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振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6-21姜恒蔚于丽瑛由健郑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全身偏瘫振动

姜恒蔚 于丽瑛 由健 郑茜

威海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威海 264400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其中有70%~80%的患者存在偏瘫后遗症[1]。脑卒中偏瘫患者多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和感知功能障碍,容易造成肢体平衡力下降,增加跌倒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上多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优越性不高。全身振动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手段,利用仪器产生的振幅波来增加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性,进而起到康复训练的效果[4]。全身振动训练起初被应用于运动员的肌肉训练,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脑卒中[5]、脑瘫[6]、腰疼[7]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且已取得显著成效。本研究主要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跌倒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1 例;年龄18~80(63.06±6.54)岁。研究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18~80(63.37±6.59)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1)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8],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均为首次发病,单侧偏瘫;③病情稳定,能够配合康复训练;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心、肺、肝等组织器官功能异常;②意识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康复训练;③合并癫痫、静脉血栓、腰椎间盘突出等全身振动训练禁忌证;④拒绝参与本次研究。

表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本研究通过威海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LL-2022-135)。

2.方法

对照组在临床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假性全身振动训练。临床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活动训练、肌肉牵拉训练、平衡训练、神经生理学疗法、日常生活训练、步行训练等,每次训练60 min,每天1 次,5 次/周,连续治疗4 周。假性全身振动训练即站立在全身振动平台上,双足分开与肩部同宽,膝关节微屈,手可置于设备上,与研究组做相同动作,但是不启动设备,无振动频率输出,1 次/d,15 min/次,5次/周,连续治疗4周。

研究组在临床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全身振动训练,临床常规康复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全身振动训练:准备阶段(3 min)嘱患者站立在全身振动平台上,双足分开与肩部同宽,膝关节微屈,手可置于设备上,启动设备,调节参数(振动频率5 Hz,振幅4 mm);训练阶段(10 min)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调高振动频率(振动频率≤10 Hz),双膝微屈,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规律左右移动骨盆训练;放松阶段(2 min)逐渐将振动频率调低(调低至振动频率5 Hz),嘱患者恢复正常站立姿势,进行腹式呼吸。全身振动训练1次/d,15 min/次,5次/周,连续治疗4周。

3.观察指标

(1)平衡功能:采用平衡仪来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嘱患者双眼目视前方,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根据平衡仪屏幕上正弦形曲线进行身体移动,可监测患者的前后倾斜角度(F-BIA)、左右倾斜角度(L-RIA),倾斜角度越大说明患者的平衡功能越好。记录患者在无外界支撑的情况下,患侧单腿站立的最长时间(取3 次记录的平均值),站立时间越长说明患者的平衡功能越好。(2)跌倒风险:采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9]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跌倒风险,量表由有无跌倒史、有无超过1 个医学诊断、使用助行器具、静脉输液/肝素锁、步态、精神状态6 个条目组成,总分0~125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跌倒风险越高。(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10]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4 个维度,共74 条目,采用Likert 1~5 级计分法,总分0~4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4.统计学方法

软件采用IBM 公司SPSS 23.0,F-BIA、L-RIA 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偏瘫类型、病变性质等用构成比表示的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治疗前后两组平衡功能对比(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对比(±s)

注: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假性全身振动训练,观察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全身振动训练;F-BIA 为前、后倾斜角度,L-RIA 为左、右倾斜角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5252 F-BIA(°)治疗前0.65±0.540.69±0.570.3670.714 L-RIA(°)治疗前1.85±0.721.89±0.750.2770.782治疗后1.03±0.62a 1.37±0.76a 2.5000.014患侧单腿站立时间(s)治疗前2.14±1.052.11±1.010.1480.882治疗后2.11±1.03a 3.24±1.36a 4.776<0.001治疗后3.12±1.43a 4.58±2.17a 4.051<0.001

两组治疗前平衡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F-BIA、L-RIA、患侧单腿站立时间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治疗前后两组跌倒风险对比(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分对比(分,±s)

注: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假性全身振动训练,观察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全身振动训练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5252治疗前82.15±8.6282.57±8.670.2650.791治疗后43.54±5.2631.07±4.1213.458<0.001 t值27.55038.688 P值<0.001<0.001

两组治疗前MF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FS 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

3.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对比(表4)

表4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4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注: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假性全身振动训练,观察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全身振动训练;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5252躯体功能治疗前54.23±6.1254.47±6.150.1990.842治疗后69.45±7.34a 74.63±8.53a 3.319<0.001心理功能治疗前52.04±5.8252.36±5.870.2790.781治疗后71.16±7.46a 77.58±8.76a 4.024<0.001物质功能治疗前61.47±6.5461.05±610.3280.743治疗后73.58±7.35a 80.05±9.21a 3.959<0.001社会功能治疗前57.33±6.2157.86±6.250.4340.665治疗后72.84±7.54a 82.16±9.35a 5.595<0.001总分治疗前225.07±23.14225.74±23.180.1480.883治疗后287.03±31.05a 314.42±37.15a 4.079<0.001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残疾和死亡的重要病因,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1-13]。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出现肢体感觉下降,发生运动障碍,导致生活无法自理,且跌倒风险较高,容易造成机体二次伤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4-15]。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现阶段临床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

全身振动训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康复训练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等优势,其可通过调节振动参数产生振幅波刺激,由足底往上传导引起肌肉振动,并使神经肌肉系统产生适应性反应,进而促进功能恢复[16-18]。吴艳等[19]研究发现,对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应用全身振动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后循环梗死患者进行全身振动训练后,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均明显提高[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F-BIA、L-RIA、患侧单腿站立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与李岩等[21]研究结果一致。传统的康复训练以主动被动训练为主,对训练时间、强度要求严格,在训练过程中肢体容易出现不耐受,临床效果有限。全身振动训练可输出持续性的刺激,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肌腹、肌肉等本体感受器,提高感觉神经末梢兴奋性,并经Ia神经纤维传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改善运动调控能力[22-23];同时全身振动训练产生的振幅波可刺激大脑运动皮质兴奋,加快脑损伤部位的神经功能重塑,提高姿势控制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24-2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MFS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跌倒风险。患者在接受全身振动训练后,自身的运动调控能力和姿势控制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可减少跌倒发生[27]。同时,全身振动训练产生的振幅刺激可调控运动单位的募集过程,随着肌梭内纤维长度的变化,募集的运动单位增多,促使肌肉收缩频率加快,肌肉力量得到显著提高,在进行自主运动时躯体稳定性提高,进而降低跌倒的发生风险[28-29]。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全身振动训练后躯体症状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效果显著,进而促使生活质量提高[30]。

综上所述,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但是本研究样本来自单中心,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且不同振动参数的疗效未明确,后续可以扩大样本选取范围和样本量,进一步探讨不同振动参数的疗效差异。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姜恒蔚:酝酿和设计试验,文章撰写,指导;于丽瑛: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由健: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统计分析,支持性贡献;郑茜: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统计分析,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全身偏瘫振动
某调相机振动异常诊断分析与处理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振动与频率
中立型Emden-Fowler微分方程的振动性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UF6振动激发态分子的振动-振动驰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