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运用分析
2023-06-20赵革林
赵革林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其表现最突出的便是高层建筑的诞生。这些年,出现了更多的高层公共建筑,其密度也在持续提高,这将有助于城市发展,但也应对出现的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高层建筑因为高度较高、体量较大等特征,只凭借政府救援力量无法及时救助被困者、控制火灾,这就要求救援工作者科学应用建筑消防设备来进行救援工作。因此,本文通过介绍高层公共建筑火灾特征,结合消防设备设施的布置,探究在救援中怎样进一步实现固移结合,旨在能够为灭火救援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层;消防设施;灭火救援;运用
引言
高层建筑因体量大,通常在建设之初就会布局好消防设备设施的建设,比如防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不少高层建筑还会设置消防电梯,有助于救援工作者及时抵近火灾区。通过设置消防设备设施,旨在出现火灾时更好保护人们的安全。所以救援工作者在应对高层火灾时应该科学合理使用这些消防设备,进而提升灭火救援工效。
一、高层建筑含义及消防设施设备所起到的主要作用
(一)高层建筑定义
通常情况下,指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物,不同国家该类建筑的起始高度或层数有所差异,也没制定相应的标准以及范围。其最新定义在2018年,规定高度大于24米的工厂、仓库以及民用建筑[1]。
(二)建筑消防设施的主要作用
相比于其它建筑来讲,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设施要求有所差异,高层具备特殊的建筑结构,出现火灾一般会提高控制火情以及救援的难度。相比于一般建筑,高层消防救援时效性较短,一旦由于客观原因影响救援的进行,失去了最佳时间,将导致较大的后果,并且蔓延规模持续变大。因此,想要提高救援效果,应尽可能使用建筑消防设施。整体而言,消防设施的作用一般体现于这些层面:其一,能够及时找到火灾警报,补充所需装置,及时完成人员疏散,尽可能维护人员安全,减小损失。其二,能够开展烟雾排放处理,防火隔离设备能够阻止火灾蔓延,避免扩散,之后借助风扇等排放设施,使火势蔓延变慢,减少有毒气体产生,避免出现危险情况。其三,能够提供电力资源,为救援提供保障,便于进行救援,并且电力能够稳定正常通讯,第一时间将现场状况反馈至中心。采取这一种方法,辅助运用应急安全设备,能够加快人员疏散,电力能够确保照明系统运行,确保电梯正常运行,提高疏散效率。
二、高层公共建筑出现火灾的常见特征分析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广大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建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面积也持续扩大,随之出现就是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然而在一些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匮乏,针对火灾出现的应急设施也没有到位。现如今,高层公共建筑出现火灾一般存在以下特点。
(一)人口疏散难
高层高度通常是24米,同时在建筑中有着不少的人居住或工作,造成疏散线路紧张。一旦出现火灾,会出现很多有毒气体,给现场带来很大的损失。伴随蔓延,将形成很多烟雾,会弥漫到安全通道以及消防通道,这将影响疏散能见度,不利于疏散工作的进行。在不少建筑中存在很多的内置管道、通风管道,若防火设计有缺陷,火势将由管道蔓延,将极大影响救援工作的实施。其一,高层的重要特征为楼层高,疏散路线较远,前往安全区所需时长较久。其二,人员比较密集,在进行疏散时可能引起拥堵。火灾中存在很多的烟雾,提高了疏散难度。同时,由于防止火灾造成的电气泄漏而关掉电梯将提高疏散难度。所以一旦出现火灾,应该借助消防楼梯开展疏散。若走廊难以防止排烟,烟雾将短时间内扩散至走廊,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其三,很多实例说明,火灾形成的有毒气体扩散导致缺氧、窒息是引起火灾死亡的关键因素,所占比例大于1/2,甚至达到70%。因为烟雾中的CO能和红细胞结合,造成缺氧导致窒息、死亡。实例证明,疏散50层的建筑中全部人员需用时两个小时,这样的效率属于火灾出现导致的较大后果[2]。
(二)高层公共建筑火灾火势蔓延快
若防火设施未得以真正实施,同时没有科学设置,会造成很大危险。不少外墙保温材料选择B2级材料,其有着较好的耐火性,不过仅有2h左右,同时装修会使用很多的装饰品,基于管道风的影响将推动火势蔓延。高层公共建筑有着这些方面的火灾隐患:其一,火灾蔓延快,危害程度大,同时存在很多因素能推动蔓延,门窗、管道等将加快蔓延,使建筑内部变成火桶。其二,建筑中的一些管道、管井等也能促进火灾蔓延。若设计、建设有着不足,将可能产生烟囱效应。火势穿过外窗时,将会很快蔓延开来。其三,影响火灾因素较多。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常见的传播形式为热对流,它的动力一般源于烟囱效应。通常而言,处于火势发展环节,蔓延速率是0.5-0.8m/s,相比于横向,竖向蔓延更快,能够达到3-4m/s[3]。
三、高层公共建筑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一)火灾报警系统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该系统为不可或缺的消防设施,在出现火灾时,报警系统会及时启动,可以精准定位火灾位置,并且可以基于联动控制平台开启灭火设备,便于灭火救援的实施。对于火灾探测器的选取,通常要分析多项因素,其中包括火灾发展特点、环境条件等,选择最佳的探测器。常常会考虑使用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可以及时找到阴燃火灾。并且需要结合保护面积及半径来对间距进行设计,保证建筑全部可以实现覆盖。就该探测器而言,它的保护面积以及半径见表1。可结合保护半径以及面积,由以下公式来获取探测器数量:N=S/KA(1),其中N表示数量,S表示建筑面积,A表示保护面积,K表示修正系数[4]。公共场所人数大于一万,K在0.7至0.8之间选择;人数介于两千至一万,K在0.8至0.9之间选择;人数介于五百至两千,K在0.9至1.0之间选择;其它情况均选择1.0。
