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

2023-06-21杨浩

艺术评鉴 2023年4期
关键词:个性艺术

杨浩

摘要:戏剧是集语言、动作、布景、音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戏剧导演创作的作品是否突出个性、特性,是否兼具审美和价值,会影响整个戏剧表演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戏剧导演的作用不可小觑。作为戏剧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以及舞台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关系到了戏剧创作的品质。本文主要在对个性艺术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表达对策。

关键词:戏剧导演  个性  艺术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4-0173-04

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戏剧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它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给欣赏戏剧艺术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一个好的戏剧作品离不开戏剧导演,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表达直接关系到了整个表演作品的质量高低。为了能够呈现出和剧本内容相一致的演出形象,对戏剧导演个性艺术的相关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个性艺术概述

个性艺术指的是艺术家特有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世界观、感情气质、个性、艺术修养等主观因素,和时代背景、创作条件、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在创作过程以及作品风格中所体现出来的与其他艺术家相区别的独特性。这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个性差异在艺术创作上的特殊反映。总体来说,个性艺术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法来表现其价值观。对于戏剧导演来说,个性艺术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站在了艺术的高度,能够给人以思考。更通俗一点来说,个性是戏剧导演的艺术生命,具有独特艺术语言和突出个性风格的艺术作品,才能够产生出巨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吸引更多观众。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灵感、直觉以及顿悟,一切艺术手段的应用、一切艺术形式的创新,其目的均为塑造高质量的艺术形象。世界万物千变万化,个性是使事物拥有生命力的根本,艺术也一样。在戏剧艺术中,不仅要追求作品的内涵表达,更要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和艺术个性。在艺术发展中融入更多个性化元素,有助于使导演冲破传统桎梏,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基准点,大胆展开修饰与创新,促使戏剧形象更丰满,人物塑造更成功,更易于引起观众的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戏剧是给观众看的,并非一种导演的自娱自乐,其是一种共赏性艺术。注入个性艺术之后,才会使戏剧更加有特点,更加鲜明,更加贴近观众的心灵。因此,个性艺术是戏剧导演必要的艺术修养。在某种程度上,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思考空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其需要融合更多创新性元素,发挥其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导演可以借助自身才智,通过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法,实现自我手法的注入,促使整個戏剧质量得以全面提升。同时,导演可以将思维理念进行融入,将更多认知与感受注入自身的戏剧艺术创作中,加以实践,令观众耳目一新,进而达到提升整个戏剧质量的目的。“戏剧是揭露者;是对抗物;也是矛盾,它引导人们去认识,去分析,最终觉醒。”波兰著名导演格洛托夫斯基指出:“一个导演必须自问戏剧必不可少的是什么?”戏剧的四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演员、观众、空间、时间,导演的个性化指的不是对戏剧的随意创造,而是指把重心放在戏剧上,不断进行创新,在个性化表达的基础之上,使得剧本情节更加丰富精彩,给予戏剧作品鲜活的生命力,不断提高戏剧作品的表现力和影响力。

二、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发展现状

一个优秀的戏剧导演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理论基础,更要有高度的创作思维,以及个性化的风格,这样才能给予作品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才能让观众感受到独一无二的艺术美感,真正发挥戏剧的内在价值。但从当前的戏剧艺术发展来看,很多戏剧导演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就放弃了自己的一些个性化表达,降低了对戏剧创作的要求和标准,虽然戏剧演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严重影响了戏剧艺术的审美,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况不利于戏剧艺术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戏剧导演的长久发展。从此不难看出,个性艺术在现代中国一部分戏剧中是缺少的,并且这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数的导演和演员以及剧作家们都喜欢遵守老套的排演制模式,比如服装、道具、表演,而人物的特殊性也并不是在矛盾中展示出来的,总是体现在服装、化妆、舞美、演员表情上等。好像全世界的正面人物都是一脸正气、英俊潇洒;全世界的丑角、反派人物都是丑样傻样。这样一来,全世界的戏剧人物都有自己的一副面具和自己的一套公式,而导演只不过是解决这套题目的人。这就使得我国戏剧面临着空前的严峻形势,缺少个性艺术而导致僵化不前的戏剧必须成为中国戏剧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对象。

