、深刻的时代印记等特点也使其在公共艺术领域广受认可与关注,近些年两者的结合也逐渐成为热点,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改造作品,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文章首先简述工业遗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特点,结合公共艺术视角阐述二者结合的基础与发展过程;其次利用建筑学、艺术学理论交叉分析方法,辅以优秀案例解析,研究工业遗产在我国改造的典型模式,总结出以艺术中心、商业办公空间、文创园区、景观公共空间为导向的四种典型的改造形式;最后分别分析其适用场景,以及各类改造形式与公共艺术的结合发展,并总结形成一套对工业遗产改造的分析方法。希望文章能为工业遗产改造在未来的实践提供参考,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工业遗产;公共艺术;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04
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病”日益凸显。自“十四五”时期以来,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由“增量开发”向“存量更新”转变,为适应新时期建筑对功能更新、文化发展方向的需求,工业遗产改造成为建筑设计的热门选择。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的艺术文化需求不断高涨,其中,公共艺术作为开放、普适的艺术形式,逐步受到市民青睐,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在此环境下,工业遗产凭借其独特的工业美感,逐步成为公共艺术的新宠,在特定时间节点相遇的两者互相影响,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1 工业遗产与公共艺术
1.1 工业遗产的产生
城市化是经济金融、产业配套、人口及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其空间表现为城市范围不断扩张、规划效用逐渐明显、土地利用日趋高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城市化进程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如以城市化率为主要参考指标,我国城市化可分为四个时期[1]:工业城市建造时期(1949—1978年)、城市体制改革发展时期(1979—1990年)、城市外扩整合时期(1991—1999年)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
在城市化过程中,第一个阶段所处的近30年中,我国大力发展工业,大部分城市工业区分布较广,也较为分散。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向周边扩张,原处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区逐步被纳入城市核心区域,“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使市内工业受限于环保、产业升级等因素,只得外迁。其留存的基础设施作为工业遗产,本无利用价值,但其因工业美感、大尺度空间等被设计师们相中,从而加以改造再利用。在功能转变、高效利用思想的引导下,改造后的工业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1.2 工业遗产发展与特点
自1978年始,前20年间,我国社会并没有对工业遗产有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工业与民用存在“对立”关系,使在工业区迁移之后,遗产多进行拆除、废弃处理;另一方面是出于对西方现代主义“高楼大厦”的向往,我国社会普遍存在“改造不如新建”的观念和态度。但近些年来,工业遗产作为大存量的新兴改造实体,逐渐受到重视。据统计,我国工业遗产改造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02年和2007年这两年呈现跳跃式增长。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发展方向的改变,中央文件鼓励城市发展应由“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在此影响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于2006年4月起草并发布了《无锡建议》,首次在我国以官方形式提出并明确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重视,工业遗产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除了存量大以外,工业遗产还有部分独有优势,主要展现为以下三点:从美学角度来看,其建筑风格具有时代特点,保留了工业文化的印记,蕴含独特的工业美感;而从改造选择来看,工业遗产建筑尺度普遍较大,可以承载多样的功能类型,适用于多种改造方向,可利用手法较为丰富;最后一点则是改造难度较小,工业建筑为工业生产而建造,结构强度高,从技术方面实现各类改造的难度不大,改造的可行性较强。
1.3 公共艺术与工业遗产的结合
