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线”并驱促互动,笔尖同写抒真情

2023-06-21余素梅

新教育·科研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线提质

余素梅

【摘要】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专题《抓住细节》为例,探究了在“双减”背景下,基于智慧课堂的以“双线”并驱促师生多元互动的作文教学提质策略,从“单元训练整体建构”“思维支架互助搭建”“诗化语言斟酌锤炼”等三方面实现作文教学的减负提质目标。

【关键词】提质;单元建构;思维支架;诗化语言

时下,“双减”的春风吹开了学生的如花笑靥,却让我们在欣喜之余又眉头紧蹙:“双减”的实质在于“减负不减质”,然而减负易提质难,尤其是作文教学,该如何变“多读多练”为“精读精练”而实现减负提质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师生多元互动”的教学建议。笔者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专题《抓住细节》为例,探究了“双减”背景下基于智慧课堂的以“双线”并驱促师生多元互动的作文教学提质策略。

一、单元训练整体建构,拓展学习空间

单元教学要整体观照,立足单元训练点,开发习作资源,助力学生开辟创新习作通道[1]。针对“抓住细节”这一单元训练点进行整体建构,笔者的实施步骤是:引导学生“整体观照—把握要领—延伸视野—创新思路”。

1.整体观照,把握要领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每一篇都捕捉描写了平凡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人性的高尚品质。为使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技法,也为落实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笔者把整个单元的教学定位为“靶心型”训练,即瞄准“抓住细节体现人物品质”这一靶心进行重点训练。

首先,在整个单元教学前,笔者利用网校平台推送了8分钟左右的“细节描写”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其作用。其次,对鲁迅笔下的“阿长”、杨绛笔下的“老王”、李森祥笔下的“父亲”、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这些“小人物”,笔者在布置学生的课前学习任务里都设计了“品读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的赏读环节,并要求至少点评一份同学的作业,为课中的研读讨论“细节描写”做足铺垫。最后,利用网校平台的“白板”功能,在课中布置课堂小练笔:写“父母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学生完成后立即拍照上传,便于相互查看点评,更直观清晰地把握“细节描写”要领。

2.延伸视野,创新思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学生兴趣的源泉在于能感受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乐趣[2]。学生写作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平时阅读的积累。如何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又快速便捷地阅读?借助网络资源平台是实现海量阅读的便捷方式。

(1)选定篇目比较阅读,学习捕捉生活细节。课后利用爱学平台发布任务,用网上搜索来的短篇小说比较阅读。比如,杨绛的《老王》与《独腿人生》比较阅读,品味细节描写对体现底层人力车夫勇敢面对生活困境的高贵品质的作用;李森祥的《台阶》描写父亲一边抽烟一边专注看别人家高高台阶的细节,与另一篇小说《父亲》描写父亲表面安慰“我”背地里却抽烟担忧了一整晚的细节,做写法上的比较阅读。这样的拓展阅读使学生增添了敏感度,学会关注身边人捕捉生活细节。

(2)圈定重点推荐赏读,开辟创新习作通道。互联网上可供学生阅读的精彩细节太多,可圈定一个赏读重点,布置学生上网搜索,再分享给同学推荐赏读,这样比查找纸质书籍更快捷便利、更具针对性。

比如,圈定查找人物的心理描写精彩细节,有同学搜索推荐了《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发现一艘遇难船时的心理描写片段,生动展示他因长年孤独寂寞渴求朋友的内心世界;也有同学查找分享了路遥《平凡的世界》开篇对孙少平躲避众人目光去刮取剩菜汤的细节描写,形象刻画了一个家境非常贫困而自尊心又极强的穷酸学生心理。这样圈定主题,利用互联网查找赏读精彩细节,更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

学生在这样的拓展学习中积累了写作素材,初步懂得了要抓什么细节进行描写,面对本单元写作题目《        的那一刻》时都思路开阔且敢于创新:如“幸福感爆棚的那一刻”“想钻地洞的那一刻”“收获掌声的那一刻”“怒火冲天的那一刻”等等。这样就解决了要“写什么”的困惑,开辟了创新习作的通道。

二、思维支架互助搭建,实现多元互动

在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困惑后,还得解决“怎么写”的难题。搭建思维训练支架,可助力学生构思行文[3]。《抓住细节》这一专题习作,该如何搭建思维支架?其实,非考试的习作课堂,可借助网校平台利用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实现师生的多元互动,互助搭建起写作思维支架。

1.交流写作提纲,定聚焦点

单元写作实践作文题《        的那一刻》,这是半命题作文,细节描写聚焦点该落在何处,要根据填入的词语而定。学生填入的词语不同,就相当于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引导学生列出并交流写作提纲可避免偏离路径。

在学生动笔行文前,笔者借助网校平臺利用“白板”功能给学生推送了“补充题目、列出提纲”的任务,限时5分钟。用这种任务驱动法催促学生快速思考命题,才能定好细节“聚焦点”,避免偏离主题白费功夫去刻画。这样,学生在“白板”上完成的个人作业,只要教师推送,其他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平板端查看点评。比如,有的作文题为《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所列提纲却全是台下艰辛付出的努力,推送出去后就立即有同学帮忙纠正;有学生的作文题为《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定的细节描写点却只有自己赛前的训练拼搏,同学查看后也立即指出应重点描摹的场景。

利用网校平台功能,互助搭建文章的整体框架,确定好细节描写的聚焦点,才能避免喧宾夺主详略不当。

2.掌握描写技法,绘高光点

如果把作文比作绘画,那么好的细节描写一定是这幅画的高光点。对于选定的细节描写点,该怎样描摹才能绘出高光点?