戏剧导演是整个戏剧创作的重要支撑,而戏剧创作又是长期、复杂且艰辛的过程,所以在戏剧创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导演的重要价值,因为其会对剧本情节与人物基调有精准地把握。但现实中在进行戏剧创作过程时,剧本、演员、投资方等元素使导演的话语权已经被严重削弱,很多时候导演在拍摄的时候不敢越雷池一步,难以精准定位剧本的焦点,更不用说对不同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开发。这种现象自然不会是好事,这会使导演们的思想不断狭窄、认识不断僵化,让他们无法基于剧本内容,从生活与实践角度出发,灵活把控各种创作样式、风格及情趣,很难发挥自身的艺术生命张力,使剧本多元化发展受到限制,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最终影响到我国戏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三、戏剧导演的个性艺术表达注意要点

(一)艺术创作要高于生活

戏剧演绎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国戏剧大家罗锦鳞先生曾提到“戏剧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戏剧虽演绎生活,但并不是照搬生活原型、放大生活苦难和不幸,其从万般生活中找出引发群众深思的触点,由一点到多点,由多点到全面,引发观看者思考,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心态。因此,需要戏剧导演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与剧本进行“深入对话”,由剧走进情感,由情感构建艺术,由艺术引发舆论,由舆论展现价值。戏剧艺术的创作同时也需要遵循“一切以生活为参照”这一定律,若艺术脱离生活只会给人们留下空洞、无趣、无味的观感,削弱与观众的共鸣,从而达不到艺术创作的意义。戏剧艺术的创作需要导演真正了解生活,了解群众心理,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保持艺术创作思想,将美、情、意展现于舞台,植根于群众心中。

当下一些戏剧表演中有些作品就违背了生活发展规律,极为突兀地展现一些特效,使得作品科技感十分明显,产生了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如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灯光、音效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一些戏剧表演中会依然沿用最简单的舞台布景、灯光效果,这不仅与现代生活发展规律不符,也会让观众产生一种时代倒退发展之感,不仅不会让观众有美和愉悦的感受,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戏剧导演的作用是“创作”高于生活的艺术,而不是“创造”与生活实际不符的作品,虽“创作”与“创造”仅一字之差,但两者重心截然不同。“作”以生活为原型、打造艺术氛围;“造”脱离生活本真,营造另一生活环境,并严重影响了戏剧表演结果。戏剧导演的创作本身与剧本、舞台等密切相关,同时还需要与观众审美需求产生协调把控的状态。所以,戏剧导演需要准确把控生活发展规律,迎合观众审美,基于对生活的尊重、感恩和理解,多体验不同人的生活,多解读不同人对生活的理解,从而孕育出有深意的思想,有特色的观点,进而将生活展现于舞台,达到“卡塔西斯”效应,全面发挥戏剧原有艺术价值与魅力。创作出生活与艺术、艺术与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戏剧作品,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观感感受。正是由于戏剧导演的这种持续探索与实践,才能使愈来愈多的高质量作品涌现在观众视野中。在这一过程中,导演基于观众视角展开分析与思考,不断优化艺术表现手法,结合生活内涵,在引导演员保留自身个性化特征的同时,理解多元化戏剧内涵与观看价值,尊重人民生活,更好地完成戏剧导演的艺术创作之路。

(二)艺术表达要体现“神似”

戏剧导演在艺术创作中表达个性化时,应注重“形似”“神似”,“形似”如见其人;“神似”如之其特点。“形似”和“神似”的展现要尊于理、符其情、表于技。如在《水浒传》中李逵、王婆等形象在塑造过程中,十分深入人心,让不少观众直呼“太像了”。可是到底为什么“像”,哪里“像”却没有一个观众能够表达清楚,只是因为“太像了”是人们透过表演找到了与自己想象中符合的人物形象,是每个观众心中理想的“形象”,是神似、是形似、是情感相似且真实。

这说明在戏剧创作中,戏剧导演指导下的人物塑造揭示了人物灵魂,达到了观众的认可。艺术创作是具有情感的,这种情感是真实且自然的,是基于导演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集中创作,既表达了导演的艺术视角,也体现了导演对艺术的真实领会,是艺术创作的价值体现,也是艺术作品的全部内容。戏剧艺术在传递出导演浓厚个人情感的过程中,还会被赋予深层意义与价值,即复刻真实人生并非戏剧的最终目的,但这种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其美学价值,进而使其成为更促使其严肃思考的媒介。

