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演员个人风格的融入对推进人物形象塑造的价值探究
2023-06-21邱语涵
邱语涵
摘要:演员的个人风格是其思想、生活、艺术素养诸方面的综合反映。其通过生活经历、情感体会、学习训练、舞台实践等方面的积累逐渐形成,并随着舞剧演员的艺术创作而得到了充分体现,与之同时个人风格也必然会随着演员对舞剧的艺术呈现而影响着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本文以“舞剧创作中允许演员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及自由度”为出发点和前提条件,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分别从演员个人风格的融入对推进舞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可持续性以及个性化三方面的价值展开探究。
关键词:舞剧演员 个人风格 人物形象塑造 价值探究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5-0129-04
舞剧中的典型形象承载着舞剧所传递的文化思想与精神内涵,其在舞剧的创作与呈现中都起着内在基石的重要作用。演员作为艺术形象的最终呈现者直接决定着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否准确、生动、立体与独特。因此,在分析一部舞剧的典型形象时,演员这一呈现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
舞剧演员无疑需要在舞台实践中成长,同时其个人学习经历、生活体验和情感体会的累积也将一步步帮助其更好地把握每一个人物角色的独特性格与内在气质。在这一成长过程中,演员的个人风格逐步形成,成为其表演与创作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并相对成熟的艺术特色。同时,演员的个人风格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舞剧的整个创演周期,体现于初期对剧本的解读、排练阶段的二度创作以及呈现阶段的舞台表达。在编导的宏观把控与合理融合之下,演员个人风格中的闪光点将成为整部舞剧的核心亮点,尤其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控与塑造中。
一、舞剧演员个人阅历的积淀增强形象塑造的真实性
(一)生活经验决定演员对角色的解读与再现
当演员初次接触一个角色时,最初认识的是编剧塑造的艺术形象。随着与创编团队的交流,演员逐渐对编导心中所理解的角色形象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此时,演员对角色的演绎是停留于表面的。演员并不理解角色人物性格的成因,缺乏对人物背景信息的深入研读和实际体会。因此,塑造的人物缺乏生活气息,使得人物无法走进观众的内心,从而阻碍了舞剧精神的有效传递。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舞剧演员不能做一个他人思想的被迫接受者,只依从他人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身体去舞动,而是需要从单纯的“做动作”向“做人”不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演员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对角色解读的深度。
成熟的舞剧演员往往会为自己的角色形象设计丰满的生活细节,使得自己创作出的形象在生活中能够真实存在。演员的自身经历越丰富,对生活的感悟就越多,为人物设计的生活细节就越合理。以舞剧《到那时》中饰演母亲的演员杨奕来说,她所塑造的是一个默默支撑在丈夫背后的女性形象,为了支持为国家建设而无私奉献的丈夫,承担起了相夫教子、照顾家庭的重担。为塑造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舞剧中设计了辅导功课、打扫卫生等生活细节的肢体语言。这些生活语言的合理演绎与杨奕在生活中的母亲身份有直接的联系。她将生活中面对孩子时的情感状态和面对生活中琐碎的情绪变化融入进舞蹈语汇之中,实现了对母亲形象的精准把握。这些真实的生活经历为演员在塑造角色时提供了大量的细节铺垫。当演员在为自己塑造的角色形象设计生活细节和内心独白时,这些真实体会过的生活经历、内心感受,将为演员提供最真实、最直观的创作素材,并进一步推动演员对角色形象的理解和演绎。
为了使人物形象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演员需要尽可能深入地与观众实现共情。要实现这一目标,演员首先要对角色的情绪变化以及情感发展具备敏锐、清晰的感受力。而演员对情绪情感的敏锐捕捉和精准把控得益于自身过往的情感体会,曾经的真实感受能够带给演员真正感同身受的能力,這也是与观众实现共情的必要前提之一。一部好的舞剧作品需要精彩的肢体动作呈现,同时也离不开演员的情绪表演。好的演员往往能够用一种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将角色的喜怒哀乐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观众。而部分年轻演员无法独自撑起舞台上的留白,通常很依赖动作的支撑。为了弥补自身与观众共情时的不足,会用大量的高难度技术技巧去填补,而动作的过度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物形象的挺立,同时也让观众无暇思考和感受。此类情形就如同人对悲伤的理解会随着年龄、身份、环境、立场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样态,如若缺乏对诸多因素的体会与思考,必然无法真正感同身受。那么,对每一个特定情景中悲伤的演绎便会单一和模糊,缺乏层次感和打动人心的真实感。因此,演员在充分解读人物形象时,以往真实的情感体会决定着演员与观众的共情能力,饱满的情感体会能够为人物形象的挺立奠定感情基础。
