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2023-06-21王亚洲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高质量

王亚洲

【摘要】“双减”政策提出了“压减作业总量与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要求,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存在量多质低、形式单一、缺乏层次等问题,导致学生作业负担日趋加重。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是当前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双减”;高质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可见,高质量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以数学学科特征为依托,以学生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为目的,通过设计贴近实际、层次丰富的作业形式来帮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一、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要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就要先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数量,忽略质量

“双减”提出了“压减作业总量与时长”等一系列要求,但从实际落实来看,依然存在着学生作业数量过多、作业质量较低的现象。有的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试图以“量变引起质变”,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疲于应付,无力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总结、反思和纠正,导致学习效率低;有的教师为了“省事”,用现成的教辅材料当作课后作业,这些作业缺乏个性化的设计,思维含量也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内容枯燥,形式单调

为了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某一知识点,有的教师布置大量低质量、高重复性的练习,想要通过反复操练来实现巩固知识的目的。有的教师采用大量递等式计算来帮助学生巩固运算性质,这些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实用性不强,缺少对知识点的拓展,缺乏趣味性与思维含量,不利于培育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作业统一,缺乏层次

为了方便批改与反馈作业,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一刀切”,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几乎是相同的,缺少自主选择的机会。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最近发展区”也各不相同,这些未分层的作业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的低效。

二、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的策略

作业设计需要从枯燥的形式训练转向个性表达与思维创造、从定向布置转向梯度设置与按需选择、从对作业难度与数量的盲目追求转向促进儿童真实且完整生命发展的育人本质。鉴于此,笔者认为要设计高质量的小学数学作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与研究。

1.聚焦知识本质,提升思维能力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但大量案例表明,不是所有“量”的积累都能实现“质”的变化。所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的低质量作业,能帮助学生有效内化知识,达到做一题、通一类的效果,在控量提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1: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根据图中的不同涂色,把横式与竖式补充完整,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案例分析: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了数学结果形成的过程和内在的数学思想。以运算教学为例,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是两个关键要素,甚至有些教师只重视运算技能的训练,忽视“算理”的训练;有些教师意识到了算理的重要性,却因自身对其认识的不到位与局限性,导致在教学中无法准确、清晰地表述算理,从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感悟算理。在这个案例中,相同颜色的色块串起了同一含义的不同表征,直观地呈现出“格子图”、横式与竖式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横式中将算式拆分成两项相加的含义,可借助“格子图”中对应的色块来解释,而竖式中的每步计算又能与横式中同色部分一一对应。这项作业通过“数形结合”,凸显了图与式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的算理,明白了横式与竖式是同“理”不同“形”,最终更好地把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2.创新作业形式,提升学习兴趣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指出,高质量的作业一定是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同时也应是形式多样化的,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刷题”、训练。基于此,教师应创新作业形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与实践性,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作业的实效。

(1)融入生活,让作业更直观。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对教材中的许多情境难以想象出来,如果不采取直观教学,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更别谈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在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交汇处设计作业,增加学生的数学经历和体验,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案例2:千米的认识

“千米之行,始于足下”任务单

任务要求:携带具有计时、计步、计长功能的工具(手機、智能手表等),完成1千米步行任务,并填写下表。

案例分析:

“千米”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最大的长度单位,它不同于其他长度单位,学生很难借助身边熟悉的工具或物体在“比、量、画”等实践活动中获取对千米长度的具体认知。虽然学生知道了“1千米=1,000米”这一数量关系,但这种抽象概念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准确的空间量感,而生活中使用千米的度量又无处不在,因此对“千米”展开深度体验是很有必要的。本作业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1千米的长度,并借助时间、步数、百米路程等信息来丰富自身的长度观念,使抽象内容具体化,从而形成准确的空间量感。

(2)渗透文化,让作业更生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设计作业时应根据考查意图,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生活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关注情境的真实性,适当引入数学文化[1],以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方面的综合知识,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案例3: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案例分析:

結合教材内容,“26×35”的算法是将其拆分成“20个35”与“6个35”,或“30个26”与“5个26”,再计算它们的和;而古埃及“倍乘法”的算法是以“1个35是35”为基础,先加倍计算,依次得出“2个35”“4个35”“8个35”“16个35”的结果,然后组合不同的倍数和,从而完成计算。两种算法截然不同,但算理却很相似,学生只要分析清楚“倍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思路与写法,再加以灵活变通,相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也能解决。

像这样将数学文化融入作业中,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试着以古人的思维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算理,并直观地认识到乘法运算的发展变化过程,体会到历史的相似性和现在乘法运算的简洁性。

(3)动手操作,让作业更灵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于2018年编著的《小数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将动手操作作业定义为: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通过“拼一拼”“搭一搭”“掂一掂”“称一称”“量一量”“做一做”等活动来完成的作业,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的多角度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培养数学思维。

在设计实践作业时,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操作要求清晰,简明易懂,还要选取适切的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同时要讲清实践过程中的关键操作要点和结果呈现形式等,明确必须达成的要求、呈现的方式以及操作过程中对个性实施部分的建议[2]。

案例4: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

任务要求:四人一组,设计并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使其刚好能放入4个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开放性任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挑战性。4个正方体的摆放情况有两种可能(见图1、图2),同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也存在多种情况。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思维活动经历了四个有序的环节:先确定4个正方体的摆放情况,再根据摆放情况确定长方体纸盒的长、宽和高,然后设计长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最后验证设计的长方体展开图是否正确。通过这四个环节,学生经历了从三维向二维的转化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从而树立了空间观念。

3.丰富作业层次,尊重个体差异

“双减”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作业正是对“双减”的响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如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再依据知识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差异来设计分层作业,避免“一刀切”作业,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设计分层作业时,还要杜绝“显性分层”,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设计A、B、C三类难度递增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或“对号入座”等。

案例5:角的初步认识

一张长方形纸有几个角?如果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还剩多少个角?请用一张长方形纸试一试或将结果画出来。

案例分析:

该作业围绕学习目标,从“数长方形中角的个数”到“剪去一个三角形后,数角的个数”,难度逐渐递增。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与经验,借助实物或画图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反馈中,笔者发现多数同学得出“长方形纸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余5个角”的结论(见图3),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呈现了两种甚至更多种剪法(见图4、图5、图6)。像这样的设计,既提升了作业要求的弹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实现了“隐性分层”,加强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结语

总之,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质量是重要的途径。我们应紧紧围绕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建立正确的作业功能观,设计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提升和实践操作的作业,避免布置过多简单、机械、重复性的低质作业,这样才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上海市小学数学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编制团队.上海市小学数学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试行)[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2(02).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