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贮存式与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骨科择期手术的疗效研究

2023-06-21黄爱群魏淑贞陈惠红叶思城孙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异体天数自体

黄爱群 魏淑贞 陈惠红 叶思城 孙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输血科,广州 510700

输血是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血液供应严重不足,部分外科择期手术因手术备血无法保障而不得不延期进行,这大大地影响了正常的医疗工作[1]。根据2009年我国卫生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倡导“积极促进自体血回输和自身储血技术的应用,促进节约用血”。为保障临床择期手术顺利进行,可动员患者开展自体输血。自体输血的方式主要有贮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3种[2-3]。本研究纳入并比较贮存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贮存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治疗在骨科择期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可实施性。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骨科诊治的非肿瘤择期手术患者40 例,根据输血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男性8例、女性12 例,年龄(60.75±23.26)岁;手术方式:后路腰椎椎管减压7 例、膝关节置换术6 例、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 例、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 例、股骨骨折闭合性复位透视假体定位术1 例、胸背部伤口清创1 例、后路T4-L3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 例、颈椎前路C6/7 椎间盘切除1 例、椎管减压及内固定融合术1 例。对照组男性12 例、女性8 例,年龄(57.00±16.95)岁;手术方式: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5 例、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4 例、胫骨骨折内固定2 例、股骨头置换术2 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 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 例、右小腿截肢术1 例、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 例、骨盆骨折闭合性复位内固定术1 例、右骨盆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 例。所有自体输血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1)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纳入标准:①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女性体质量≥45 kg,男性体质量≥50 kg,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10 g/L,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0.33,行择期手术的患者;②准备剖腹产的孕妇(不建议常规应用);③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困难者;④曾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病史者;⑤因宗教信仰或其他原因不愿接受同种异体输血者。(2)贮存式自体输血排除标准:①Hb <100g/L;②并发细菌感染者;③严重主动脉狭窄症、新近的心肌梗死症、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的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④有献血不良反应史并在献血后发生过迟发型昏厥者;⑤有活动性癫痫病史者;⑥贫血、出血或血压偏低者;⑦肝肾功能不良者。(3)回收式自体输血排除标准:①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 h;②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消毒液污染;③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④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经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件号为KY01-2021-04-01,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

对照组接受异体输血,试验组接受贮存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试验组患者经输血科或麻醉科评估,符合标准后进行全血采集或回收式自体血。采血前后均监测和记录患者脉搏、血压、心率和外周血氧饱和度。采血袋规格型号为ACTED(FRESENIUS KABI,德国),内装有血液保存液Ⅲ[每1000 ml血液保存液Ⅲ含枸橼酸钠(二水)26.3 g、枸橼酸(一水)3.27 g、腺嘌呤0.275 g、磷酸二氢钠(一水)2.22 g,加注射用水至1000 ml]。自体血液回收机型号为CSF-F-XX(Haemonetics,美国),采血方法均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自体血采血/回输血量为(353.5±237.47)ml,自体血全血贮存于2~6 ℃血液保存专用冰箱,保存有效期不超过35 d。

3.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之间的Hb、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输血量、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和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率的差异。

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男女比例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组间输血量、总住院天数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非肿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b、HCT、PLT、PT、APTT、FIB 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Hb、HCT 指标均低于术前,FIB 指标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PLT指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表2)

表2 两组非肿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s)

表2 两组非肿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s)

注: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试验组采用贮存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t值P值总住院天数(d)17.45±7.1423.95±12.552.010.05例数2020出血量(ml)480±196.28353±237.471.840.07术后住院天数(d)19.25±11.2912.20±4.171.130.26

两组患者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不良反应

两组非肿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输血过程中均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