(二)实践经验决定演员表情表演的准确性与逼真程度
舞蹈运用肢体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难点在于舞蹈动作有着模糊性和多义性,在运用时难以把握写实性和艺术性的“度”,容易造成误读。而表情表演作为一种最直观最通用的传递情绪的表现手法,是舞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表情表演的内容和效果分别源自演员的内心独白和实践经验,往往极具演员的个人风格,也通常在这一部分的呈现中将角色的人物形象带入观众的内心。
人的思绪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思考和发散的状态,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角色塑造时,也需要确保其心中所思所想符合人物形象与具体情节的设定,从而实现情绪发展变化与剧情推动的吻合一致。在对舞剧内容呈现的过程中,演员的内心独白源自演员本人对舞剧形象的充分解读,而后根据自己为其填补的生活细节,形成完整连贯的内心独白。从建立独白到与表情体现的完美结合需要经过科学的训练和丰富的实践。以舞剧《铁道游击队》中山翀老师饰演的芳林嫂为例,在舞剧的最后一幕“她盘腿坐在舞台前区纳鞋底,舞台上铁道游击队浴血奋战,与敌人殊死搏斗,这一坐就是六分钟。山翀老师这六分钟眼睛看着前方身体几乎没有舞蹈动作,但透过她微乎其微的举动和眼神间的情感流露,观众却能感受到她内心层层递进的情感。”正因为她拥有专业的训练经历、足够的舞剧表演经验和丰富的演出阅历,才能让这静谧又激烈的六分钟情感流露打动人心。
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帮助每一个舞剧演员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和独特魅力。同时,也随着演员当下的实践不断付诸每一个角色的塑造之中,从而达成一种良性的、不断成长的、具有演员个人特性的表演风格,不断增强其塑造形象的真实性。
二、舞剧演员的主观能动促进形象塑造的可持续性
(一)动作设计的个人表达是演员主观能动的最佳体现
舞剧中的人物形象相较于舞蹈剧目来说更加多维和复杂,会随着剧情的推动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发展趋势,人物形象的丰富也常常带来新的辩证矛盾。要使一个人物形象真正地活在观众心中,便不能将这个角色的生命仅仅限定在舞台上短暂的一百二十分钟里。舞台不是角色生命的终点,而是角色步入观众心中的起点。当观众回味时,会将其视作一个真实的、具有生命力的人,对人物的未来有着一定的思索甚至想象空间。这便对舞剧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考虑到形象的成长空间,结合自己的解读形成一定的角色发展预判,并不断将其融入进自己的演绎之中。因此,在整个创演过程中,演员的主观能动性将决定着自己对人物形象可持续性成长的把控与呈现。
为了使演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被调动,编导们常常会加强演员对舞剧创作的参与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并在思维碰撞中找寻新的灵感。其中,演员对动作设计的个人表达是其最主要的参与方式。以舞剧《风中少林》为例,编剧冯双白在创作之初便十分关注演员对剧本的理解和对创作意图的体会。“在演员充分阅读剧本后,非常民主地让演员们交流感想、提出意见,从各个层次挖掘舞剧人物尤其是舞剧主要人物的内在精神与气质,并且在排练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演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主要舞段的动作设计中,该剧的男主演汪子涵曾提到,自己在与冯双白老师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对角色形象的整体认识,并将其付诸到了自己对动作语言的理解之中,在符合编导创作要求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动作设计。在编导、演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该舞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得到了观众和业内专家的认可。演员个人在舞蹈动作和表情表演上的独特设计也成就了舞剧中的数个高光时刻,形成了具有一定符号性的角色语言。同时也印证了,当演员主观能动被充分调动时,所创造出的价值不容忽视。
此外,从呈现效果来说,每一个舞者身上都带有曾经训练的深刻烙印,有着自己习惯的发力方式、擅长的动作语汇甚至是独特的审美习惯。在创作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这些肢体习惯融入进动作的表达,在肢体最习惯的运动方式中获得最接近完美的动作诠释。这样的动作习惯与编导的创作初衷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或者说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在编导的有效整合之下,合理运用演员的肢体习惯能够用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最佳的表演效果。
