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实践
2023-06-20李雪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有反官僚主义传统,抗战时期党继续推进反官僚主义斗争,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形成优良的延安作风。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大本营,党员数量和党的组织规模急速发展,在党政军民系统中滋生了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等官僚主义不良作风,为整顿党的队伍,争取抗战胜利,党通过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确立调查研究制度纠正脱离群众作风、推行干部奖惩制度去除主观主义观点、实施精兵简政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统一领导,这四项举措有效肃清了陕甘宁边区政权工作中的官僚主义问题,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回顾抗战时期党领导的反官僚主义斗争,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一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为新时代反官僚主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经验启示。
[关键词]反官僚主义斗争;陕甘宁边区;整风;调查研究;精兵简政
[作者简介]李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部博士生,北京 100091。
[中图分类号] D2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1-0042-06
一、陕甘宁边区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
边区政府为何产生官僚主义现象?1943年11月毛泽东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总结到,不同于在中央苏区的情况,目前“边区政府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反动势力、小资产阶级三重大山的层层内部包围中,漫天的极端恶浊的官僚主义灰尘向脸上大批扑来”,①相比于建党初期和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官僚主义问题根源复杂。
边区政府的官僚主义状况如何?1942年冬,为检讨总结边区工作中的作风问题,西北局召开边区高级干部会议,毛泽东直指从事经济和财政工作人员现有的官僚主义倾向,如摆空架子、所谓虚无的正规化、贪污腐败现象等。②林伯渠时任边区政府主席,他在大会上检讨到,“有的政府工作人员制定政策感想化,在不调查实际情况下设计不切实际的计划,空洞且形式主义;过分追求国外和国民党的教条,只求形式上正规化;只顾表面不顾效用的主观思想,把时间浪费在公文布告里兜圈子,造成过多文件,导致上下级忽视文件的重要性”。③任弼时也指出,“不仅是边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党政军群的领导层面,那些极少数官僚主义化了的工农分子,他们从群众苦难中成长起来,也了解自己工农群众的出身,可一旦到了领导机关,就容易染上剝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不仅不解决群众苦难和要求,反而爬到群众头上,作威作福”。④贺龙当时作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指出部队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作风,他总结为三多两少,“讲得多、计划多、报告多;做得少、工作少”,⑤部队政治工作面临纷繁多头的报告和指示,连队建设徒有形式少有内容,十分损害部队团结。
到1942年,边区政府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在党政军群中已发展得极为严重,如政权机关还尚有“平分秋色、分散精力”的平均主义观点;职权上“职权不明、权责不清”、机构有着“叠架骈枝、头重脚轻”情况,各种事务主义官僚主义束缚着边区发展;在政府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政策、政令、制度不统一,以致于下级无所适从的情况;县长无权统一领导各科,还存在本位主义,不顾大局的现象,存在有独断专行,不尊重统一领导的现象;存在有对政策和法令阳奉阴违不守法纪的现象”;⑥尤其在高级机关的领导上,没有好政策好主意只会整天忙碌,流于无原则的事务主义,有了好主意好政策却不指导实际,流于空谈;在领导作风上,这种官僚主义倾向表现在“不根据群众的需求与实际制定某些计划、决议、指示,或不认真组织计划的执行;缺乏积极联系群众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创造性;好表面铺张的形式主义、文牍主义、摆空架子,无益的正规化,只在公文程式上兜圈子;常常忙碌于琐屑细节,忽略了大事,看不见新的环境与新的中心任务的事务主义;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消极应付工作的态度;不很好向群众解释并执行上级决定指示,却用一套脱离群众、滥用强迫命令的办法”。⑦这些工作作风阻碍了根据地发展和抗战形势,因此陕甘宁边区的反官僚主义斗争,是为配合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而进行的,党领导根据地干部群众采取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措施。
二、党领导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整治措施
陕甘宁边区的官僚主义作风形式多样,党总结吸收过去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成功经验,开展延安整风在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以调查研究制度纠正脱离群众作风、推行干部奖惩制度去除主观主义观点、实施精兵简政政策以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统一领导,有效纠正了包括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事务主义、文牍主义、本位主义、军阀主义等形态多样的官僚主义问题。
