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记画”袋,让成长看得见
2023-06-21徐萌
徐萌
【摘要】本研究从本园存在的片面单一式的前书写作品表达现状出发,归纳、总结出培养大班幼儿前书写创意表达能力团讨式“话画”参与策略、“投放小材料,輔助多元化”指导策略和“借助记画袋,共读共评价”等评价策略。
【关键词】树屋作战游戏;记画;前书写创意表达能力
“创意书写表达”是儿童书写发展的最高阶段,主要通过图画、符号、接近正确的字形形式创造性地表达出丰富的前书写书面语言。研究实践表明,树屋作战游戏激发了大班幼儿前书写创意表达兴趣,满足了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了幼儿在前书写创意表达方面模仿、探索、合作、想象等多种能力。
一、研究背景
本园拥有小树林、空中树屋等游戏场所,学生特别喜欢在这里玩游戏。男孩子尤为喜欢枪战类游戏,常常学着部队战士拿枪、走路、打敌人的样子,因此教师投放了很多枪类、野战类游戏的道具。
在枪战游戏中,幼儿随机出现前书写行为,最明显的就是他们很喜欢用画的形式表现游戏情境,但因为前书写经验不足,呈现方式基本只有画画形式。正因为这种行为缺少适时的支持和引导,游戏中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始终停留在自己的已有能力上。而早期前书写经验是学前儿童探索书面语言的主要行为,是儿童在早期获得纸笔经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前书写核心经验中的“创意书写表达”是儿童在前书写发展阶段较高的水平表现。培养幼儿前书写创意表达能力不仅对儿童书面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支持儿童其他认知、数学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尝试在游戏中对幼儿前书写核心经验的分析作为切入口,通过全程跟踪、观察、研修,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帮助幼儿提高创意前书写能力,继而带动更富有趣味的幼儿自主游戏。
二、实施过程
1.第一次游戏观察
计划书出现,先画后玩
自主游戏时间,一群男孩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枪战游戏,他们以小路为分界线,各自选择了大本营并想办法守护自己的大本营,以哪队插旗成功作为胜利的标志。游戏开始,幼儿装备好自己之后,开始无目的地追逐、打闹或待在自己的大本营,金宇昊:“我爷爷看战争片的时候,他们都要有计划的。”史培城:“那我们也来计划啊!”金宇昊:“对,要有计划书。”童陈恩:“好啊,怎么画?”金宇昊:“我来教你啊!”在昊昊的提议下,大家开始画作战计划书。
何依晨:“你看,这是我,我躲在树后面,敌人就看不到我。”只见他在纸上画了一棵树,在树后画了一个脑袋。沈晨欣:“这有什么了不起的,看我的,我在这边埋了两颗地雷,等‘敌人过来他们就会被‘炸飞的,哈哈,厉害吧!”他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在圆中间用“H”图案代表地雷,用“↑”标识地雷爆发的方向。
观察评价:在教师的游戏观察评价表中,聚焦前书写核心经验的三个范畴,制定作战计划书带来书写表达,教师发现幼儿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书写行为习惯,能较熟练地使用纸和笔进行互动,书写意愿较强烈,但幼儿书写内容相对局限;多元表达方面幼儿图画的意味深重,但记录基本都是数字和图画组合,偶有出现字母、单个箭头、自创符号等,书写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初步定位孩子前书写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处于初级阶段,有四人趋于初级和稳定阶段之间。
评价结果:能表达游戏意愿,前书写符号相对单一。整个画面来看幼儿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觉得枪战游戏有很多树、房子、炸弹等,但是对于人物和情节的描述还不完整,只会用数字和图画组合的方式,画面布局稍显凌乱,画面整洁度需提高。
