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字经济助力强省会战略

2023-06-21邹文博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

邹文博

摘   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应要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当前,“强省会”战略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形成历史性机遇叠加,数字经济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将为新时期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如何借助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为“强省会战略”添砖加瓦成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各省会城市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走出来一条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为“强省会”战略的实施贡献了强大的力量。在列举总结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各具特色的省会城市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省会城市在发展数字经济上的特点,为各省会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产业集群;省会城市

中图分类号:F49;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0-0035-04

当前,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成为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推手,成为各国重组战略要素、重塑并完善经济结构、改变自身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国很早就意识到数字经济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未来它将成为我国驱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稳定宏观经济走向、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各省在着重强调“强省会”发展战略的同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对“强省会”战略提供的支持和动力也均有基于自身客观条件的独特理解,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加以实施,为“强省会”战略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杭州市——以总部级数字企业为龙头打造信息数字产业集群

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数字经济始终是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金名片”,其成就在各省市中也始终名列前茅,其中省会杭州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成就和龙头带动作用呈现得十分明显。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加值分别达到16 331亿元、4 905亿元,两项数据占全省比重分别高达55%和58.8%。杭州市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取得的辉煌成果为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杭州市更是在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城市排名上首次挤掉广州市,位列北京、上海、深圳市之后,成为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第四极。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1.5%,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占GDP的27.1%。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21.9%和16.2%,在全省居于首位。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杭州市在省内经济保持头部地位、落实“强省会”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杭州市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以下优势和特点,为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先决条件和坚实基础。

(一)总部级数字企业引领数字科创动能

杭州市着力构建数字化创新体系。一方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拥有较强数字研发能力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均坐落于杭州市,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营销管理能力保证了杭州市拥有较强的数字化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能力。基于数字技术创新产生的健康码、亲清在线等一批“杭州理念”、“杭州模式”引领全国,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多家企业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总部级数字企业的研发创新保证了杭州市始终引领数字化技术发展变革,是数字技术标准的制定者,为杭州市在数字技术方面始终保持全国前列提供了卓越的保障。另一方面,总部级数字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上述企业的发展壮大会反哺总部级数字企业,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省内良性循环发展。截至2021年,全省数字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分别为1.1万家和1.8万家,涉及数字经济相关的重大科技公关项目有215项,形成138项进口替代成果。

(二)引领打造核心数字产业化发展

相较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技术含金量更高,是产业数字化更高阶的发展阶段。数字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可以更好地拉动当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早在2020年杭州市就将数字产业化列为政府在数字化发展上的首要任务,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由杭州市政府主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始终保持超前发展态势,电子商务、信息软件、数字内容等产业不断做强做优,相继建立制定了一系列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并打造了中国软件名城,使软件综合竞争力保持全国领先。近年来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称号,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数字安防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等。现阶段,数字安防和网络通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计算、智能光伏、数字内容6大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主导地位明显,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数字产业化新发展探路先行。另一方面,数字治理在制度架构和治理模式上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典型样板,包括构建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以“城市大脑”探索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等,为我国数字治理提供了标准范式。

二、长沙市——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打造产业数字化集群

长沙市作为中部重要省份湖南的省会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与其自身产业结构和地理位置存在着较強的相关性。一方面,长沙、湘潭、株洲三市的地理位置极为接近,构建的长株潭城市圈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技术人才和数字消费市场等基本要素。另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大省,湖南省拥有机械制造、轨道交通、金属冶炼等完善的基础工业体系,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上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长沙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5 517亿元,数字经济总量占湖南全省近30%,在中部地区仅次于湖北省武汉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注定长沙市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独树一帜。随着“强省会”战略的实施,2022年4月长沙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明确提出,长沙市将重点推进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由此,长沙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将围绕“智能互联”和“两上三化”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发展。

(一)“智能互联”助力产业数字化生态

“智能互联”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也在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汽车制造和保有量大省,具备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三大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被湖南省视为下一个产业风口。2016年,长沙市前瞻性地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旨在将智能互联与传统汽车相融合。2018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于2018年6月正式开园。2020年,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2021年,长沙市先后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四块智能网联国家级牌照的城市,预计未来可以为长沙市带来千亿级产值。从产业基础角度来看,长沙市地区拥有3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既包含大众长沙分厂、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等合资品牌龙头企业,也包含比亚迪、吉利、北汽等国产新势力造车企业。从软件开发布局的角度来看,湘江新区通过“新基建聚集产业、建场景培育产业、搭平台服务产业”,培育了一批包括中车智驭、行深智能等全国一流的智能网联生态企业。未来,基于智能互联技术和汽车产业优势,长沙市将不断延伸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产业链, 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持续推进市场化进程, 形成示范效应, 为我国智慧交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两上三化”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针对长株潭地区在重工业及产业配套设施上的优势,政府针对性提出发展“两化”,落实“三高四新”的战略新举措,旨在通过企业上云、上平台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及相关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而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热潮和数字产业革命(见表1)机遇。从相关技术产业涉及的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来看,已建立起利用地理区位优势的,以长沙市为核心,与株洲、湘潭两市相关技术优势企业相配套的企业集群。另一方面,以相关技术优势企业为龙头,带动拥有相关配套技术的中小微企业协同的发展模式。

