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
2023-06-21冉秋芬
冉秋芬
语文是传承我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学科,美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美育,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实现小学语文学科以美育人的教学目标。
有学者曾说:“美是时代的召唤,向美而行,不是为了让少数人掌握一技之长,而是为了让所有青年学子在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中,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由此可见,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的审美属性
小学语文具有文学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符合现代化审美要求的文学佳作,这是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的优势所在。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包罗万象,体裁丰富多彩,其中包含了各种美的形象、意境和语言。这无疑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内心,促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验、感悟、领会语文之美。所以,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为美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小学语文是开展美育的
优选途径
美育具有多样性,各个学科都拥有丰富的美育元素。其中,小学语文学科有独具特色的语言美、文字美、艺术美等,是开展美育的优选途径。
另外,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少,认知水平低,心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小学生的这些客观特点决定了在小学不适合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在此背景下,美育的重任交给了音乐和美术这两门学科。但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和美术的课时很少,除了教学专业的音乐、美术知识,学校很难完成美育的任务。所以,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时安排来看,其无疑是小学阶段开展美育的最佳学科。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探索美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汲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渠道,其中的课文、插图、古诗词等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同时,语文教材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如艺术美、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等,这些美可以透过语文课本,以文字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眼前。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其中的各种修辞手法生动贴切、富有诗意,学生在阅读时能走进诗情画意之中去探索美。
此外,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结构完整,富有韵味,既有雅俗共赏的幽默,又有让人回味无穷的意味。有时,学生并不是不会审美,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指导。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挖掘教材,让他们主动探索教材内容中的美,以提升审美情趣。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元素,读起来就像在朗诵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如写海水的“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写珊瑚的“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写鱼群的“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等等,都体现了课文用词平仄协调之美。这一单元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与《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渗透美育的绝佳课文。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
由于小学语文学科具有文学性,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其深层含义,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语文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最大程度地凸显美育的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下,采用合乎时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营造美的氛围,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课文的熏陶下感受美。
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呈现特点是图文并茂、文质兼美,集情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于一体。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采用视频和音频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呈现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沉浸在桂林山水的美丽情境之中,充分感受桂林山水的秀美。
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的内心会深受触动,主动研读全文,透过文字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在这种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可以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教师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其审美情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培养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既能实现美育的有效渗透,又能起到德育的作用。
(三)激发兴趣,表现美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美。从审美的专业角度分析,兴趣能让人产生兴奋、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教师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有助于后续美育的开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把古诗词编成歌曲,用美的音乐韵律将诗词中蕴含的景物之美、人物之美等表达出来。
例如,《春晓》《早发白帝城》《长歌行》等古诗都可以采用歌唱的方式引导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古诗词选曲时,教师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能轻松哼唱的、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的曲调,方便学生通过吟唱古诗词达到背诵、理解的目的,让学生真正领略古诗词的诗意之美、意境之美、灵动之美,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材中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还有寓言故事,其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寓言故事的语言精练、篇幅短小、用语诙谐幽默,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在讲解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滲透美育,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寓言故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寓言故事的架构、用词等,自由发挥想象力创编一则寓言故事,从侧面反映一定的人生道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会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组织语言,大胆创作。
(四)指导写作,创造美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去创造美,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时,教师不仅要在閱读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更重要的是通过指导写作,让学生创造美。
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既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抒发美的情感,表达美的内容,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既有内容美的展示,又有形式美的体现,更有情感美的流露。
在指导小学生通过写作创造美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先从简单的句子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复杂的段落,使每次的写作训练都具有针对性,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美、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穷人》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开展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文章结尾进行续写,着重体现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又如,在教学《火烧云》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后观察太阳和云彩,并结合课文内容和结构进行仿写,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前提下,让学生大胆地创造美。再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幸福是……”为开头造句,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身边的幸福,并通过文字抒发出来。
(五)开展评价,体验美
评价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想在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教师就要重视教学评价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用语,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更多的美育元素。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采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朗读美的句子时,教师可以采用言语评价,如对学生说:“哇,你读得太棒了”“你的朗读让我仿佛走进了课文之中”等,还可以采用动作评价,如竖起大拇指、点头、微笑等。又如,在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时,教师应将最贴合实际的评语清晰地写在学生作文的结尾处,让学生通过评语内容体验美。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密不可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给学生带来心灵美的熏陶。“以美育人”始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最佳途径,不仅承担着传承文化的责任,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重任。所以,教师应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深挖教材、创设情境、指导写作、开展评价等方式,探索有效渗透美育的方法,促进美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沙坝河乡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