输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输血能够提高患者的血容量、Hb 浓度、红细胞比容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状态。自体输血的方式主要有3 种,包括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和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2-3]。同种异体输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并且导致输血相关传播疾病的发生,而自体输血治疗则可避免相关问题,并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患者自身血液,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缓解临床血液供应紧张问题,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4-6]。同时,有研究显示,相对于库存异体血而言,自体血相对较为新鲜,有更好的携氧能力和凝血功能,并且,反复的抽血也可以刺激患者骨髓造血[7],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发达国家普遍开展自体输血,有60%以上择期手术患者选择自体输血[8]。另外,有研究显示,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较,其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更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发生炎性反应,同时还可增加免疫细胞和因子,有利于患者的预后[9]。总体而言,与异体输血治疗相对比,自体输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骨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患者术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血丢失,两组患者术后Hb、HCT 均低于术前(均P<0.05)。对照组术后PLT 明显低于术前,可能是由于输注库存血液的因素。库存血因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的原因,几乎不含血小板,因此,对照组术后PLT 低于术前,而自体血相对新鲜,血小板含量较多,因此,试验组手术前后PLT 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术后FIB 均高于术前(均P<0.05),笔者考虑是因为在出现创伤时,身体调动凝血因子作出的应激反应,在后期的实验研究中可对患者凝血因子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在本研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患者血常规、凝血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后检查,如血常规(Hb、HCT、PLT)、凝血功能(APTT、PT、FIB)、术后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自体输血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另一方面,采用自体输血的择期手术患者不会因血液供应紧张而推迟手术,可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且自体输血方便、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Hb较异体输血组略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血液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血液进行处理,会造成红细胞的丢失。另外由于手术进行顺利,术中出血量少,有2 例贮存式自体输血患者未对自体血进行回输。有资料显示,高达40%的自体血未回输给患者内,造成自体血的浪费[10]。主要原因是因为择期手术推迟或取消,或者是因为手术进行顺利,患者术后不需要输血。因此,为减少自体血的浪费,避免造成患者出现医源性贫血,临床科室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谨慎选择自体输血对象,输血科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鼓励临床开展自体输血,评估患者是否符合自体输血适应证。

与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输血具有安全、经济和操作简便等优势,但是,我国自体输血治疗发展不足,我国三甲医院自体输血率仅有20%~30%[11-13],与发达国家自体输血率60%以上[8]相比,两者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有国外研究报道表明,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异体输血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自体输血由于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而成本却在明显增加,国外自体输血率在不断下降[10]。另外,在临床工作中,自体输血的疗效存在一定的争议,如自体采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医源性贫血,由于某些因素,采集的自体血并未全部回输回患者体内,存在一定的自体血报废情况,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成本[10]。

在国内,自体输血率较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相关的激励机制,临床医生开展自体输血动力不足;(2)临床对自体输血了解程度低,存在不合理用血现象;(3)输血科未积极推广自体输血技术;(4)患者对自体输血认识不足,接受程度低。通过本实验研究结合本院自体输血开展情况,对提高医院自体输血率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充分发挥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作用,将自体输血纳入临床绩效考核,制订相关激励措施促进自体输血推广[14-15];(2)定期对临床医生进行合理用血和自体输血培训,提高医生合理输血意识,增强临床医生对自体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的了解;(3)开设输血科门诊,将自体输血评估前移,在患者入院前即开始评估手术是否适合自体输血,适合哪种类型自体输血,适合多少量自体输血[16];(4)加强自体输血知识宣传,通过院内微信公众号、多媒体宣传、纸质宣传等方式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自体输血的认识[17]。

有实验研究显示,在骨科手术中运用自体血技术,可以保障组织血供,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骨折的正常愈合[18-22],术中自体血回输是在复杂骨科患者手术中,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Hb 下降,自体血回输安全且有效,能减少异体输血量,在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保障手术的正常进行[23],又可避免输异体血产生的疾病传播风险。

综上所述,贮存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应用择期骨科手术中治疗有效且安全,术前采集自体血和术中回收输注自体血未出现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且与异体输血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在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保障择期手术的正常开展,减少宝贵的血液资源的浪费,缓解临床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异体天数自体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生日谜题
异体备查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