(二)演员的自由空间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带来可持续地成长与完善
舞剧精神的传达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交流,在演员的表演过程中完成。从塑造形象的时态来讲,演员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时刻都处于“现在进行时”,而编剧和编导在编排完成后便进入了“现在完成时”。因此,演员对于角色的塑造拥有更长的创作周期和更充沛的成长空间。这样的时间优势主要体现在演员的表演阶段,随着表演次数的不断累积,演员能够通过更丰富的角色体验形成对人物形象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结合观众、业内专家的多方反馈获得更准确的角色定位,以及通过关注当下社会形势发生的实时变化来丰富自己对角色形象认知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与主流艺术观以及大众审美倾向保持一致,增强观众对舞剧艺术的接纳程度。在此情形之下,演员若能在舞剧呈现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那么便能够为舞剧形象的塑造带来可持续成长与完善。同时,随着演员对表演方式的不断改变和创新,不再单一枯燥的重复表演,能够进一步增强演员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个有利于角色成长的良性循环。
反之,动作细节上的苛刻死板的固定要求会使得演员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想象和再创作的空间。演员只是完整地接受、复制编排好的舞段并不斷重复,这将使得演员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丧失反思和感悟的能力,在情感上逐渐趋于麻木,对角色的塑造能力止步不前。演员甚至可能因为单一重复的枯燥,使得新鲜感丧失,从而导致对角色体验力、感知力的下降,不利于角色形象的塑造,影响舞剧精神的有效传递。
演员作为舞剧的最终呈现者,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无论是初期的人物解读还是排练时期在动作设计上的个人表达,抑或是表演阶段的反思与再创作,都体现着演员个人在主观驱使下对角色形象的理解与创新。当演员的舞台表达被赋予一定的自由空间时,演员的主观能动性被最大程度地调动。经过编导的调整规范,演员能够将个人风格融入进动作设计和舞台表演的创新表达中,为人物形象的成长与完善创造有利机会。
三、舞剧演员的细节处理推动形象塑造的个性化发展
(一)演员与角色的陌生化处理有助于人物形象的个性树立
演员和编导在舞剧的创演工作中有着不同的分工,发挥着不同的能效,因此他们所站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于角色形象关注点的差异性。演员通过编剧初步认识角色,又在编导的引导之下掌握了角色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此时演员心中理解的人物性格只是立体人物诸多面中的一个,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人物性格中占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单一性,这个起主导作用的性格特点,一定能够起着合理推动主线情节发展的作用,并符合舞剧所传递精神的立场要求。但对于演员来说,仅关注到角色的主要形象而忽视了对其他次要形象或者说对带有负面色彩的性格特征的挖掘,容易造成人物形象表现形式的单一,不利于人物形象塑造的完整性。
如何全面地探寻到人物形象的次要性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笔者借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陌生化”概念来论述,他强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他认为,演员应高于角色,应对角色时刻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因此,在表演中应坚持“去陌生化”的原则。在此理论的支撑下,讨论舞剧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时,应在演员充分了解一个角色之后,跳出编剧为角色设定的形象定位。从相对立的立场上,去剖析这个角色形象,挖掘其正面形象背后的反面特质,继而为反面特质设计一定的生活细节,为情绪的变化和人物的成长提供合理契机,从而塑造出一个有别于类型化的、有个性的、完整的真实形象。
以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该舞剧将新中国的女军人形象搬上舞台,成功地塑造了“觉醒者”吴清华的革命形象,改变了长久以来刻板的女性形象。因此,吴清华最主要的角色形象被定义为一个勇敢、坚毅、机敏的女红军形象。但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她的潜在性格,也促使着她在第三场“里应外合,夜袭匪巢”中为报私仇而私自开枪导致了信号暴露。她性格中的冲动和觉悟不足能够被明显感知,这些特征与她最后的转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这个负面的性格特征不能直接为舞剧所弘扬的中心思想而服务,因此可以被看作是次要的形象特点。但如果在演员塑造吴清华的形象时将其忽视,便会使得角色的成长缺乏层次和变化,缺少人格中的相互矛盾所带来的真实感,也将导致吴清华的形象与普通女战士的形象缺乏明显区别而难以“独立”。因此,演员与角色的陌生化处理能够帮助演员找到剥去普遍特质而独特存在的性格特点,帮助人物形象的个性化树立。
