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编程世界的“阳光队长”
2023-06-20阳丹彦辛亚辉
阳丹彦 辛亚辉
人物小档案
姓名:孙元昊
学校:甘肃省天水市天成学校
年龄:15岁
兴趣爱好:编程、轮滑、听音乐
特长:编程
最敬佩的人:沈尚贤
最喜欢看的书:《三体》
最喜欢看的电影:《HELLO WORLD》
最想做的事:为国效力
最自豪的事:在初中阶段获得省级一等奖
座右铭: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个人作品:《伏羲大典》、博物馆智能助手、智能家居、智慧图书馆
曾获荣誉:首届天水市中小学“浪潮”杯创客编程暨人工智能大赛初中编程组一等奖、第三届甘肃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Arduino智能设计初中组一等奖、第六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最佳展示奖
畅想未来的科技与生活:人工智能全面普及,服务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句话介绍自己:一个简单的初中生
感受到编程的乐趣后,孙元昊就全身心投入到创意编程中,浑身散发出创新的光芒,一步步成长为科创社团的骨干成员。他常常用编程作品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还依靠这些创意作品在编程比赛中收获了多个一等奖。
在指导老师看来,孙元昊的编程作品立意独到,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令人眼前一亮。在队友眼中,他总是能提出有创意的建议,敢于尝试新的挑战,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孙元昊的编程世界,了解他是如何成长、在团队中发挥核心力量的。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编程的?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孙元昊:小学时,我就接触了编程,当时觉得编程很有趣,能夠设计属于自己的作品,幻想开发一套编程语言。上初中后,我进一步体会了编程的乐趣,特别是参加编程比赛后,觉得编程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寄托。编程可以提升创新素养和逻辑能力,我希望将来能在编程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记者:在你所有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孙元昊:博物馆智能助手。它是我和队友合作完成的最成功的作品。虽然中间几经波折,但好在我们准备充分,最后还是按照预想完成了。
记者:你可以详细说一说这个作品从酝酿到最后完成的过程吗?其间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孙元昊:根据设计要求,我和队友先确定作品的主要应用方向,制订设计方案,然后参观本地的博物馆,在外观和功能方面加入了许多真实元素。在制作作品时,我们发现很多设想中的功能因为设备局限性等实现不了。经过商议后,我们决定尽力实现能实现的功能,再加入一些更有创新性的设计。最终,我们完成了作品。可是在试用作品时,电动机运行出现了问题。在多次修改程序和排除故障后,我们发现根本原因是导线和继电器接触不良。经过一下午的拔线、接线,我们终于在当天晚上成功解决了问题,并完成了作品视频的拍摄。
记者:在编程活动中,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
孙元昊:我的创新能力比较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作品,善于将自己的创新想法通过编程加入作品中。我具有团队精神,经常和队友合作完成作品。
记者:你在团队中主要扮演什么角色?
孙元昊:作为社团队长,我担任团队主心骨的角色,负责维护秩序、统筹队员想法等任务。在制作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程序编写和作品组装,在遇到问题时会和队友一起讨论解决方法。
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团队取得了不少成绩。
记者:你参加过一些编程类的比赛,印象最深的是哪次?其中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孙元昊: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届甘肃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那次比赛,马上就要轮到我所在的小组线上答辩了,我和队友才发现一个功能出现了问题,可是已经没有时间修改程序,只好硬着头皮答辩。好在其他方面设计出色,我们在那次比赛中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成绩。
记者:作品的完成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你能举例说明吗?
孙元昊:我的任何一个作品的完成都离不开老师和队友的帮助。我擅长的是编程,而作品不仅仅需要编程,更需要队友在外观等方面的设计和动手制作。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制作出成功的作品。
记者:参加编程活动后,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孙元昊:编程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在编程以外的很多方面也拥有清晰的思路。
记者:如果让你推荐科普书,你会推荐哪一本?为什么?
孙元昊: 《时间简史》。这是我读过后印象最深刻的一本科普书,它从最基础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宇宙的起源、黑洞、虫洞、反物质粒子等高深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带我初步了解了宇宙的本质。
记者:你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孙元昊:未来的世界我们不了解,但我们可以为未来的自己创造一个形象,努力去成为它。未来,我希望自己坚定心中的梦想,向更高的地方攀登,在路途中看到更多的风景,完善内心世界,一步步实现设定的目标,成为一个为自己骄傲、令他人称赞的人。