(一)整风运动是在全党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延安整风初期,毛泽东相继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整顿党的作风》《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反对党八股》(1942)等多篇文章,系统总结引起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具体形态,他指出,“很多干部还存在主观主义的思想,仅仅依据一知半解,就想当然,就坐在那里发号施令”⑧;“我们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而教条主义在党内更为危险”⑨;又如他在《反对党八股》中剖析形式主义的流弊,指出有的同志工作中喜欢“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表面上“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研究对象,采取“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方式,“对待问题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实质是一种最低级、幼稚、庸俗的形式主义的方法”,结果就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⑩。为此,在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上,大部分领导人进行了检讨和分析,对主观主义的表现形态有了新的认识,中央领导层普遍通过会议加强了思想统一,对历史政治路线和主观主义不良作风作了反思。在一系列思想动员后,党内找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就找到了反官僚主义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延安整风经历了两个阶段,1942年4月开始,中宣部针对毛泽东《关于整顿三风》的报告下发决定,重点在党的中高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先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为主,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教育学习;继而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为主,防范组织关系上妨碍党内团结统一的作风;最后以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发扬了实事求是的创造精神。为此,同年6月,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任的总学委(总学习委员会),任弼时、高岗负责推进,在延安各部门分设学习分委,领导边区党、政、军整个系统的整风运动。第二阶段从1943年7月开始,党内用将近两年时间在延安地区和陕甘宁边区全体党员干部中普遍开展整风运动。同年9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二次整风会议,毛泽东会上再次讲到两个宗派的问题,指出教条主义与主观主义派是思想上的遗毒,整风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两个宗派的残余,继而将一切宗派打坍,把一切山头掀起。这一阶段近1.2万名高中级领导干部加入整风学习,其中近2/3集中于中央党校中学习。
例如,在军队系统整风运动中,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先后发布关于军队干部教育的第一至五号指示,包括总的指示“教育和改正军队部队指挥员、参谋人员、政治人员等干部许多原则上严重的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倾向”?、军事教育指示“加强军事理论学习使理论与实践联系,作战与教育联系等”?、政治教育指示“加强时事教育与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与军队政治工作等党的策略路线教育”?、文化教育指示“提升军队干部文化水平和素质”?、业务教育指示“目前干部教育中的弱点不是忽视一般的政治教育,而是忽视业务教育,太一般化,太教条化,好高骛远,以为学习业务并不是理论学习,以至于不熟悉本行的实际与理论”?;接着总政治部发布关于部队中知识分子干部问题的指示,要求用“容、化、用”三政策检查部队中知识分子,转变他们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扫除他们原有的无组织、无政府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以培养吸收更大量的知识分子加入军队?;1942年11月4日,边区军队统一在党西北中央局领带下,统一思想、统一政策、统一指挥、统一作风,改进全军三风不正的作风,克服目前部队中的军阀主义倾向,如政策思想“只有分散,而无集中,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偏向”、组织原则“党政对立”问题、领导作风“浓厚的形式主义作风”,因此必须在全军开展思想上反对军阀主义、宗派主义倾向的斗争,精兵简政,“改进政治工作作风,反对形式主义,使政治工作保持踏实、生动活跃的作风”?。
延安整风历时三年,从思想动员到试点学习再到全党普遍开展,大大整顿了官僚主义不良风气,党内高级干部针对党的历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研究,端正了思想方法和政治路线,不仅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也使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
(二)以调查研究制度纠正脱离群众的作风
形式主义产生的主要根源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实际调查研究过程产生的,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与跋中就曾指出“一些同志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主观主义作风,凭借想象,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就凭借主观意识和想象指导工作”?;林伯渠在会上也指出,一些领导干部“只愿做群众的顶头,不愿做群众的下属,不凭调查研究,只凭官僚架子解决问题”?。
