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灭火技术在县乡森林消防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3-06-20余永平

消防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对策探讨

余永平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灭火技术在石台县森林消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在县乡森林消防中推广应用水灭火技术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县、乡两级做好水灭火技术广泛应用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森林消防;以水灭火;对策探讨

水是自然界最充分最廉价的灭火剂,森林消防以水灭火安全性高、效率高、效果好、适用广、经济环保;以水灭火迅速彻底,可以大大减轻灭火人员清理火场的作业强度,能够做到“以扑代清、以清代守”,彻底改变过去“扑灭明火、清理火线、看守火场”的森林灭火“三部曲”作战模式,实现“重拳出击、一次奏效” [1]的良好效果。

一、石台县林业和森林火险概况

石台地处皖南山区,林地面积128121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0.67%,森林覆盖率84.64%,活立木蓄积量648万立方米;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有林场1个,森林资源丰富,是安徽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植被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北缘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针叶林比重较大(27.36%);林农交错,农村居民在林区居住分散,旅游业发达、进山游客量大,林区人为活动频繁,森林火灾风险大,是I级森林火险县。

二、森林消防以水灭火在县乡两级应用的现状

自2013年以来,为克服传统方式扑救林火人员投入多、体能消耗大、安全性差、扑救效果难保证等诸多不足,石台充分利用当地林区丰富的水资源和便捷的道路交通等基础条件,在县、乡两级大力推广应用森林消防以水灭火技术,目前已基本转变了过去人工为主、人海战术的传统森林灭火方式,极大提高了森林火灾扑救效率和安全扑救水平。

(一)水灭火机具装备配备情况

石台县各乡镇、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重点景区、曙光救援队等都至少配备了便携式高压水泵1台(WICK-250、WICK SI 250型)、水带(DN40聚氨酯16-40-30型)500米。

县森林消防大队配备便携式高压森林消防水泵8台(WICK-250型2台、WICK SI 250型2台、WICK-375型2台、JSD-375S型2台)、水带(DN40聚氨酯16-40-30型)10000米、中压水泵3台,森林消防车2辆。

县消防救援大队有消防车6辆,乡镇消防站有消防车3辆。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时可征用环卫、工矿等企业的水灌车(洒水车、绿化喷洒车等)18辆。

(二)应用水灭火的主要方式

石台县自实施以水灭火以来,结合本地资源及财力状况实际,重点推广便携式水泵(串、并联)系统直接灭火、消防车直接灭火、便携式水泵和消防车(水灌车)组合系统(移动供水)灭火的地面水灭火方式。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灭火方式单一

我县实施的仅是地面水灭火,空中水灭火仍是空白(人工增雨、航空水灭火等),在遇到水源及车辆通行条件受限或地势险峻人员不能到达的火场时水灭火将无法实施。

2.水源保障不健全

水源保障主要是依靠林区的河流、水库和山塘,人工水源工程(蓄水池、引水上山等)建设仍然滞后。

3.基层装备简陋

一是乡镇、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基层单位水灭火机具仅有2台水泵及简单配套,种类单一,缺少消防车、水灌车等快速灭火和移动供水装备,不利于森林火灾早期高效安全处置。二是 “重使用、轻管理” 的问题普遍存在,使得相关机具在战时的性能发挥受到影响。

4.專业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县森林消防大队主要是依托县国有林场建立的,队伍规模较小,年龄结构老化,队员多是兼职,专业化程度低,兼职队员水灭火专项训练整体不足,实战水平不高。二是乡镇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多是干部兼职,队员为15-30人不等,人员更换频繁,多是前面刚培训后面就换人,业务能力不强,机具使用不熟练,协同水平低。这些都与以水灭火技术实施的高度专业化、高水平协同的要求差距甚远,实战时会直接影响以水灭火功用的高效安全发挥。

5.经费保障不足

因县财政长期以来一直困难,县、乡两级森林防灭火财政投入的瓶颈始终没有突破,有限的资金只能是保基本运转,在水灭火相关基础设施、队伍和装备能力建设方面没有大的投入,现有水灭火设施、机具装备等投入的资金来源仍然是以国家和省财政支持为主。

三、做好水灭火技术广泛应用的对策探讨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我县水资源较为丰富,林区大多具备实施水灭火的条件,县乡两级在巩固现有水灭火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要紧扣国内外森林消防发展趋势,着眼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灭火手段、转变灭火方式、提高灭火效益,充分利用林区水资源,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持续推进森林消防以水灭火技术在县乡两级广泛应用。

(二)开展水源和道路交通保障能力建设

1.建立水源档案

一是开展本地林区及周边区域自然水资源情况勘察调查,准确掌握河流、水库、湖泊、溪流、沟塘、水堰等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查明其类型、水量、水深及水面面积,同时结合路网状况,有针对性对可供森林以水灭火的自然水源建立档案,绘制可用自然水源分布图。二是对林区乡镇、村庄、厂矿、学校等社会单位的消防水源及消防栓分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社会单位水源档案并绘制分布图。

2.开展人工水源工程规划和建设

结合林区自然水源分布,对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重点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涉林景区等区域,应大力加强人工水源工程规划和建设,积极争取水利部门的支持,合理布局,对天然泉水、水量较少的溪流等水源进行改造,采取围堰、挖掘、截流、引流等措施形成蓄水池、集雨井、储水桶,及时建档并图上标定;在重点区域适时开展“引水上山”工程建设,将其纳入森林消防以水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人工水源工程建设,拉近火场与水源距离,确保森林火灾扑救时尽可能的“就地取水,就近灭火”。

