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涂画笔记”打开幼儿探索之门

2023-06-21倪靓君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3期
关键词:涂画纸屑尺子

倪靓君

【摘要】涂画笔记是幼儿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的一种方式。教师可借助涂画笔记这一载体,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或者发现用涂画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在探究过程中,以涂画笔记中幼儿的“发现点”推进幼儿的探究,并以涂画笔记中幼儿的“探索点”为幼兒持续探究的源动力,为幼儿打开探索之门。

【关键词】涂画笔记;探索

涂画笔记是幼儿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的一种方式。幼儿阶段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以其掌握的认知及对原来的事物和材料为桥梁,通过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在反复、协调、修正中获得体验,并将自己的探索发现用自己喜欢的、理解的涂画或符号表现出来,从而打开探索之门。

一、抓住涂画笔记中的“疑惑点”,引发探索活动

在一次涂画笔记分享活动中,阳阳说:“在上次玩滑滑梯的时候,我看见灵灵从滑滑梯上滑下来,她的头发一根根地竖了起来,太好玩了。”只见阳阳的涂画笔记上画了圆圆的脸蛋,并用光芒状的线条表示灵灵飞起来的头发。这时灵灵激动地举起手说:“我也发现了!”于是打开她的涂画笔记册,指着她画的直线条说:“我也画了,上次我玩滑滑梯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头发‘飞起来了,真有意思。”对此,幼儿们都对这个现象感到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让头发“飞”了起来呢?一次由涂画笔记分享活动引发的探索之旅就此拉开序幕,这一个“疑惑点”不仅引发了幼儿对静电的好奇,更为后面不断推进探索的活动埋下了伏笔。于是,“有趣的静电”这个活动就开始了。基于幼儿“疑惑点”,教师生成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有趣的静电”活动以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为基本点,教师以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抓住并接纳、提升幼儿感兴趣的“疑惑点”,以幼儿好奇的事物或关注的“疑惑”话题、问题为出发点来推进活动的走向与发展,以解决疑惑点为导向,选择适宜幼儿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科学问题来开展活动,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探索者和发现者。同时,在活动内容选择和活动的推进上都从幼儿的角度来思考,抓住疑惑点,以问题的学习为导入去寻找、发现、探究原因,完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幼儿随时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去表达,他们不但尝试将自己看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同时看到同伴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符号表达,更是激发了他们后续探索学习、表达表现的欲望。

二、关注涂画笔记的“发现点”,推进探索活动

基于幼儿涂画笔记中的“疑惑点”,为了还原头发飞起来的效果,教师设计了探索活动“静电的秘密”。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今天我看到有的小朋友画了滑滑梯时头发飞起来的样子……你们怎么看?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1.推进活动,在材料情境中引发思考

基于幼儿的“疑惑点”,在活动一开始,教师提供塑料吸管、尺子、塑料棒,并在桌面上放了纸片、纸屑,让孩子们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纸片、纸屑跳起舞来。于是,孩子们说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灵灵觉得可以用图书角里的书本扇一扇纸片,纸片就会飞起来;小拳头说他可以用嘴对着纸屑吹,也能够把纸屑吹起来,幼儿针对这个问题开始了头脑风暴……最后阳阳发现用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慢慢靠近纸屑,纸屑一下子“跳”到尺子上来了,来回移动尺子,小纸屑还跟着跳起舞来,其他幼儿纷纷鼓起掌,被阳阳的这个发现深深地吸引住了。教师顺势让大家都试一试这个神奇的实验。

后来阳阳拿出自己画的涂画笔记,里面有三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他把梳子放在头发上;第二个画面是他的头发“竖起来了”,第三个画面是他拿了尺子,尺子上有纸屑。

其他幼儿也交流起来,乐乐的涂画笔记中在塑料棒上画了一些纸屑;紫如画了塑料笔上吸起了纸片;苗苗的涂画笔记画了个尺子,旁边画了问号,她说除了尺子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产生静电呢?多多的涂画笔记上画了个叉和一个问号,他想知道哪些材料摩擦不能产生静电?……大多数孩子是单个的画面,阳阳是用连环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探索,幼儿们从中发现,原来记录可以将探索的过程表现出来。

