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多元化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2023-06-21刘明亮

消防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才建设专业队标准化

作者简介:刘明亮(1988- ),男,汉族,重庆人,本科,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消防灭火救援。

摘要:大力推动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发展是我国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应急管理整体方向已经明确,新的机制已基本形成,社会应急救援能力效率显著提高。近些年,社会各类救援队伍不断多元化发展和创新,打赢许多抢险救援的硬仗。伴随着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业务指导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社会志愿救援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社会整体认同感不高、法律政策保障不足等。社會应急救援队伍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得到改善和调整。

关键词:专业队;标准化;人才建设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有现代特征的城市灾难、危险化学物质泄露、大火、汽车爆炸、空难、水上和陆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和公共卫生事故等频繁发生。各类自然灾害日趋常态化、复合化、大型化,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不断提高,重大特殊事件也会偶尔出现,给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国际形象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紧急救助是应对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条战线,而紧急救助团队建设是紧急救助工作的核心内容。当前,全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为核心的应急救援体系,以防洪抗旱、抗震救灾、森林灭火、海洋搜救、铁路交通事故救护、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护、核急救、医学救护、动物疫病应对等行业领域专门人员为基础力量,包括企事业部门的专兼职人员、社区救援力量、紧急医疗志愿者为补充的国家紧急救护队伍框架。

一、消防救援人员在应急救援中的地位

我国的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人才来源广泛、昼夜勤务、信息反映快捷、装备专业、训练有素、作风坚强的综合性常备救护能力全面的队伍。就目前建设状况而言,我国消防救援队伍以及各业务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专业紧急救护能力建设的核心。另外,水上搜救、海洋溢油、核事故应对、紧急医疗救护、铁路、防洪抗旱等专门救护部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也在稳步开展[1]。我国的灭火队伍共包括十七万名消防救援人员和二十多万地方政府的专门消防队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明确“专职消防员根据我国法律担负严重自然灾害事件和其余以抢救人员生命为重的应急救援工作”,各个地区政府依靠消防救援人员形成了综合性的紧急救护队伍,职责由过去单纯的消防走向灭火和抢险救护多样化,并担负主要突发性情况下的紧急救护任务。(最新的法律为《消防法》)

二、目前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专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现状和近年来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救援现状分析,急救力量的地域布局结构不平衡、救护设施与专业技能欠缺、专职救护人才短缺的情况比较明显。专职应急救援力量对关键学科专业区域、关键领域的涵盖范围不够完全,在部分行业人口集中区域以及重大灾害高发区、重要高危专业区域内的专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工作尚有待完善;专职应急救援力量,尤其是基层力量的灭火装备品种不全,训练规模不足,专业化的实训演习环境较差,无法满足重大复杂灾难情况处置的真实需要;中国有些大城市的消防员所占人数的比例约为0.04%,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0.14%的标准相比还有相当距离,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救援资源分配不合理

应急救援资源分配不合理是一个突出问题。在大型自然灾害或社会突发事件中,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讯等因素限制,救援资源无法及时到达灾区或事件现场,导致救援行动延误或无法有效开展。

(二)救援力量不足

应急救援力量不足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突发事件中,需要大量的救援力量来支持救援行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能力都存在一定的缺口,这导致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不理想。

(三)救援技术和装备水平相对滞后

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水平不足也是当前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区和单位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发展滞后,限制了救援行动的实际效果。

(四)救援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责任感、紧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救援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五)救援机制不完善

在灾难或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机制需要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一些地区和单位的应急救援机制还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

三、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策略

要进一步健全体制和机制,就必须不断加强支持力量建设,完善应急救援布局,提升救灾装备技术和紧急处理水平,确保专业紧急救助力量长期平稳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贯彻消防“全灾种、大应急”思想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社会转轨、各种发展格局变化、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突出的大变化当中,市场结构开始建立,很多方面已经和国际基本接轨。但是目前我国消防救援人员在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任务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由于一些消防队“全灾种、大应急”的概念尚未建立,组织指挥难以形成统一体系,协同机构工作乏力,平时又无法高效联动运转,一旦出现联系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突发事件,靠临时组建的指挥组织往往很难运行,势必带来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2]。

(二)建立健全消防主体管理部门

要发挥国家消防主管部门在计划、标准、资金投入、管理等方面的主导功能,统筹规划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类型、数量、层次、布局等,建立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建设规范和监督管理措施,确保在人才、技术装备、资金等方面的长期稳定投入,促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考评制度,明确在救援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进行检査与考评,并明确相应的奖惩制度,保证救援管理得到全面推行,使各个基层单位重视救援主体管理。另外,为了使主体管理工作得到很好落实,应当编制详细的实施计划,通过将工作列入计划,逐项进行落实,保证相关工作稳步推进。要不断学习《消防法》,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同时,从经费保障、服务指导等方面争取行业部门支持,变行业部门及单位“我被管”为“我请管”,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组织,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建立动态信息反馈机制,各个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更新本单位消防工作动态,使消防队伍随时了解最新情况。除此之外,对于辖区内所开展的消防应急救援管理情况,应当定期进行通报,向社会公布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保证“三色预警”级别制度落实到位[3]。

