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模式

2023-06-22王杰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群文杜甫母亲

王杰

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会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那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教学模式呢?接下来,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群文阅读教学一般是以文本为基础的。其中的文本既可以是同类题材不同文体的文本,又可以是相同题材相同文体的文本。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将这些文本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去阅读。在平时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使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模式有以下两种:

一、“单文本+多文本”的教学模式

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多阅读相关联的文本,开阔其眼界,让他们系统地阅读一类文本或了解一个人物。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冯至的《杜甫传》,并要求他们绘制一张标明杜甫行踪的轨迹图。之后,我们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组织他们利用电子白板观看冯远征导演的话剧《杜甫》的视频(北京人艺版),让他们阅读杜甫的《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客夜》《倦夜》《旅夜书怀》《阁夜》等诗歌,根据诗歌的创作时间在轨迹图上标明它们的位置。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杜甫及其诗歌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布置这样的四个任务:

(1)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杜甫。

(2)观赏话剧,思考剧中演员的表演与《杜甫传》中的相关段落是否相符,并谈谈你对杜甫这一角色的理解。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导演设计了“杜甫用自己的诗稿糊窗户”这一情节。如果你是演员,你会如何演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阅读杜甫的诗歌,并针对其中的一首诗撰写读后感悟。

二、“ 文本+单文本”的教学模式

采用“多文本+单文本”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精读某一篇文本,让他们深入其中,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感受。

例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老屋小记》,了解史铁生及其“母亲”。这三篇文章均是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母子二人之间的情感,感受母爱的无私、深厚与伟大。

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人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地活下去。作者借助几件平常小事对母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作者非常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神态,對这些细节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通过对比来表现对母亲的深情。如“我”的暴怒与“母亲”的体贴;“我”对生活的绝望与“母亲”对“我”的鼓励;“我”对“母亲”病情的浑然不知与“母亲”对“我”的宽容等。作者通过记录这些平凡小事,刻画了一位坚强、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感激和怀念之情。

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思考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现“母亲”对自己的爱的。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好地体会作者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课后,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邶风·凯风》。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深感自责的诗,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邶风·凯风(节选)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这首诗,意在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母亲养育儿女的辛劳。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质,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阅读群文,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群文杜甫母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杜甫改诗
群文活动
杜甫与五柳鱼
给母亲的信
杜甫的维稳观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