为此,中共中央先后发布《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将调查研究制度作为克服主观主义作风的有效手段。根据两项决定要求,中央及各根据地高級政府均设置调查研究机关,在中央下设中央调查研究局,内设调查局、政治研究室、党务研究室三个部门分别协助中央一切实际工作,?在延安还设立第四分局,边区政府也设立研究组,担负西北各类材料的收集;为深入调查研究,中共中央先后组织以毛泽东、任弼时为正副主任的调查研究局,林伯渠带队在陕甘宁地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考察研究,张闻天带队在陕北晋西北农村地区开展深入仔细的农村调查,整理出系统的调查报告,如《贺家川八个自然村的调查》《碧村调查》《兴县十四个自然村的土地问题研究》《米脂县杨家沟调查》《出发归来记》等,对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米脂县杨家沟等地的调研报告,为后来党中央制定根据地农村土地政策提供了真实数据。
后来,毛泽东还曾表扬过延安县农户生产计划中的模范经验,因为“他们对各种具体情况充分了解,和群众达成一片,他们有很好的调查研究工作”;高度评价南区“摆脱合作社公式主义的成功经验”,在向其他合作社推广经验时,合作社主任刘建章说,“我们模范合作社的唯一经验就是把调查研究当成业务,没有调查就办不好合作社”;在经济工作中,毛泽东着重强调“必须调查研究清楚经济工作的内容,不能将经济工作仅仅委托于部门或总务部门就算完事”。1942年3月3日,在两个决定发布半年后,中央书记处又下发对调查研究执行程度的检查通知,检查各地“是否根据决议精神和实质检查了工作;是否真正联系实际问题在具体工作上实践了中央决议;建立了何种调查研究机关;如何收集资料及进行典型研究;是否动员了同志进行调查工作;是否反对了不管实际只记条文的风气”等问题。边区政府各种调查研究组织的有效开展改善了政府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工作作风,让干部学会了“开调查会的方法”,分清了“调查的典型”,积累了“收集和整理材料的经验”,使边区干部们在实践上与主观主义作了彻底清算,在实际工作中纠正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错误,补足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课,从根本上清正了政府领导作风。
(三)推行干部奖惩制度改善领导方法作风
1943年西北局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任弼时在会上就《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指出目前边区党政军各种组织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领导方法,导致存在官僚主义领导作风,如“习惯采取动员运动的一般化方法统一处理紧急性和日常性工作;不懂得采用说服教育的形式,往往急于求成采取滥用摊派和命令强迫的手段指示群众工作;醉心于写文件、发文件、收文件、回文件的工作而不去组织执行,老一套的方法和作风是极其严重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针对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领导方法,1943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领导办法的决定》,要求必须采用“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以科学的领导方法彻底粉碎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其中,不到四千字的决定中,揭露了十几个官僚主义的问题,如由于不善于将领导核心同广大群众结合使自己的领导变为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领导;不善于总结群众斗争经验而欢喜于自作聪明地发表许多意见,最后变成不切实际的空论;将自己的号召只停留于嘴上、纸上和会议上,而变为官僚主义的领导等等。
为进一步开展反官僚主义斗争,陕甘宁边区政府加强了干部管理制度,制定干部奖惩方案和规章制度: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添加了“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的条例,而对廉洁奉公的干部实行“俸以养廉原则”;1942年,边区政府委员会专门制定《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草案)》,其中规定对在各项事业中发挥干部积极性与模范作用的人员进行提升、记功或给予书面奖励、物质奖励、口头奖励,对犯七种错误的如违反边区纲领、怠工渎职、贪赃枉法、腐化堕落、假公济私、包庇蒙蔽、侵犯群众利益及其他失职者,撤职查办或记过警告;另外具体奖惩条例还有,《陕甘宁边区税务人员奖惩条例》,对发现贪污现象并上报上级的给予奖励,对盗用公章、与商人勾结徇私舞弊、擅自挪用税款的予以重惩;《陕甘宁边区仓库工作人员奖惩条例》《陕甘宁边区粮食工作人员移交规则》规定,对工作人员上报贪污证据并经证实的检举行为予以奖励,对私自偷盗仓库公用材料的工作人员予以开除和重罚,对发现有贪污行为包庇者予以同样惩戒;1942—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又先后制定《边区干部管理总则》《边区政纪总纲》《边区政务人员公约》,要求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人员遵守公正廉洁奉公守法、执行法令政策、严守秘密纪律、密切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制定政策的各项要求;在干部任免管理上,《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任免暂行条例》全面设置了干部审查、培养提拔、任免调动、奖惩考绩的具体办法,对在边区具体工作中有模范表率的干部提升或记功奖励,对腐化堕落、无担当作为的干部加以降级或调离进行惩戒。