(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

完善救援人才配备、装备配置、日常培训、后勤保障和评价考核、人员快速调动机制,增强队伍的综合应急救援实力,做到一专多能。人才建设是我国紧急救助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应急救援队伍持续壮大的关键保障。目前,我国救援队伍的专门技术人员主要由装备技师、装备助理员、装备质检员、装备工程师等人员构成,各种类别的人才数量均供不应求,尤其缺少高级装备的专业技能人员[4]。因此,要形成完善的装备人才招募、培训、保障与奖励制度,对各个阶段的重大技术装备人员实施分级培训,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有助于及时处理重大技术装备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困难,为重大技术装备施工和紧急抢救提供强大的科技和能力保障。

消防救援组织应积极地贯彻国家近期的重点工作要求,多措并存,群策群力,保持“建、管、用”并重,以“牵头、联训、联勤”制度为出发点,督促“位置相邻”“行业相近”的单位迅速成立治安协同防范工作组织,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自防救援中变单一战斗为协同作战,变零星预防为成片预防,并尽快建立群防群治的工作网络,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演练、实战拉动。

(四)优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布局

扩大单支紧急救助队伍的有效保障范围,增强其实力,同时要针对社会发展新情况,拓宽紧急救助范围,积极推动行业领域专业救护基地和团队建设。同时需要与本部门或者行业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把消防工作列入管理计划及相关考核内容当中,保证部门监管职责落实到位[5]。另外,应当形成各个部门协同合作的联动机制。在国家消防有关规章制度的指引下,逐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和各个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度,各个单位在规定工作区域内有序、认真履行职责,并实现信息共享共用,互相积极沟通协调,形成消防应急救援工作齐抓共管新格局。

扎实有效地构筑紧急救助体制建设,充分融合各类扑救能力和消防工作紧急救助能力,立足“最小化战斗单位”创建,开启“微型救火站、乡村人民政府专职队、消防救援站”三种救火力量联勤互动的“最小灭火器战斗单位”体系,最大程度激发多种形式小灭火队伍的工作效能[6]。

(五)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升消防装备技术水平

积极运用前沿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专业救护装备配置,切实提高应急救护队伍的专业救护能力。消防设备若要逐步推进电子商务采购,则可以参考中国公安部警用设备采购交易中心的经营模式和“电商模式”,加入类似淘宝的“信用评价”系统,以便建立完整的消防设备购销平台,让更多有實力的企业能够主动参加交易。主管部门通过专业能力建设,对消防装备的产品价格、特性技术参数、尺寸类型等实施统一投标方式,让价格信息变得更为公正透明[7]。装备需求单位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订单购买,无须重复投标,从而缩短程序、减少周期、降低成本。这种新型购买模式的形成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能够协调全省之力,依靠技术权威确定设备生产的市场准入要求,因而增加了装备统型;二是能够解决基层人员中由于专业制造人才紧缺、科技力量薄弱所造成的弊病;三是能够实现低价格、大批量采购,尤其是进口装备;四是产品价格信息公开透明,大大减少了权力信息寻租和贿赂问题的产生。

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将装备信息、生产厂家信息、修理维护及保养记录、战斗中运用记录等数据信息自动收集,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灭火装备信息库,以完成对在用装备、库存装备和救援现场各种灭火装备信息的数据管理和定位。收集广泛的消防数据资料,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方法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各种数据信息中蕴藏的规律,并对数据链的价值进行运用拓展,与作战单位、科研机构、技术装备公司以及各相关领域主要参与者紧密联系,共同推动产业科技进步,为装备发展的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战斗效率提高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8]。

结语

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和特殊事故灾难的紧急救助管理工作具有时效性强、应对风险大、能力需求高等特征。随着国家消防救援改革的进行,处置灾种范围逐步扩大,灭火与紧急救助技术装备发展趋势将呈现出新特征,尤其是技术装备发展中的“统型”问题已经成为约束国家应急救灾力量发展的“瓶颈”。针对国家技术装备统型管理工作的缺陷和弊病,要抓好顶层机制设计、技术装备发展总体规划和技术装备数据保障等管理工作,进一步研究发展新型供应管理模式,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团队和搞好供需双方引导工作,为国家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紧急救助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带领下,我们要同心协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消防救援工作特点的紧急救助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佟欣雨.危急时刻守护“平安中国”[N].解放军报,2022-05-12(010).

[2]邱少林,孙德坤,王驰,等.发挥央企优势建设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中国石油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掠影[J].中国应急管理,2022(04):70-73.

[3]沈良坤.福州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按下“快进键”[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1-09-07(001).

[4]于文.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研究[J].今日消防,2021,6(06):129-130.

[5]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重塑重构适应“全灾种”救援需要[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09):104.

[6]彭碧波,郑静晨.我国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8(06):4-8.

[7]郭其云.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雄安新区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2018(07):43-45.

[8]贺明.突发事件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人才建设专业队标准化
宿迁市成立市级森林消防救援专业队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煤炭企业人才建设问题探讨
国防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展望
浅论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后的人才建设
盐山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问题和经验总结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基于线性规划的通信保障专业队配置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