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上述高新技术企业在装备制造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数字化浪潮,上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及数字赋能制造业上具有很强的意愿。数字技术的加持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效率,实现企业提质增效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为企业在未来利用数字技术加持相关产业提供了保障。例如,三一智联重卡、三安半导体、中车株机智能机车制造等项目的建设投产都需要高效率运用数字技术和产业数据,从而实现企业的智能制造。

为了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湖南省政府提出面向中小制造业企业,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平台是指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从政策执行及实际效果来看,企业“上云上平台”的实际成果显著。

通过表2及表3可以看到,2018—2021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上云上平台”在企业数量及在全省所产比例上均位居前列。积极的数字化转型政策帮助长株潭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小企业顺利融入数字化发展浪潮,并进一步帮助它们接纳吸收数字化技术及成果,实现企业在数字化道路上的快速转型。

三、贵阳市——以大数据为依托打造信息数字远程服务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较早布局发展数字经济的省份,在数字经济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就。通过实施“千企改造”、“万企融合”等相关数字方面建设计划,进一步加速推进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同时,依托数字化发展路径,建设了国家级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东数西算”西南地区算力枢纽,通过一系列数字相关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数字相关计划的实施,贵州省的数字经济始终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达20.6%,高于全国平均数4.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省会贵阳市入围数字经济发展百强榜单,位列第24位。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省会城市,其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牢牢把握《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等政策发展机遇,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思路,聚焦“强省会”战略,结合地理、气候、区位等自身优势,深度发展“一硬一软”两大产业,为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打造了示范标杆。

(一)新基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贵阳市提出以建设“中国数谷”为发展目标,建设了一大批提供数字服务的基础设施。从2013年开始,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为统揽,相继建成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等一批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吸引全球优质互联网大数据企业落户的关键因素,“华为云”、“苹果云”等全球知名企业的数据服务基地在贵阳市建成并投入运营,为该市发展数字经济夯增添了活力。2022年3月,国家级数字发展战略——“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市作为“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全力将自己打造为“东数西算”西南地區重要节点,为数字经济发展抢占新机。截至2022年,已经有17个数据中心在贵阳市投入运行或在建,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省会之一,预计到2025年可以为市场提供400万台服务器承载量。未来,贵阳市将以国家相关算力政策为导向,以完备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后盾,全力实施算力集群攻坚行动,做好算力输送通道提速工作,协调协作算力行动,实行算力应用创新行动,大力培育发展算力产业生态,筑牢算力安全防火墙,为国家算力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同时,国家级算力体系的建立将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发展数字经济增添新动能。

(二)“数”造贵州:以“云”为基础构建数字产业链

贵阳市在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的基础上,正在提质升级向纵深发展。在国家相关数字政策的保障下,贵阳市借助先进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构建、完善并推动“算力”引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数据中心集群汇聚,形成海量的数据资源,并以此吸引集数据清洗、分析等业务的大数据企业集聚。依靠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的数字基础设施,相继与华为、腾讯、苹果等数字技术企业展开全方位合作,布局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软件等相关数据产品,培育出一系列云存储产品,例如“白山云”、“云上贵州”、“云上艾珀”等。其中,“云上贵州”是全国首个省级政府层面的一体化云服务平台,涵盖数据的存储、交换、管理和共享等全套业务。截至2022年,在“云上贵州”登记入驻的数据商为112家,提供数据产品162种,总交易额1 400万元。截至2021年,贵阳市的大数据企业已突破5 00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预计达到360亿元,近三年业务年均增速均超过30%。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中心为数字产业突破口,着力构造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全产业链体系。以大数据中心发展所需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电力设备等配套设备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例如,云上鲲鹏借助贵州省发展数字产业的机遇,依靠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鲲鹏+”作为技术支撑,融合华为鸿蒙等国产操作系统,构建起人工智能设备生产线。未来,云上鲲鹏将成为重要的人工智能设备供应商。除此之外,借助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且水资源丰富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吸引华为、苹果等全球各大厂商纷纷将本企业数据中心落户于此,在为用户提供安全计算和存储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总之,贵阳市以云服务为基础构造的数据产业链,为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加友.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发展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12):149-155.

[2]   刘刚,张昕蔚.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研究:以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为例[J].经济纵横,2019(6):88-100.

[3]   张鸿,刘中,王舒萱.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23):183-186.

[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EB/OL].[2020-07-05]

[5]   区月华.贵阳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J].中国信息化,2020(12):95-97.

[6]   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J].数字经济,2021(Z2):73-82.

[7]   黄勇,蔡伟.夯实“强省会”战略的现代化产业支撑[J].当代贵州,2021(1):72-73.

[8]   汤欣健,姚方媛.贵安“软”“硬”兼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N].贵阳日报,2022-11-04(3).

[9]   康明远.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17(2):176-178.

[10]   张怀英,张艳,李璐,杜荣.湖南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22,41(1):29-34.

[11]   李小玉,邱信丰.以数字经济产业协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22(12):41-49.

[12]   中國信通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R].北京: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022.

[13]   吕慎,陈冠合.“数”造贵州[N].光明日报,2022-05-26(4).

[14]   潘思蔚,徐越倩.数字营商环境及其评价[J].浙江社会科学,2022(11):72,73-79,157-158.

[15]   任保平,李培伟.数字经济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机制与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1):121-132.

[16]   钱丽.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N].贵阳日报,2022-01-03(1).

[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
数字化—数字经济及其它
数字经济环境下中国跨境贸易税收问题研究
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及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税法的改革
国外数字经济战略的供给侧实施路径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