与奖惩条例相配合,党中央还多次发布“审干决定”,将审查干部与整风相结合,采取首长负责自己动手的责任制,简单说就是避免逼供信、肉刑等乱打乱捉的肃反方针,避免空口指挥坐着不动的官僚主义态度,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清是非轻重,挽救失足者,开展谈话与质问方式的坦白运动,达到培养干部教育群众的目的,特别纠正过去党在审查干部问题上极端恶劣的形式主义错误。最后还发动群众对干部的监督控告,1942年、1945年林伯渠签发《关于派公正干部切实调查群众控告案件的命令》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令各县政府对人民控告干部的案件应及时认真负责处理》,对群众控告的欺压群众、强迫命令、贪污腐败分子认真处理,要求实事求是查明群众控告案件,“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可有偏袒政务人员行为”;1945年边区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防治官僚主义的经验时指出,“群众自下而上的检查、监督、批评、控告是治理官僚主义的有效药剂”。陕甘宁边区政府一系列的干部奖惩及管理办法有效地遏制了各种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现象。
(四)实施精兵简政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统一领导
精兵简政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是“改正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这是因为机关人员膨胀、机构臃肿必然造成财政浪费,上下级互相推诿,而且容易出现政出多头,各有分散的多级领导,十分损害民主集中制和一元化统一领导。自1941年以来,党中央领导陕甘宁边区和其他边区实施三次精兵简政政策。
1941年12月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实行精兵简政的指示》,指出目前边区政府机构存在头重脚轻、政府工作制度老一套游击作风,一切决议和命令人浮于事,到执行上大打折扣,边区政府决定通过整编和处理一些干部到县区乡机构或去参加生产工作,并切实传达了到下层工作不是降级而是发展边区经济的精神。
1942年4月22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向各根据地下发《关于总结精兵简政经验的通知》,各根据地着重从“注意节省积蓄民力和组织精干增强效率”两方面入手,以便灵活军队行动和根据地的长期建设,克服根据地政权建设中的事务主义问题,和各根据地机关庞大、单位过多导致的系统分立、指挥不便,上层干部多中下层干部虚弱无力,军区、分区两级严重缺乏领导中心。12月1日党中央在《关于统一领导与精兵简政工作的指示》中分析到:“以上现象如若不改变,简直就是自杀政策!”为加强统一领导,解决分散主义倾向,指示决定在军区、分区两级建立领导核心,军区建立领导一切的区党委或中央分局;只留三个主要负责人,分负党委、政府、军队责任。其中书记为领导中心,其他干部一律摊派到中下层;大批政治军事干部被派到游击队里去、军队知识分子被送到下层锻炼。军队中的精兵政策,使全军由57万缩减至20余万,军队干部之间“清除了宗派主义遗毒,他们乐于交出机关交出部队”,克服了谁也不服谁的态度,自觉形成了各级领导中心观念。第二次精兵简政在党政军系统引起不小争论,许多干部不理解政策,中央还专门在《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向党内军内同志解释“精兵主义应是今天主力军的原则”的建军方针,精兵并非说取消主力,拆台散伙,而是充实主力军质量,改进战斗组织,继续坚持敌后斗争和准备反攻力量;保存实力,不为机关而机关,不为部队而部队,贵精干而不贵繁是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的主要原因,要以“精兵论”而非“多兵论”,精兵简政成为目前根据地整个工作中的中心一环。
第三次精兵简政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的重要决定,精兵简政对加强党的领导一元化、建设根据地问题和加强军队拥护政府问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党政军民关系;这次高干会议后通过《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确定使政权工作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与反官僚主义的目的,主要纠正干部中“百端俱举、缓急不分”的现象,要求各政府机关划清职权,重新调整乡政权机构制度,纠正强迫命令主义残余,精简区以上的机构和人员。例如合并性质相近的机构,区公署——大区及边境留用五个助理员,县政府——县长兼自卫军大队长及裁判员,政务处秘书设置一人,专员公署保留处、科的编制,边区政府机构应把下移的业务下移,取消空头机关,坚持政务与事业分开、领导与事务分开的原则合并和紧缩机构等;对加强政权工作一元化作了规定,特别提出“坚持民主集中制,统一领导整饬政纪”是简政的重要目的,任弼时也就“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在会上作了演讲,他指出这种现象在边区一级的党政軍民学中相当严重,表现为对西北局不尊重,闹独立性,军队中对党的尊重也不够,认为军队比党大,政府工作同志对西北局的决定不屑一顾,因此,必须通过精兵简政政策加强对党领导作用的正确认识,加强对边区民主问题的正确估计,尤其“这次精兵简政的最后一条,就是要反对官僚主义,对于脱离群众和违反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倾向,有必要开展群众斗争去克服它”。高干会之后,精兵简政政策在中央机关特别是西北局、部队方面及陕甘宁边区政府中普遍推行起来,高干会的经验还强力推动边区贯彻整风运动精神,让高干会上“揭发的党内自由主义、官僚主义、军阀主义、本位主义、闹独立性、贪污腐化的偏向”得以整治,基本清除了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