公共艺术是指处于开放空间的艺术作品。区别于传统艺术个体的私密与封闭,公共艺术以开放性、公共性为前提和主要特征。早期的公共艺术主要包括雕塑、涂鸦、绿化设计等,多是由传统艺术形式结合公共性特征转变而来,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建筑及构筑物也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尺度较大,细节较为丰富,可为观者提供多维视角的体验,由此逐渐在公共艺术领域受到关注,也诞生了许多优秀案例。位于伦敦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自2000年起每年邀请建筑大师为其设计开放性临时展馆,并将展馆作为艺术品的一部分对外展出,集合了建筑与公共艺术的优点,收获好评无数。
随着社会对环保、集约等观念的重视,“发展与再利用”观念渗透进公共艺术领域。而工业遗产建筑以质朴的工业美感、开放的建造理念、深刻的時代印记等因素成为公共艺术的新宠,国内各地也进行了不同改造类型与模式的尝试,并出现许多优秀案例。总的来说,工业遗产改造不仅是公共艺术的全新表现形式,还是城市历史文化与现实发展的联结,发展前景比较明朗。
2 我国工业遗产改造典型形式
通过前文对工业遗产产生、发展及公共艺术的论述,对工业遗产及其艺术化改造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文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各类改造形式,分析空间操作手法,深入研究改造的典型形式。
2.1 以艺术中心为导向的改造形式
工业遗产建筑因空间开阔,文化印记突出,与公共文化中心需求相契合,所以在实际项目中,以艺术中心为导向的改造形式一直是工业遗产改造的首选。根据现有研究,将我国工业遗产改造成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建筑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而且其中近80%的工业遗产改建都具有文物身份。此类改造形式可包含展览、社区活动、阅读等开放功能,且改造后的工业遗产本身融合了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民用建筑的特征,也可成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
济南中央商务区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造就是这种改造形式的典型案例,其由原济南第二钢铁厂轧钢车间改造而成。“二钢”本是济南知名钢铁生产企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运动,在市民之中知名度颇高。现留存改造的轧钢车间兴建于1970年,历经60余年风雨,见证了济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该车间主体南北长度246米,东西跨度21米,是CBD景观绿轴的重要组成部分[2],未来将承载规划展示、文创办公、美术展览等功能(见图1)。
在改造空间操作手法上,该项目采用了填充体加入、外挂楼梯等操作手法,根据原厂房的空间特征加入展览性空间、新闻发布厅等填充体,因为钢结构厂房跨度大,由四周山墙承重,中心还向下挖出1200平方米的地下室,满足物资存放等需求。此外,建筑的屋顶凸出部分(原采光井),在加装玻璃幕墙后被打造为观光平台。这个平台由采光顶、金属屋面、观光平台等几个部分组成,透过采光顶的太阳光,可以直接射入屋内,不仅能够实现观景与节能的双重目标,而且更能突出不同时代建筑艺术的碰撞,使其作为公共艺术更具观赏价值。
2.2 以商业办公为导向的改造形式
工业遗产地理位置大多比较优越,靠近城市中心。随着城市的扩张,其位置优势使其可以引入商业办公等功能,形成商业与艺术的结合模式,帮助其进一步发展,因有商业收益且支出较少,这类改造也是发展前景最為广阔的一类。同时,在公共艺术视角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吸引更多人参与项目,商业与工业、农业的产业融合也将激发创作的活力。
以WAU建筑事务所办公室为例,其位于深圳蛇口,改造自一幢邻海的多层仓库。建筑的南面为景观面,由此可看见不远处的渔港,其西侧为一座还在运营的修造船厂,工业氛围浓厚。办公室选址于仓库三层,并借助工业建筑的高层高置入夹层[3]。该方案在渔港旁进行改造,置入了第三产业,但并没有破坏原有的区域肌理,主要是因为其对建筑外部没有大规模改建,而是以修缮为主。产业的成功融合催生了艺术,许多公共艺术设计师在外立面进行涂鸦创作,连同建筑本体都已成为当地公共艺术的优秀作品。
在具体的设计手法上,虽然办公空间的改造尺度较小,但还是运用了置入楼板、局部通高等手段;办公室则在结构的支持下设计得尽可能通透、开敞,以满足实际需求;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工业涂装,与建筑师事务所的美学取向相契合。同时,打通楼板的设计使观者在上下两层可以进行视线交流,也为公司员工、公共艺术创作者、观赏者等各类人群提供了交流的空间,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
2.3 以文创园区为导向的改造形式
工业遗产以其保存完好的工业文化印记受到设计从业者青睐,而具备一定规模的工业遗产群体可与创意产业相结合,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区。这也是工业遗产改造与设计产业结合最为紧密的方式[4]。工业遗产群体包含的院落、建筑空间丰富,作为文创空间,可为创意设计、公共艺术创作等提供灵感。同时,设计从业者的集聚有利于互相沟通,形成产业集群,形成“爆点”,推动公共艺术发展。
