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策略,让语文成为“带得走的能力”
2023-06-21王磊
王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纵观古今,有关阅读重要性的名言不胜枚举,阅读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阅读策略单元是2022年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阅读策略单元设有特定的学习主题,单元整合性强。笔者结合亲身教学实践发现,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认知与运用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将结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提出针对小学高年段语文学习的改进对策。
一、缘起:信息时代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想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格外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习得和运用。它的建构是引导学生看到思考的途径,想到思维的语言,从“会读”到“慧读”,真正成长为具有自我阅读能力的人。但是,阅读策略学与用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学生缺乏策略意识,阅读杂乱且量少;教师研究深度不足,难以有效指导;教学系统缺乏指导,效果松散低效。
二、追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2022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整合性强的特点,以及对学生的观察与实际调查,从四个层面总结概括了语文学习中阅读策略正确选用的好处:
(一)提升阅读速度
小学阶段,大多课文篇幅较长。读文章时,学生如果能根据学习要求,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式,就可以直接实现阅读速度的显著提升。学生可以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阅读,以提高阅读速度。
(二)强化阅读理解
恰当选择阅读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篇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文章包含三段文字介绍及一张图片材料,篇幅冗长,内容繁复。教师可给出本课关键性问题帮助学生导读,并鼓励其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关键性的词、句、段后加以分析,即可达到快速、高效的阅读目的,提升阅读效果。
(三)加强语言表达
“读书破万卷,下筆如有神”,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例如,书读得多了,学生就知道文章哪些部分是该精读的,哪些是该略读的。精读和略读在写作上对应的就是详写和略写,学生逐步做到详略得当,就可以实现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
(四)增强阅读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是一场游戏,阅读策略就如同其中的游戏规则,一篇篇文章就好像一个个等待学生闯的关卡,学生掌握了阅读策略,语文学习就成了有难度梯度的闯关游戏。成功闯关,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建立学科自信。
三、探究:小学阶段常用的阅读策略
阅读的策略多种多样,笔者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实际教学经验,以及资料查阅等方式,列举出以下几个适合该学段学生常用的语文阅读策略:
(一)阅读预测
阅读预测即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预知、推测。笔者认为,阅读预测即学生在阅读文章前、阅读文章时心里问的一个个“为什么”,并想要通过阅读去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的思维过程。学生既定的预测在阅读过程中被证实、否定或改进,从而产生新的认知。
(二)唤醒经验
语文学习是一个连贯的、知识没有明确分界线的学科。阅读时遇到难懂之处,学生能够联系已掌握的知识经验、社会和生活经验帮助理解,即为教师所谓的阅读策略中的唤醒经验。
(三)联想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出:“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笔者认为,阅读策略中的联想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发散思维,体会作者想要通过文本传达的感受。
(四)提问
提问,即学生在阅读中能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或对文本提出疑问,直抒己见。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提问策略的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主动思考。
(五)图像化
图像化指学生将书本上的文字变成脑海中的图像,使文字变得具体生动,在自我认知和文本之间建立桥梁,发挥想象力。
(六)推理
推理指学生在阅读时高于文本,领会字里行间的提示或暗示;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知识经验,对文本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作假设。
(七)提取重点
提取重点主要是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对文本有效信息进行提炼,可以通过圈画关键词、关键句等方式予以辅助。“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浮于表面,杜绝被表面文字引导。
(八)整合
整合策略是指学生在文本阅读之后,从宏观角度把握文本重点,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认知框架。如教学中的建立思维导图,板书中的列课文提纲,都是通过整合策略保证学生的正确阅读路径,有助于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九)理解监控
理解监控,指学生在文本阅读后对自己的掌握程度、阅读中所遇困难的一种主观判断。理解监控策略有助于学生在后期的阅读中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式,查漏补缺。
四、践行: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阅读策略的实践
(一)学校层面
1. 举办多样阅读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学校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阅读交流活动,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校还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或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表彰,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从课堂走向课外,从量变到质变。学生可以从课内的文本出发,将习得的阅读策略逐步拓展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将具体的阅读策略落实到位,让学生真正习得方法,明确该单元的教学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学用结合,做到既了解策略,又能用策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3. 通过教师经验交流,从个体到普遍。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教师从个体到群体提升的目的。通过这样的主题教研活动,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意图,把握新教材编排特点,用好新教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层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学段仔细研读并精确把握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科学设计有难度梯度的教学目标,注重阅读策略的迁移运用,达到策略与文本并重。
1. 优化教学,从阅读到悦读。阅读策略教学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教师首先应当明确阅读任务,注重阅读策略的渗透、总结和践行,让学生在一次次阅读实践中获得认知上的拓展、思想上的提升和能力上的锻炼。
2. 科学评价,从兴趣到习惯。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作为阅读个体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学习进行评价时,应当注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其在阅读中找到自信,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改变朗读认知、进行相关情境创设以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感悟阅读,让其能够有想象的空间,帮助其加深文章的理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