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创意设计

2023-06-21骆家琦

新教育·科研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阅读教学小学数学

骆家琦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渗透阅读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要求,具有极为广泛的实践意义。在教学组织环节,教师要从阅读情境、阅读任务、阅读活动、阅读训练等多个角度展开组织,为学生带来更多深度阅读学习的机会,以满足学生学科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对促进学生学科能力成长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思考,以便做出积极应对。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创意设计

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包含丰富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其实践意义更为丰富,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长奠定基础。教师重视阅读情境的设计、阅读任务的推出、阅读活动的组织、阅读训练的创新,都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思维,通过阅读数学概念、数学题目、数学案例、数学计划,理清数理关系,形成数学逻辑,建立数学思想,满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数学发展进步有诸多特征,社会数学化强调阅读与数学的关系,唯有建立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顺利进入到数学理解环节,形成数学核心能力。

一、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创设阅读情境,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先期研读,找到阅读指导的突破点。提出阅读问题、展示阅读材料、提出阅读要求、布设阅读题目,让学生在独立阅读基础上展开互动交流,教师利用直观教具展开阅读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体验的机会,以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实际需要。数学阅读内容丰富多样,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概念、数学定义、数学案例、数学题目,要求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逻辑梳理,归结出数理关系,由此建立起来的阅读认知更具体系性。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数学例题,学生开始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对“升”“毫升”单位概念意义进行重点解读。教师开始设计操作实验:这里有量杯,还有一些纸杯子,如何利用量杯测量出1升水?一升水倒入同样大小的纸杯子,大约能够装满几个杯子?不妨先估猜一下,然后进行验证实验。学生踊跃报名,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没有让学生先行操作,而是要求学生先介绍实验过程,理清实验步骤。学生对实验方案有阅读经历,开始进行思路梳理,在介绍中弄清实验环节,教师确认之后,邀请几个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学习活动圆满成功。

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等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先做观察和阅读,然后理清操作程序,再做实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展开。学生先阅读实验方案,教师利用图示和文字进行引导,为学生创造阅读机会。学生平时做数学实验时,大多没有阅读的主观意识,其操作往往带有随意性,其学习思路不是很清楚,操作效果也不会很好。

二、设计阅读任务,引发学生互动讨论

教师有意识设计一些阅读任务,能够为学生带来阅读学习体验的机会,引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数学题解是最常见的阅读任务,教师列举一些关联性数学题目,要求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阅读解读,找出异同点,理清数理关系,列出算式,学生会积极回应,并自觉展开阅读思考行动,在认真研读过程中形成學科基础能力。教师根据学生阅读学习现实,及时进行方法指导,确保学生数学思想的顺利落实,促进其学科核心能力的成长。学生有主动阅读学习的意识,教师提出细化的阅读要求,其调动作用会更为丰富。

学生对图形等直观信息比较敏感,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展示一些直观图形,还要推出一些文字阅读任务,让学生主动展开阅读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数学思维构建之中。如教学“简单的周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先观察这些图案,说说这些图案有什么样的排列规律,利用文字进行说明。为给学生以更直接的指导,教师围绕一组图片排列规律做文字总结,并要求学生阅读这些文字,然后进行模仿设计。学生进入观察环节,开始归结这些图片的排列规律,然后阅读这些说明文字,理顺其排列顺序。在展示交流环节,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发现,学生回馈主动,课堂研学气氛活跃起来。

教师设计图片观察和解读方案阅读任务,为学生带来图文结合的机会,学生先观察后阅读,其数学思维顺利启动,经过反复观察和文字阅读,对数理关系有了清晰把握。数学阅读面对的内容相对较少,教师从逻辑关系角度展开引导,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思维,以便形成崭新阅读感知体验。教师推出文字方案,要求学生做对应阅读和思考,带有创意设计意识。

三、组织阅读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阅读任务,凸显教学设计的创意性,教师对阅读任务进行活动化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讨论中达成学习共识。典型数学材料研读、数学案例讨论、数学素材搜集整合、数学题目挑选遴选、数学课题研究讨论等,都带有阅读任务要求,教师要做好对应设计,组织学生进入独立和合作阅读讨论活动之中,在深入研讨过程中建立学习起点,为深度研学创造良好条件。阅读数学概念、阅读数学题目、阅读数学材料,不是单纯的文意解读,需要体现数学属性,梳理出数理关系,形成数学逻辑,这样的阅读才有更高价值。

教学“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观察桌面上的方块积木排列图形,要求学生介绍观察和发现。学生在具体介绍时,往往忽视了观察角度的选择,教师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这些积木排列阵型。学生对现场观察学习比较有感觉,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课堂讨论气氛逐渐形成。为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教师布设课外观察训练任务:回家之后,选择家里的冰箱、洗衣机、橱柜等家具,从不同角度展开观察,利用文字介绍观察到的情况,要将这些观察文字总结推送到家校网络交互平台上。学生积极响应教师训练布设,利用文字将观察发现进行归结和展示,家校网络交互平台开始热闹起来。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解释方案,要求学生进行互动评价活动,学生都能够主动响应。

教师设计网络互动任务,让学生以文字形式呈现观察结果,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对生活性观察学习活动比较有参与兴趣,其观察体验也更为鲜活,特别是利用文字进行归结和推送,从线下学习走上线上互动,学生感觉更为新鲜,都能积极响应。学生有了展示、阅读、讨论、评价的机会,其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形塑效果显著。

四、延伸阅读训练,促进学生认知内化

数学学科训练设计时,教师有意识渗透一些数学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展开延伸性学习,其学习体验会更为丰富。搜集一些课外训练题目、阅读教辅参考资料、创编一些数学训练任务、阅读数学学法介绍的文本等,都带有数学阅读特点,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精心安排,能够创造更多阅读学习机会,以丰富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有数学阅读学习经历,教师需要提出带有学科特点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自觉应用阅读手段,展开深度学习研究,在数理关系梳理过程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对数学阅读学习比较有感觉,因为数学文字内容相对较少,信息比较集中,教师适时延伸设计,推出一些课外阅读任务,无疑能够对学生形成触动。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师先推出统计表的制作任务: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我们班级同学的身高,并利用图表的形式呈现数据,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归类处理,你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图表?学生对生活调查性训练任务比较有操作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采访行动,很快就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开始制作数据表格。在展示环节,教师遴选一部分学生数据表格,利用多媒体进行集体展示,要求学生观察这些图表,利用自己的话讲解图表信息。学生开始观察图表,对分类性图表的分类规律和标准进行归结。教师对学生介绍解读情况做点评,肯定学生的观察和發现。

图表由表格和数字构成,教师要求学生自行制作这些图表,要占有一定的数据,学生经过生活调查找到这些数据,并设计成表格。在图表展示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图片,对图表信息做归结处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阅读行为。数学阅读面对的未必都是文字,数学符号、数学图案、数学数字等,都属于阅读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阅读训练时,提出具体的训练要求,为学生规划清晰阅读路线。学生进入数学训练环节,因为要接受更多数学信息,其感官体验更为丰富。

阅读与数学学科关系密切,教师对学生阅读基础能力做出客观评估,以便对学科教学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教师利用多种辅学手段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对教材内容、案例信息、训练材料、生活数学等内容进行阅读研究,理解其核心内容,归结其学习规律,能够创造更多训练契机,以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阅读对数学学科学习有重要支撑作用,教师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能够创造更多阅读训练机会,势必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J].江西教育,2021(27).

[2]费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实践[J].教育界,2022(20).

[3]苏辉凤.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艺术,2022(09).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阅读教学小学数学
甜甜圈
月满中秋
大树
宇宙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