助推策略:团讨式“话画”,“记画”袋初现。基于《语言核心经验》的分析解读,教师为孩子搭建了分享交流作战计划书的平台。在过程中,引导幼儿结合自己书写的内容进行想法交流,并针对作战书中出现的类似文字、字母、箭头符号和孩子进行交流。旨在通过“话画”,让幼儿进一步萌发和强化书写的意愿和习惯,其次达到书写经验的一种共享,借助同伴的力量相互学习。
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第一次的计划书感到满意,有强烈的保存意愿。基于幼儿这种想法,教师进行了研修,是否有一种方式可以满足幼儿的想法,同时又能作为教师的游戏评价的依据,因此游戏“记画”袋出现了。
游戏“记画”袋:即幼儿在游戏中的计划书、游戏日志、有价值的作品以及教师的游戏观察评价表,“记画”袋追随幼儿个体的发展,积少成多,持续累积,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轨迹、发展过程能较为明显的呈现。幼儿通过游戏日志进行自评与他评,教师通过“记画”袋对幼儿创意前书写经验发展进行整体的评价。
持续几次地观察,教师惊喜于幼儿在游戏中前书写的变化,但在实际游戏中又与自己作战计划书中表达的互动较少,作战书使用率不高。由此,教师不禁思考孩子是否为了画而画?带着这样的思考,教师再次进行观察。
2.第二次游戏观察
计划书上“墙”,边玩边记
菲菲把作战书放在草地上说:“我负责这里的障碍。”翟羽说:“放地上多不方便,这个网上可以挂起来。”“哦,去找个夹子来。”菲菲找来夹子把计划书夹在“墙”上。
翟羽和同伴搬来塑料长条放在草地上,又搬来一条梯子放在塑料长条上:“叶依菲,你看怎么样?”作为阻拦障碍用效果很不错,菲菲摇了摇梯子说:“哎,这个怎么老是会倒?”边上的翟羽说:“要么我们用滚筒和轮胎来加固吧。”两人搬来一个大桶,放在梯子边上,菲菲说:“往这边也来一个吧!”菲菲在自己的作战书上用“=”图案表示梯子,用“○”图案作为圆桶标识。翟羽对王语城说:“你的滚桶可以放在这里,等会儿可以躲在里面。”王语城说:“我就在这里,你把望远镜给我,我还需要很多弹药。”边上的菲菲在纸上用眼睛代表望远镜,用“○”图标代表弹药,用“↘”代表攻击对方。
观察评价:通过菲菲的游戏“记画”袋,分析图片中菲菲的计划书、游戏日志以及教师的游戏观察评价。发现菲菲书写意愿强烈,计划书中菲菲用到的符号、图案比前一次多,思路相对清晰,在多元表达方面有自己名字文字的呈现,有简单的创意书写出现,能以图表意。在游戏进行过程中,随着游戏发展进度突发情况,能在游戏中同步更新计划书,幼儿逐步建立起前书写与游戏之间的互动联系,在游戏开展中出现的问题为幼儿前书写带来新的元素,说明幼儿的前书写经验正在向稳定阶段发展。
评价结果:前书写与游戏交互,表征趋于多元化。整个画面来看幼儿能将游戏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描述完整,利用箭头符号、数字、图画、象声字等形式來表现自己的游戏日记。
助推策略:投放材料,辅助多元。结合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增加了水彩笔,满足幼儿创意书写中对于色彩的需求,同时可以用于特殊位置的标识,如电网处用红色标识,代表危险,在地雷区域用不同颜色标注提醒同伴,间接刺激幼儿依托色彩创造出多形式的书写。投放小夹子、丝带、哨子、望远镜、小红旗等,辅助幼儿游戏。同时,教师结合前期幼儿对纸张的划分现象,投放部分带有表格式的纸张,隐性引导幼儿在不同的表格区块内书写不同的内容,从而丰富幼儿的创意书写表达。
以优带劣,合作共享。幼儿前书写创意表达的水平不同,幼儿之间原有水平有高有低,在游戏中幼儿掌握创意表达的方法速度也有快慢。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游戏探究,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共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升自己的创意前书写表达的水平。
3.第三次游戏观察
计划书升级,会“话”慧玩
经过前几次游戏,幼儿对于战队、游戏场地有所了解,但问题又出现了,幼儿各自按计划书进行游戏时,常常出现同一个区块或材料几个幼儿争抢的事件。
晨晨按照自己的计划书,选择小木屋和大本营之间的过道进行障碍设置,翟羽跑到他边上:“这是我要用的材料。”菲菲来搬拱形塑料积木,说也是她计划书需要用到的材料。三个人的争吵越来越大声,边上小木屋里的童陈恩跑过来说:“别吵了,我把你们的计划都写到一张纸上,大家来分工吧。”“对,这样就不用抢了。”“我同意!”“我也同意!”
