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为哺乳期乳腺炎1例

2023-06-21周柄宇胡平平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威海64400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科威海64400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左乳浆细胞哺乳期

周柄宇 胡平平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威海 64400;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科,威海 64400

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哺乳2年,因“发现左乳腺肿物1个月”于2020年8月24日入住威海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1 个月前发现左乳肿物,约“黄豆”大小,伴疼痛,无发热、头痛、头昏、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在家未治疗,肿物逐渐增大,来院就诊时肿物约“桂圆”大小,门诊完善血常规及乳腺彩超后,以“左乳急性乳腺炎并脓肿形成”收入院。入院查体:左乳房上方皮肤红肿,皮温高,左乳上方可扪及一约2 cm×2 cm 大小质韧肿物,边界不清,轻压痛,波动感,乳头无内陷。右乳未触及肿物,皮肤无红肿及橘皮样外观,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入院行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入院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2 g,静脉点滴2 次/d。留取脓液细菌培养示未见致病菌,消炎治疗3 d 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红肿无明显减退。患者自诉自哺乳期开始左乳很少哺乳,和患者沟通并告知其可行左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患者同意后于当日在局麻下行左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左乳穿刺活检)穿刺乳腺组织见少许导管,间质局灶纤维胶原化,伴较多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大量浆细胞浸润,符合浆细胞性乳腺炎性改变(图1)。

图1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穿刺术后光镜下病理图片。A为苏木精-伊红染色 ×100;B为苏木精-伊红染色 ×200

根据患者病理结果,结合该患者临床症状,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和患者沟通可行以下方案治疗。(1)三联抗结核治疗(异烟肼片0.3 g、利福平胶囊0.45 g、乙胺丁醇片1.0 g,口服,1次/d)。(2)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甲泼尼龙60 mg/d,根据患者病情减少用药剂量)。(3)中药治疗[蒲公英30 g、皂角刺9 g、金银花10 g、浙贝母10 g、玄参10 g、黄芪10 g、白芍10 g、炙甘草6 g、醋延胡索(安兴)10 g、盐橘核10 g、金橘叶10 g、葛根10 g、川芎9 g、连翘10 g、天花粉15 g 水煎服,1 剂/d]。(4)手术切除病灶。患者要求行中药方案治疗,患者连续服用中药10 d 症状无明显好转,后来院就诊坚决要求行三联抗结核治疗,患者应用三联抗菌治疗半个月后脓肿明显减小,服用药物3个月后脓肿消失,1年后随访疾病无复发。

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多发于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1],病因至今尚不能明确,大部分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目前,多认为乳腺导管或导管开口狭窄导致乳腺分泌物潴留而引发此疾病,多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及导管周围炎症为病变的慢性非感染性乳腺炎[2-3],根据其病理过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导管扩张期、炎块期、脓肿期和瘘管期[4],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同的病理过程常常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为其病因不明加之其临床症状多样性,常常被误诊,文献报道误诊率可达56.9%~73.1%[5-6],也正是因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处于哺乳期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容易被误诊为哺乳期乳腺炎,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浆细胞性乳腺炎除了容易被误诊为哺乳期乳腺炎外,还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等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中,浆细胞性乳腺炎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来院就诊者占72.41%[7],因容易与乳腺癌等疾病相混淆,乳腺彩超、乳腺钼靶检查也很难鉴别[8-10],故除了乳腺B 超、乳腺钼靶、血常规等检查外,行乳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或空心针穿刺活检能提高该疾病的确诊率,降低误诊率[11]。除了病理诊断以外,尚无有效的辅助检查能确诊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检查是唯一能确诊的检查方法[12]。

该患者为哺乳期女性,入院时有皮肤红肿、乳房脓肿等临床表现,故早期极容易被误诊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并脓肿形成,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尚未形成共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三联抗结核治疗、激素治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等[13],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可以征求患者的意见,结合患者的病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报道,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一种有效方法[14]。但因其创伤大,本院很少应用,对病理检查已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难治病例,采用抗分歧杆菌治疗已成为共识[15],结合本院多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经验,三联抗结核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显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复发率低。

回顾病例,本病例误诊主要是因为患者处于哺乳期,哺乳期间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很容易被误诊为哺乳期乳腺炎。在既往文献报道中,也很少提及哺乳期患者发生浆细胞性乳腺炎,该患者处于哺乳期,以发现左乳肿物伴疼痛为首发症状,伴有皮肤红肿、皮温高等临床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哺乳期乳腺炎,通过该病例提示我们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要观察疾病的细节,尽量减少疾病的误诊。

作者贡献声明周柄宇:酝酿和设计试验,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统计分析;胡平平:分析/解释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

猜你喜欢

左乳浆细胞哺乳期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左乳
巨大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治乳腺炎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