结语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着复杂性、长期性、顽固性的特性,这些不良作风在抗战时期迅速蔓延,在吸取建党初期和中央苏区的经验后,中国共产党将反官僚主义斗争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固定下来,因此也形成了这一时期优良的“延安作风”,尤其在陕甘宁边区建设中起了承上启下作用,为之后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官僚主义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破除官僚主义,要从领导作风上以上率下,找到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不能“上面搞形式主义,下面弄虚作假,也不能上面官僚主义,下面硬搬硬套”,动辄甩锅糊弄,让基层干部忙忙碌碌又辛辛苦苦;还要通过党内教育,提升基层干部政治本领,既要政治过硬又要能力超强,正反面奖惩机制,调动青年干部开拓事业的积极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纪律,加强党性修养,善于将领导决策与群众意见相结合,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指出,反形式主义、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是攻坚战,是持久战。官僚主义的新形态看似是一些新问题,实则是一些老问题,新时代,党必须始终对“四风”问题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发力集中用力,避免老问题死灰复燃,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击溃官僚主义的桎梏。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889.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896.
③林伯渠.林伯渠文集[M].华艺出版社,1996:288-300.
④任弼时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7:287.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04-507.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04.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07.
⑧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797-800.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8-39.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6-7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9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9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4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5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01-511.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789.
?林伯渠.林伯渠文集[M].华艺出版社,1996:45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八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0-535.
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21.
刘建章.办合作社的几个经验[N].解放日报,1944-02-04(0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28.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56-35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八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01-60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八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28.
任弼时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7:277-29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30-33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八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41-244.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89-9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44-44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第二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2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八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20-72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76-37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58-560.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49)(第十三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66.
彻底实行精兵政策.《解放日报》社论,1942-08-03.
精兵簡政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解放日报》社论,1942-08-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4-54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九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96-6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