(二)演员对动作力效的再加工有助于人物形象的个性统一
在现有舞剧的创作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多都可归纳为“一类人”,在塑造这一类人物形象时,如何将自己塑造的形象与大众所熟知的普遍印象区别开来是极为重要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演员的个性化加工入手,探寻一条可行路径。经过演员的个性化加工,舞剧中的形象能够去除普遍意味而具有独立个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在演员对动作语言的内涵与内在形象的统一上。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演员的“二度创作”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要求演员在不偏离编导思想方向的前提下,在有限的空间中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注入自己对动作语汇的构思和在思想情感上的认知与理解,使得作品内容更加丰满,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舞剧演员在完成肢体动作的“二度创作”时,能够通过对力效的挖掘改变肢体运动的时间、空间、重力、流畅度,从而实现身体语言内涵的再探究。使动作远离纯形式化的舞动,避免出现因单纯模仿、单一重复编导的示范动作,而造成对动作语言肤浅的诠释。如若演员自身对身体动作的语言内涵仅有一个浅表的理解,那么必然会导致观众所感受到的语言内涵更加肤浅,且极易造成误读。因此,只有当舞蹈演员自身在二度探究中领悟肢体动作时,才能真正理解不同力效所带来的動作感受和语言内涵,从而获得舞蹈的灵魂,达成外在动作形式和内在人物性格的相互一致。
舞剧演员在编导既定形象定位的基础之上,通过立场切换实现与角色的陌生化处理,从相对立的角度切入,为角色性格填补细节,完成对角色形象的全面、立体探究。应将个人理解集中体现在对肢体动作的“二度创作”中,并通过个人风格与编导创作理念的融合使得舞蹈语言与人物形象内外一致,进一步推进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发展。
四、结语
舞剧演员的个人风格是其思想、生活、艺术素养诸方面的反映。通过生活经历、情感体会、学习训练、舞台实践等方面的积累逐渐形成并充分体现于舞蹈时的肢体运动、思考方式与表演习惯等。因此,演员的个人风格无法与演员本人彻底的割裂和剥离,必然会随着演员对舞剧创演的参与而影响着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关于“演员个人风格融入的利弊”的讨论必然需要建立在演员于舞剧创作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及自由度的基础之上,否则若演员只做编导心中的形象复刻,将与舞者个人的风格不存在直接关系。
本文以“舞剧创作中允许演员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及自由度”为出发点和前提条件,探讨演员个人风格的融入对推进舞剧人物形象塑造的价值。笔者分别从舞者个人阅历、主观能动和细节处理三方面展开论证舞者个人风格对推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真实性、可持续性以及个性化的有利价值。首先,通过对演员生活、实践经验的具体阐述论证其为舞剧的形象塑造提供了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会,从而增强了角色塑造的真实性。其次,通过对演员创作周期长所带来的优势的具体阐述,结合演员个人风格在动作设计上的实际体现,论证演员的主观能动有利于舞剧形象塑造的可持续性完善。最后,通过演员对立场切换和动作内涵两部分的细节处理,论证演员个人风格化的“二度创作”能够促进舞剧形象塑造的个性化发展。相信在编导的宏观把控与合理融合之下,演员个人风格中的闪光点将为舞剧人物形象塑造锦上添花,推动舞剧精神的有效传递。
参考文献:
[1]李昉.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0年.
[2]王聪.浅析舞剧演员阅历的沉淀于舞剧表演中的重要性——以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演员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35-138.
[3]胡岩.论演员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舞剧《原野》中焦大星的形象塑造谈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2):87-93.
[4]汪子涵.论演员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能动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1):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