(二)消火栓系統与自动灭火系统
当设置消火栓与灭火系统时,应该有效选取消防给水系统,且确保用水充足。对于很多的消火栓系统来讲,一般考虑消防给水系统,可分成分区以及不分区给水。系统不复杂、供水装置不多的建筑,第二种方式有着较好的适用性;对第一种给水方法进行细分,可分成串联与并联给水,对于楼层较高、静水压力较为突出的建筑,该方式有着较好的适用性。当对消火栓进行设置时,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层均应该设置,布置要合理;水柱能同时达到同一部位;建议设在方便取用与灭火的位置,比如楼梯间。根据用途以及配置差异,可将喷水灭火系统分成若干系统,比如雨淋系统。当选取灭火系统时,应该分析建筑特点、火灾特点。比如,处于高低温环境,可以考虑干式系统与预作用系统,前者适应温度小于4摄氏度的场所,后者适应温度超过70摄氏度的场所。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喷头的选取,比如当选择湿式系统时,要布置快速响应喷头。
(三)防烟系统及排烟系统
设置该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排出火灾形成的烟气,避免扩散,从而确保通道不被烟气侵害,保证人员正常疏散与避难。并且此系统还能及时排出烟及热量,能减弱蔓延,为撲救工作提供条件。对于防烟系统来讲,它通常有着以下的通风与送风形式。高度低于50米的建筑,自然通风有着较好的适用性。值得一提的是,要在楼梯间布置外窗或者开口,其面积起码是2m2[5]。高度超过50米的建筑,机械加压送风有着较好的适用性。当进行送风时,要最大程度使风压一致,防止风压差偏大导致开门困难,从而极大影响逃生。另一方面,送风场所不建议布置百叶窗。就排烟系统而言,通常情况下会选择自然与机械排烟,不过高层被风速及风向等影响,难以达到第一种方式的条件,一般考虑机械排烟。当布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重视这几点:走道系统应垂直方向布置,房间系统应根据分区布置;高度超过五十米的系统,建议竖向分段布置,每一段要低于50米;应该布置补风系统,对于补风量来讲,要确保其超过排烟量的1/2[6]。
(四)第一时间侦察火情与指引疏散
在获取火灾报警之后,要第一时间调查现场情况,及时掌握情况,包含附近交通、受困人员、建筑结构等,然后带上设备及时前往现场。在达到现场时,常常充满很多烟雾,并且建筑规模较大,结构较为复杂。无法从外面及时找到着火点,救援工作者对大楼情况掌握有限,若盲目进入寻找,可能危及其安全。所以探测火灾的方式是借助建筑消防设施来控制火灾,也就是借助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启动灭火设备,找到着火点及范围,之后采取行动灭火,疏散受困人员由安全通道撤离,尽可能避免伤亡[7]。
(五)利用供水系统和消防车辅助
灭火最关键的是供水,它能及时扑灭着火点,营救受困者。将水由专业设备送至着火层,比如水枪,第一时间控制火灾,为正常灭火的前提。实际上,伴随建筑高度的增加,消防供水已是极大的制约因素。若发生供水不足,火灾无法得以第一时间扑灭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现如今供水方式较多,不过最可行的方式为使用供水系统,这样大大降低消防设施由于高度限制形成的不良影响。因此,不少高层公共建筑出现火灾时一般会考虑内部系统[8]。若火灾面积非常大,消防用水不足,系统被损,则应该考虑其它方式。最为普遍的是,当进行救援工作时,通过水带连接,由别处引入系统,达到救援目标。如果建筑非常高,佩戴防水带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要求救援工作者有着较好的体力以及较强的专业能力。
结论
大型高层公共建筑的形成使得消防管理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这些年,建筑火灾频繁,导致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高层公共建筑内出现火灾的危险性也持续提高,消防设备管理的不足造成一些设备难以正常运行,在出现火灾的情况下,现有设备可能难以起到作用,不能在火灾初期就第一时间补救,使得火势发展,引起较大损失。文章主要基于高层建筑特征以及消防管理不足,梳理消防救援中的优化对策。介绍了高层公共建筑出现火灾的特征,之后分析了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希望在各界的关注下完善消防设备。现如今消防设施的运用还有着一定的不足,希望基于本文的探究,能够引起关注,且基于实际问题给出更合理的改善举措,弥补消防救援漏洞,专业设置消防设备,强化安全举措确保出现火灾后自救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召.固定消防设施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01):263-265.
[2] 王恺.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4):127-129.
[3] 乔国柱.建筑消防设施在高层灭火救援中的运用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1,(07):111-113.
[4] 毕兆伟.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策略浅析[J].今日消防,2021,(01):127-128.
[5] 汝治夫.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的难点及注意要点[J].消防界(电子版),2020,(12):112-113+116.
[6] 汤佳玺.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措施分析[J].科技视界,2020,(36):38-39.
[7] 李川.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供水方式实际应用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20,(12):24-26.
[8] 胡君健.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02):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