童陈恩选了张纸,用将纸进行划分。他和莫隽楠一起对角色进行分工,童陈恩会书写自己的名字,用数字“5”代表自己的战队,用“‖”表示拉电网的幼儿。莫隽楠用“Y”表示何依晨的“何”,史培成防御,用金子图案代表金宇昊,他的任务是偷袭。
游戏开始了,童陈恩将计划书夹在防护网上,按照计划将“电网”绑在梯子上,进攻的楠楠打倒了对面偷袭的依晨,兴奋的大叫:“我打倒一个了,噢!”金宇昊趁对面的队员都在攻击,偷偷从树屋的下面钻到对面的大本营,用手榴弹打倒对方的队员,童陈恩这队一下子消灭了两个敌人,信心大增,一鼓作气拿下了对方的营地,翟羽挥舞着自己战队的旗帜,开始地大叫:“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观察评价:在本次游戏中,幼儿因为各自按自己的计划书进行游戏,在场地、材料的分配中发生矛盾。童陈恩依托游戏发展进程,提议将大家的计划书进行组合,自定义书写板块,表达更为复杂。在书写意愿方面能主动、积极地方式参与,多元表达方面不仅能运用图画、数字、符号,同时文字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频繁,创意书写能力发展尤为明显,用划线的方式进行规划,以图表意,同音替换具有创意的内容,个别的字能用“形似、一字一音”的特点进行书写。
评价结果:进入创意书写拓展期,统整推进游戏发展。从幼儿的游戏计划书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表现欲望很强,会利用象声词、符号、数字等形式表现自己的计划书。
助推策略:借助多平台,展创意作品。孩子在游戏中积累的成果丰硕,需要各种平台展示自己游戏过程中习得的经验。教师在班级内创设展示墙,将幼儿创意前书写表达积累的游戏记画袋进行展示。另外,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尝试的“画字”“造字”等以照片的形式打印进行展示。另外,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等方法向家长展示幼儿的成果。
借助“记画”袋,共读共评价。游戏中,幼儿前书写经验出现多个变化点。幼儿通过共绘计划书的方式聆取幼儿书写的关键信息,帮助梳理共同的表征符号。以及同一想法下不同的书写方式,给予幼儿书写行为一个及时的反馈,从而辅助幼儿慢慢建构前书写经验。同时借助游戏“记画”袋,作为共读共评价的载体,师幼共同分享其中的趣事,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循序进行书写的兴趣。
实践感悟。历经三个月的游戏观察,虽然教师基于幼儿的游戏梳理了前书写四个阶段的学习与发展轨迹,但教师深知四个阶段并非完全独立分开,而是相对凸显。它们之间有小步的递进,也有相互交织的前行。
(1)基于评价工具,借力核心经验,敏感地捕捉幼儿创意前书写发展的可能点。站在儿童的视角追溯游戏的过程,教师需要客观真实地记录游戏现场,敏感地发现幼儿前书写行为的出现。以行为思考经验,由经验解读评价幼儿,再从评价进一步跟进。在游戏前后,教师对观察的6位小朋友进行前测后测对比,如王昱成创意前书写能力发展评价中,前测与后测之间的发展相对明显。又借助游戏记画袋,对幼儿的书写意愿、多元表达、创意书写进行数据统计,从表格中看出,6位幼儿书面表达的意愿、多元表达进步明显,创意书写能力发展尤为凸出,从1人到最后有4人出现创意书写。解读评价中遵循幼儿前书写发展中的年龄增长曲线,给予更多发展的可能。
(2)做好隐性支持,发挥同伴力量,用心地倾听幼儿有声的表达。最大限度地“不打扰”幼儿的游戏是教师达成的共识,以热衷的心态“倾听”幼儿的“表达”。以慢渗透的节奏,和幼儿对话,在真游戏中自然地检核教师的支持评价,逐步实现了教师退位式地、隐形化地指导。
(3)视经验为整体,用好评价工具,有效地助推幼儿成长的新里程。游戏中的儿童是快乐自由的,他们会主动地调取多经验来辅助游戏,将创意前书写运用到自主游戏中,让彼此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游戏的前行。同时,利用游戏记画袋的评价小工具,计划书、游戏日志以及教师评价表不仅呈现了幼儿创意前书写能力发展的痕迹,还让教师更加客观地评价幼儿,更是让教师发现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经验发展,并非语言单条线路,而是会有多条轨迹并进前行,体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持续地观察评价,给教师带来了幼儿世界的深度之旅,教师感动于幼儿的思想和富有创意的表达;感悟于教师以专业的视角分析幼儿,慢慢品味幼儿的游戏,让幼儿“识”“画”实说,“游”有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琳琳.树屋—释放幼儿童真的舞台[J].教师,2021(24).
[2]周芳.儿童立场视域下“树屋”游戏实施初探[J].幼儿100(教师版),2021(04).
[3]洪琴雅.提升大班幼儿前书写经验的实践研究—以收藏计划书为例[J].教师,2021(07).
[4]潘风琴.说·画·写:大班幼儿自主性游戏中前书写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2).
[5]徐琴.情之所向资源所在—谈谈幼儿树屋游戏中情绪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幸福家庭,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