艺术是一种领会,是一种思维,领会和思考是个体情感特质的显现和體现,这种情感特质只会因个体间的差异而表现出强弱的不同,但并不会消失。不同的戏剧导演对角色理解不同,但在赋予作品和演员意义时,一定要把握好人物的情感尺度,一定要塑造出作品形象的“神似”,给予其个性化的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这一个作品形象的心灵。对此,托尔斯泰曾深刻地指出“艺术的感染的深浅决定于下列三个条件,第一,所传达的感情具有多大的独特性;第二,这种感情的传达有多么清晰;第三,艺术家真挚程度如何,换言之,艺术家自己体验他所传达的那种感情的力量如何。”

(三)戏剧创作要有求异性

牛顿曾说过:“我所以能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若是没有前人所做的无数研究。就算100个苹果砸到牛顿头上其也不可能发现万有引力。不仅科学领域如此,其实各个领域也皆是如此,医学、生物学、管理学等都是要在前人的探索下来进行的,艺术更是如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原搬硬造。戏剧创作一定要重视求异性思维,才能创作出区别于他人的优秀作品。所谓的求异性,指的是在解读同一剧本、分析同一人物性格时要保持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创作出价值和寓意相同,但题材不同的作品,这种求异性对导演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十分重要。求异性创作表演需要的不同的演绎方式,不同的理解角度,需要创作者注入灵魂和自己的特色,把握人物特征所在,通过导演的“想象”,与环境、舞台融为一体,体现出真实的精神和思想,向观众展现出显而易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就是求异思维的独特之处,也是戏剧导演在戏剧创作中的个性化展现。在戏剧导演创作的各个环节中,导演都应就阶段艺术表现形式、组织协调情况等有整体把控,赋予剧本更鲜明的生命力,赋予舞台更生动的展现力,不断对戏剧作品进行思考与改进,从根本上实现戏剧艺术的差异化、多元化发展。

比如在话剧《白鹿原》中,戏剧导演为了展现西北地区真实的生活状态,向观众诠释浓厚的人文情怀,全剧不仅在横亘绵延、几乎占据了整个舞台的“白鹿古原”上展开,更是通过虚实场景的灵活转换将舞台划分成了不同的表演区域,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纵向交叉和转换,并不同于一些话剧中使用普通话的方式,为了营造白鹿原的气氛,导演要求主演全部用陕西方言,将其贯穿整个表演,如依托老腔、秦腔塑造白鹿原人物的灵与魂,通过舞台展现在这块田地中生活的人民你争我夺的人生百态。

(四)艺术舞台形象要删繁就简

导演在创作中的最终目的是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对作品的理解,体现剧本创作内涵,但这是艺术展现之后的最终结果,并不可在创作之初、之中展现出来,最终的评判标准源于导演审美的诠释和观众的评判。作为戏剧导演,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是最终目的,但这种视觉盛宴要在尊重剧本、尊重观众、尊重艺术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创作,突出主题,打造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因此创作要服从剧本、剧本要服从舞台、舞台要服从观众,就如同美味佳肴的烹制,一切的原料、加工程序都要根据客户的口味进行设定,这样才能够赢得客户的青睐。为此,在创作过程中,导演要懂得舍弃之意,在与剧本、舞台、自身价值观、审美观不冲突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其他人物的细节删减,用最直观、简洁的方式展现话剧特色、艺术魅力。戏剧理论家余秋雨曾有这样的论述:“从实事、实境、实物和自然形态的言动中解脱出来,为追求一种超越这一切的更高目的和更高境界,一种客观的实在状态所包容不了的情态意境,这才是写意。”戏剧导演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运用高于生活的创作方式脱离生活,力求意境,展现艺术价值。萧伯纳说过:“寓有议论的戏剧是现代戏剧,而没有动人场面的戏剧则是过时的戏剧。”

如中国铁路文工团总导演陈坪导演的歌剧《张骞》,其中有个片段是张骞割破血管拯救甘父的情节,导演运用红聚光灯,将红光照着干冰喷雾营造出极为丰富的舞台效果,运用扩大、夸张、写意手法,在舞台后区的顶部,表现一股血液直流而下的意境,体现了张骞舍身奉献的品质,也让其献身精神得到了升华,感染触动了更多观众。由此可见,借助夸大、虚拟想象等方式展现人物情感,能够创建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意境,从而从表演和表现手法上展现戏剧创作特点,更有助于使文学剧本中的思想情感得到全面表达。再比如,《水浒传》中有关“潘金莲”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几乎每一个人对这段故事都有着全面的了解。因此,在进行创作时,戏剧导演不必过多修饰,只需要根据事实向观众展示出真实的“潘金莲”即可。为此,针对这个题材,方向文导演所创作的话剧《潘金莲》中,将“潘金莲”作为故事主线的矛盾冲突,讲述其与武大郎、西门庆、武松以及张大户这四个男子之间的感情纠葛,详细阐述古代封建礼教是如何使“潘金莲”逐渐堕落的,使其原本纯洁善良的本性转化为阴险毒辣,属于典型的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