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对于细节描写技法训练可分三步实施:归纳描写技巧—仿写精彩细节—交流运用描摹。前两个环节要在习作课前完成,后一个环节在习作课堂完成。

(1)归纳描写技巧,借助网络资源。互联网上汇集了众人的智慧,要引导学生学会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教师个人的智囊口袋无法超越的。课前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在互联网上搜索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简洁易记的细节描写技巧,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比如,有小组查找归纳的技巧有特色又实用:“慢下来,找准典型,放大描摹;钻进去,抓住一点,深挖展现。”也有的小组归纳简单明了:“选取典型,放慢特写,巧用修辞”。尽管表述不一,但能使学生明确细节描写的共同点是“捕捉典型,细描详写”,而非“蜻蜓点水掠过”。

(2)仿写精彩片段,交流点评技法。在做专题《抓住细节》大作文之前,至少需要做两次以上的细节描写片段训练,即对人物、对场景的细节描摹训练。细节描写片段的仿写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即由选定的课内片段仿写延伸到自选的课外片段仿写,而且这样的仿写片段一定要做交流点评,才能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描写技法。

笔者的实施步骤是:课中锁定描写片段仿写交流—课后自选片段仿写交流—总结细节描写技法。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施,效果更佳。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对阿长给哥儿买回“三哼经”的片段描写非常精彩,生动展现了一个大字不识的保姆对主人家孩子的关爱之情。课堂上,笔者选定这个片段让学生做仿写,再通过网校教学平台的“白板”功能让学生相互点评,使学生在交流中掌握如何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展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因本单元前两课都缺少对场景的细节描写,课后笔者就再推送平板作业任务让学生任选景物描写精彩片段仿写,并要求相互点评,掌握景物细节描写的方法。最后,笔者把学生仿写交流的情况截屏,以翻转课堂形式给学生上了“细节描写技法”的专题课,学生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既能共享习作也易于发现错漏及时纠正。

(3)交流补充描摹,绘出高光亮点。细节描写如何绘出高光亮点?最好的方式是在之前练笔的基础上做深入反思,然后根据表达需要做出取舍。细节描写的关键在于聚焦描摹好“动情点”,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如果学生在习作课堂写作时难做取舍,还可利用网校平台向同学“求助”。

三、诗化语言斟酌锤炼,力求完美呈现

细节描写要学会把语言美化、诗化,让细节之花绽放诗意[4]。在习作评改中要斟酌锤炼词句,要让“动情点”的语言呈现诗意美。

1.择优共享,创设诗化评改情境

教师可在学生完成习作交流评改时,创设诗化的评改情境,引导学生将细节描写的语言诗意化。

习作课前,可利用平台布置查找并推荐“富有诗意化的描写语句”任务。交流评改习作时,教师再将学生查找推荐的诗化语句择优共享,做比较赏读。比如,笔者看学生作文里对描写“笑”这一细节缺少诗意,就给学生做描写“笑”这一神态的语句比较:①她的脸上洋溢着笑意。②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唇边勾勒出一朵笑纹。③她的唇齿间蕴上了一抹温暖的笑意,如涟漪般荡漾开来。

学生在这样诗化般的语言感染下,评改他人习作或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对语言表达方面就有了新的审读视角。

2.合作评改,推敲选用诗化词句

可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富有诗意美的佳作,利用平板的“白板”功能推荐赏读。

比如,学生习作《攀岩成功的那一刻》原文:“那一刻,我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微风轻轻吹来,吹起我的发梢,吹下我的汗水,吹散我身心的疲惫……”

这篇习作写完后在白板上一提交,就立即有同学帮忙斟酌更改字词美化了语言:“微风轻徐,拂过我的发梢,亲吻我淌着汗水的脸庞,驱散我身心的疲惫……”

学生互动修改后这诗一般的语言,再借助网校平台上传给大家推荐赏读,细节描写聚焦的“动情点”就得以完美呈现。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妙用智慧課堂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师生多元互动,采用“单元训练整体建构”“思维支架互助搭建”“习作评改合作完成”等策略,可实现作文教学的减负提质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国才.整体观照,边写边读,优化习作单元教学[J].福建教育,2021(40).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3]张倩,邱道学.搭建思维训练支架 助力记叙文构思行文[J].中学语文教学,2021(08).

[4]王萍.让细节之花绽放诗意—如何指导学生在细节描写中语言的美化、诗化[J].考试周刊,2011(24).

猜你喜欢

双线提质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论“双线竹鼓壶”的花器工艺和文化蕴含
一种双线半自动闭塞信号过渡设计的研究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双线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故障时发车进路准备的探讨
双线模式下概念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