在观察、猜测、实践与检验中,幼儿收获了有关静电产生的感性经验,发现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和身体摩擦就能够让静电产生,如塑料尺子与头发的摩擦产生了静电,静电把细小的碎纸屑吸附在了尺子上,就像小朋友在塑料滑梯上快速滑下时身上的衣物与滑道摩擦也会产生静电,导致头发被静电“立”起来。

2.推进活动,在问题情境中助推思考

基于幼儿的“发现点”,教师充分支持其深度探索、表达表现。活动期间,苗苗的涂画日记抛出了新问题:除了尺子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产生静电?多多的新问题是哪些材料摩擦不能产生静电?……教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最大化、可视化地呈现幼儿的发现点与问题,引导幼儿将已有的经验与问题建立链接,鼓励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

幼儿一边实验着,一边记录着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在实验记录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哪些材料能产生静电,同时也对自己的记录产生了思考:原来记录可以是多彩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图像去表达表现。通过涂画笔记的呈现,将幼儿阶段性的成果可视化呈现,还能引导幼儿产生新的发现点与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提供支持,让探索活动更深入。

三、挖掘涂画笔记的“探索点”,延续探索活动

1.活动区中的延续

基于幼儿在涂画笔记中新的疑惑点,教师在个别化探索区给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化的材料,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有塑料吸管、塑料尺、塑料积木、塑料笔、毛笔、记号笔、蜡笔、铅笔、竹筷、不锈钢筷子、磁铁、铁棒、绸布、花布等。在个别化分享活动中,幼儿发现在科探区活动的小朋友,他们的涂画笔记可丰富了:苗苗的涂画笔记是在积木旁打勾,记号笔、毛笔旁打叉,她说打勾表示有静电,打叉表示没静电;小姜画了一块绸布(花纹的)、一块棉布(格子的)和一件衣服,她说她试了绸布和棉布,都有静电。这时果果问:“旁边的衣服是什么意思?”小姜说她想起天气冷的时候,脱衣服时会听到呲啦呲啦的声音……小姜通过操作的材料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情景,为后续探索“生活中的静电”又提供了新方向,也使科学探索活动“有趣的静电”得以延续……

2.生活中的延续

当幼儿提出“静电可以做什么”时,欢欢画了电视机,说可以通过看电视寻找资料;欣欣画了一间房子,房子里画了书,说这是图书馆,可以去图书馆找找资料;米米剪贴了一个手机图片,在手机旁边还画了爸爸妈妈,说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手机里找材料;慧慧画了和妈妈一起游戏的场景,说和妈妈一起找到了静电……

当幼儿寻找“生活中还有什么静电现象”时,慧慧画了纵横两条线,说是调查表,先画了一件衣服,旁边画了小闪电的符号,说脱衣服的时候有静电,还能听到呲啦呲啦的声音呢;强强画了开门的动作,说摸到门把手的时候会有静电;昕昕画了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上面有一根一根的短线,她说那是她和妈妈,天气冷的时候,有一次她和妈妈手碰在一起,有刺刺的感觉……

“有趣的静电”探索活动最初的起源来自幼儿涂画笔记中的一次记录,从中发现他们好奇的现象、关注的话题,以此为活动的出发点,依照孩子们的想法创设活动,将“儿童本位”的教学理念落地生根。活动的推进也是以在涂画笔记中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驱动力,满足幼儿对活动的探索欲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从幼儿涂画笔记中的“疑惑点”“发现点”“探索点”入手,创设条件,解决疑惑产生新发现,进而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也驱动着幼儿在操作和探究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问题。在整个探索活动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幼儿涂画笔记:有简单线条的、有人物的、有物品的、有剪贴的、有表格的、有连环画的……以涂画笔记为载体,为幼儿打开了探索之门,并不断助推着幼儿探索活动的持续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李海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园课程设计[D].保定:河北大学,2005.

[2]陈曦.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J]. 上海托幼,2021(12).

[3]李志宇.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指导——中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施燕、何敏、张捷.学前儿童科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涂画纸屑尺子
“调皮”的纸屑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会“跳舞”的纸屑
会跳舞的纸屑
扭扭大树
墙上的斑点
会“跳舞”的纸屑
把握四个『三』『尺子』也简单
尺子变身记
一个人的“圣经”:韩勇的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