此类改造形式的优秀案例有上海8号桥创意园区,其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园区原址为上海汽车制动器厂,在经过规划改造后形成了以科教、工业设计、出版等创意产业为主体的文创园区。园区内既包含体现现代主义设计的钢框架玻璃房,又保留了具有传统工业印记的桁架结构,还注入了编织表皮等时尚创意元素,通过改造过程中的或加或减,使原砖混结构厂房建筑转变为文创园区的标杆,也成为上海公共艺术的一处地标性场所。
具体的改造手法包括置入垂直空间、加建楼梯间、形成灰空间等,此多为解决建筑功能需求。而对一个产业园区来说,形式的一致性是设计者需要把控的重点。8号桥项目对厂房老建筑以保护性修缮为主,辅以钢结构玻璃体加建,加建部分虽承担不同的功能,但保持了形态的一致性(见图2)。此外,不同建筑的位置、功能不同,设计者也为它们选择了不同的改造策略,如针对开放性入口节点空间,采用了走坐结合的大阶梯,即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又形成了一处供创作者交流的空间。
2.4 以景观公共空间为导向的改造形式
工业遗产种类繁多,其中部分曾因工业需求,与城市内其他元素产生交集,如铁路、内河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彰显的工业文化也成为景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景观空间自带的公共性与美感则孕育了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补充。
上海滨江区域作为工业遗产景观空间改造的知名案例,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与历史地位。上海是中国工业的起点,黄浦江作为上海的内河,承载了许多工业职能,如杨浦滨江区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全长15千米的杨浦滨江岸线更是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其留存工业遗产的知名度与保护价值都比较高。在工业与景观的结合上,滨江景观设计引入了“活态遗产”的概念以加强观者的工业认知。例如杨树浦水厂,至今依旧承担着400万上海人的用水任务,水厂出水管位置与步道互相影响,设计者巧妙地将花园和水厂结合起来,以水厂外的防撞桩为基础,架起了全长500余米的空中步道,在解决了交通问题的同时,设计了高处的观景平台,提供不同的观赏视野。同时,步道中留存了水厂的泄压阀,不定时地喷水泄压,将工业氛围融入城市生态步道中。
在杨浦滨江南端,伫立着单体改造项目“绿之丘”。此项目原是黄浦江畔烟草公司仓库,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座六层的框架建筑。其虽然有相当高的保护再利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上位规划角度来看,此位置有规划道路通过,建筑本身成为障碍;从景观视线角度来看,其位处邻江且体量较大,阻挡了滨江景观视线的交流。
设计师结合景观建筑学与公共艺术理论,运用以下手法解决现存问题。首先,为满足城市道路需求,将建筑一、二层部分打通,仅保留支撑结构,使城市道路得以从建筑底部穿过。其次,削减原方体仓库体量,在南北两侧分别作连续退台处理,形成观景平台,处理建筑对空间的压迫及对视线的影响。同时,在退台上种植,与北侧规划绿地相接,形成“绿带”缓坡接入城市,结合建筑山形体量,给观者提供“城市山景”,形成一幅完整的城市景观图像[5]。此设计使建筑本体成为公共艺术展示品,加之其改造后包含的展览、创作等职能,形成艺术孵化器,激活了区域的公共艺术创作。
3 结语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中存量较多、工业美感突出、改造潜力较大的一种特殊建筑类型,在改造过程中与公共艺术相结合,重新焕发活力,对城市发展与文化艺术的传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对城市发展趋势由“量”转向“质”的关键时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艺术生态的升级皆为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改造典型形式的分析,希望为未来工业遗产的改造走出“中国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飞.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42.
[2] 郭学军.二钢老厂房华丽“重生”变身文服中心[N].生活日报,2018-08-10(S09).
[3] WAU建筑事务所办公室 参赛作品2[J].世界建筑导报,2016,31(1):32.
[4] 刘宇.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65.
[5] 章明,张洁,范鹏.叠合生长:同济原作设计实践对上海城市存量更新的探索[J].建筑学报,2019(7):12.
作者简介:张家榕(1997—),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