(五)艺术创作要体现时代性

戏剧艺术是时代科技的狂欢,其运用各种技术、各种手段,展现出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构建出了各式各样的演绎场景,让观看者从中体会生活的冷暖,感受时代科技的发展。戏剧作为演绎生活的艺术,其表演空间、演绎方式、场景转换等决定了戏剧效果。在戏剧表演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灯光、布景、服饰、妆容、特效等营造时间的转换、空间的变化,从而通过多种元素的融合,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

如《阿凡达》之所以被称之为影视之王,被人们关注和追捧,其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故事线的紧凑和其故事的寓意,其对科技的完美运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部影片将唯美的视觉效果做到了极致,给人们展示了潘多拉星球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并运用3D拍摄技术展现了极为逼真的人物形象,并使其与影片氛围、环境做到了完美融合,让观影者看不到机械痕迹、特效痕迹。各种绚丽场景、奇怪事物、未知星球以及战斗场景的转换,让观影者的视觉始终停留在影片中,促使观影者读懂了影视寓意,感叹科技强大。戏剧创作虽然与影视创作有着一定区别,但艺术有着一定共通性,尤其在科学技术、媒体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将各种特效、科技加之于戏剧创作、表演中,能够提高戏剧艺术创造力,进而为观众展现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高于生活、更加形象逼真的戏剧艺术作品。

四、结语

综上可知,个性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创新动力,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戏剧的质量,实现戏剧的跨越式发展。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工作者为我们现在的艺术成就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更应该继续昂首挺胸,大步子向前走,为戏剧的发展奋斗。把个性艺术注入世界的舞台,才能做有前途的导演。戏剧导演是对生活、对艺术无比热爱的人,他们是时代的先锋,艺术的传承人,他们应该用动人的热情,为人类的艺术事业进步去努力。个性艺术的形成有着自身的规律,或许不可强求,但它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并非因求即得,好的艺术作品都有个性的存在。在戏剧创作中,许多优秀的导演奔波于各国学习经验,大开视野,不断追求个性化,将所见所闻加入个性艺术融入舞台,因此才能获得较高的水平。作为戏剧导演,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思维仓库,从自己已经历、已感受过的生活原型中寻找创作灵感,在自己艺术创作的苗圃中播种、浇灌、嫁接,把个性化的情感、思想一起注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最终收获有品质的艺术果实。

参考文献:

[1]“构建中国戏剧导演体系——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导演艺术高峰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DB/OL].网易新闻,2021-10-18.

[2]本刊记者.构建中国戏剧导演体系 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导演艺术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J].中国戏剧,2021(11):5-6.

[3]濑户宏.蜷川幸雄的戏剧导演艺术——基于其莎士比亚作品[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83-89.

[4]高蕾蕾.钟情残酷与追求诗意——试论查明哲的戏剧导演艺术[J].影剧新作,2020(02):121-128.

[5]赵建新,罗锦鳞.开掘戏剧艺术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访戏剧导演艺术家罗錦鳞[J].中国文艺评论,2019(08):114-126.

[6]吴波.“当代戏剧导演艺术与导演艺术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会议综述[J].中国戏剧,2018(08):25-28.

[7]王燕妮.网络时代的戏剧存在 当代戏剧导演艺术与导演艺术人才培养国际论坛摘要[J].上海戏剧,2018(04):20-23.

[8]杨毅云.戏剧导演与综合艺术特征的融合作用[J].文化产业,2018(04):78-80.

[9]吴明聪.浅谈戏剧导演再创造与全面综合的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17(13):39.

[10]李菡萏.丹钦科戏剧导演艺术中的狂欢式展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1):21-23+36.

[11]房长勇.焦菊隐戏剧导演艺术对戏曲的借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81-183.

[12]曹艳.当代中国戏剧导演艺术人学探索的现代性追求[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04):121-127.

猜你喜欢

个性艺术
纸的艺术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重“个性”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