3.完善林区防火公路网

在现有道路网络基础上,加强林区特别是重点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涉林景区等重点区域防火道路规划建设,持续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水平,以便各类运输车辆、消防水车通行顺利,充分发挥 “移动水源”的保供水作用,全力保障机械化水灭火和地面快速出击的需要。

(三)加强水灭火装备能力建设

1.完善机具装备配备

在县、乡层面,森林消防水灭机具装备主要是便携式高扬程消防水泵和消防水车,要高度重视机具装备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关键作用。结合本地现实需求和今后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投入补充水灭火相关机具装备,并对现有老旧的机具装备进行更新;力争在3-5年内将各类水泵数量增加1倍,促使性能搭配更趋合理,每个乡镇配备1辆消防水车,持续提升水灭火机械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2.充分利用社会单位相关车辆

有针对性对当地环卫、厂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企业及其它社会单位所拥有的水灌车(消防车、洒水车、绿化喷洒车等)开展调查摸底,将相关车辆所属单位、地点、型号、吨位、联系方式等都登记造册并及时更新,为其配备满足森林水灭火要求的出水管接口和适当数量的水带及相关配套,并与所属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对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和安全培训,以确保急需时能拉得出、用得上、有效果。

3.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战力水平

一是加强装备维护保养。为保证装备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要建立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结合各类装备的使用要求认真开展日检查、周保养工作,强化日常管理,保证配件齐全、不缺失、无损坏现象;设备操作员要熟悉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战时能够对一些简单故障进行紧急抢修,尽可能降低战损率,从而保证水灭火作业任务高水平完成;灭火作业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战后维护保养工作,重点是放在清洗和上油等方面[2],确保装备再次使用时性能不受影响。二是科学编组协同发力。根据火场地形地貌、火势大小、植被类型、道路交通、水源远近等实际情况,强化火场装备力量部署,建立符合火场实际灭火要求的高效水灭火设备系统,将不同型号的水泵、消防车、水灌车进行科学编组、合理搭配、协同发力,全力发挥水灭火的最优效能。

4.加强水灭火专业队伍建设

要依托县、乡两级现有的专业和半专业队伍,加强水灭火专业力量建设,注重遴选精干力量组成水灭火技术专业队伍,强化专业训练,练就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提升专业队伍灭火能力[3]。一是扩大县级队伍规模,按装备高低搭配成立若干支水灭火专业分队,常态化开展水灭火技术应用、装备结构、装备性能、装备使用、装备维护、人员编组、岗位技能、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专门训练,尽可能贴近实战,明确任务分工,密切协调配合。二是乡镇级建立不少于20人的水灭火半专业分队,定时开展专门训练和演练,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要领。三是加强分队专业人才培养,每支分队要培养1-2名既会指挥又懂技术的“复合型”骨干队员,确保战时队伍和装备能力高效发挥。

(四)开展空中水灭火能力建设

1.利用空中水资源

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积极推广和应用人工增雨,深入推进林业、应急和气象部门的协作,共同争取政府支持,在重点林区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和固定作业点,完善人工增雨基础设施,健全联动机制,建立应急保障预案,加强作业演练,提高森林防灭火人工增雨应急保障能力[4]。根据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需要,结合人工增雨天气条件,适时适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在森林防灭火中的重要作用。

2.谋划航空水灭火能力建设

在面对林火强度高、地势险峻、交通不便、水源不足等的火场环境时,地面水灭火的扑救效果就难以发挥[5],利用飛机空中洒水灭火就是最佳选择,能高效、安全扑灭此类林火。但目前航空护林灭火基础设施在县一级基本都还是空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航空护林灭火必是大的趋势,要尽早将水源点、停机坪等的建设纳入当地森林防灭火五年规划和中长期规划,若当地有通用机场建设规划的,要在机场建设时一并考虑航空护林灭火基础设施需求,推动森林消防水灭火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6]。

(五)加大水灭火资金投入

一是建立地方财政对森林防灭火的稳定投入机制,依法依规将森林消防以水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水源工程、机具装备、专业队伍、林区道路以及人工增雨和航空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纳入地方级财政预算。二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对地方水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资金支持,地方按规定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三是县级林业部门要依法依规在林地转让资金和林业工程项目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水灭火的推广应用[7]。四是森林经营单位要在相关经费支出计划中安排一定费用于水灭火相关需求。

(六)建立水灭火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以水灭火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按不同类型火场预设相应的水灭火设备系统,队伍、装备等要按预案要求保持战备状态,开展预案演练,最大限度地缩短水灭火前期准备时间[8],确保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参考文献

[1] 张勇.以水灭火实战应用概述[J].内蒙古林业,2013(06):16.

[2] 周志庭.以水灭火设备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实际运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175.

[3] 石宽,白夜,郭赞权,等. 森林火灾以水灭火实战能力探究及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01):15.

[4] 潘颖英,潘江灵,茅史亮,等.浅谈水在浙江森林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J].森林防火,2014(03):30.

[5] 曹玉翠,陈涛,周旭,等.新泰市开展以水灭火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20(09):198-200.

[6] 焦铃.以水灭火技术在呼伦贝尔森林草原防火中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39(01):50-51.

[7] 顾勇.双排座柴油动力多功能车(UTV1100)在森林消防中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8,46(09):53-55.

[8] 谷昆鹏,于文华.高扬程水泵在我国森林消防中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37(03):13-14+17.

猜你喜欢

对策探讨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对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探讨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